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珠海买特产推荐店铺在哪里 珠海特产在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珠海买特产推荐店铺在哪里 珠海特产在哪买更新时间:2023-08-09 08:25:13

一.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横琴贵妃蚝

近海牡蛎,生活在横琴岛周边海域。这里潮流畅通,海水咸淡适宜,温度适中,水质肥沃无污染,非常适合蚝的繁殖生长,因此横琴蚝身体肥硕,鲜嫩质美,清甜味香,以“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享誉海内外。蚝是一种有着丰富营养和食疗价值的高级海产品,可健脾胃,补虚弱,益气血,软坚散结,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头晕、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癌症等疾病。经常吃蚝可使皮肤润泽光滑、洁白美观.( 珠海)

横琴新区被定位中国第三个开发新区之后就意味着该地不同寻常的地位,来珠海旅游相信你一定不会失去这个机会前去横琴看看,而横琴贵妃蚝却是闻名中外,因此不光要来横琴看,还要细细品味这里的美食。

近海牡蛎,这种海产品此地人称其为蚝。蚝有多种,产地也有多个,然而唯独在珠江与南海之交汇口的珠海境内所产的蚝,称之为独一无二的“贵妃蚝”(又称香洲蚝,香蚝)。个儿硕大,肉质白胖鲜嫩是它主要特征。烤之,香味扑鼻惊起四坐;煮之,汤汁浓白肉糅质嫩鲜味无比。生活在横琴岛周边海域。这里潮流畅通,海水咸淡适宜,温度适中,水质肥沃无污染,非常适合蚝的繁殖生长,素以食客云门的南粤四邻八乡无不在节假日之余,来此肥脑油肚地过一把步至口福到的食欲之瘾。

贵妃蚝之美,得益于此处水质的优良与水的咸淡适度和当地渔民的勤劳与智慧的结合而相得益彰。近两年来由于发展“文明生态旅游……”该市区从唐家湾到香炉湾一带水面已经看不到蚝排了,嬉戏于排上的水鸟也少了许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很大的遗憾和无奈。

横琴岛内吃蚝的地方很多,除了蚝生态园,还有多家餐厅聚集的横琴蚝庄等,也有很多路边棚屋。吃中心沟鲩鱼等顺德菜可去顺德一号水上食府。天湖度假村旁边的薛氏果园,可以体验摘果游。横琴岛上鲜蚝的价格每斤在25-38元,中心沟鲩鱼15元一斤。在横琴吃蚝,不仅仅在于吃,还有美丽静谧的海岛风光,和对岸澳门的万家灯火,是一个寓吃于乐的好地方。今天为众多食客留住这些蚝民曾经有过的灿烂的早晨,就是不想忘却他们勤劳与善良的影子。

二.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香鸽鱼

鸽鱼生长在如斗门五山区域这样咸淡水交界的江河、海滩、湿地之中,加上其习性奇特,肉质鲜嫩细腻而不粗碎,韧性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含腥,自然海鲜风味十足,是海产品贵族之高贵。益利大酒楼名厨取其作主料,配上复合豉油皇及配料锅口烹调、精心制作出珠海名菜之“豉油皇口白鸽鱼”。

电话:5551168

地址:斗门区井岸镇西堤路1669号(尖峰大桥西侧)

三.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御泉鱼头煲

以新鲜的白藤湖仙骨鱼鱼头,用大瓦煲佐以葱、蒜、姜、香菜、绍酒等干锔而成。味香浓郁、入味爽滑。为御满堂的特色菜式。

御泉帝皇蚬取斗门上横壳大肉肥的黄沙蚬,用钵仔蒜茸蒸制而成。汁浓肉美、回味无穷。是一道在都市里难以寻觅的特色美食。


四.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白蕉海鲈

白蕉海鲈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地标产品。“白蕉海鲈”鱼品种为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古代诗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称赞其体态和味道。

生理习性

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鳞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体背部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灰。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喜欢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亦能生活于淡水中生活。主要在水的中、下层游弋,有时也潜入底层觅食。鱼苗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虾类为主食,成鱼则以鱼类为主食。性成熟的亲鱼一般是3冬龄体长达600毫米左右的个体。生殖季节于秋末,产卵场在河口半咸淡水区。生长迅速,个体大,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其肉佳美。鳃、肉都可入药。其鳃性味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其肉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痛、脾虚泄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若手术后食用亦能促进伤口生肌愈合。

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保护范围

白蕉海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现辖行政区域内,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的区域。

五.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黄金凤鳝

黄金凤鳝是珠海的,在斗门县沿海江河皆有出产,尤以黄金附近河段产风善历史最长,数量最多,体肥肉嫩,畅销港澳、日本。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甜。

黄金凤鳝又名青鳝、鳗鲡、河鳝,是淡水中名贵鱼类之一。产于斗门井岸镇黄金村海湾,由于其水质环境没有污染,是风鳝生长的好地方,这里的凤鳝肥大、肉嫩,农历八月至十月份是凤鳝收成季节。

因它富含维生素A,加上肉味鲜美可口,被人誉为“水中人参”。凤鳝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特别喜欢在风雨中游戏。它适应性很强,离水较长时间也不会死亡。现在人们已开始人工养殖鳗鲡,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凤鳝的烹饪,既可清蒸,又可红烧。清蒸时,先剖腹去内脏,再去头尾,用刀切2-4厘米长连接小段,放在盆内,加入佐料黄酒、姜、葱、油等。蒸煮后即可食用。其味既嫩又鲜且肥,十分可口。红烧时,则将切成小段的凤鳝,先下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后用另一锅子放入猪油、白糖、酱油等佐料炒成枣红色时,再将炸好的鱼段倒入,烧熟后放上笋片、香菇等配料,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熟油后即可装盆食用,其味油而不腻,鲜中带肥,香嫩可口。由于凤鳝营养价值高,味道又十分好,所以成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

六.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斗门艾饼

清明做艾饼是斗门人传统风俗习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制作艾饼主要有备料、整理艾叶、和粉、制作陷料、包饼和蒸煮6个步骤,全是传统手工制作,工序颇为繁锁。最嫩的艾叶要在每年三月份,也就是清明前几天才能采摘到。艾草采回后要洗干净煮漂两天,然后再用刀剁碎,加上糖一起放进锅里煮,再混入糯米粉和粉并揉成一个个粉团,然后包入猪肉粒,花生碎,白芝蔴,白沙糖做的馅,制作成饼,垫上芭蕉叶上笼屉蒸40分钟,新鲜出炉的艾饼翠绿晶莹,入口软糯香滑。

艾饼(又称“艾糍”)是当地客家人的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艾草有特殊香味,叶背长有艾绒,具药用价值。每到春季,田头、水边会长出一丛丛青翠的艾草,客娘带着孩子适时将嫩艾叶采回,经处理后加水与糯米粉一起调搓,揉合后分成小团,包进花生、芝麻等馅料,捏制成一个个绿色的小糍粑,或放进木质“饼格”(饼形模具)按压成形,用锅隔水蒸熟,这就是颇具民俗风格特点的客家食品—艾饼。

艾饼是斗门区白蕉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在虾山村、白石村、赖家村等都有制作习俗,其中以虾山村最盛。因相传艾叶有理气通窍、驱邪辟疫、预防感冒等功效,艾饼成了斗门城乡群众喜爱的季节性特色食品之一。

制作艾饼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备料;(2)理艾叶;(3)和粉;(4)制作艾饼馅;(5)包艾饼;(6)蒸艾饼。艾饼具有地域性、独创性、食用性和药用性的特点,经世代传承至今。

历史渊源

艾饼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因为艾饼的主要成分艾草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白蕉镇虾山村以及白石村、小托村和赖家村里的客家居民将制作艾饼的这项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艾草的利用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斗门地区也有很长的历史。据地方史志《清·道光·香山县志》“物产”项所列:“艾:大艾叶有毛,金钱艾叶如钱,俱治妇人血分;田艾可和粉作饵;甜艾不入药,可煮食。”也说明了艾草在当时、当地已经有药、食两方面的实际利用。

用艾草为重要原料制作出来的艾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白蕉镇虾山村的村民世世代代传承着这种珍贵的民间习俗。现在虾山村的村民基本上自家都在种植艾草,这样就更有利于这种客家风格食品的传承,对这种具传统而又容易受现代食品冲击的客家民间习俗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七.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横山鸭脚包

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横山鸭脚包是莲洲的传统四大美食,饮誉珠海及周边地区。

横山鸭脚包的创始人叶润钊老人(已故),十一岁的时候,由于无钱读书,只好在当地一间叫“常得发”的餐馆当帮工。每年的秋天起,餐馆便晒很多的腊鸭出售,因而每天都剩下很多鸭脚、鸭翼及鸭内脏。于是他偷偷学会了餐馆师傅腌制腊鸭的方法,把鸭脚、鸭下巴(当地人俗称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猪肉腌制后晒干,并捆扎在一起。叶老先生将部分鸭脚包隔水蒸熟后分工帮工们尝试,他们吃过之后,人人赞不绝口。纷纷问这么好吃的东西是怎样做出来的,叫什么名?后来老人随口说了一句是用鸭脚扎出来的,就叫鸭脚包吧,横山鸭脚包便由此得名。之后,叶老先生又反复研制配料和配料的用量,使鸭脚包更具特色,更加美味可口。消息传开,令当时不少广州客和澳门客都慕名而来购买,一尝这美味食品。

历史渊源

早在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期间,横山街就有“小澳门”之称。这里原来是新会县和中山县的交界处,人口较集中,商铺食店成行,是当地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横山鸭脚包的创始人叶润钊老人年少时在当地一间叫“常得发”的餐馆当帮工。偷偷学会了餐馆师傅腌制腊鸭的方法,把鸭脚、鸭下巴(当地人俗称“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猪肉腌制后晒干,并捆扎在一起,横山鸭脚包便由此得名,流传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

主要特征

横山鸭脚包是斗门区莲洲镇的一种民间特色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已有近六十多年的历史,有祖传秘方,风味独特,名扬周边地区及港澳,令很多食客流连忘返,独特性是其主要特征。

八.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奇瓜异果

奇瓜异果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研试验中心,有基地2000亩,中心主要采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设施栽培等手段,大量引进、筛选、繁育国内外名优水果、花卉、蔬菜等新品种,研究开发各种生物制品,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保健食品等,逐渐确立了技术优势,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农科中心的鱼翅瓜、樱桃番茄、黄瓜、芦笋等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称号。

九.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万山对虾

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货源。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的时间。对虾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既可制作各式品种精美点心,也可以炮制各种名菜鲜肴。( 珠海)

十.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彩蝶蟠龙

彩蝶蟠龙是广东珠海的十大名菜之一。

主料:大明虾12只;海螺肉150克;

辅料:熟火腿丝25克,马蹄葱、番茄片各少许;调料:湿淀粉、精盐、味精、姜末、上汤各适量,花生油750克。

做法:

1、将大虾去壳留尾壳,从虾背片开,去沙线,两侧各剞一刀洗净。海螺肉片成蝴蝶片,每片夹入两条火腿丝制成蝴蝶状。

2、锅置火上烧热,下花生油烧到五成熟时,先将虾肉下锅过油成球,再下海螺蝴蝶过油,迅即捞在漏勺沥去油。锅留底油烧热,下马列蹄葱、姜末、番茄片、上汤烧沸,用湿淀粉油芡,倒入过油虾球、蝴蝶螺片,迅速颠锅两下起锅,装入用南瓜雕成龙头、尾、中间坚摆黄瓜片的盘中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