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来自广西特产之百色田东芒果 广西田东县芒果哪个品种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来自广西特产之百色田东芒果 广西田东县芒果哪个品种好吃更新时间:2023-08-08 17:37:12

一. 广西 百色 平果 龙棒

龙棒

壮语音译,俗称酿猪血肠,农历二月杀猪祭社时制作的一种传统食品菜肴。将还微微温热的生猪血和煮熟的糯米饭、生葱、五香粉等拌匀,灌入洗净的猪肠中,入锅煮,同时一边用针在酿好的猪血肠上扎孔,不使其破裂,煮熟后即可捞起食用。

二. 广西 百色 德保县 米茂

米茂

米茂(土名)。就是将已黄熟八、九成的大糯、香糯的谷穗剪下脱粒,放入锅内加热煮熟,捞起晒干或炒干,用舂舂去谷壳成米粒,壮话称之为扣米茂,再将米蒸或煮,即可食用,味道甘香软可口,是馈送亲友的佳品。也是德保壮民一个传统名优米饭。如每年到秋收后市场上有销售。

三. 广西 百色 田阳 脆皮狗

原料:带皮狗肉1500克,香干250克。

调料:青、红辣椒块共150克,干辣椒、大蒜、八角、小米椒、郫县豆瓣各50克,洋葱80克,芝麻、酱油、料酒、金宫牌味精、鸡精各10克,蚝油、盐、白糖各20克,大葱段、花椒、香葱段、香菜、姜片各30克,色拉油250克。

制作:1、狗肉切2.5厘米见方的块,入盆内加料酒、大葱段、盐、白糖、姜片20克腌30小时。2、锅下凉水,入狗肉小火烧开,水开后将肉捞起,冲凉待用。3、锅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熟,下八角、花椒10克、姜片10克、郫县豆瓣、干辣椒10克小火炒香,放狗肉小火煸炒5分钟,出锅倒入沙锅中,加水2500克用小火炖30分钟,取出狗肉,拣去八角、花椒、干辣椒、葱、姜。4、锅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入大蒜、花椒20克、干辣椒40克、小米椒爆出香味,入香干、狗肉、原汤200克小火烧5分钟,用蚝油、味精、鸡精、酱油、青红椒块调味后颠翻两下即可盛入放有洋葱丝的火锅内,撒上炒香的芝麻、香葱段、香菜,锅底点上酒精灯即可。

四. 广西 百色 平果 生菜包饭

生菜包饭

民间节日传统食品。将鸡蛋、蒜、葱、姜、盐等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用油炒香,盛于一张洗净的生菜叶中,再夹一些酸菜、酸笋与佳肴包好,送入口中,味道甚美。

五.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田东香米

田东香米是百色市田东县在特殊气候、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环境下培植的优质粳米,米质除了外观稍逊泰国香米外,其他指标均可以和泰国香米比美,而价格只有泰国香米的三分之一。田东香米含有多种营养成份,以及人体所需的部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米饭柔软、松散、品味清香、适品性强。1997年区科厅、区农业厅评定为广西第一优质香米。田东香米在1999年广西农业厅举办的早稻米品质评审会上勇夺第一名。产品远销区内外。

六.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桑蚕

目前,市内种植的桑树以沙二×伦109为主,桂桑优62、12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饲养蚕种为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上簇已普遍使用方格簇,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000~1400米,光洁好,净度高,解舒率75%左右,缫折低(2.3左右),利于缫制高等级的生丝,蚕茧质量上乘。2009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860公顷,蚕农售茧收入620万元。2010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908.67公顷,蚕农售茧收入985万元。

七.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八角

八角是田林之一,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量约2000万斤。近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八角低产林改造,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已成为高海拔山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八.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猪

隆林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隆林猪为广西8个著名地方品种之一,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以德峨、蛇场、克长等为中心产区。隆林县位于广西的西北角,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600~1700米,境内高山纵横交错,坡陡谷深,分石山、土山或半泥山、半石山 区,耕地面积仅占7%,产区盛产玉米,其次为稻、麦(荞麦、小麦)、高粱、大豆、豌豆、南瓜、甘薯。饲料资源丰富,群众养猪多以青、粗料为主,搭配少量精料,煮熟稀喂,不喂“隔夜肴”,农户以饲养母猪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隆林猪体大、身长,头大小适中,嘴筒较大、微凹、口叉深,额有皱纹,横纹较深,突出如狮头状,颈略粗,胸较深而略窄,背腰平直,腹大不及地,臀稍斜,四肢强健有力,尾长过飞节,被毛粗,鬃毛3~5厘米,毛色有四种:一是“六白”猪,即额部有白色星状旋毛,四脚、尾端有白毛,其余全黑;二是全黑;三为棕色;四为花肚,以“六白”和“花肚’者居多。

肉类产品

广西

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品改站

隆林各族自治县所辖德峨、猪场、克长、蛇场、新州、介廷、岩茶、隆或、金钟山、革步、天生桥、者浪、桠杈、者保、平班、沙梨等16个乡镇。地理标志为东经104°47′~105°41′,北纬24°22′~24°59′

九. 广西 百色 平果 没六鱼

没六鱼

没六鱼,这个名字是按照当地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这种鱼是归春河里独有的。味道鲜美,不可错过。

没六鱼是从离县城东南约1千米的一个地下岩洞中的泉口随水涌出来的,这泉口通连地下河,其中通道的一些地方比较狭小,超过六市斤的鱼,体大出不来,所以凡是能从这泉口涌出来的这种鱼,都没有六市斤以上的,故名“没六鱼”。这个出六鱼的岩洞也因此称为“没六鱼洞”。

没六鱼的吃法花样很多,有糖醋、红烧、清蒸、鱼丸、炒片等各种做法,滋味都很嫩滑鲜香。又因没六鱼本身就有鱼油,当地群众往往煎鱼不放油,也是鱼香四溢,故有“一家煎鱼百家香”的美誉。我国著名作家曹靖华,在1962年曾写了一篇名为《尾尾没六洞中来》的散文,对没六鱼大加称赞,更使它名声大震。

相传许多年前,有个逃荒的农民,在平果县城东南方二里多的一个小洞里发现没六鱼的。这个洞是个狭长弯曲的岩洞,长有70多米,与右江附近的几小河相通。这个洞里常有一种全身滚圆、背黑腹白,头小眼小,嘴巴长在头下的鱼,随着喷泉涌现出来,最大的一条不超过6斤重,故得名为“没六鱼”。

“没六鱼”是生活在洞穴暗河中一种底栖性鱼类。它以岩石上的浮游生物和水草为食,长到3斤重以后开始产卵繁殖。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它随地下河水进入主洞,分别从侧洞游归右江,在这里捕捉最好。5月至9月,它又由右江抢水进入两侧洞,游回主洞,去向不明,这时很难捕获。由于“没六鱼”长期生长在暗河洞穴中,见不得阳光,如见阳光,不久就会死亡。“没六鱼”肉嫩肥美,不论油煎、红烧或清炖,味道都很鲜美可口,是一种稀世的鱼。

每到冬至前后,或当春夏之交,地下河水位降低,它便顺着泉水游到较大、较深的水汇集处;每逢雨季水涨,没六鱼即沿地下河溯流而上。地下河在大的岩洞中,经常在“露头”一段之后,又潜流而下。根据没六鱼和洄游规律,群众在地下河于岩中“露头”的狭口处安上栏隔篱笆,装上鱼笼,不费多大气力,就可弄到一些鱼。这种鱼离洞后,不习惯见光,在别的水中也养不活,几天就死了。正因为这样,没六鱼就显得尤其珍贵。

十. 广西 百色 平果 艾草粥

艾草粥

桂西一带壮族民间夏令食品。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增进食欲的功能。当地群众每到夏天,都喜欢采摘鲜嫩的艾叶,洗净放入锅中与大米一起煮粥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