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九江庐州水果特产 江西水果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九江庐州水果特产 江西水果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3-08-08 15:34:02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腌菜蒸肉

腌菜蒸肉 不要认为这道菜名字土气,实际上就是“东坡肉”或淮扬地区的“霉菜干虎皮肉”。修水的腌菜蒸肉之能上宾馆宴席,是因其风味独特,至于菜名,叫腌菜蒸肉、东坡肉、扣肉的都有。

蒸制这种肉的腌菜是修水人自制的芥菜干,修水人称为腌(盐)菜干。取上等带皮五花肉放沸水中煮至五成熟,捞起后擦去皮上油水,趁热抹上酱油,切成6~7厘米长,1厘米厚的片,注意皮不要切断。将水发芥菜干铺碗底,切几个小尖椒,大蒜头铺上,再撒上姜未、胡椒粉,加料酒、精盐等佐料,再将肉皮朝下压在干菜上,用碗扣住上笼蒸熟。取出时翻扣至盘内即可。特点是色赫味香肉熟烂,食之不腻,干菜咀嚼有味。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明笋肚片

山东名菜有“云片肚片”,修水厨师用修水的明笋做出的明笋肚片,不仅保持其软嫩脆爽的特点,而且形状更美,口感更好。

修水山区到处盛产楠竹,用楠竹笋腌制的明笋颜色雪白,口感脆爽。修水的明笋肚片,就是用熟猪白肚和水发明笋切制的笋片作主料。先去掉猪白肚上的肉油,斜刀切成约5厘米长,2~3厘米宽的薄片,油锅烧热后倒入肚片炒至出油后,再倒入笋片炒过,加红辣椒片,蒜苗、姜末等佐料,以肉汤煮之,起锅时稍加芡即成。特点是肚片滑嫩,笋片脆爽,而且红、绿、白三色相配,形状美观。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相料茶

修水人喜吃茶,尤其喜吃相料茶。修水相料茶区别于其它地方茶的主要特点是以佐料下茶,故称喝茶为“吃茶”。在修水,凡仅以茶叶或菊花入茶者称之为“白水茶”,加以佐料入茶才称为“相料茶”。相料茶又显区域特色,可分为仁乡茶、奉乡茶、泰乡茶及县城“十锦茶”等多种。

仁乡茶以大桥茶为代表。茶料除茶叶外,通常使用的是菊花、黄豆、芝麻三种,因其用料比较简单、普遍,故流行较广,其特点是茶色淡雅,清香可口。

奉乡茶以上奉茶为代表。此茶在仁乡茶用料基础上还加上罗卜丁下茶,其特点是清香味浓,有嚼头。

泰乡茶以三都茶为代表。与以上两种茶相比,此茶更有特色,通常以米爆(爆音bàng修水方言,即用火炒过的大米,下同)为主要茶料,因此又称“米爆茶”。泰乡茶还有以嫩小麦为主要茶料的小麦茶,以嫩玉米为主要茶料的“苞芦茶”等。泰乡茶的特点是其香可口,尤其在工间食之,既解渴又饱肚,很受人喜欢。

县城“十锦茶”是茶料最丰富多样的相料茶,其茶料集各区乡之大成,多能凑成十样八样的,故名为“十锦茶” 。主要茶料有茶叶、菊花、黄豆、芝麻、花生、柑桔皮、生姜、罗卜丁、花椒、桂花、茶芎等。当然,十锦茶也不是十来种茶料同时下茶,只是相对其它茶用料更讲究、更丰富而已。因县城十绵茶茶料丰富,现在全县农村也有许多人喜泡十绵茶。十绵茶色彩斑澜、食之甘醇入胃、回味久长,且有其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菊花清心明目,生姜湿中补气,茶叶提神健脑,花椒去湿防寒,桔皮化痰止咳,花生芝麻润肺,黄豆绿豆解毒,罗卜丁去郁下气,茶芎澄血祛风,长年饮之可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四.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红眼银鱼

鄱阳湖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都昌年产鲜银鱼7万多公斤。

鄱阳湖后河颈的湖湾中,有一种红眼睛银鱼。它通体雪白,形如王簪,头部两侧有一双血戏欲滴的眼睛,如红宝石一样,闪耀着晶晶的亮光。

传说春秋时期,鄱阳湖称作彭蠡泽,是属于楚国的地方。有一年,楚国和吴国不和,吴王阖宫率领大军和楚昭王打起来,在彭蠡泽大败楚国的舟师。吴王高兴极了,坐着金碧辉煌的帅船游览浩瀚的彭蠡泽。

一天,阖吕的帅船来到了后河颈。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阖宫看得狂兴大发。突然,他对随侍在身旁的大夫伯喜否说“爱卿,此彭蠡泽无奇不有,无味不鲜,孤想吃尽其中的奇珍美味,你看行吗?”伯喜否诌媚地一笑说:“现在彭蠡已属大王所有,只要一声令下,我看就连龙肝都会送到大王面前。”阖宫听了,不禁喜上眉梢,哈哈大笑,当即命每条渔船贡献一味湖中珍味。

这一来,沿湖的渔民可就遭殃。湖中的名产大都风大、水深、良急的地方,沙人为了捕捞贡品葬身水中。阖宫用去千百条人的性命,换来湖中不少的珍稀水产,饱享了口福。可吃来吃去,他还不心满意足,觉得这些湖产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味道,便烦躁地催促伯喜否再想办法。

这下,伯喜否急得抓耳挠腮,彭蠡泽中究竟有些什么天下绝有的东西呢?伯喜否这个0计,他想:“要问湖中事,还得打鱼人。”于是派出兵将四处寻找彭蠡泽中的老渔人。

就在紧靠后河颈的莲花岗上,住着父女二人。老人名叫科公,鼓蠡泽中打了四十多年鱼。科公熟悉泽中的每种鱼、每种虾,是个远近闻名的顶儿尖的打鱼师傅。他跟前只有一个名水花的女儿。水花年方二九,像个水做的人儿,清秀得出奇。

这几日,简便以身患疾病,不能下湖,他听到许多渔民兄弟为捞贡品葬身鱼腹的消息,气得躺在床睡声大哭:“阖宫这个暴君,胡作非为,一定不得好死!”这骂声恰被闯上岗来探听情况的伯喜否听到了,伯喜否便急忙带领兵丁,闯进了科公的家门。

“老家伙!你好大的胆子,敢辱骂大王,知道这该当什么罪吗?”

科公两眼喷火:“知道!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

伯喜否忍住气,狞笑着说:“老家伙,只要你把彭蠡泽中的天下绝产献给吴王,我可以不杀你,不剐你,还保你荣华宝贵。”说着,就指使兵丁把科公从床上拖起就走,拖呀走呀,一时间,科公就昏迷过去了。

伯喜否一抬眼,看见这个生得水灵灵的漂亮的姑娘,顿时心花大开。暗想:吴王是喜欢美女的,若把个姑娘献给吴王,岂不又能得到一笔厚厚的交赏。于是走上前,假惺惺地劝道:“姑娘,是吴王要你爹去下湖捞贡品的,我可是君命难违哪!这样吧,吴王一身仁德宽厚,你还是随我一道去见他,想必吴王会允准你的请求的。”

纯真无邪的水花为了解除父亲的危难,只好去到阖宫的帅船。阖宫一见水花,馋得直流口水。他理也不理水花的恳求,对伯喜否说:“美女我也要,湖鲜我也要。让这个姑娘留下陪伴孤家,叫那个老头子下湖捕捞吧!”

伯喜否回去对科公传话说:“老家伙,快下湖去吧,等捞来上等贡品,吴王马上放你的女儿回来。不然,吴王就杀掉你女儿。”女儿是科公的心头肉,他只好硬撑着身子,顶着狂风抱病下湖去了。水花被押在阖闾的帅船上,远望湖中,只见老爹划着小渔船,摇摇晃晃地向湖中心划去,不禁痛彻心肺,向着湖中凄厉地高喊着:“爹,你下不得湖啊!”

这时,科公的渔船已到湖心。“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的彭蠡泽,把小船当作一片树叶抛掷着。科公已晕倒在船板上。他自知已无生还的指望,尽全力抬起身子,眼含热泪,最后回头留恋地望了一眼,在一阵狂风的席卷下,沉下了水中。

水花看见老爹落水,顿时晕倒了。吴王阖闾在帅船上看到科公船翻人亡了,他发狠地说:“孤家尝不到彭蠡泽中的绝产,却要玩玩泽畔的美女。”昏迷的水花醒来之后,心如箭穿。她抬起泪眼,望着这个杀父分人,红肿的双眼竟像要炸裂开来。她正想扑上前去,但猛然一看吴王身旁的数百名士兵,想着自己一个弱女子,硬拼是不行的,还得寻机报仇才是。她心血一涌,便有了一条计策,走上前硬着心肠对着阖闾说:“大王,老父已殆,我也只有身靠大王了。但作女儿的总还得尽点孝心。请大王准我祭老父亲三天,三天后我再到们的身边。”阖闾看这神情,知道硬逼不行,便说“好,就这么定,美人,三天之后我在船上等你。”

水花回到莲花岗,摆上祭品,点上香烛,对湖祭奠父亲。她整日跪在地上米不粘牙,水不入喉地啼哭,直哭得喉咙嘶哑,两眼滴血。

三天很快地过去了。这天清晨,乡亲们纷纷往莲黄岗上涌去,他们都要送一送水花姑娘,大家一上岗,只见水花姑娘身穿一件雪白的孝衣站在岗头,两眼血戏,一根雪亮的银簪插在发辫中。她默默地对众乡亲施了一个礼,然后一步一颤向阖闾的座船走去。阖闾好不耐烦地等到了这天。天不亮,他就破天荒地从龙床上爬了起来,吩咐张灯结彩,准备美酒佳肴,迎接美人的到来。

不一会,水花姑娘像一朵白云飘上了阖闾的船头。阖闾高兴得手舞足蹈,口里说着:“美人儿,可等到你了!”脚下摇摇晃晃向水花扑去。当扑到跟前,阖闾一下愣住了。只见在灿灿的朝霞映照下,水花柳眉斜竖,-的两眼,闪跃着0的怒火。突然,她从头上拔下锋锐的银簪,向阖闾当胸直刺来。阖闾慌忙躲闪,被水花一簪刺中左肩,惨叫一声倒了下来。水花想挥簪插回头上,转身一跃,跳入滚滚的鼓蠡泽。

吴王气得脸色铁青,咆哮起来:“把她的尸体捞上来,给我剁成肉酱。”卫士们下湖横摸竖捞,也找不到水花的踪迹。结果却捞上了一种奇怪的鱼,它长约一寸,浑身银白,两眼血经。阖闾一看,觉得这是彭蠡泽中的银鱼,立即吩咐烹炒给他吃。厨子烹炒好了端了上来,只见盘中闪烁着许多晶亮的红点,好像点点星火,阖闾喜欢得不得了,提起筷子夹了一条,恶狠狠地吞进口中。谁知,鱼一入口,就变得奇硬无比,像一根簪横刺在喉咙中,吞不下,吐不出,痛得阖闾“哇哇”直叫。急得伯喜否又是请医,又是求神,一直奈何不得。那银鱼在阖闾喉中二十二天后,把阖闾作难得骨瘦如柴,直到吐出一口口污血,那条银鱼也被吐入湖中。那条银鱼也怪,一入水又复活了,自由自在游了开去。阖癌气得干瞪眼,只好拖着病拉拉的身子,垂头丧气出了彭蠡泽,随江而下回了姑苏。

从此,鄱阳湖中就有了极为名贵的红眼睛银鱼。凡是善良的人们打捞起来,不论烹、炒、煮、烧,其味都鲜美无比;要是恶人打捞起来,它就无滋无味,扎口刺喉。

五. 江西省 九江 德安县 九江萝卜饼

萝卜饼是九江创制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面粉揉好,将调制好的萝卜丝或粉丝馅,内加辣味及味精香辅料,用面粉团包好,然后压扁成饼状,再放入平口锅中煎炸。待两面金黄焦脆后起锅。这种饼颜色金黄,闻起来有一股香味,尤其是辣辣的感觉,里面透着淡淡的萝卜的清香,吃起来很有味口。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西港化红

西港化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修水西港化红,历史悠久,明嘉靖16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特赐朝廷贡品“化红”给当时的兵、刑部尚书周期雍将化红带回家乡(西港镇湾台村)种植,现已有470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即盛产,是赣西北甜橙类唯一品种。因西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周水体环绕,多年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尤其是夏季高温和冬季的冰冻,均因水体的调节作用,高温日和冰冻日都减少。经过四百多年的种植及品种改良,现在的西港化红味道鲜美、甜而略酸,香气浓郁,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59.6毫克,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气、健胃、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触蟹毒等,皮可入药。1984年九江市甜橙评比鉴定会在修水召开,修水化红获一等奖,1985年全县产化红1641担。西港化红专业户周梅九一棵树产13.5担,12棵收入4000元,出席1985年全国劳动致富座谈会。西港化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是种植化红的最佳地,修水冠之以“西港化红”之乡是当之无愧的。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糍花片

糍花片 这是客家人用作茶点或干果的佳味小吃,其做法简单:用洗净的红薯或芋头,煮熟后捣成糊状,加薯粉和少许黑芝麻进去揉搓,做成椭圆形的长条,放入烧开的锅水中煮熟后捞起,冷却后切成薄片晒干。春节前用砂炒、用油炸都可,味道又香又脆,是下酒咽茶之佳果。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修水的地方小吃,“哨”字应该是“食”字偏旁, 那个“哨子”的“哨”(shao)字是方言,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字的。

修水哨子是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凡到修 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

说起“修水哨子”的来历,修水群众中还留传着一段极为美好的佳话。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大家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过意不去。当时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於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食品一绝。

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往来,重大喜庆,修水人都作兴哨子,以示庆贺和款待亲朋。不过时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 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

现在常吃的修水哨子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剥去毛芋的外边毛皮,再将新鲜的家种毛芋(又称芋头)洗净入锅煮熟,,等其凉至20-25摄氏度左右,把其搅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每斤毛芋配三两左右)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些香油(油的配量一般以每斤毛芋 3-5钱左右),拌成的料以软而不粘手为宜,拌好料后放置待用。拌完毛芋料再配制馅子。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等两项料馅备好后,就可做哨子了。包时先把毛芋料捏成小圆团,大致像普通包子的包法,把制成的馅子包在中间,外型包成上尖下圆,表面不得有裂缝。最后就是上笼蒸熟。蒸时先将锅内水烧沸,水量以覆盖蒸笼底层为宜,将装好的蒸笼放入锅内,用大火蒸15-20分钟左右即熟。蒸熟后的哨子又软又香,趁热装盘可食。

当然修水哨子仅是我们介绍的传统美食,欲知其味,还得到修水去亲口品尝为快。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芥菜干

芥菜干 又叫腌菜干。做法是将芥菜叶子洗净晒干后,切碎在热锅中炒至半生熟,装篓子中压榨掉部分水分,晒干,然后蒸熟,再晒干即成。保存得好可一年不变质,既是做“东坡肉”的主要配菜,又可加辣椒炒作下饭菜。

芥菜干还可制作为茶点。做法是将芥菜心留2—3片叶,通过洗、泡、晒、蒸、渍等多道工序,做成一种长菜条子。加盐或糖做成碱味或甜味的芥菜干,这种菜干放口中咀嚼时回味无穷,很有味道,是咽茶下酒之干果点。

据说客家人出身的陈宝箴小时候最爱吃芥菜干,后来做湖南巡抚时,屡次交待厨房采买多办蔬菜,少买荤菜,还特别问到有没有芥菜干。厨房仆役私下说他故作清廉,陈宝箴闻见并未生气,作诗一道送厨役:

嚼来确是菜根甜,

不是官家食性偏,

淡泊生涯吾习惯,

并非有意钓清廉。

十.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橡子粉丝

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但因橡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如不经处理就直接食用会有明显的苦涩感。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宁澧溪镇达辉(绿野)食品有限公司经过技术攻关,成功去除橡子粉中的单宁(苦涩味),研制开发出以野生橡子为原料的橡子粉丝等系列产品,并获国家食品发明专利。

橡子粉丝,富黄酮、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对人体有药用保健功能。《中国药典》记载:橡子取粉,可健人,涩肠固脱,可治泻痢、脱肛、痔血。橡子粉丝可煮、可炒、可凉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