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耒阳特产腊肉怎么做才好吃 湖南耒阳腊肉的腌制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耒阳特产腊肉怎么做才好吃 湖南耒阳腊肉的腌制方法更新时间:2024-01-20 21:54:51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绥宁 尖椒炒腊肉

【菜名】 尖椒炒腊肉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浓香鲜美,风味独特。 【原料】 腊肉250克,红、绿尖辣椒各50克,料酒4克,酱油3克,味精2克,干辣椒2克,豆豉3克,油70克,鸡汤适量。 【制作过程】 (1)将整条腊肉去皮,切成片。红绿尖辣椒切成段。(2)起锅放开水将腊肉焯一下,捞出。另起锅放底油,投入豆豉、干辣椒、尖椒爆香,放腊肉、料酒、酱油、味精、鸡汤烧开后用微火焖10分钟,收干汁出盘。

二. 重庆市 酉阳 火炕腊肉

所谓的火炕腊肉,就是放在火炕上熏烤而成的腊肉。这种腊肉味道鲜美,易于保存。火炕腊肉是土家族的特色食品。人们每年宰年猪时,便将鲜肉放腌缸里腌制数天后取出来,再用柏香枝烟熏后,挂于火塘顶部的炕架上。



腌肉每日经取暖用的柴火烟熏火燎,一月之后,这肉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火炕腊肉可保存数年而不变质,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吃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大片的腊肉两面都蘸上用水调好的红苕粉面,放入油锅里小火烙,烙好后再蒸或炒;二是直接将大片的腊肉蒸熟了上桌;三是将大片的腊肉煮后再回锅炒。由于当地的腊肉切片很大,一片即可盖住碗口,因此又被人称为“过桥腊肉”。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苗市腊肉

苗市腊肉生产于龙山县洗车河流域,以苗儿滩镇最为出名,该产品以土家人特殊的淹制和熏烤,工艺复杂,其色泽红艳,香味浓厚,质地不亚于金华火腿,可蒸,可烤、可煮,食法多样,其生产以千家万户为主,年产量约1700吨,目前尚未集约化生产,产品在周边久负盛名,尤其在省内销售看好。生产厂家仅有老槐实业有限公司和榜爷腊味厂。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隔年熏腊肉

凤凰的土制老腊肉与市场上熏制的腊肉不同,它不是腊七腊八才现做,不是用机械工艺,不用各种原料而是常年挂在灶房屋架上熏制,农村一般不烧煤,更谈不上烧天然气,做饭都是用柴草,哪天不是烟雾尘尘?而且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种,从不用肥猪粉催肥、瘦肉精增加瘦肉,也不从用什么添加剂、化工饲料。再则加工的方法也不同,在熏制前还要加上适当的盐,精腌制3-5天。灶头常年烧的是木柴。山区气候温凉,大多又是木头房子,通风透气,腊肉可长期搁置,而且搁置时间越长,腊肉的味道越是奇香无比。在这样的灶头上熏干而成的腊肉,味道很特别。老腊肉质地鲜美,但外表却极为丑陋、漆黑的锅底,坚硬的石头,烟熏气冲鼻,黑黑的油污粘手。只有在将它扔进炉火中烧燃,然后再浸泡在淘米水中,用稻草用力搓洗洗净,脱下丑陋外衣后才能显出来面目。待煮熟切细端上桌以后,吃上一嘴,马上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浓浓郁郁、沉沉醇醇、滋滋润润的鲜美荡气回肠,让你一辈子也挥之不去。用以制作腊味之物有很多:腊肠、腊牛肉、腊猪头皮、腊洋鸭、腊鸡……而且做法很土。到凤凰县来一遭,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浓浓的乡情的土制老腊肉,黄灿灿、亮晶晶、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老腊肉,更让你念念不忘。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耒阳 菊兴黑山羊

菊兴黑山羊,原名兴隆黑山羊,源于千年文化古城,人称“三湘古邑”“荆楚名区”的耒阳神龙温泉旁,相传神农创耒时,玉帝念其疲乏,特赐汤泉供其沐浴,驱疲疗肤。神农沐浴后,精神焕发,倍加赞赏。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兴隆黑山羊皆饮用其分支后的冷泉水,采用纯天然放牧饲养,基地经过引进2010年农业部正式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川中黑山羊作母本,引入国外努比亚公羊作父本、经过多年的选育生产出国内A级高端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老幼皆宜。“菊兴黑山羊”商标于2015年注册,2016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现存栏优质商品肉羊1200只,优质种羊600只。

六. 湖南省 衡阳市 雁峰区 冬笋炒腊肉

原料:肥瘦肉各150克,冬笋100克,熟猪油50克,大蒜50克,酱油1克。制法:腊肉蒸熟去皮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1.5毫米的长形片。冬笋切成3厘米长、1毫米见方的细丝。大蒜切成段。炒锅内放熟猪油50克烧六成熟,先将冬笋肉炒一下,接着放酱油、腊肉、肉清汤50克稍焖一下,再放入大蒜段炒后即可出锅。特点:味道咸香,适于贮存。

七.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腊肉蕨菜、韭菜

腊肉蕨菜、韭菜

蕨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多见于高寒阴湿地区,又名白薇。相传商末伯夷叔齐避乱首阳山,食薇而生。漳县盛产蕨菜,誉满陇上,出口日本、东南亚一带。漳县腊肉选用“蕨麻猪”(靠食蕨麻的瘦肉猪)为原料专用漳盐腌制,肉质细嫩,色泽鲜美,存放时间长。阳春三月,几场好雨过后,嫩蕨破土而出,满山满屲,摘回一笼,煮熟,凉水浸泡,去除苦味。和腊肉炒,另加粉条少许,烙薄饼数十张,切成三角状,夹蕨菜腊肉几筷,卷起嚼之,别有风味。

漳县盛产韭菜,青翠肥大,分红根叶与白根叶两种。当地人习惯“头刀包饺子,二刀蒸包子,三刀炒腊肉。”做腊肉韭菜较为讲究,先将韭菜切成半寸见方,大油炒脆,加上盐等,再将切成细条的腊肉,和上粉条,搅匀。食用时用薄饼卷着吃,旋卷旋吃,非常鲜美可口。正二三月,城镇、乡村,到处可闻腊肉韭菜的香味。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烟熏腊肉

每逢农历腊月,农事活动结束,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制腊味的习惯。其大致做法是把猪肉砍成长条,抹上佐料腌制一天一夜,然后挂在灶上薰成腊肉。

此外还有腊肠、腊鸡、腊鸭、腊鸟等。其中瑶族的腊肉和扬名远近,肉味香而不腻,有弹性。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腊肉夹儿

腊肉夹儿俗称肉夹子的腊肉夹儿最早始于明代,是凉州的“三明治”。制作时首先选用新鲜猪肉和传统腊汁,配以花椒、大香等传统炖肉佐料,经过独特的烹调工艺制成腊肉,煮出来的肉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用快刀将高庄馒头切成薄片,把肉片、猪肚丝等夹人,形成六夹或八夹。不论春夏秋冬食之,都很适口。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苗家腊肉

据《易经-噬嗑篇释文》:“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证明腊肉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南土家、苗家腊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为延长猪肉保质期而独创的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其特点是: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红艳喜人、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湘菜里面就有冬笋炒腊肉、苦瓜炒腊肉、腊味合蒸(腊肉、腊鱼、腊鸡)、白椒炒腊肉等。

古时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杜甫有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本草纲目》称腊前三雪,能杀虫蝗,适合来年菜麦的生长。正因为季节适宜,自古至今湘西人便有熏制腊肉的习俗。湘西多山,植被丰厚,盛产木材,腊肉是有柴火熏制出来的,其味香醇。而我国有些地方熏制腊肉多用谷糠、花生壳、锯木灰等,这样熏出来的腊肉外表好看,呈金黄色,但吃味远不如湘西腊肉。

湘西人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腊月间,人们将自家喂养的猪宰杀,大部分用来制作腊肉。人们先将肉切成条条块块,重的有四五斤,轻的也有一两斤。然后将肉抹上盐,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让盐渗透到肉的各个部位,一般要腌五至七天,而后再将肉取出,挂在通风处,将水滴干,使肉收缩,这样便可以熏烤了。腊月间,湘西农家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而肉则挂在火坑上面,也有挂在灶上面,一边烧柴取暖做饭,一边便可以将肉熏制好,一举两得。

湘西是高寒地区,农村人烤火时间较长,熏腊肉的时间也长,腊肉可以久藏不坏,一直能吃到来年立冬。湘西腊肉其貌不扬,但吃味好,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蒸熟的腊肉,可以一片片、一丝丝撕着吃。洗净的肥腊肉,通明透亮,放在阳光下,可照见人影,油而不腻。湘西土家人除夕之夜,全家人围桌吃团圆饭,一碗腊肉是少不了的。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喝着自家酿造的大碗米酒,唱着山歌,其乐融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