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好吃又好带的特产 昆明最值得带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好吃又好带的特产 昆明最值得带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3 16:09:14

一.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圭山山羊

圭山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圭山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圭山山羊产区以云南省路南县为中心。路南县位于东经103°16′,北纬24°44′,海拔1679.8米,最低1500米,为亚热带地区,地势东北高、南部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南盘江普拉河、巴盘江经县境内由东北流向西南,大多数地区属河谷地带。圭山山羊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之间,这个地区东部是地面起伏和缓的圭山高原,西部是土肥水好的巴江溶蚀坝子,中部是林立岩溶山。该区兼有亚热带森林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最高1332.1毫米,最少665.5毫米,每年5月开始进入雨季,8月雨水较多,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5%,形成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主产区土壤绝大部分为红壤。植物种类繁多,为多种亚热带植物。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区,以圭山西南一带最多,大多数是云南松和华山松。路南全县林地面积560343亩,其中疏林面积达87057亩,灌木林291512亩;牧地面积达447026亩;耕地面积251069亩。农作物:坝区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为主;山区以玉米、马铃薯、荞子、豆类为主。

地理分布

圭山山羊分布于云南彝族支系撒尼族聚居的路南、宜良、弥勒、泸西、陆良、师宗等县。

品种特征

圭山山羊头小而干燥,额宽,耳大灵活不下垂,鼻直,眼大有神,颈扁浅,髯甲高而稍宽。胸宽、深而稍长,背腰平直,腹大充实、尻部

圭山山羊(3张)稍斜,四肢结实、蹄坚实呈黑色。骨架中等,体躯丰满,近于长方形。公、母羊梳子角占7.8%,排角占86.52%,前向螺旋角占5.67%。圭山山羊全身黑色毛者占70.21%,头、颈、肩部、腹部棕色毛者占21.28%,全身棕色占7.09%,青毛只有1.42%,被毛粗短富有光泽。母羊乳房圆大紧凑,发育中等。公羊-大,左右对称。

品种性能

圭山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71.47厘米,80.53厘米,43.63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72.03厘米,79.90厘米,43.52公斤。圭山山羊抗逆性强,发病少,善于攀食灌木嫩叶枝芽,耐粗饲的能力强,既产乳、又产肉,体质结实,行动灵活,游牧或定牧均可。但产乳量低,生长发育缓慢,成熟晚。

(1)自然生态环境:圭山山羊产地自然生态环境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棕壤。土壤pH值5.5-7.0,微酸性,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天然草场面积73.38万亩,牧草品种种类繁多,饲草饲料资源较为丰富。

(2)水文情况:石林县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境内巴江、普拉河为南盘江支流。大可河、马料河、几弯河、西河为巴江支流。木凹子、路花、芭茅、紫处、西街口、松子园、路新村、大哨、水尾等水源小河汇入南盘江干流。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8

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18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

(3)气候情况:石林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冬春半年(11-4月)为干季,夏秋半年(5-10月)为雨季。石林县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全年日照2339小时,日照率53%。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2.7℃,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温33.6℃,极端最低温-8.9℃。年平均降雨量为949.6毫米,降雨时间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8%。年平均蒸发量2097.7毫米。全年无霜期252天。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4814.6℃。年均降雨量为16亿立方米。

(4)人文历史:圭山山羊又名路南奶山羊,是一个优良的乳肉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饲养圭山山羊已有2800多年历史。《尼迷诗》所叙事的是远古——公元前8世纪“哎哺”时期,即洪水时代距今已2800多年。诗中就有“阿尼生得美,阿尼很勤劳,上山能放羊,绣花蝴蝶飞。”的描述。在当地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培育成的具有对多变的高原亚热带丘陵适应性强、发病少、耐粗饲、能攀食灌木嫩叶、枝芽,既产奶又产肉的云南省优良山羊品种。圭山山羊1986年被云南省畜牧局列为地方优良品种保护项目。2002年在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支持下,实施圭山山羊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了圭山山羊保种选育进程。2006年圭山山羊被国家农业部第662号公告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地域范围

圭山山羊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 58.8千米,东西宽51.3千米,总面积1719平方千米。最低点海拔1530米,最高山峰海拔2601米。石林境内圭山山羊产地为全县7镇1乡。主要分布于圭山山脉一带的圭山、长湖、石林、西街口四个镇,2007年末全县圭山山羊存栏10.7万只,其中,主产区存栏8.1万只。

二.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马街土陶

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村民刘明富生产的土陶因其质量好 、造型美、价格优、欣赏价值高而受到海内外人士青睐。昆明天时土陶制作彩绘有限公司 、昆明人文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其签订销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门考察后与其签订生产多个品种合同;昆明世博园 、花鸟市场、西南商业大厦、昆交会、七彩云南等有他生产的工艺品摆放销售;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县)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本茶“清香扑鼻,饮后唇边留香,滋味鲜醇”,素有“屋内炒茶满院香,院内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留世名传。

主要养份和维生素高于同类茶的独特品质,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1933年征展参加美国农博会获“十里香茶”之称,1980年评为云南省高香型名绿茶品质第一名,1982年评为云南省名优茶,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品种评审会,评为名优优良品种,载入中国茶经《名茶绿》,2002年中国云南思茅春茶交易会名茶评比,获中国云南金奖名茶。1993年10月注册商标为宝洪牌茶叶。

四.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砂锅米线

用料:
1、云南米线适量。
2、猪肉(也可用鸡肉)。
3、蘑菇、香菇、平菇、木耳、笋片各适量。
4、豌豆尖(可用其它菜叶代替)。
5、鸡汤(其他高汤均可)。
6、老姜一块。
7、盐适量。
做法:
1、将米线(我这是半干的米线)放沸水中后关火泡约二十分钟(不能煮)。
2、笋片下沸水锅中煮约五分钟后,捞出用清水漂上。
3、猪肉切极薄的片(能吃肥肉的人可以用五花肉);豌豆尖择洗净;木炭撕小片;平菇撕小块;蘑菇、香菇、老姜均切片。
4、鸡汤烧沸后下姜片、蘑菇、香菇、平菇、笋片、木耳、盐,烧沸后熬煮十到二十分钟,将锅离火,汤待用。
5、盛出自己所需量的汤、菜装入小砂锅里,上火烧沸,下适量米线烧沸后铺上猪肉片,烫到断生后马上关火,再下豌豆尖,翻匀。
6、带锅上桌即可食用。
特点:
砂锅米线简单易行、营养丰富、并可据个人口味灵活调整。

五.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昆明牙雕

象牙雕刻,简称牙雕,是一种以象牙作原料精心设计制作的特种手工艺品。由于象牙质地坚实细腻,色泽白净莹润,只有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才能雕刻出充满艺术魅力的精品,令人倾倒,为人珍爱。昆明牙雕工艺有四、五十年历史,创作的牙雕题材丰富,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有几十个品种二百多种花色。既有栩栩如生的鸟兽花木,又有传神逼真的各种人物。统传题材的红楼梦、白蛇传、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天仙配、哪吒闹海等牙雕,技艺纯熟,布局严谨,人物造型富有神韵,刻划入微,花卉树木雕工细腻。

六.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羊肉

东川羊肉味道鲜美,羊群都放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汲甘露,食肥草。加上东川人独到的烹调技术。汤锅、红烧、黄焖等等吃法应有尽有。

七.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八.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九.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甜柿

石林甜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甜柿作为一种独具东方特色的小水果,因其具有外观漂亮、口感独特、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同时由于其适应性广、栽培面积小、栽培难度小、生产成本底、市场空间大、出口创汇潜力大、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受到生产者的青睐。但是国内的发展非常缓慢,甜柿的出口市场仍以日本为主。

我县于1988、1989年开始先后从陕西果树所、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引进21个柿品种,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筛选出了次郎作为推广品种,产品获得在’99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甜柿种植后三年试花,四年投产,5-6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产地批发价3—6元,亩产值可达6000-12000元,优质果产地批发价达到了6-10元,亩产值12000-20000元,被县委、县0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选项目,2007年全县甜柿总面积达到了15200亩。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并申请有机、绿色产品认证,由于石林的甜柿产品品质好安全性高,受到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2006年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外,首次进入了国际市场并得到很高的赞誉。同时为了推进甜柿的产业化进程,0加大对甜柿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实行从种苗、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市场开拓、销售以及甜柿酒、甜柿果酱、柿叶茶等系列产品研发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有效带动甜柿产业的发和农民增收。

地域范围

石林甜柿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58.8公里,东西宽51.3公里,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1530米,最高山峰海拔2601米。石林甜柿产地位于全县7镇1乡。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石林甜柿产地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棕壤,土壤pH值5.5-7.0,微酸性,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全年日照2339小时,日照率53%。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雨量为949.6毫米,全年无霜期252天。

(2)水文情况:石林县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境内巴江、普拉河、为南盘江支流,大可河、马料河、几弯河、西河为巴江支流,木凹子、路花、芭茅、紫处、西街口、松子园、路新村、大哨、水尾等水源小河汇入南盘江干流。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18亿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7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887亿立方米,地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0.872亿立方米,实际县内可利用水量为1.13亿立方米。县境内有水库、湖泊、坝塘共230件。其中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水库16件,小(二)型水库80件,小坝塘132件,总库容达9896万立方米。

(3)气候情况:石林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冬春半年(11-4月)为干季,夏秋半年(5-10月)为雨季。石林县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全年日照2339小时,日照率53%。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2.7℃,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温33.6℃,极端最低温-8.9℃。年平均降雨量为949.6毫米,降雨时间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8%。年平均蒸发量2097.7毫米。全年无霜期252天。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4814.6℃。年均降雨量为16亿立方米。

(4)人文历史:石林柿子种植最早有历史记载是《路南州乡土志》,第九编《实业、物产、商务》云:光绪三十年,总督丁、巡抚林发桑秧种植,已有可采之状。远山叠嶂,有麻子、松、栗、梨果等,除供本境外所余无多。如石榴、柿花、胡桃、栗子、梨、杏、桃李、花椒、等,颇合土宜,惟不知培,故无多。1988—1989年先后从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和郑州果树所引进12个甜柿品种试种,筛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优良品种次郎、富有。主栽品种次郎参加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果品鉴评会”获得银奖,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第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果品畅销省内外,部分出口东盟和新西兰。

石林甜柿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质量安全规定

(1)外观品质:果实扁方形,果顶微凹,纵沟清晰,果顶十字沟明显,果皮光滑、细腻,有光泽,果粉多,完全成熟时橙红色,柿蒂大、平,果梗短、粗,单果重150-250克。

(2)内在品质:能在树上自然脱涩,果肉黄红色,酥脆、甘甜,平均硬度大于5.5kg/cm2,含糖量大于11%,每100克鲜果维生素C含量大于20毫克,无籽或少籽。

(3)安全要求:石林甜柿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柿》(NY5241-2004)的安全指标,包装、标识上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石林甜柿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产品应有明确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品名名称、产品招待标准、产地、净含量和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石林甜柿”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2)包装:采用纸箱分层包装,包装材料无不良气味,符合NY1T658和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包装容器封口严密,不得有破损、泄漏。

(3)贮运: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4)贮存:在清洁、卫生、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防鼠设施处贮存,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其他物质混存。

十.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斗南花卉

斗南村位于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滇池东岸,距昆明市仅16公里,隶属呈贡县斗南镇。全村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797户,总人口5727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亩,人均仅0.4亩。凭着斗南人勤劳聪明、奋发进取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斗南人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列,先种菜再种花,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全社区有劳动力4039人,以种植花卉为主,面积2040亩,占85%。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亿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全村人均储蓄存款上万元,90%的农户建盖了样式新颖、砖混结构的新房,80%的家庭都有了大屏幕彩电、VCD、高级组合音响等高中档电器,40%的家庭有了摩托车,10%的农户拥有了家庭汽车,电话普及率100%。200多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新切花营销,100多人在县外建有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产业日益发展,斗南花卉的品牌日益提升,斗南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遐尔的“花乡”,“斗南花卉”经评估无形资产价值达32亿人民币。

斗南村是云南最早进行花卉生产种植的地方,现已发展成颇具规格的花卉自由交易市场及现代化花卉拍卖市场,形成以产-供-销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物流中心。每天有数百万枝鲜花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世界。呈贡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这一炫丽多姿的花环上最为耀眼的明珠,并且走出了云南,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地,带着斗南人的希望飘扬过海,香飘万里。展览设计以“斗南花卉香飘四海”作为主题,展示呈贡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资源、多姿多彩的花卉品种。从“斗南花卉 香飘四海”中看到了斗南的未来及在亚洲花卉市场中领航作用,集中体现未来的“亚洲花都”形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