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宣的特产红糟酸 武宣红糟的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宣的特产红糟酸 武宣红糟的制作方法更新时间:2023-08-11 12:32:05

一. 广西 来宾 武宣 金龙茶

金龙茶:产于东乡镇的金龙茶,因山高而得名。由于该山高且雾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壤肥力适中,故其茶品质优良。加之采用传统制茶技术和现代制茶技术相结合,金龙茶成品外形若龙,汤色青绿,香气幽长,味道甘醇,成为名茶,远销港澳及新加坡等地。

二. 广西 来宾 武宣 胭脂李

胭脂李

武宣县名优特色水果,因鲜果成熟时果表呈胭脂色而得名。个大、匀称、肉质鲜红、汁多、果甜、脆而爽口、口感特佳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2003年在首届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李”。其栽培历史悠久,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法国传教土将鲜果带到欧州,产品名声从此大振,栽培面积迅速扩展,主要集中在武宣、三里、东乡、桐岭等乡镇。现有面积2万多亩,年产鲜果1万多吨。

武宣胭脂李(Prunus salicinaLindley)因鲜果成熟时果表呈胭脂色而得名。个大、单果重35~40 g、匀称、肉质呈胭脂红、汁多、果甜、脆而爽口、果粉多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2003年在首届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宣县政府也曾下大力度扶持该产业,通过扶贫项目、技术培训、贴息贷款等措施,使该产业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产量都大幅度地增长,涌现了一大批种植专业户,胭脂李成为了该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税收也在该县农业税的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武宣胭脂李经济价值胭脂李经济价值很高,果实营养丰富,经检验可食部分每100 g含碳水化合物780 mg、维生素C 5mg、钾144 mg、磷11 mg、镁8 mg及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物质。胭脂李果不仅营养丰富,且形、色、香、味兼优。既适于鲜销,又能加工和综合利用,可制成多种色香味具佳的食品,如果脯、果酱、果酒,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胭脂李果实成熟期,恰逢水果淡季,经济效益高,据外贸部门反映,在水果市场上,优质的李子售价比桃高,又好销售。销往香港地区的优质鲜李,售价也比桃高。

三. 广西 来宾 武宣 果蒸棕

据说,它的起源在肇庆,那些正宗的果蒸棕体形无比巨大而流传到广西,人把它推陈出新,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好多新品种:瑶柱棕,菠箩棕,豆沙棕但是,武宣县人还是喜欢最传统的果蒸棕。

四. 广西 来宾 武宣 武宣牛心柿

武宣牛心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心柿原产于武宣县二塘大琳,群众习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据老果农说,牛心柿早在解放前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质已远销深圳、澳门等地。武宣县选送的牛心柿在 “2001年国际农牧业科技成果及产品推广博览会”荣获优秀产品金奖。目前武宣县正在抓紧申请牛心柿的注册商标,打响牛心柿的品牌。

地域范围

武宣牛心柿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行政区域内的金鸡乡、黄茆镇、二塘镇、武宣镇、三里镇、东乡镇、桐岭镇、通挽镇、禄新乡、思灵乡等10个乡镇及其所辖的142个行政村和2个国有农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9°27′-109°46′,北纬23°19′-23°56′之间,区域面积为1739.45平方公里。保护面积0.3万公顷,产量5.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武宣牛心柿果实为牛心形,果顶微凸或平,萼片4片;果皮薄、光滑、果面橙红或橙黄,有果粉;果肉橙黄色,无核,脆柿香 甜爽口、品质优。柿饼呈扁形,霜层厚,肉质干爽,呈黄褐色,味甘甜。 (2)内在品质:武宣牛心柿鲜果含总糖≥12.1g/100g;总酸(以柠檬酸计)≤1.34g/㎏;维生素C≥36.1mg/100g;钙≥10.56mg/100g。 (3)安全要求:武宣牛心柿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NY5241-2004《无公害食品柿》标准要求。

五. 广西 来宾 武宣 红糟酸

武宣丰富,有产于广西区级风景区百崖大峡谷的山沟笋尖、河中厥菜、树上木耳、香菇等森林野菜;清热解毒、健脾强身的武宣香芋、淮山、东乡马蹄、李子;清香诱人的双孢菇、鸡腿菇、巴西菇、茶树菇,还有牛心柿、李子、桂圆肉、葵瓜子油等等。所有这些东东,有些你可以在县城各店买到,有些你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还有的你可以在餐桌上偿到,下面我隆重推出我们武宣独有的红糟酸:

红糟是用煮好的米饭,拌入红糟种子(每制做一次红糟都会把一小抓留下来作为种子)使之发酵后制成干爽、松散、浓香、殷红的新鲜红糟(用水越洗越红,不添加任何色素)。用它来腌制各种蔬菜瓜豆,特别是姜、荞头、辣椒、豆角、木瓜、空心菜梗等,腌制后色泽鲜艳,滑嫩脆口,香味独特,酸辣适度,色、香、味俱佳。用红糟焖鱼或炒猪大肠、猪肚、菜梗等家常菜,那浓香味道更是催人食欲,看了都要流口水,确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六. 广西 来宾 武宣 双髻龙茶

双髻龙茶生产加工十分严格专业。有史以来种茶从不施化肥,统一用桐麸培根。采摘时间限在清明前和满秋后。摘时仅取顶端的一叶芽,晾干露水在三小时内限时粗制。通过机器控温杀青、精工揉捻、限量烘炒,得出无公害绿茶。顶级茶分两种:未明茶的特点是清香味甘,白露茶香浓味醇。双髻龙茶从1800年前开始种植,直到10多年前还是家庭作坊手工炒制,现在已经由标准化的一条龙生产取代了”。



七.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柘荣红糟泥鳅面

冬日清冷,一碗红糟泥鳅面,热气袅袅于眼前,鲜红的汤色,诱人的香气,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味道。来自宁德的红糟泥鳅面,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美食,散见于宁德周宁、寿宁、屏南、柘荣等县。

红糟泥鳅面,选材可去繁就简,亦可十分考究。泥鳅选取田边稀泥中为佳,因其与河中泥鳅相比,刺更软肉更嫩。而红糟则以陈年红糟为佳品,其色泽鲜红、酒香浓郁,光闻香气,就令人沉醉。

曾请教过主妇们,烹饪之法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泥鳅的处理,在此略道一二。泥鳅以鲜活为佳,若是田边捉来的小泥鳅,可以用清水冲洗,注意保持泥鳅身上黏滑之质,以保证口感。若是从河中捞来的泥鳅,去除土腥的法子略为讲究,在盆中打入一个鸡蛋,加适量菜油、红酒,搅拌均匀,将洗净的泥鳅倒入其中。此法之效在于:鸡蛋令泥鳅肉质滑嫩,菜油能使泥鳅排出体内杂质,红酒助于去除其腥气。

烹饪时,必须凉水入锅,保持泥鳅鲜嫩的肉质,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煨制,让酒香融入泥鳅体内,再让面条汲取鲜香与酒香。有主妇,会将红糟先入油轻炒,于是满屋酒香,再于锅中注入凉水,随后放入泥鳅,最后放入面条,喜欢鲜香口味的可如此烹制。

据说,宁德柘荣县的泥鳅面,算得上此中翘楚,其最大特点即泥鳅选材讲究,鱼骨软糯、入口即化。如在冬日,尝上一碗耳闻的柘荣红糟泥鳅面,哪怕在清冷的冬日中,仿佛生活也活色生香起来。(谢陶靖)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八. 广西 来宾 武宣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武宣县优势农产品,2003年全县栽培面积100万平方米,总产1万吨,栽培主分布于武宣、桐岭、二塘、马步等乡镇,2000年以来全县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产品质量、产量稳步提高,90%以上产品经玉林东方食品公司,新加坡刘氏姐妹公司等加工企业收购出口欧美市场。双孢蘑菇栽培已成为武宣县优势支柱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九.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信都红糟辣椒

信都人对红糟辣椒怀有独特的感情。红糟辣椒因其色泽圆润、醇香酸辣而区别于普通的酸制辣椒。它酸而不呛,辛辣爽口,具有驱寒开胃等良效。

信都红糟辣椒的腌制,关键工艺在于红酒糟的发酵制作。取甜酒饼与优质糯米按1:300的比例下料,加入适量红果汁,置于坛中,严密封实。信都人常把坛子覆以厚厚的巾被,并适当加温,保证其在45°左右发酵成糟。

三天后,取上乘青椒洗净晾干,按红酒糟与青椒1:6的比例,将青椒放在红酒糟里浸泡。待椒体转为深黄色即可食用。

红糟辣椒已经成为信都人生活中去油腻、开胃健食,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点心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