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的秋天特产 呼和浩特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的秋天特产 呼和浩特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更新时间:2023-08-08 05:04:35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小香米

小香米

小香谷去皮后即为小香米,属纯天然米,产于王桂窑、窑沟、小缸房、单台子等地。此米较一般小米更为纯黄微甜、米精、富含糖、蛋白质、赖氨酸、胡萝卜素及铁、锌、钙等人体必需物质。用此米熬成粥,口感独特,芳香萦口,是孕妇和老年人的最佳食品。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马铃薯卷糕

特点:成品呈半透明状,口感筋软、甜香,是蒙古族人夏季时令佳点。

工艺:用熟马铃薯泥卷包豆沙经蒸制而成。制皮:选白皮马铃薯,洗净蒸熟,去皮。放在案板上洒干淀粉,真热用木杖压碎,捣至起劲成团,擀成长方片;烹制:将豆沙搓成条,放在擀成片的马铃薯上,卷成直径为3厘米粗的卷,上笼用大火蒸熟,取出,斜刀切段即成。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荞麦

武川荞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川县的莜麦和荞麦知名度很大,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大小饭店和街上的熟食摊,打出的牌子都是“武川莜面”。其实,真正的武川莜面不多,“武川莜面”只是为了推销而打出的一面旗。武川荞面在国际上的名声更大,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然而,这两个金牌作物并没有成为当地的真

正“摇钱树”。谁来开发这两棵“摇钱树”?

武川莜麦、荞麦到底有啥特别处?在当今市场上的作为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其经济潜力有多大?记者就此在武川县进行了调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出一方。武川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无霜期短,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大,降雨少而雨期集中,加上当地的土质特殊和日照时间长,为莜麦、荞麦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该地产的莜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作物,且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为全蛋白的37%,明显高于小麦、玉米。而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38.5%—45.3%,约为花生油的2倍;莜麦中的亚油酸和脂肪酸对于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常吃莜面对于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和由其引发的心脏病有良好的效果;莜麦中的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都是其它谷类作物之冠。荞麦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它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保健食品;荞麦含硝量大,对降压效果好。在美国,荞麦成为飞行员的指定食品。在日本,荞麦成为有钱人每天必吃的一种营养食品。

莜麦、荞麦营养价值非常高,然而其经济效益并没有等同于营养价值,武川莜麦、荞麦为何没能做出大品牌、大市场?一是因为没有深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农民只出售原粮,价格并不比其他粮食高,而这两种作物的亩产量并不高,这就影响了种植的积极性。莜麦、荞麦需要深加工才能提高身价,而当地的加工情况是这样的:全县有中小型加工企业30多个,莜麦年加工能力为2万吨,荞麦年加工能力为0.2万吨,这些加工不过是将粮食磨成面而已,其增值幅度很小。买给外国人的也是原粮,日本人回去精加工后,马上增值50多倍,成为论克买的“黄金粮食”;另一个原因是品牌价值没能体现。武川的莜麦、荞麦长在坡梁地,且该地区是冷凉地区,没有病虫害,也不需施化肥,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食品,但该县的这两个招牌作物至今没有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因此,尽管是绿色食品却缺少“身份证”,因而,其身价大打折扣;三是宣传不力。好酒还得吆喝,在宣传方面没有进行整体的包装宣传,没有吸引来外界投资者的“眼球”;四是缺少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为没有大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此,没形成大的种植规模。今年该县的莜麦、荞麦播种面积分别为20万亩和10万亩,预计莜麦总产可达2万吨,荞麦总产为0.5万吨。

曾经在饥荒年代为当地人立过功的救荒作物荞麦,和因耐饿而被当地人传颂为“50里莜面40里糕,30里荞面饿断腰”的莜麦,能否在新时代再上演一次立功建业的好戏?还有待于有远见卓识的国内外的企业家来开发。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城区 蒙古糕

内蒙古传统小吃。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招待宾客。

五.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阿尔巴斯型绒山羊

阿尔巴斯型绒山羊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生鲜牛乳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27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辖5个镇、4个乡、7个区域服务中心,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回、满、达斡尔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全旗耕地面积104万亩。

近年来,土左旗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全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85元和5255元。全旗奶牛存栏达20.1万头(占全市总数的1/3),年产鲜奶65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5个,奶牛业已发展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到目前我旗已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奶源基地。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莜麦

武川莜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黑黄交错的沙土、集中的雨水,长时间的日照,是莜麦生长的最佳条件。武川莜麦没有病虫害,也不需要施化肥,是纯正的绿色食品。武川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农作物,且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为全蛋白的37%,明显高于小麦、玉米等。而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38.5%—45.3%,约为花生油的2倍;莜麦中的亚油酸和脂肪酸对于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常吃莜面对于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和由其引发的心脏病有良好的效果;莜麦中的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都是谷类作物之冠。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胡油

清水河胡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河胡油

清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胡麻油又称亚麻籽油,是一种古老的食用油,它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胡麻生性喜寒耐寒,适合生长在西部、北部高寒干旱地区。胡麻的“胡”古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及地区,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胡麻就一直生长在寒冷地区。胡麻油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亚麻籽油,胡麻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胡麻油在民间称谓极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2009年1月20日,红井源油脂企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亚麻籽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十.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