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夏县清明特产枣蛋馍 夏县土特产枣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夏县清明特产枣蛋馍 夏县土特产枣蛋更新时间:2023-09-01 21:07:32

一.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花椒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积石山,该县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于04年,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在推进治理措施上,该县咬定项目不放松,先后争取到8.1万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国务院侨办万亩花椒基地扶持项目,通过招商引资,1999年,积石山县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该县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又集中全县财力实施10万亩花椒基地建设项目,在吹桥公路沿线栽植花椒10万亩、600余万株,提出建设甘肃重要花椒基地和“中国花椒之乡”的发展目标,建成贯穿铺川、银川、安集、胡林家、关家川等5个干旱山区乡镇的百里花椒长廊和集梯田、集雨节灌、小型提灌、节水灌溉为一体,林、草、粮结合,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的尕娃顶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花椒加工为主、投资达1200万元的安集麓安山珍加工厂。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着手对境内以东北部干旱山区为主的项目规划区实施综合治理。近年来,积石山县全力实施退耕还林惠民工程,整沟、整梁、整流域发展花椒,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如今,全县花椒累计栽植面积达27万亩,花椒总产量15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花椒产业建设覆盖15个乡镇,85个行政村。花椒主产区户均收入3347元,人均收益739.8元。2004年12月,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为了增强花椒产业发展后劲,县上请来省、州林业专家,培训乡村科技人员3000多人,积极引进刺椒、油椒、白椒、串串椒等优良品种,帮助农民掌握花椒高产栽培技术。如今,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栽植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并发放林地、林权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花椒产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清明果

“清明果”顾名思义与“清明节”紧密相关,建阳本地又称ONGJIE,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它是把艾叶捣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早米粉按一定比例揉搓成粉团,然后加工成面皮,里面可包芋头丝,萝卜丝和腌菜。

【制作方法】

原料:米粉、糯米粉、艾、食用碱、咸馅料。

1、做清明果皮: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放凉水冲洗。以上过程重复两遍。

2、加一点碱,沸水煮烂艾,连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匀。

3、加入糯米粉,再次揉匀,揉成碧绿的面团(用湿巾覆盖)。

4、搓成条,分成小团,捏成形。把包好的清明果用旺火猛蒸6至8分钟即可。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三.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晋南驴

产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临汾两地区的22个县,以夏县、闻喜两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中心产区各县。据1983年统计,产区有晋南驴12万匹,其中中心区两县1.5万匹。

产区地处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是我过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从夏县当地的文物古迹考证,也是夏禹王的故乡。由于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仅一河之隔,故从汉朝向关中一带引入驴后,必将通过黄河扩散到这一地区。由于产区有悠久的农牧业发展史,又有著名的运城盐池和许多大小煤矿,农业耕作,粮棉和煤盐的运输,历史靠驴、骡驮运。这种客观的经济需要,促使农民对役畜的精心喂养和选种选配。历史上形成的在庙会上展示各种饲养种驴户所饲养的种驴的质量,借以争取选配母驴的群选方式,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期。当地人民喜爱驴,视驴为不可缺少的家畜。产区农民习惯种植苜蓿,利用鲜苜蓿与麦秸碾青的调制方法,使驴等家畜全年都能得到请饲草。在管理上,做到畜圈保持清洁,每天刷拭驴体,饱不加鞭,饿不急喂,热不急饮,孕不拉磨和三分喂七分使的经验,促进了驴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使其体格、结构都得到提高和改善。1949年后,人民政府在夏县建立种驴场,承担晋南驴的选育工作。各县有组建多处改良站,实行人工受精,选育优良种驴为广大农村的母驴配种,进一步提高了晋南驴的品质,并向外地输出大量优质种驴。

四.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夏县板栗

夏县板栗:以野生为主,具有外形美观,面有光泽,水分少,易剥皮,出粉率高,肉质细腻,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现已大规模人工栽培。

五.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清明果

清明果

松阳民俗,清明食青果,能驱邪避毒。此果用鲜嫩蓬蒿捣成糊与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笋丝、粉丝、豆腐、咸菜等馅或用赤豆、芝麻末等甜味馅料,捏成椭圆果状或饺子形状,两面贴上箬叶或柚子叶,放锅中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新且带蒿香,食之别有风味。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股子清香气。

清明果做法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点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果;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

六.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祁家河柿饼

祁家河乡:木耳、柿饼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大理石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

大麻:盛产于枹罕乡、南龙乡,以柔软、洁白细长出名。

临夏县

大理石藏量丰富。

八.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九.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禹王乡柳编

禹王乡:柳编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清明粑

原 料:糯米粉250克,粘米粉60克,清明菜75克。 调 料:引子馅100克。 制作方法:烙。先将清明菜洗净、切细。将糯米粉、粘米粉与清明菜拌好加100克开水和匀,再加适量的冷水揉成“三生面“米粉面团,搓条下剂成20克一个的剂子,逐个压扁包入引子馅心,封口向下,压成直径7厘米、厚度1厘米的圆饼生坯。然后将平锅烧热刷油,放入饼坯用中火慢慢烙至两面微黄,熟后铲出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皮糍糯,馅甜香,有浓郁的清明菜香味。为贵州农村时令小吃。 技术要领:面团加水要适度,不能过软或过硬,封口要严,防止漏馅。( 遵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