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文山特产调味品 文山特产网上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文山特产调味品 文山特产网上专卖更新时间:2024-01-23 15:43:04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畴县 西畴杨梅

西畴杨梅是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的。西畴县杨梅种植品种为东魁梅、黑炭梅、丁岙梅3个品种,种植地区主要为西洒镇、鸡街乡、兴街镇。

自1998年,西畴县从浙江引进东魁梅、黑炭梅、丁岙梅3个品种在西洒镇瓦厂林区试种460亩成功后,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群众收入,该县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林农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等政策和群众种植杨梅积极性高涨的机遇,先后在西洒镇、鸡街乡、兴街镇低热河谷地区规模化种植。

截至目前,西畴县共发展种植杨梅4000多亩,目前进入正常挂果期的有近2000亩,年产优质杨梅80吨,产值高达160万,远销北京、昆明等地,是赠送远亲贵友的佳品。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民族银饰品

广南民族工艺厂以传统手工工艺为主加工的各种金银饰品享誉海内外。1985年以来,先后有30多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加工仿古工艺银饰826件。1999年在北京“七五”星火计划科技博览会上有18种产品获国家金奖。其主要产品分为7个系列。即:民族首饰系列、戒指系列、耳环系列、项链系列、餐食系列、各种锁系列、金饰品系列。所生产的马衔杯纹银壶、龙风杯、丝瓜瓤手镯、灯笼耳环、大龙手镯等畅销、远销港澳台、欧美和东南亚等。(广南县)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纯天然藕粉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普者黑,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湖中生长着野生巨荷。此荷的藕淀粉含量高,维生素含量多。普者黑藕粉就是在生长在普者黑湖中的野生鲜藕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生产工艺精工提取,适当加入蔗糖,并按新的科学配方加入定量的人体容易吸收的乳酸钙加工而成,且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

普者黑藕粉有“水下人生”之美誉,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普者黑藕粉有颗粒状的,也有粉状的,经常食用能合理补充人体结构中钙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具有低糖、低热的特点,品质好,是居家、旅游及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木兰

木兰,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部枝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玉兰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 玉兰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是富宁的名产,最高年产达153万公斤,茴香油年产20万公斤以上。上海、北京等地都以富宁八角为上品,现已销及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山)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三七汽锅鸡

三七根炖鸡乃砚山的名特首选菜肴。其做法是先将三七细根用清水浸泡洗净,装人已清洗干净的鸡腹内,用汽锅炖熟,即可上桌食用。鸡肉、三七根、鸡汤均余味无穷,为上佳食补品。( 文山)

介绍: 三七汽锅鸡是砚山县的风味名肴,其做法是先将三七细根用清水浸泡洗净,装入洗净的鸡腹内,将鸡块置于汽锅,配上佐料,放在一只盛有四五公斤水的砂锅上,将两锅接触处密封,用旺火上炖三、四个小时,直到鸡肉蒸熟,以至肉骨分离。这样炖出来的鸡肉原汁原味,肥嫩鲜香,汤汁鲜甜。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加入“三七”、天麻、虫草等名贵药材烹饪,便成为“三七”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虫草汽锅鸡,为云南具有独特风味的滋补名菜。

小知识: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到临安府即现在的建水县巡视,知府立刻命令当地厨师为皇上献上一道佳肴。当时年仅24岁的小厨运用火锅的原理,改制成美观的汽锅,没想到熬出的鸡肉味道十分鲜美,乾隆尝后赞不绝口,于是,汽锅鸡便成为了国宴名肴。

七. 四川省 自贡市 自流井 自贡调味盐

自贡调味盐是在优质自流井井盐基础上,制成的各种味道的调味品,是盐作为调味品的一大发展,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好评。自流井的盐,天下井盐最佳,得天独厚,堪称珍宝。而自贡的调味盐,又是自贡深厚盐文化的结晶和发展。

从自贡到乐山,从射洪到云阳,蜀盐的繁荣常常使当地半数以上的居民以井为业或借盐为市,盐业更成为仅次于田赋的主要财政收入,据说“盐巴”一词的由来即与巴蜀井盐有关。旧时边远地区居民常受淡食之苦,几十年前,云贵人还用绳拴块状的盐巴放入汤中搅一搅,略有咸味即提起,其珍贵如此。盐巴,几千年间一直是内地一种稀缺的资源,西南的茶马古道,马驮的除茶以外,就是盐了。自贡先后开凿过的盐井,达1.3万多口,极盛时的自贡,天车林立,水汽蒸腾。现在采盐都现代化了,盐也不是稀缺资源了,因盐而盛的自贡,也就有些被人淡忘了,破落了。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畴县 花糯米饭

花糯米饭是文山壮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因花色鲜艳诱人,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味美可口,一直盛行不衰,当地老百姓称彩色食品。其做法简单,多数是将糯米分别放入一些可食用的黄花草枫叶、红蓝草、紫香藤等植物的浆汁中浸泡,让它染上天然植物的颜色,盛入甑子里蒸出黑、红、黄、蓝、紫等不同花色的米饭,花米饭五彩斑澜、香气扑鼻、软甜可口。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底圩竹筒茶

底圩竹筒茶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底圩乡的。竹筒茶外形为竹筒形,内质紧密,具有茶芽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彻明亮、香气浓郁、滋味鲜爽甘甜、回味悠长的特点。

广南县底圩乡盛产茶叶,现有茶园面积10228.79万余亩,年产茶叶近30万公斤。竹筒茶(又名姑娘茶)是底圩壮家传统的,已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底圩人杨春吉利用金竹的清香和糯米香,把茶叶和糯米装入金竹内,在烘茶架上初烘,使竹筒内茶叶水分向外扩散,重新分布,三香(茶香、金竹香、糯米香)露出,经过数次复杂的工序和几种辅料调制而成,竹筒茶外形为竹筒形,内质紧密,具有茶芽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彻明亮、香气浓郁、滋味鲜爽甘甜、回味悠长的特点。这种茶是姑娘赠给情郎的信物,所以又称“姑娘茶” ,现今上市的竹筒茶,虽然不限定茶叶非姑娘所采摘,但制作加工程序仍按传统的制作方法,故而沏上开水后,芳香四溢,入口回味生津,品尝竹筒茶,确是一种莫大的享受。1990年恢复扩大竹筒茶生产后,产品畅销全省和全国,是云南省十大优质名茶之一。国家主席1视察广州、深圳时,曾经品尝并赞美广南竹筒茶。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山三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七素来就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它降血脂血糖疗效十分显著,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是三七的原产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文山县已经被中国之乡评定为“中国三七之乡”。

文山历史悠久,古老而神奇,从亚热带到温带的特殊气温使她孕育了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这里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等十多个民族。喜居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狩猎时偶尔会造成外伤出血,他们就把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同上过漆的物品一样1住不再流血,苗族的祖先便将这种野草叫作“山漆”。这种神奇的草药在民间代代相传,因为“山漆”与“三七”同音,在流传中便将“山漆”记作了“三七”。文山盛产三七,是三七的原产地,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国之首,历来有“三七之乡”的美誉。

三七是云南省文山地区的优势生物资源,在文山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文山是文明遐迩的云南名贵中药材---三七的原产地,三七,又名人参三七。三七是云南出产的传统名贵药材,被历代名医和名著所称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三七”有着这样的描述“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并誉之为“金不换”。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现代医学药理实验发现,三七中所含的三七总皂苷(PNS)具有凝血和抗凝血功能,能降血脂、降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和脑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栓、抗休克有显著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山到的三七生产种植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加工业发展迅速。到1999年底,全县的三七占地面积已达3万亩以上,产量100.6万公斤,占整个文山地区的80%左右,是全国总量的75%。全县三七种植已呈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文山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三七之乡”的称号。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

产地: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以云南文山州和广西靖西县、那坡县所产的三七质量较好,为地道药材。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云南三七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化学成分: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