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监利县 特产 监利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监利县 特产 监利最好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0 16:21:46

一.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皮蛋

湖北天门麻洋蛋厂生产的糖心皮蛋品质优良,每年都生产将近一百多万只出口远销。蛋的表面褐色透明,呈松花纹状,蛋黄形如圆珠,软而不散。这种皮蛋,既好看,又好吃。并具有夏秋解暑健胃、冬春温补健身的功效
( 天门)

二.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扣肉

以肥瘦红白相间五花肉为原料,经炸制,上糖色,薄片如纸,以碗扣住蒸熟,所以取名千张扣肉。常见用腌菜,豆豉,梅干菜为扣肉做底。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相传于唐代,首创为古江陵地区。减肥爱美的女生,不推荐。

三.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县 猪血稀饭、菊花心和金香柚

“猪血稀饭”,为土家人祭祀、祭祖等特定场合具有特殊用途特殊意义的特殊食品。每年三月,是“白蒂天王”的生日,届时土家人杀猪祭祀。庙祝时煮“猪血稀饭”祭于神前。凡祭祀之人,都要分吃猪血稀饭一碗。此外,过年杀年猪祭祖,也煮猪血稀饭。寨子里逢人都可舀一碗吃。有远道来客,更要请一碗“猪血稀饭”,甚至有相强之意。 菊花心和金香柚颇有名气,是中国名柚,产于张家界境内。这两种弛名三湘四水的特优水果,一是永定区的菊花心柚子, 二是慈利县的金香柚子,他们都具有很久的栽培历史,其果实风味,深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近年来,它们又双双步入旅游市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指名求食的“果中新贵”。( 张家界)

四.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屈原饼

荒湖糕点厂生产的“屈原饼”,说起来还有一段趣话呢。相传,屈原初到毫口的第一个夜晚,已是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瘫软在一家渔民的门前,被一位老大娘发现,将他扶进草堂,经过询问,方知是久为楚国人民深深敬仰的屈原大夫。大老娘满怀热情,虔心地精选了自己家中存放的糖料、面粉、干桃仁等原料,别具匠心地做了几个香喷喷、甜滋滋的饼子,庄重地端到大夫面前,屈原接饼吃了几口,顿觉心清目爽,连叫“妙饼兮”!......第二天,老大娘又用同样的技世再次做了几个饼子,屈原更是感激万分,喜称在朝中也未尝过这种佳品。后来,屈原就长期住在这位渔民家里,每当远近慕名来访的骚人墨客一到这里,屈原总是请老大娘做这种饼子招待客人。久而久之,人们都把屈大夫喜爱吃的这种饼子叫“屈原饼”了。从此,“屈原饼”之名不胫而走,“屈原饼”之技不师而传,流芳至今,经久不衰。现在,这个厂又在此传统产品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技术,配以精炼食油、上等白面、白糖和上等蜜饯等原料,精工制作而成,远销甘肃、宁夏、河南等数省。( 监利)

屈原 (前339~前278)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屈原是“楚辞”的...... 详细>>>

五.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六.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平利生漆

平利生漆在长年来被看作室国漆中的珍贵品种,属于性能极佳的一种纯天然的涂料,拥有悠久生产历史,并且品质优良而著名于世。并于2004年12月,陕西安康平利县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中国漆树之乡”。

平利生漆的纯度高达81%,具有色泽光亮、转色快、回缩力大、抗冲击力强、干燥性能好等特殊优点,实属国漆中的“珍品”。”,畅销各地并走红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全县现有漆林10万亩,年产生漆250吨左右,产量位居全国之首。

平利生漆具有色泽光亮、转色快、回缩力大、抗冲击力强、干燥性能好等特殊优点,居《本草纲目》载"漆树人多种之,以金州者(时平利隶属金州)为佳,故世称金漆",而"牛王漆"又为金漆之珍品。地处秦巴山区的平利县坐落在陕西南部,是生漆的出产地,年产生漆百余吨,质量好,价位适中,常年远销于湖南、福建等南部地区,有极大的影响与市场,被誉为中国的国漆。

全县现有漆林10万亩,年产生漆250吨左右,产量位居全国之首。本县科技人员与漆农共同研究培育的“金州红”、“高八尺”、“大红袍”等优良品种,经专家鉴定,具有高产、优质、速生、抗逆性强的优点,其中“大红袍”漆树于1985年在全国漆树品种鉴定会上被评为全国漆树优良品种之冠。

早在清乾隆年间,以平利产地牛王沟而得名的“牛王漆”,以“漆液清如油,光亮照见头,搅动琥珀色,挑起如钓钩”为特点,被誉为“国漆”。

七. 湖北省 潜江 螺蛳

“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八.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红苕

红苕全身都是宝。苕藤、苕蒂、苕渣、苕皮都是喂猪的好饲料。红苕叶、秆是一道好菜肴,鄂东南的红苕叶、秆销往港澳等地。红苕可当主食,同时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时尚菜肴。日本科学家排出20种对肿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中,生熟红苕排名一二位,当今红苕竟成了风靡西方国家的保健食品。



红苕含蛋白质、钙、磷、核黄素、葡萄糖等成份,营养丰富,味道甜美。阳新的土质好,矿物质丰富,所以红苕尤为独特,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吃一餐红苕,感叹不已。



红苕的吃法诸多,鲜红苕可煮、焖、烤、炸,做苕圆子,打苕角,还可以切片,刨丝晒成红苕干,并可加工成苕粉。红苕粉可作佐料。夹红苕粉砣,做红苕粉粑,苕粉糊等食用。苕粉与藕拌合可做成藕圆子,与鱼肉拌合可做成鱼圆子或鱼面,与芋头合拌可做成芋头圆子。阳新地区新春佳节,用红苕粉做芋头圆子过早,大年初一,吃上一碗芋头圆,预兆团团圆圆,事事圆满。以上各种用红苕粉拌制成的食品,味道鲜嫩,甜美,别有一番风味。

九.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吉贝大布

吉贝大布是监利人民靠手工织出的一种优质布料,在宋、明时期就远销川、黔、桂数省
监利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棉花产区,特别是新沟、周老、龚场等乡镇,地势高,土地肥沃,土壤泥沙各半,适宜棉花生长,所产棉花因绒长、洁白、保暖性好而闻名四方。四川、陕西、云南、贵阳等地客商云集新沟坐购,使新沟成为著名花市,潜江、监利的棉花集散地
棉花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兴旺,监北一带的农户都有纺线车、织布机,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纺织技艺,形成了男人耕种印染,女人纺纱织布的习俗。谁家姑娘的线纺得细而匀,谁家的女儿的布织得平滑细腻,谁家姑娘就被认为是最乖巧玲俐的,求婚者就会络绎不绝。而且不论谁家姑娘出嫁,都要用自己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的针线活作为妆,男家也以女方会纺纱、织布为荣耀
监利人民在长期的纺织生产实践中,措索了一套纺纱、织布、印染的绝技,其中吉贝大布就是监利手工纺织的精品
吉贝大布的生产历史悠久,但究竟是何人何时首创,现无从考证,只是民间流伟的一个故事,证明吉贝大布在监利的生产历史渊远流长
在新沟镇东南端,有一个范家大渊,方园十多里,水深数丈,水质清澈。湾旁住着姓陈的祖孙俩,孙子叫樵生,因父母病逝,欠下万兴染房一笔债务。祖孙二人为了不债,只得在染房帮工,天天扛布到范家大渊漂洗,由于祖孙俩手艺高超,使万兴染房生意更加兴旺。可是老板万兴成心狠手辣,祖孙俩早出晚归,勤扒苦做,也只能勉强糊口度日,总是还不清阎王债。更可恨的是老板的儿子锁狗,好逸恶劳,无恶不作,经常无是生非毒打樵生,乡亲邻里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年夏天,祖耿二人清晨起来就将十匹布染青,吃过午饭后扛到范家大渊去漂洗。不一会漂完九匹,剩下最后一匹时,樵生心痛爷爷,让老人家在旁休息,独自一人拿起竹筢把布找向渊里。樵生用力过大,连布头也全丢下去了,布沉入水底,怎么也捞不上来祖孙俩无计可施,急得直跺脚。突然,渊中跃起一条金色鲤鱼,浪花中有一青色布头漂荡,樵生眼疾手快,连忙用竹筢捞起布头,拉到渊旁慢慢地把布收起来。青布收完了,可青布后面又拉上了兰布头,而且越收越有,祖孙二人越拉越起劲,一直收到傍晚
老板万兴成见太阳落土了,祖孙二人还未把布扛回来,便带了儿子锁狗和几个家丁赶到范家大渊,一见岸上堆的布匹,全都惊呆了。万兴成连忙推开樵生,把布头抢在手中,锁狗也跑过去帮忙,谁知兰布到他们手里硬是拉不动。父子俩用力一拉,布从中撕断,布头急剧往下沉。万兴成和儿子拼命想把断布头捞到手,只听“咕咚、咕咚”两声,万家父子双双跌入渊中,沉入水底,不见人影,兰布头也不见了。家丁慌忙打找也未见踪迹
陈家祖孙二人,一一清点布匹,十匹青布一寸不差,渊中捞起来的兰布,共九九八十一匹
樵生和爷爷把十匹青布送回染房,把八十一匹兰布分送给了众乡亲。乡亲们见这兰布平滑、线腻、柔软,而且染着各式各样吉祥如意的花纹,全部视为大吉大利的珍品收藏起来。乡亲们从此称这种兰布为“吉贝大布”,将范家大渊改成了“沉布渊”
众乡亲为感激祖耿二人,捐资出力帮他们办起了染房。樵生一边给乡亲们染制各种布料,一面琢磨着兰布的印染方法,经过苦心研究,终于印染出了与吉贝大布一样花色、一样质量的布。消息传开,求他染布的人很快多了起来,染房生意因此越来越兴旺
樵生不仅自己开染房,而且毫不保留地把手艺传教给众乡亲,使监利吉贝大布名噪一时,引来无数空商争购
吉贝大布宽约二尺,每匹长约3丈,布质优良,可染制成各种花色,能做被单、床单、包袱、门帘、托肩、兜肚、枕巾和各种衣服
吉贝大布具有花色古朴、穿着舒适、散汗透气、经久耐用等特点。吉贝大布生产工艺非常讲究,从选料、纺织、印染、漂洗,每道工序都十分精细,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印染图案来说,图案色调虽然单一,但内容十分讲究,一般都是印染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到民国时期,吉贝大布的花纹图案发展到50多种,如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寓意夫妻恩爱的“百鸟朝凤”、“鸳鸯戏水”,寓意婚姻喜事的“喜鹊登梅”“麒麟送子”,寓意丰收喜悦的“五谷丰登”等,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战时期,监利苏区人民为支援前方将士,不少农家妇女日夜纺纱织布,用吉贝大布制成各种衣物送往前线。敌人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的困难时期,监利人民把自家纺织的吉贝大布拿出来,到外地换回食盐、药品等急需物资送往部队,解决将士的生活困难。苏区的党组织还以贩运吉贝大布为掩护,闯过敌人关卡,运回武器弹药,为我红军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贝大布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建国后,随着我县纺织工业不断发展,机械纺织取代手工纺织、容城、新沟、朱河等城镇相继办起纺织厂,但吉贝大布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作为监利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永载史册。( 监利)

十. 黑龙江省 七台河 勃利县 勃利蓝靛果酒

蓝靛果,别名黑瞎子果、山茄子等,属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主产于我国长白山周围(海拔700-1800m)、完达山系和老爷岭山系,尤以勃利县蕴藏量最大。勃利蓝靛果果实暗蓝色,有白粉,椭圆或长圆形,长约1-3cm,单果重0.4-1.5g。果实柔软,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比大多数水果、蔬菜高数倍。生长环境的冰冻期(平均气温在-20℃)在半年以上,其产量极低,被世界粮农组织(FAO)定为世界稀有珍贵野生浆果,具有“第三代水果”之称。 从1980年开始,勃利县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蓝靛果野生变家种的研究,该项目得到过黑龙江省林业厅资助,已通过鉴定。现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栽培技术体系。 从1982年开始,勃利生产蓝靛果酒,有干酒、红酒等2个系列10个品种。现在增加了果干、果酱、果汁、果糕、咀嚼片等系列产品。

蓝靛果是世界珍稀纯天然绿色野生食用浆果,有“果中之王”美称,含有17种氨基酸,占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的40%。所以,蓝靛果酒属天然绿色食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该酒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具有开胃健脾、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有突出疗效。具有很好的营养及医疗保健作用。

蓝靛果又叫山茄子果,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容易栽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部山区。蓝靛果果实成熟时,颗颗蓝紫色,像玛瑙石一般,酸甜可口。浆果味酸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还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花蕾、果、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

蓝靛果酒以野生、纯天然的蓝靛果为原料,经科学方法提取其有效成份,长期酿制而成,滋味醇美,具有良好的饮用价值。蓝靛果酒是黑龙江美酒,具有防癌抗癌、开胃健脾、调整血压、软化血管、补血益气、养颜防衰等作用,且营养丰富、色泽天然、口味独特、回味延绵、酒香醇厚、体态丰盈、立体感强,实为理想的营养保健品。

地域范围

勃利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属于七台河市管辖县,与宝清、鸡东、林口、依兰、桦南县毗邻,勃利县划定蓝靛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面积为5000公顷,包括是勃利县十一个国有林场,通天一林场、通天二林场、红旗林场、宏伟林场、红星林场、罗泉林场、河口林场、吉星河林场、福兴林场、长兴林场、东方红林场,地理坐标位置处于东经130°06′~131°44′,北纬45°16′~46°37′之间。目前,勃利县人工栽培蓝靛果的面积1333公顷,年产量1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形态特征:勃利蓝靛果,又名羊0、黑瞎子果、山茄子果,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勃利蓝靛果高1.5米。幼枝被毛,老枝红棕色,后皮剥落。叶长圆形、长卵形或倒卵披针形,全缘,有缘毛,有托叶,生于叶腋。总花梗长,花冠黄白色,简状,漏斗形,裂片5,雄蕊5,雌蕊伸出花冠外;外有条状苞片,合生成坛状。勃利蓝靛果果实为浆果,暗蓝色,有白粉,椭圆或长圆形,长约1-3cm,单果重0.4-1.5g。果实柔软,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口感酸甜,是加工酒类、饮料、食品及提取花青素的理想原料。花期5~6月,7月果实成熟。 2、勃利蓝靛果内在品质和特性:该果中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勃利蓝靛果富含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Vc含量经检测大于65mg/100g,果糖含量大于1.5%,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2%,可滴定酸小于1%。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饮料、果酱、果糕和果酒;茎叶和果实可提取天然紫红色素,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来源,并且可以入药;植株可作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因其名贵、稀有、风味独特、 污染少,且具有滋补和药用功效,故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具有“第三代水果”之称。 3、安全要求:勃利蓝靛果产品质量符合NY 5086-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