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特产有哪些水果和蔬菜 辽宁最好的水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特产有哪些水果和蔬菜 辽宁最好的水果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01:16:33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蔬菜瓜果

潞西市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光、热、水、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名、特、优、新的蔬菜瓜果产品。 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主动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在法帕、风平、城郊三镇开设蔬菜瓜果试验示范区,市农业系统的广大科技人员,加快了蔬菜瓜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蔬菜瓜果的种植达到5万多亩,花色品种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市场供应的“春荒”、“夏淡”问题,满足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市场需要,番茄、青椒、茄子、日本瓜、黄瓜、洋芋、莲藕、豇豆、莴苣等还销往昆明、大理及缅甸仰光地区。冬春西瓜、甜瓜种植面积达4.6万亩,年产优质西瓜、甜瓜约1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东北、江苏、安徽、湖南、湖南、武汉、重庆、成都地区。( 潞西)

二.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蚬岗碧绿蔬菜

蚬岗碧绿蔬菜

蚬岗碧绿蔬菜基地位于高要市蚬岗镇,是广东省十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优质蔬菜种植面积2万多亩,总产量4万多吨,主要销往广州、佛山、深圳、珠海、肇庆等大中城市。目前镇内建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蔬菜交易市场,远近客商每天都有70多台汽车、300多台摩托车前来采购,日成交量约450吨。主要出产的品种以“六瓜一豆”为主,即白瓜、青瓜、苦瓜、丝瓜、节瓜、茄瓜、豆角。

三.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水果冰粥

水果冰粥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端上一碗美丽“冻”人的冰粥,其中五颜六色的鲜果令人感观愉悦,细细品味,“啊,好爽!”。这一家在天河落户的冰粥店,菜牌里的粥品真可谓包罗万有,有南方口味、北方口味的,而且还附有各种具针对性的营养价值,十分贴心。

据说这是从台湾引入的水果冰粥,在炎热的夏日里可以清清肠胃并凉爽去暑,什么苹果冰粥、西瓜冰粥、荷叶冰粥、芦荟百合冰粥……这些粥听起来都挺特别的,原来是在冰冻的白粥里面加入各种水果粒,白粥像潮洲粥一样还能看到未化尽的米饭粒,水果粒则带出了甜润的感觉,很清淡,尤其适合夏天吃。

这些冰粥还可依照客人的爱好,加入碎冰、红豆等配料,舀上一勺,含在口中,红豆粉粉的很松软,而且很有嚼头,和着碎冰和饭粒吃上几口,温润清爽,实在是从舌尖到喉口都无比惬意清凉,回荡在口里的是甜甜的味道。

四.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五.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无公害蔬菜

    年初,在广州市蔬菜办的大力支持下,神岗镇建成为广州市优质蔬菜现代化生产科研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基地面积达2300亩,日产蔬菜26吨,年产量达9600吨,年产值7500多万元,该场注重菜田水利建设,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整治、提高标准匹配投入”的方针,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以“整治排灌渠道,完善田间工作小道”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菜田水利建设,实现灌渠砖石化、菜田工作小道水泥化。    全年投入120万元,引进荷兰、以色列的自动喷灌设备,对菜田实行自动化、机械化喷药灌水。为使蔬菜生产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档次上运行,菜场狠抓技术开发,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广州从化两级蔬菜办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体系,进行新产品开发和保鲜技术研究,建立了一个容量超过100吨的冷库和45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成立了科研试验室和育苗中心,研究、试种、推广新品种,使基地真正发挥生产科研的龙头带动作用。    菜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专家、教授8人,设专门的培训课室,对基地的工人和周边农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教授蔬菜种植方面知识。目前,该菜场的蔬菜产品已获“从玉蔬菜”注册商标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从玉菜场的带动下,全市已形成连片种植蔬菜面积50亩以上的菜场25个,联系农户3000多户,在市蔬菜生产中起着龙头企业作用,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场正加快向现代化菜场发展的步伐,投入800多万元完成从流溪河山庄至菜场全长5800米的主干道路工程,建设一个履盖面积100亩的网架塑料通风温室育苗大棚,500平方米旅游餐厅和200平方米的肥料加工车间以及100灭亡的电脑控制室,努力把菜场建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功能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市内第一个旅游农业观光景点。    1999年全年生产蔬菜种植面积26.19万亩,其中早造7.5万亩,晚造18.69万亩(包括冬种蔬菜10.06万亩);总产量达63.81万吨,比上年增长12.71%,总产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0口菜1.63万吨,产值1100万美元。( 从化)

六. 辽宁省 锦州 北镇 中安蔬菜

安镇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交通发达,南北绵延70华里,东西40华里,102 国道横贯其中。中盘省级公路与国道形成“ T ”字向盘锦延伸,全镇镇级公路150 多公里,达到村村相通,户户相连,为辽西第一大镇。形成以窟窿台市场为中心市场,集蔬菜批发、竹材销售、轻工商贸、畜牧和劳务等为一体的市场销售体系已初具规模。市场总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150 多个防雨棚车位,市场可以同国内21个省市、国外十几个国家发生往来贸易关系,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中转和往来贸易市场。

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发挥区位优势。全镇棚菜生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市场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安镇自然资源丰富,棚菜发展基础雄厚,前景广阔。种苗基地1个,以翠龙集团为主的高科技示范园区4个。吸收和引进新奇特蔬菜品种80 多个,新技术120 多项,其中仅韭菜一项就高达30 多个品种,为东北韭菜第一镇。无公害蔬菜成为中安蔬菜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组建的中安镇体现了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市场,加粗加长蔬菜产业链条,正朝着新型的蔬菜产业园区方向迈进:壮大基地,扩大规模,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提出“南部抓发展,中部抓调整,北部抓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帮助串换土地,协调贷款,规划落实,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三年来,全镇新增高效节能温室1000公顷,新增普通温室韭菜866.7公顷,新增冷棚蔬菜133.3公顷。使中安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不仅在省内,在整个东北地区也占有重要位置。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园区,能有效发挥对全镇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安镇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了中安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翠源、翠龙、翠发、翠山四座现代化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 333.3 公顷,这些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园区通过“公司加基地联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对蔬菜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园区在品种种植上坚持以名优新特品种为主。在生产管理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销售上实行净菜精包装上市。2004年,仅翠安园区就有10万公斤七彩椒切丝、5万公斤甜玉米销售到台湾,拓宽了销售渠道。

七.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东湾蔬菜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

2001年,巷道乡组织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总结出了高垄种植、控制灌水、严格育苗移栽的种植经验,引进种植陇椒2号、甘椒2号、金椒8号等5个品种。菜农们为了让温室有更高的收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将传统的一茬种植模式改变为间作套种。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调整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可使亩均纯收入在6500元左右,让菜农尝到了蔬菜间作套种的甜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

2011年,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八.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青驴

和田青驴属役、肉兼用大型驴品种,被毛青色为其显着特征,体格高大结实,四肢健壮。成年公驴平均体高为135.4厘米,体重为270公斤;母驴平均体高130.1厘米,体重259公斤。其遗传性能稳定,性情温顺,负重性能突出,生长速度快,屠宰率达51%。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存栏1.25万头,出栏2500头,驴肉产量400吨,驴皮2500多张。

九. 辽宁省 鞍山市 岫岩 饽饽和粘米饭

县内群众尤其是满族人喜粘食,称粘米做的糕为饽饽。饽饽品类多样,有豆面饽饽、粘糕饽饽、苏子叶饽饽等。此外,大黄米、粘高粱米等各种粘米饭也是各族群众喜欢的主食。

十.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麝和麝香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珍贵的野生动物。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色,有的略琏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香腺襄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云南省麝香的产量居全国第4位,怒江地区居云南省之首。麝香在中医学上的主要功用为:开窍、辟秽、通络、散瘀,主治中风痰厥、神志昏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恶疮肿毒等症。麝香制作的香料,芳香宜人,而且持久,并起着圆和、定香的作用。古人在墨料中也加少量麝香,称之为“麝墨”,用麝墨写出的字和画,芳香清幽,定后封妥,防腐不蛀。( 怒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