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汀土特产进货渠道在哪里 长汀古城特产哪里买比较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汀土特产进货渠道在哪里 长汀古城特产哪里买比较好更新时间:2023-08-07 22:47:08

一.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汀州冬瓜甑

冬瓜甑是长汀传统夏令菜肴,味道清香,清凉解暑。在清末民初时已列入筵席菜谱,二十年代时为东门菜馆张宏泰厨师的拿手名菜。长汀的冬瓜甑还有个故事哦,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厦门大学迁汀,历史系魏应麒教授甚赞此肴,誉为消暑佳品,曾赋诗:“何以消烦暑,静居书院中,眼前无别物,瓜甑甜心中。”

吃完了大鱼大肉,不妨来试一下汀州冬瓜甑。冬瓜甑的制作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现在酒家餐馆、民间都会制作。

二.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白斩河田鸡

最负盛名的客家名菜,被誉为“客家第一大菜”。选用产于长汀问田镇的“中国名鸡”问田鸡加客家米酒烹制,皮黄脆、肉白嫩、味香。这是长汀年节喜庆宴席中榻的一道菜,也是海内外人士到长汀必品尝的一道菜,正所谓“不吃河田鸡不算到长汀”。

长汀河田鸡是我国五大名鸡之一。《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传:唐明皇喜好清明斗鸡,立鸡坊于两宫。李白有“……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休惕……”之句。岑参的《神鸡童谣》云:“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列为斗鸡之一。到明朝有一时期亦盛行斗鸡。河田鸡选送京都、曾被誉为斗鸡之雄,每每取胜。

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龙岩市 《关于界定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龙政函[2005]3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长汀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糍粑

糍粑

相传宋朝长汀满岚岭宝珠峰有座龙庙,天旱求雨时,城乡群众多以糍粑供

奉。后来庙内住持也制作糍粑出售。因糍粑柔韧甜美、价廉耐饱,来往旅客至此多争相品尝,致使满岚岭的糍粑子无人不晓。糍粑成为宴席上的点心首菜,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食品,市场上常有出售。

(特色)形圆质白,柔韧甜美。

四.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板栗

长汀板栗:产于南寨、罗坊、黄屋、陈防村等地。品种有毛栗、油光栗、瓜子栗等,以毛栗为优。煮熟后肉质松软,甜香可口。油光栗味淡肉较硬。瓜子栗果小,肉质松脆。已有300多年栽培史。

五.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板栗糕

明《永乐大典》在记述汀州府的贡品中曾有“栗”的记载。汀江两岸沙滩多种栗树。板栗、毛栗为长汀。清代畅销沿海商埠,民国初年产品已远销海外,深受欢迎。板栗糕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采用熟果鲜制(外地风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被列为筵席中的时令美点。

(特色)色黄似桂花,味香、甜、松。

六.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烧肝花

烧肝花

烧肝花盘菜是长汀传统菜肴。因其味道香脆,为下酒妙品,故流传久远。

(特色)色泽金黄,外酥内软,食而不腻。

七.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扁食

扁食(馄饨),有史记载在2000年前就已成为中国通食,长汀通称为“扁食”。长汀的“扁食”是以极薄的面皮包馅制成,馅如小指头大,薄皮围边,馅心多种多样,可用猪、牛、鸡、鱼各种肉类或虾仁等分别制茸成馅,但以精猪肉为多。

(特色)滑溜适口,汤味清鲜。

八.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馆前米粉

馆前米粉,香飘百载,在解放前和文革困难时期,曾经是客家长汀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珍馐。毛泽东等伟人在品尝过后,都曾称赞这米粉的美味。

相传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首次入福建入驻长汀时,因为长途跋涉生病了,在长汀的福音医院疗养。因为身体不好,毛主席胃口不好,炊事员无意中煮了一碗米粉,并加上开胃的长汀酸菜。没想到,毛主席吃后赞不绝口。后来,毛主席常要求吃长汀酸菜煮米粉。

馆前米粉也因此名扬天下。在汀江流域还畅通时,米粉干源源不断地运往汕头、广州、港澳及南洋各地,为长汀出口的土之一。

九.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菜干扣肉

将焖好的肉片皮朝下装入扣碗,再摆入蒜瓣、目鱼片,菜干末铺在碗面上,淋上焖汁,上笼屉用大火蒸1小时取出,滗下蒸汁后,翻扣于圆盘。 炒锅置旺火,倒入蒸汁烧沸,用淀粉调稀勾芡,淋于菜干扣肉上即成。

十.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河田鸡

长汀河田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汀河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省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含蛋白质多,脂肪适宜,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十一种氨基酸。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长汀河田鸡是中国五大名鸡之一。《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传:唐明皇喜好清明斗鸡,立鸡坊于两宫。李白有“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休惕”之句。岑参的《神鸡童谣》云:“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列为斗鸡之一。到明朝有一时期亦盛行斗鸡。河田鸡选送京都、曾被誉为斗鸡之雄,每每取胜。

河田镇地处闽西山区的腹地,是武夷山山脉崇山峻岭中的一块盆地。朱溪河在此汇入汀江,有较大面积的丘陵坡地,且有温泉与丰富的稀土矿藏。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甘薯油菜及豆类。长期以来,农民也积累了丰富的养鸡经验。过去的交通十分不便,环境较为封闭,极少引进外来鸡种,使这一鸡种得以纯化提高,逐步形成并巩固。

河田鸡完全符合优质黄羽肉鸡的特点,其体形有大小类型之分。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均黄色,羽毛以浅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镰羽很短,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 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颈较短粗,腹部满,胫长适中,体形略呈方型。河田鸡的冠型甚为特殊,为单冠直立后分叉。这种分叉的冠型自雏鸡孵出时就已形成,遗传性稳定,在其它鸡种中是没有的。

河田鸡是在完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以稻谷,米糠和瓜菜薯类为饲料,放牧150~180天后上市,完全符合“珍味型”优质肉鸡的标准。该鸡的屠体丰满,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香鲜嫩滑,实为禽中珍品,当地农庄素有饲养阉鸡的习惯,将90日龄的小公鸡用人工摘除1的办法进行阉割,再放牧喂养约三个月后上市,其肉质更为香滑适口,使河田鸡的声誉得到更大的提高。

经国家医药总局福建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福建农科院检测分析,河田鸡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的含量丰富,该鸡为绿色无污染食品,富含人体必须的11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它的牛磺酸含量是普通鸡的37.8倍。

河田鸡成年公鸡体重1.73公斤,母鸡体重1.21公斤。12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5.6%,母鸡为87.1%;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68.6%,母鸡为70.5%。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量100个左右,蛋重为43克,蛋壳以浅褐色为主,少数灰白色。公母配种比例为1:10~15;种蛋受精率90%,入孵蛋孵化率为67.75%。

2000年“河田牌”河田鸡系列产品荣获“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2001年1月获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 2001年11月“河田牌”冰鲜河田鸡被评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7月12日起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龙政函[2005]3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长汀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