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牌楼这附近有没有成都特产 成都海昌路附近有特产商店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牌楼这附近有没有成都特产 成都海昌路附近有特产商店吗更新时间:2023-08-11 14:43:55

一. 四川省 成都 邛崃 邛酒

邛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邛酒

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卧龙镇、宝林镇、桑园镇、固驿镇、前进镇、高埂镇、平乐镇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邛府〔2012〕3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183/T001-2010《邛酒》

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象和范围包括,分布于邛崃南河两岸的临邛、卧龙、宝林、桑园、固驿、前进、高埂和平乐8个乡镇生产的纯酿、固态发酵的38度以上的瓶装浓香型白酒。邛酒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提高“邛酒”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酒业已成为邛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有各类白酒生产企业168家,拥有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产量达25万吨,产量达到川酒的20%。下一步,邛崃将制定《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以有效保护邛酒地理标志产品,规范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和管理,保持“邛酒”的质量和特色。

一、原辅料

1.高粱:产自四川和东北三省,质量符合国家关于高粱的标准规定。

2.大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大米的标准规定。

3.糯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糯米的标准规定。

4.小麦: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小麦的标准规定。

5.玉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玉米的标准规定。

6.谷壳:新鲜的粳米谷壳,色泽谷黄色,无霉烂和异杂味。

7.酿造用水:取自保护区域内的地下水、山泉水和南河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相关规定。

二、生产工艺

原料→粉碎→配料→拌和→装甑→蒸馏→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鉴评→产品。

三、生产关键控制点

1.原料配比: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辅料使用当年产新鲜的粳米谷壳。

2.大曲:邛酒生产使用中温曲(制曲温度45℃至55℃)、中高温曲(制曲温度55℃至60℃),且曲药储存期不得少于3个月。

3.发酵:采用泥池发酵,窖龄不低于10年。从酒醅入池封窖发酵到下一次开窖起糟取酒的时间,不得低于60天。冷季,糟醅入窖温度控制在16℃至18℃;热季,入窖温度控制略低于地温1℃至2℃。

4.蒸馏:缓火(汽)流酒,大火(汽)蒸粮。流酒温度应控制在25℃至30℃,流酒速度控制在2.0至2.5㎏/分钟;盖盘至出甑时间要求大于或等于50分钟,从上甑到下甑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左右。

5.摘酒:摘取酒头0.5千克,边尝边摘,量质摘酒,按质并坛,以“花酒”断尾,大汽追尾。入库酒的酒精含量在60%vol以上。

6.贮存:邛酒基酒在陶坛贮存时间不得少于2年。

7.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高度酒41%vol~68%vol 低度酒38%vol~40%vol

色泽和外观 无色或微黄,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口味 酒体醇厚饱满,绵甜柔和,酒味全面,余味爽净 酒体醇和丰满,绵甜柔顺,酒味全面,余味爽净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41%vol ~68%vol 38%vol~40%vol

总 酸(以乙酸计)

/ (g/L) ≥ 0.50 0.40

总 酯(以1

计)/ (g/L)≥ 2.00 1.50

己酸乙酯/(g/L) 1.30~2.80 0.80~2.20

固形物

/(g/L)≤ 0.40 0.7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新津雪梨

新津雪梨是四川新津水果。主要品种为苍溪梨、金花、金川、金边、早酥。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说已销往省内外数十个大中城市。

简介 新津雪梨新津万亩雪梨定植于闻名遐尔的新津梨花溪。主要品种为苍溪梨、金花、金川、金边、早酥。现有面积近万亩,年产量1万吨左右。

产品影响 新津雪梨经过几年的开发,新津永商镇梨花溪已形成了万亩雪梨基地,并已发展成梨花风景区。盛花时节,来这里的游客不亚于到龙泉看桃花。

永商的雪梨由于土质、气候的原因,长势好,水多、化渣,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说已销往省内外数十个大中城市。

八月初正是摘果的季节,田头、地里、筐中、车里堆满了黄橙橙、金灿灿的永商雪梨。果农说,我们几乎不愁销路。东西好,大老远的商贩都要专程来永商买雪梨。

驾车:成雅高速路新津下,转道梨花溪风景区公路。

三.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新津河鲜

新津县水系发达,五河汇聚,水资源丰沛,生息着众多的淡水鱼类,如刺蒲鱼、黄辣丁、桃花鱼、青波鱼、岩扁鱼、船丁鱼、鲢鱼、水蜂子等几十种名贵鱼种,同时是西南野生河鱼的重要集散地。纯天然的河鱼,造就新津县的河鱼系列菜品推陈出新,源源不断,河鲜风味美食,正名扬四海。



南河两岸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探索出了鱼的多种做法。河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当今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深受八方食客的青睐。其具有特色风味的胖大姐黄辣丁、谭鱼头火锅更是河鲜美食中的两朵奇葩。

四.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黄辣丁

黄辣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辣丁,新津名菜,川菜奇葩。黄辣丁是一种生活在湍急清澈溪流中的鱼类,产于岷江上游,学名中华倒刺耙,外形有些象泥鳅,但是肉质鲜美,非泥鳅所能媲美,黄辣丁以麻而不木、辣而不燥、味道鲜美而闻名四方。( 新津县)

新津黄辣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新津县五津镇、花桥镇、兴义镇、普兴镇、邓双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金华镇、新平镇、文井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四川省 成都 新津 王粑肉

煨肉是以微火将肉炖熟的烹调技艺。王志坤以制作粑肉而有名,人称王粑肉。他煨出的粑肉,色泽黄亮,醇和粑香,肥而不腻,粑而不烂,香味浓郁,富含营养,是继承传统名菜坛子肉基础上改进的名小吃。王家粑肉在清代定型,清末传至王玉兴,技艺精湛,闻名遐迩。现在粑肉制作者王志坤系王玉兴之子。

六.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金堂生姜

金堂“竹根黄姜”有几十年历史。作为药菜兼用型的“竹根黄姜”,不仅可以用来做调味品,还可用来治病。不少外地经销大户常坐阵金堂县专门收购。但这两年黄姜价格逐年上涨,种姜户惜售心理重,收购很难。据了解,近年来,金堂县种植黄姜面积保持在4000—5000亩左右,全年生产量的10%用于制成干姜片,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国,而全年总产量的70%销往重庆、陕西等地。今年由于政府和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发布信息,农村的种姜积极性高涨,预计黄姜亩纯收入可达6000元。春节前后姜价可能略有上涨,但涨势趋缓,那时候卖不一定比现在更赚钱。广大姜农不要一味惜售,要把握好市场信息,价格合适就出售,也不能盲目发展,要据市场需求种植,以免造成损失。

七. 四川省 成都 双流 双流太平枇杷

双流枇杷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太平镇的。有“天府枇杷第一镇”之称的双流县太平镇,以枇杷果鲜、甘甜可口闻名。太平枇杷品质特独,果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润肺养胃、平肝清热之功效;且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纯正,香味浓郁,享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太平枇杷”的美誉。

太平镇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距成都中心城区35公里,紧邻华龙路、东山快速通道,双简旅游快速通道穿镇而过,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太平镇汉代即有枇杷种植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枇杷之乡”,现有优质枇杷2万余亩,2012年全镇枇杷总产量高达1.2万吨以上,形成以枇杷为特色的支柱产业。2009年4月,太平镇枇杷已通过有机转换认证,并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双流枇杷节的发源地,因盛产水果,被誉为“天府枇杷第一镇”和“水果之乡”。今年更是首开先河开通了枇杷可溯源体系,只要购买了可溯源体系的枇杷,您只要输入盒子上的编码就能在网上查到您购买枇杷的产地出自哪家种植户,哪亩地的哪批产品,甚至种植户什么时候施肥、剪枝、蔬果都能一一查到,不仅有效保证了双流太平枇杷的品质和使用安全更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和食用双流枇杷的信心。

近年来,太平镇着力抓好16000亩“东山农夫果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化”要求,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建成枇杷规模化生产13000亩,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同时以枇杷为媒,在“以节会友、以节促销、以节招商、以节增收”上走出了一条“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之路。

有“天府枇杷第一镇”之称的太平镇,以当地盛产的枇杷果鲜、甘甜、可口闻名。据介绍,太平枇杷品质独特,果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润肺养胃、平肝清热之功效;且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口感纯正,享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太平枇杷”的美誉。

双流枇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双流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双流县 《关于双流枇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报告》(双府函[2007]11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合江镇、永兴镇、兴隆镇、三星镇、太平镇、白沙镇、新兴镇、万安镇、正兴镇、煎茶镇、籍田镇、大林镇、永安镇、黄龙溪镇等1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九. 四川省 成都 邛崃 钵钵鸡

“钵钵鸡”因盛放食品的陶钵而得名,系清代流行于我县的传统小吃。黄维忠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人民对食品的爱好要求,改进二成。其作法是:将熟鸡去骨切片,以麻辣为主,再辅以多调料。它的特色是:色鲜味美,红白相间,皮脆肉嫩,微带甜咸,麻辣鲜香。吃奶汤面时用以佐食别具风味;饮酒时用于佐酒亦佳

黄维忠的钵钵鸡在1990年成都市个体名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名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 邛崃)

十.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水煮牛肉

    是川菜中"麻、辣、烫"的代表,源于盐都自贡,自贡盐场过去以牛为动力撮卤水,一匹壮牛数月即淘汰,盐工将牛肉用水煮食,加点盐、辣椒、花椒作佐料。后经厨师改进,成为川味浓郁的名菜,麻辣味厚,滑嫩爽口。( 成都)

菜系:川菜

口味:香辣

价格:10-40元

原料:

牛肉(肥瘦)500克,油菜100克,青蒜50克,植物油30克,料酒15克,老抽5克,淀粉(玉米)5克,豆瓣酱10克,辣椒10克,花椒5克,大葱5克,姜3克,大蒜(白皮)5克。

制作方法:

1.将牛肉洗净切片,加淀粉、精盐、料酒、老抽拌匀。

2.油菜、青蒜均择洗干净切成段。

3.锅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粒小火翻炒至酥,取出晾凉。

4.花椒碾碎,辣椒切段。

5.葱切花,姜、蒜切片。

6.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花、姜蒜片、豆瓣酱炒香,添适量水,加入精盐、味精,青蒜段、油菜段烧开。

7.捞出青蒜、油菜装入汤碗内。

8.将牛肉片放入烧开的汤内,大火煮至牛肉熟透,倒入汤碗,撒上辣椒段、花椒末。

9.炒锅注油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粒炸出香味,浇入汤碗内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