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老家特产菜 湖北老家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老家特产菜 湖北老家特产美食更新时间:2023-08-08 13:38:12

一.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灰灰菜

灰灰菜

灰灰菜,方言又称灰条,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集嫩茎叶,沸水滚煮1-3分钟捞出漂洗后凉拌。采用脱水处理方式加工后销售,每吨市价可达1-3万元。

二.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观音菜

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原引自云南昆明世博园(世博会金奖产品)。据测定:每100克干物质中含钙1.4-4克,磷0.17-0.39克,钾2.83-4.63克,铜1.34-2.52毫克,锌26-75毫克,铁、锰含量更为突出,其中含铁129-209毫克,含锰47-148毫克;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


实践证明:经常食用有治咳血、血崩、痛经、血气亏、支气管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 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城乡消费者需要,观音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 天津市 河西区 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叫“嘎巴菜”,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已有百年多的历史。锅巴以小米和绿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调味,浸泡后用石磨碾成面糊。摊在加热的铁锅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锅巴讲究薄厚均匀,不粘不糊,松软可口,嚼有韧劲,切成柳叶状。用十余种小料制卤浇拌,加外香菜、麻酱汁、红辣椒油调色入味,一碗色泽分明招人食俗的锅巴菜便制成了。吃在口里,柔软滑润,清素芳香,余味无穷。锅巴菜,又当菜又当汤,经济实惠,深爱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 天津)

四.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兰陵菜煎饼

兰陵的菜煎饼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菜煎饼,因为它里面的菜是和煎饼一起在油的包裹下煎熟的。兰陵菜煎饼外观呈金黄色,口感香脆,吃完以后满嘴留香,是兰陵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吃

五.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浆水菜

浆水菜是陕南一种常见的菜食。

浆水菜之所以普遍,可能是应了原料的广泛。如白菜、萝卜缨、芹菜、包心菜、油菜等等,只要是长绿叶子的蔬菜,一般都能制作浆水菜。野菜如荠儿菜、蔓菁、米蒿子等也是天然的制作浆水菜的好原料。

浆水面

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臣相萧何在此吃面时所起。它一直是汉中人民喜爱的面食,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白菜,芹菜也可。制作时,将菜洗净,在沸水中煮烫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汤,一至二日待菜色变为金黄即可,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姜末,花椒粉等佐料调好的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作为潲子。浆水面条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并具有开胃之功效。

六.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盘龙菜

盘龙菜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首创于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献王宫邸。相传明武宗朱厚照因无子继位,病危之际立下诏书,其死后由皇太后同时召回堂弟朱厚熜和族弟翼王,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丈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丈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

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聪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聪登基后,即为嘉靖。詹多奉命进京为皇帝做菜,他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盘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的“盘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

从此“盘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而到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也称“盘龙菜”。

制作与食用方法:

1、配料:鲜肉、鲜鱼、鲜蛋、上等淀粉、食盐、味精、葱、姜。

2、食用方法:

一蒸:切薄片装碗,上笼蒸半小时,吃时另酌酱油、醋。

二炸:切一分厚的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吃时另酌酱油、醋。

三溜:切薄片,温油温热后下锅。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钵子菜

常德钵子菜产生的历史,到目前虽然我们还无法考证,但一种饮食文化及其风味特色,却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和文化传承的产物。

常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湿、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古代,这里属于蛮荒之地。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8000年前,原始人群就在常德的山川之间生聚,这些原始部落属三苗部落,至夏商、西周为濮人的活动区域。

常德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中原地区三次大的移民,第一次在春秋时期,约在楚武王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楚国势力最先由枝江、江陵一带越长江经松滋、公安进入洞庭湖西部的澧水、沅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春秋末期(公元前447年),楚灭蔡以后把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大量移民迁徙到高蔡(今武陵区一带);第二次移民在东晋永嘉之乱之后,中原民众又-南迁,河南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地区)大批民众迁至今安乡、澧县之地、侨立南义阳郡;第三次移民热潮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中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本地的开发,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饮食文化。

由于古代常德地区相对闭塞,以及常德的气候环境,人们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被一些著名的学者认为已经消失的古代百菜之王“葵菜”(即冬苋菜),还在常德种植;在中原地区已经消亡的古代普遍流行的“鲊”这种烹调方法,常德还在使用。这就不难理解,常德钵子菜这种古老鼎食文化的遗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的饮食方式,还能得以长期地流传下来。

常德民谣曰:“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常德人为何对钵子菜如此痴迷呢?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常德地处湘北,北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无屏障,可长驱直入,冬春寒冷潮湿,滴水成冰;而又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夏秋湿热,炎热时达38摄氏度以上。钵子菜正好能驱寒去湿,增进食欲。其二,这种古老的烹食方式,是一种多汤菜肴,主料酥烂、鲜嫩,能够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浓味鲜。而且常德人素来喜爱热食,有“一滚当三鲜”之说,从味觉的最佳温度是70摄氏度左右这点来看,钵子菜满足了人们的品味要求。其三,制作的原料都取材于本地所产的水鲜、畜禽、时蔬等,原料广泛且易获得。

八.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头菜圆子

鱼肉多数采用麻鲢鱼,也有用青鱼。绞肉机打碎鱼肉,放蒜姜末,淀粉等。将鸡蛋蛋白蛋黄分离,鱼肉蒸制,涂蛋黄,继续蒸制,泛起鱼香,起锅切片。白鱼丸做法一样,蒸制即可,黄鱼丸却要热油炸制成型。三种不同口感,配上肉丝,菜中无间道木耳,煮汤盛盘。此菜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老少皆宜。

九. 山东省 枣庄 山亭区 山亭菜煎饼

菜煎饼是流行于鲁南、苏北、淮北、豫北一带的有名小吃,主要分布在枣庄、临沂、徐州、微山、睢宁一带。菜煎饼深受这一带人的喜爱,一日三餐都有人食用。鲁南菜煎饼采用独特做法,制成的菜煎饼呈金黄色状,外酥内软,馅心鲜嫩油亮,松、软、热、鲜、香,集多种味道和口感于一身,吃起来香喷喷,味美无比。现在当你来到鲁南枣庄,在城区随处可见在菜煎饼摊前排队等候的食客。

十.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高盛西洋菜

高盛西洋菜

韶关高盛果菜有限公司种植的西洋菜为根须系蔬菜,再生能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植株粗壮,茎绿白色,产量高。生产的西洋菜茎粗,根须少,叶深绿色,整齐良好,叶嫩梗脆,口感好,风味浓,排热解暑,营养价值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