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盐城大丰土特产有些什么 盐城大丰特产方便携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盐城大丰土特产有些什么 盐城大丰特产方便携带的更新时间:2023-08-09 10:00:20

一.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白首乌粉

滨海县素有"首乌之乡"美称。相传清咸丰年间就有种植。首乌是可药食两用的滋补品。滨海县利用这一土,办了首乌制品厂。所产总渠牌精制白首乌粉,以首乌块根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去杂、粉碎、过筛、粉乳沉淀、分离、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产品呈粉状,洁白带光泽。荣获盐城市"传统品奖",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大青蟹

大青蟹

马家荡大青蟹是中国名贵产品,历史悠久。蟹体肥大,蟹丰腴,肉质细嫩,口味鲜美,素以青壳白肚、黄毛金勾,又有“黄毛金勾蟹”的雅号,而驰名中外,蜚声大江南北。经国家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青岛水产品研究所)检测,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系蟹中精口。

“海溪湖中皆有蟹,不及芦苇荡中蟹”,可见荡蟹是海蟹、溪蟹、湖蟹中的极口。如今荡蟹仍以为它的独特美味,深受海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 花露酒

射阳酒厂产品。自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将花露酒酿造技术引来射阳,1932年后射阳开始酿造。射阳酒厂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实践,采用上等精白糯米为原料,兑入定量的粮食白酒,封缸发酵120天以上,酿成一种甜性黄酒。此酒具有酒香浓郁,绵甜醇厚的特点,营养丰富,经常饮用,可以滋补身体,同时又是烹饪调味的上等佐料,也是喜庆宴会和馈赠亲朋的佳品。1985年被列为江苏省优质产品。中国盐城网提供( 盐城)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叉烤野鸡片

盐城传统名菜。盐城东临黄海,西襟湖荡,盛产野鸡。入冬时雄雉肉多味美,素为时令名菜。尤以叉烤野鸡片,外脆里嫩,油润爽口,更增添野生禽的特有风味。制法为选取野雄鸡一只(重约1000克),将鸡肉切成薄片,加黄酒5克、白酱油25克、白糖5克浸渍,再放入断茸的虾仁、猪肥肉和适量葱、姜末、精盐、白胡椒粉、湿淀粉,拌成糊状。再把猪网油洗净摊开,抹上鸡蛋清和葱、椒末,将烤鸡片糊料均匀地铺在上面,用手叠成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的长方块,用丝网夹紧烤熟。抹以芝麻油,改切菱形装盘,随带甜面酱、盐、青蒜花等佐料即成。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海丰大米

海丰大米好吃,在于它有一个好的源头,生产环境好。海丰米业有限公司的原粮生产基地设在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江苏大丰市境内,被认定为“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农产品分中心生产基地”,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的认证。海丰与上海农科院共同建立了上海市优质稻米工程研发中心,成功地研发出了抗逆性更强、品质更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丰一号。由于注重新品种培育,使今年的海丰大米清香、软糯,口感更好。

经过多年的运作,海丰大米已成为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放心米”品牌。海丰优质大米1997年获得-绿色食品认定,是上海米行业的第一家。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获得全国首批“放心米”称号,被评为“中国质量过硬放心品牌”,国家级“放心粮”,被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确认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 射阳药材

江苏射阳县洋马乡地处苏北平原、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3.6°,东经120.4°,水、陆、空交通便利,新洋河穿乡而过,北临射阳港口、西离盐城机场仅四十公里,东近黄海约二十公里,紧靠南北交通动脉204国道,与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唯一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相毗邻。全乡版图面积97平方公里,可耕作面积7.5万亩,人口3.2万 ,历史上曾是一个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乡镇。

90年以来,该乡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使得药材生产在洋马乡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全乡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97年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药材之乡”称号。同时洋马菊花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验定为“绿色食品”。

目前,全乡中药材品种近200个,常年种植的品种达到30~50个,并形成了白菊花、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菊花为最,常年种植2万亩以上,年产干菊花3000多吨。已成为我国 菊花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还积极兴办龙头加工、销售企业,目前已建有产值过千万、利税超百万的加工型、销售型龙头企业各1个,主产品菊花系列袋泡茶、决明子饮料投放市场以来,各方面反应良好,目前,洋马乡中药 材产、加、销总值已达1.5个亿,纯收入7500万元,农民从中药材生产上得 到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多元,中药材生产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产业。在外向开拓上,先后在全 国25个省、市设立窗口,经销药材原料和产品。在中药材开发上,与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中医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从原药材生产到产品加工聘请专家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先后开发生产出菊花砖、菊花茶、菊花饮料等系列产品;最近又研制开发出了中药决明子高级易拉罐饮料。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刘庄麻辣鸡

刘庄麻辣鸡始创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始人是刘庄的陆启荣。

建国初期,陆启荣创办陆氏卤菜店,以薰烧卤菜为主,麻辣鸡是其中的一个品种,由于麻辣鸡鲜、香、麻、辣,口感独特,生意十分红火,学艺的人接踵而至,陆续发展戚氏、周氏等卤菜店。

1990年,刘庄街道办为了整合资源,壮大饮食业,将个体卤菜店集中起来,创办了刘庄美味卤菜店,后改名为刘庄食品厂,由陆启荣的二儿子陆建权领衔生产“刘庄牌”麻辣鸡,先后获得盐城市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等称号。步入市场经济后,刘庄食品厂逐渐解体,又回到以家庭作坊形式生产麻辣鸡的时代,各家广为接受学徒工,刘庄的麻辣鸡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光大,单刘庄镇区就有滕氏、汪氏、束氏、卞氏、王氏、董氏等十几家麻辣鸡生产作坊,周边地区则数以百计,覆盖周边的乡镇。

刘庄麻辣鸡选料严格,工艺考究,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辣得当,百吃不厌。凡品尝过刘庄麻辣鸡的人都会感叹:正宗不过麻辣,怪异不过鲜香。其制作过程大致为:选择优质正宗的土鸡或三黄鸡,经斩杀、清杂、漂洗后泖水,然后用卤汁(秘方)蒸煮两个小时左右,要求内面鸡肉可脱骨,外表形状不变,然后出锅冷却,消毒后真空包装。

九. 黑龙江省 伊春 美溪区 大丰收

大丰收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凉菜,清明过后,采取当地野菜婆婆丁,加上自家小院种的小葱、小水萝卜、用上金色光芒的干豆腐,配上自家的大豆酱,全部装在盛皿里,绿黄粉褐白,好一派丰收景象!吃起来更是汁足味美,回味无穷。

另一种做法是:生菜洗净,放入盘中;黄瓜,水萝卜切粗条;葱切段。把黄瓜、水萝卜、葱段放生菜上;将调味料同放碗中,上锅蒸7分钟,取出,加入香油,调匀。 时令蔬菜的搭配,全在自己口味喜好。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小海瓷刻

小海瓷刻,是小海镇的瓷刻艺术家,利用钢凿在已烧制好的瓷器表面上进行凿刻,雕刻成美丽的图案并赋色,它是小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海瓷刻起源于18世纪,有200多年历史。它的萌生与远古甲骨刻文、青铜铸雕,秦汉的刻剥玉,唐宋元明清木雕、牙雕、石雕等装饰技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热情抒怀。为使御迹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瓷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瓷刻。

小海瓷刻艺术作品是根据被加工载体的器型、尺寸和颜色进行稿样设计,将图稿用复写纸拓到瓷器上。小海瓷器雕刻分阴刻与阳刻。阴刻是以凹陷下去的部分表现物象;阳刻是将要表现的物象保留即留瓷。然后进行赋色,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最后进行整理和装饰。主要是对雕刻或赋色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再给作品装裱配框或配置托架等。

小海镇的瓷刻艺术家陈银富创作的瓷刻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百年沧桑、麋鹿回家》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特别金奖、传统艺术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