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特产甩饼 长治潞城甩饼好吃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特产甩饼 长治潞城甩饼好吃的地方更新时间:2023-08-09 21:50:28

一.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襄垣红土米

襄垣红土米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襄垣红土米米色金黄,纯净饱满,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蒸煮皆宜,米粥口感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

襄垣县红土米因产于上党战役主战场磨盘垴一带红土地而得名,本品米色金黄,纯净饱满,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检验内含:蛋白质18.12%,粗脂肪5.7%,赖氨酸0.28%,常食此米,具有健胃益脾、降脂补血、强身健体、抗哀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并可防止动脉硬化、皮肤干燥、夜盲症、产后虚弱等疾病。乐祥源牌红土米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碾制精细,不需淘洗,温水下锅,蒸煮皆宜,米粥口感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

二.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无论城里、乡下、饭店、饭摊,每每常见。这种食品,既携带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

三.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小米焖饭的原粮为“沁州黄”。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制作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的杂物拣净,用清水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粘锅,然后,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后用热火焖至小米开花即成。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菜或者尖椒土豆丝更佳。特点:色泽金黄,软绵香甜。

四.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壶关西柏林豆腐

壶关西柏林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

西柏林位于壶关县西南边百尺镇,西柏林原浆豆腐已有500年传统制作历史,主要特点就是沿用手工制作工艺,原浆点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份,从而使该豆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而名扬三晋大地。其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尤其在点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速度和温度(即火侯),从而使生产出的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也成为壶关著名的。

现在西柏林的原浆豆腐,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生产出了骨香豆干、五香层层高、五香豆丝五香豆干、鲜豆腐、鲜豆浆、虎皮豆腐、珊瑚豆腐、豆腐丸子等二十余种系列产品,并配以现代化的真空包装,从而使更多家庭的餐桌,形成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五.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武乡擦面

擦面

“擦面”也叫擦圪蚪。是武乡民间一种普通饭食。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适合集体大灶多食用。做擦面:1、需备有“擦床”灶具,擦床架呈现长方形,大的约三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半,中间床架上多用硬铁皮做擦孔,扁圆形向上隆起,孔如月牙,多似鱼鳞,排列较有序。2、面和好后不需要揉搓和用力揣压,质地软绵为好,也称活面,可直接擦入开水锅内。3、原料常见有三种:一是纯白面粉,二是白面中掺入玉米面或高梁面,三是白面、豆面、高梁面和在一起称“杂面”。

六.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州檀山皇

沁州檀山皇小米产于山西沁县檀山村,原名“檀山爬坡糙谷米”。清朝年间,沁州人吴王典在朝庭做“阁老”官,他将家乡的“糙谷米”带到皇宫奉献康熙皇帝时,把“糙谷米”改叫“沁州黄”。由此,檀山就成为历代贡品“沁州黄”小米品种栽培和传播的发源地。
传说,很久以前,沁州大地发生了大旱,土地干裂,草木枯黄。唯有檀山寺院附近几株谷子没有被旱死,并且抽穗开花,结了种子。秋天,老和尚把这几株谷穗采回去,保存起来。第二年春天,又把这几个谷穗播种在附近的田里。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不断繁殖,终于选育成一种品质优、抗旱性强、病虫害少、生长期适中的优良谷子品种。当时起名“爬坡糙”,用“爬坡糙”碾出来的小米叫“糙谷米”。现在的沁县檀山村,松柏隐掩,古树参天,满山绿装,是一座全年无霜期、自然气候独特的风水宝地。由于地处太行山区,空气、土壤、环境对谷物生长非常适宜,正是檀山小米得以世代传播的天然保障。沁州檀山皇小米,外观粒粒圆润,金黄明亮,食用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产妇、婴幼儿、中老年人的食补佳品。因檀山皇小米所含营养成份均高于一般产地的米质含量,并对各种炎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雄称中国四大名米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提高农民收入,把名品打入国际市场,山西沁州檀山皇小米发展有限公司按国家有关政策购买了檀山村部分耕地作示范基地,并与村民长期合作种植。沁州檀山皇牌小米是一种纯天然食品,现正在申报参加国家绿色食品组织。该公司在加工工艺上一改过去落后的小米加工方法,采取先将谷穗切下,集中运到加工厂,用现代化新一代技术的脱粒机脱粒,使谷子与打谷场上的土沙石、杂质彻底分离,保证了谷子第一道工艺的卫生、干净、无杂质,然后经过筛选、碾米、精选、包装等十几道工艺,并检验合格后装箱出厂、上市,是免淘洗的绿色食品。

檀山皇小米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金奖,1998年11月在澳门举办的“首届世界农业成果博览会”上一举夺魁,再获金奖,成为消费者非常喜欢的米中精品。

七.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县干馍

沁县的土特风味小吃干馍,是用温水和面,在案板上反复揉团,用轱辘锤将面擀成碗状,中间着香油调料捏成面饼,放在围有大铁圈的焦炭火上烘烤而成。冷热都可以吃,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不变。爱吃熟肉、热糕的人,把些许猪头肉或热糕装在干馍内, 吃时别有一番滋味。

八.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潞党参

潞党参主要产于晋东南的平顺、陵川、黎城、武乡、长治等县。

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党参时写到“是党者根须颇纤长,根下垂,有得一尺余则,或十歧者。其价与银等,稍好难得”。潞党参根圆维锥形,顶端膨大,且有多数茎痕,俗称“狮子头”,潞党参的断面淡黄或黄白色,中央有黄色圆心,具有味甜、个大、粗肥长、皮纹直、皮色黄黑、肉坚密、皱纹多、不干燥等特点。以条长、粗肥、断面呈白色为佳。党参是山西地道药材。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液、和脾胃等功能,是中药常用药之一。以潞党最为驰名。

九.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长治堆锦

长治堆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治堆锦,又称"堆花",为民间画类工艺品,是长治地区的。其创制时间尚未考证,但从现存资料看,至少在清末民初已闻名遐迩了。

古城长治丰厚的物产资源、悠久的文化传统、朴实的民风民俗、聪慧的能工巧匠,赋予了长治堆锦粗犷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工艺技巧。使这一艺术以其独特的风采呈现于我国民间工艺品的百花园中。

长治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续棉花、拨硬折、捏软褶、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其单体造型小巧精致。以人物为例,一般身高在15-25公分之间。因制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边缘粘贴的纸捻粗细各异,再加上拨折叠压时的顺序变化,使画面产生一定的立体感。对人物的头、手、佩饰、道具的制作要求十分精细,直径仅两毫米的手指必须内填棉花,外包绸缎。头饰、道具要用金银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些地方还要彩绘。

早期的长治堆锦以制作礼品为主。有置放在条几上的座屏,有数达十余平方米的中堂、条屏等等。其内容多为反映岁时俗尚、人生礼仪的吉祥图案。

长治堆锦影响较大的艺人是我市炉坊巷李家的李模(?-1931年)、李时忠(1890-1967年)父子。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苦心钻研,不断创新,是集绘画与制作技巧于一身的全能艺人,为长治堆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可贵的贡献。1910年前后,他们曾应邀前往晋中、太原一带作艺。在将近3年时间为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等军政要人和地方权贵制作了一批堆锦作品,因此而备受青睐,名声大振。1915年,他们制作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条屏,荣获巴拿马赛会银质奖。遗憾的是当时的奖章、证书和其它实物已失于战乱。

长治堆锦从其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合作化前一直采用"传媳妇不传闺女"的家族式传艺方式。1931年,李模去世后,长治堆锦的生产逐渐萎缩,技艺退化,李家艺人基本上改做油漆裱糊。李时忠之后,再没有出现过全能艺人。

1953年,李时忠、李时杰、陈玉珍、李松等堆锦艺人参加了长治市油漆裱糊合作社(市工艺美术厂前身),成立了长治堆锦的第一个生产小组。这个时期生产的堆锦不以盈利为目的,批量也很小。有"李密苦学"、"张骞寻源"、"木叶照书"、"刻舟求剑"等传统题材作品,也有"歌唱和平"、"英雄常在"等现实题材作品。其中部分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来访的朝鲜和苏联友好代表团。1964年秋季广交会后,长治堆锦开始出口,1965年到1966年,长治工艺美术厂共生产了套装"八仙人"和"巾帼英雄"、"天女散花"、"葡萄熟了"、"快乐的童年"等4000套条屏、单幅画及盒装产品。1972年至1979年,又生产出口了一批套装堆锦礼品盒和折叠式堆锦纸篓。这期间,技艺人员还在保持以绸缎为主要面料的情况下,借鉴了其它新兴工艺画的一些经验,扩大了用料范围,增加了制作手段。制作了一批主题鲜明,构图巧妙、物象准确、1合理、色彩明快、装潢新颖的创新堆锦,成为长治堆锦的换代产品。创新后的长治堆锦,曾参加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和多次省级展览,"拜月"、"听琴"等作品还获得了79年省工艺美术创新奖。

十.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白猪头肉

白猪头肉是长治地区群众喜食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卤肉制品。据说,古时潞安府(长治市)东街香角巷孙家祖辈有人在外地学制腊肉和猪头肉的手艺。
[特点]:肉白质脆,片薄如纸,辛辣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