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建阳特产排行 建阳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建阳特产排行 建阳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3-08-10 06:21:55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桔柚

建阳桔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阳桔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阳桔柚系从日本引进的甜春桔柚嫁接后代中选择优良单株扩繁育成的新品种,八朔为父本、上田温州蜜柑为母本,是桔和柚的0,兼具桔和柚的优良性状。,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建阳桔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快、优质高产,亩产2500公斤以上;耐寒性比温蜜好、遭遇—7℃不被冻死,对疮痂病、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抗性;11月下旬—12月上旬成熟,单果重180-250克,扁圆形、外观艳丽,肉质细嫩化渣,汁液丰富,风味清甜,果实无核、品质优良,果肉橙黄色,可溶性固体物11-14%,可滴定酸0.96%,可食率达87%。抗病虫,耐贮藏。该品种已在建阳、建瓯、南平、武夷山、罗源等地推广试种,面积达1.5万亩。市场销售价7—10元/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新优品种。注意事项:年平均温度低于17℃的地区,需先少量栽培试验。80年代初,建阳从日本引进“甜春桔柚”,经过20多年来的人工栽培驯化和品种改良,培育出“建阳桔柚”并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水果。建阳市因此于2007年获国家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目前建阳种植“建阳桔柚”面积1.5万亩,总产3.38万吨。“八山一水一分田”精辟慨括了建阳这一典型的山区县的地貌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建阳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加上当地肥沃的土壤、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建阳桔柚优秀的品质。建阳桔柚不仅无核化渣,甘甜汁多,清爽可口,而且多吃不腻,很受市场青睐。目前,“建阳桔柚”已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并获国家质检总局受理。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示范区。

建阳桔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建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竹荪

建阳竹荪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长期以来仅靠野生采集,曾作为贡品为皇家享用。我国于上世纪开始探索进行人工栽培,1986年人工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建阳市是闽北最早推广竹荪栽培技术的县(市)。于1989年开始推广竹荪人工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生产面积不断扩大,1987-1998年栽培面积达1.4万亩;随后,因受栽培场地不能轮作的限制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年生产面积在6000-9000亩之间波动。2014年全市共生产7600余亩,产竹荪干品480余吨,产值7900余万元。目前,全市13个乡(镇)均有栽培,是建阳市食用菌产品支柱品种之一。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玉面油滴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建阳米饭饼

建阳米饭饼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的。建阳米饭饼的原材料是选用水乡荡区盛产的稻米制成。出锅的米饼外焦里嫩,绵软喷香,入口即化,食多不腻。

米饭饼,俗称“御饼”,建湖一带农村主妇几乎都谙制作,要用熟糊拌面,稍一发酵,即可上锅做饼。其中以建阳米饭饼吃起来特别有风味,饼面洁白,上有小孔,能卷起几层皮子,松软爽口,饼粑呈焦黄色,脆而香甜,健胃易消化,老幼都爱吃。

此饼除上述特色外,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饼史。据传宋末丞相陆秀夫与米饭饼有着不懈之缘。秀夫小时候断奶早,喂过好几种糕点,都不服肚,惟有喂米饭饼既肯吃又不闹肚泻,便逐渐养成爱吃此饼的习惯。陆公年届入学时,仍喜食米饭饼,甚至吃饼成瘾,为珍惜学习光阴,常常不回家吃饭,爱把米饭饼揣在怀内,饿时以饼充饥。后来他去外地读书,一旦返回故里,总要请家里人做些米饭饼,晒成饼干,以便带着食用。做官后,每每用米饭饼作早餐,还常以米饭饼招待亲朋贵客,就连皇帝吃了也赞不绝口,钦赐为“御饼”。如今,在水乡熟食中,米饭饼仍被列为饼类之冠,经久不衰,十分畅销。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莒口棕梨

莒口棕梨——旋剖轻盈照骨明

莒口棕梨,即棕皮雪梨。主要产地在建阳市莒口镇莒口村,建阳西部如麻沙、书坊也有种植。品种有雪梨、扁梨、绿皮梨、黄皮梨、饼子梨等,其中品质最好的为棕皮雪梨,俗称“莒口棕梨”。此梨皮薄、肉嫩、汁多、味美、清心、解暑,好食者称其“口感极佳世无双”。汉代时建阳就有种植。南宋时,朱熹有诗云:“珍宝浑凝露结成,香葩况是雪储精。乍惊磊落堆盘出,旋剖轻盈照骨明。”明清以来更是闻名省内外。“三苦堂”诗云:“平身爱三苦(苦笋、苦菜、苦瓜),谁解其情愫。莒口品棕梨,今生可解暑。”新中国50~60年代,莒口棕梨产量一般在30~50吨左右。“文革”期间,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有部分个人自留地里的梨树被砍伐,集体梨园则不知何因在周围大种柏树,致使梨锈病蔓延,部分果树枯萎,加上管理不善,产量急剧下降,年产量不足1吨。真正的棕梨树仅剩下两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积极培育新品种,更新梨树,1983年产量达10余吨,1993年产量上升至近20吨。但由于北方鸭梨、脆梨等品种大量占领当地市场,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且价格不高。至2000年,莒口棕皮雪梨品牌尚没能得到很好开发。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朱子家酒

朱子家酒——百味绕肠香气浓

朱子家酒,原是宋代朱子“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前身)内的一口“汲古井”水酿制而成的一种老酒。传说由朱熹亲自配制。后逐渐演变成建阳红酒、糯米红酒、农家水酒。由建阳城居民用糯米饭、红酒曲、深井水按10:1:17的容量比例混合发酵后变成的酒。朱子家酒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但在制作条件上要有所讲究。在时间上:一般要求在每年的秋后入冬时节;在环境上:要求阴凉干净的地方;在方法上:选择上等糯米放入水中浸泡5~6小时,最多不超过10小时后,捞出放入饭甄蒸熟后起锅散热,然后将糯米饭与红酒曲拌匀后放入盛好井水的酒坛中发酵。为防止发酵酒酿溢出酒坛,要选择大于容量五分之一的容器。发酵时间与气温有关,一般为一星期内。当酒酿发酵过后,即可进行密封。封坛时间最少要一个月以上。然后开坛后见酒糟已沉淀,即可用网状竹制容器放入酒坛将酒与酒糟分离即可取酒饮用。朱子家酒制作原料主要是水质有所差异。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建阳人喜欢用井水做酒,尤其是喜欢用位于中山路的铁栏井(医药公司门口)和人民路的水月井(市政府门口)以及狮子巷的巷边井的井水做酒,因为用这里的井水制酒,和考亭书院的“汲古井”水基本相似,酿制出来的酒品质最好。后由于城市改造,填没了这些古井,老百姓只好改用自来水做酒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酒制品丰富多彩,白酒、啤酒、葡萄酒大量涌现并占领市场,因此不少农家,特别是城里人怕麻烦,从而停止了传统朱子家酒的制造。现除城区个别酒厂还在生产少量朱子家酒(建阳红酒)供应市场,并作为调味品外,要喝上地道的朱子家酒已相当不易了。朱子家酒主要特点是酒质清纯,酒味浓郁,芳香可口,回味无穷。若放置若干年后,酒色发绿,更显品质高古。民间饮用红酒方法,一般喜欢使用锡制酒壶烫热后饮,也有用瓦罐或其他容器煮热后饮的。温度一般掌握在50~60度为宜,以不烫口为佳,过热会使香气蒸发掉,温度不够便芳香不足,冷饮容易伤胃。朱子家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糖、无机盐等百余种营养成分。适当饮用朱子家酒,可促进身心健康,精神快乐。朱子家酒不仅是当地人的传统饮料,也是不可多得的烹饪主料之一,如煮肉煮鱼、妇女月子饮食等都需要大量的红酒当佐料。可以说,用朱子家酒制作美味佳肴是数不胜数。少了朱子家酒,生活就少了太多的滋味。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绿茶

建阳绿茶——特制贡品龙团春

建阳绿茶,为闽北建阳市传统名茶。唐代称建茶、建州茶、蒸青散茶,后改称烘青绿茶。此茶外形“片大极硬,须汤浸之,方可展”。南唐后主李煜派官吏到建州监制贡茶,创建“北苑龙焙”。宋朝时,建阳绿茶有片茶、散茶、贡茶等。宋徽宗年间,建阳人熊蕃著《宣和北苑贡绿茶》一书,将贡绿茶分为研膏、蜡面、京铤、石乳、的乳、白乳、龙团、胜雪等10多个品种。宋绍兴十年(1140)朱松在《谢民表茶》中提到的“建溪春”,就是当时优质绿茶的一种。元成宗大德年间(约1300),建阳蒸青绿茶有先春、探春、次春、旗枪、石乳等花色。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绿茶花色保持探春、先春、次春品种外,增加的品种有紫笋春等。其蒸青散茶占多数,团饼茶次之。这一时期建阳崇政里特制贡品有“龙团春茶”,也称蒸青绿茶,当地人俗称“特粗茶”,同属蒸青散茶类。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因时兴富有香气的绿茶,出现炒青绿茶。清以后至民国时期,绿茶一般为炒青或烘青两种。新中国大力发展“烘青绿茶”。1955年产量达30吨。1978年产量近100吨。1982~1983年,小湖、童游东泽烘青绿茶分别获得全省绿茶评比第二名。1988~1990年期间,建阳全县烘青绿茶产量达1000吨左右。90年代后,建阳绿茶产量下滑。至2000年,建阳绿茶生产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根据林今团文稿整编)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八.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水仙

小湖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憩偷闲细品茶,湖光潋滟映云霞。水源地脉光天阔,仙洞岩叉宝物华。飘逸提神兴百业,香醇可口乐千家。四方共享芬芳韵,海外驰名翘指夸。”这首七律诗描写的是福建建阳的小湖水仙茶。在福建素有“香不过肉桂,韵不过红袍,醇不过水仙”的说法。水仙茶名列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堪称福建乌龙茶中的一颗明珠。

福建建阳被称为水仙茶的发源地。这里既有田园自然的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于是,“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将问茶之旅的脚步选在这里。9月12日,在建阳区委报道组组长王柳珍、建阳区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全祖和以及《闽北日报》编委叶国宝、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徐陆锋的带领下,来到建阳小湖镇,探寻水仙茶的醇香。

小湖镇地处建阳东部,南浦溪畔,距城区22公里,205国道线纵穿小湖镇,素有 “水仙茶故乡”之称。目前,全镇共有茶田5300 亩,年产毛茶近万担。初入小湖镇,在205国道路口处便看到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为小湖镇题写的“水仙茶发源地”六个大字。

水仙茶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更是香气极高、滋味甘醇,其形似青蛙,头相卷曲;其色似蛙皮,叶底明亮,金边银底;汤色金黄,闻之有兰花香,喝之有回甘味。因而成为福建省茶叶之名优产品,属于乌龙茶类的佼佼者。小湖水仙茶生产历史已近200年,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市场声誉。早在1910年,小湖水仙茶就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1914年又获巴拿马展览品赛会一等奖;1926年大湖著名茶艺大师、茶业巨子黄秉镛先生所精制“金凤岩水仙”,在福建省闽北产茶区域茶叶赛会上获唯一的茶树良种优等奖。时任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书“武彝0”金匾赠送,小湖水仙名扬天下。

“小湖水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行政区域内(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 共8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即水吉镇、漳墩镇、小湖镇、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书坊乡、崇雒乡、回龙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

该区域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全年雨日达176天,雾日105天。冬短夏长,秋冬多雾。产区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土层平均厚度达1.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91%,PH值在4.6-6.5之间。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小湖水仙”独特优异的品质特征。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淮山

淮山为我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淮山的用途和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广泛运用于保健、美容。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市场

( 建阳)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红菇

建阳红菇,为天然野生食用菌,它与香菇、蘑菇、金针菇、松毛菇,以及黑、白木耳同属草菌类。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食用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可人工培育,进行大量生产。唯独红菇,人工栽培的密码至今尚未破译。建阳红菇主要产区在西北部黄坑、麻沙一带,其他如徐市、漳墩等大部分乡镇也有少量出品。红菇生长具有很强区域性环境,一般要求在常绿阔叶树林,尤其是以柯木、拟赤扬为主体的阔叶林中更适宜生长。只要环境不被破坏,其红菇根据地年年出品。如气候温暖、潮湿、闷热,有些年份可有春秋两次收获。建溪翁陈明考诗云:“嘉禾原野郁葱笼,阔叶林中香气浓。但见红菇心窃喜,丰收在望乐其中。”建阳红菇主要特点是单株个大、体重饱满,菇脚敦实质硬、呈乳白色,菇面厚圆润泽、呈朱红色,菇底纹路规整,呈暗蓝色,味道清甜可口,是天然野生食用菌中之极品。若论品种可分为粗脚和细脚、朱红与鲜红等。有些细脚菇与鲜红菇被称为“满山红”,质量较差,虽能食用但没有自然甜味,还略带苦涩味,尚有些微毒。据刘建《大潭书》记载:“红菇入药具有祛风除湿作用,乡间妇女产后食之有补”。闽南人及海外侨民视红菇为高级馈赠礼品。“红菇豆腐汤”“红菇番鸭汤”“炒红菇”等菜肴为人们普遍欢迎。建阳红菇产量有限,高产年度不过50吨。如今,天然阔叶林遭不断砍伐,红菇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至2000年,建阳红菇年产量在20吨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