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面霜有哪些 新疆面霜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面霜有哪些 新疆面霜推荐更新时间:2024-01-17 13:11:12

一. 新疆 喀什 巴楚 新疆盆盆肉

“清汤一盆肉,余味三年香”,说的就是我们新疆的盆盆肉。它汤鲜、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新疆人一年四季常吃的美食。

“盆盆肉”这个词出现于晚清,不过,那不是我们新疆现在的盆盆肉,而是晚清成都皇城坝回民创作的“盆盆肉”,又称“牛肉肺片”,这道菜在1959年已绝迹。

新疆的“盆盆肉”和成都的“盆盆肉”完全是两码事,现在新疆市场上的盆盆肉,是1994年前后从吐鲁番传到乌鲁木齐的。

那时在乌鲁木齐面粉厂一带有三四家挂着“火州盆盆肉”、“火焰山盆盆肉”、“吐鲁番盆盆肉”和“伊斯兰盆盆肉”牌子的小饭店,它是我们新疆回族“清炖羊肉”和“粉块”两种菜的烹饪技术及原料的合成。因为用大盆子装,就被形象地称为“盆盆肉”了。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可以经常“下馆子”,这也无形中成就了新疆的许多家庭美食走向市场,并形成品牌连锁经营,如今新疆盆盆肉在内地的一些城市也有卖的。

把盆盆肉加工深化,并把它发扬光大的是一位叫古博尔的回族青年,他的盆盆肉现在已经是“中华名小吃”了。

盆盆肉选料考究,里面有8-10个月大、体重10-15公斤的羊羔肉,还有胡萝卜、枸杞、生姜、橙皮等。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冒着热气、鲜美喷香的盆盆肉,不仅有驱寒、暖胃、强身健体的滋补作用,更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二. 新疆 巴音郭楞 新疆兵团二十七团啤酒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地处华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腹心,开都河南岸,横跨焉耆、博湖两县。团场四周有高山环绕和近千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水面的蒸发调节,使该产区具有南北疆过度性气候特征,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是啤酒花种植的黄金地带。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二十七团所产的啤酒花色泽翠绿、气味芬芳,甲酸含量等理化指标均处于全国各酒花产区前列。为抓好啤酒花的产品质量,团场注重生产-加工-销售三大流程建设,从啤酒花种植、采收、烘烤到颗粒加工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对各连生产的啤酒花统一注册为“天湖”牌啤酒花,实行“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产业化模式。经过近40年的努力,生产的啤酒花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荣获“中国名优品牌”、“新疆著名品牌”、“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及”全国绿色食品行业用户满意首选放心产品”等荣誉称号。

三.地域范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境内,东与永宁乡接壤,南濒全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地处314国道、和库高速、南疆铁路穿团而过,交通便利。地理座标位于东经86°30′—86°33′50″,北纬41°53′45″—46°0′75″之间,二十七团啤酒花地域保护范围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1连、2连、4连、6连、8连、9连、10连,种植面积400公顷,年干花总产量12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球果色泽呈淡黄绿色,黄绿色,有光泽,花被紧凑闭合,花粉粒呈金黄色并透明;果型呈松果形,一般长32-58mm,直径16-20mm,;花体饱满,花香浓郁,田园中具有明显的、新鲜正常的酒花香气,手握球果有沙沙的响声,富有弹性,口感愉悦略有苦味。(2)内在品质指标:经测定颗粒啤酒花的甲酸含量为5.0-7.0%,β-酸3.0-5.0%,水分7.0-9.0%。(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391-2000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产品质量达到GB20369-2006啤酒花制品产品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三.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玫瑰花

新疆玫瑰花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效成份,具有特殊的色泽、香味、药用和保健价值。新疆玫瑰花药用价值高,长期饮用玫瑰花茶,可有效调理消化系统、健胃、美容、补血、改善睡眠。新疆玫瑰花主要产地在和田地区和田市、于田县,种植面积5万亩。其花蕾可制成各种保健饮品、茶饮产品和精油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四. 新疆 喀什 莎车 莎车甜瓜

莎车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莎车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要冲重镇,素有“西域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莎车甜瓜是当地的种植的土瓜很受本地人的喜爱,曾是当时叶尔羌汗国的宫廷用品。 莎车甜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对抗匈奴,在重兵围困之下艰难突围,只剩下十几个人,而且没有任何食物、饮水等给养物资。政治盛夏酷暑,人困马乏。正当班超等人陷入绝望之时,偶然发现一小片绿洲。人马行至绿洲边缘,有一个老汉问其来历。班超说是受大汉皇帝派遣,来团结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的。因为莎车国和周边小国串通,受到了围困,迷失了方向。现在人困马乏。老汉闻言,转身走向身后绿洲,片刻抱出三个翠绿金黄的甜瓜送予班超等人,并向其介绍了莎车等国之间因各自利益,关系并不稳固等形势。班超听后,决定首先平定莎车,并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莎车国军队和增援的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战事评定后,班超寻得老汉,问其当时所食何物,老汉告之曰:西开西(及维吾尔语蜜糖之意。) 莎车甜瓜在各大展会及通过互联网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备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远销到华东地区。

地域范围

莎车甜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古勒巴格乡、托木吾斯塘乡、英吾斯塘乡、阿热勒乡、恰尔巴格乡、依什库力乡、米夏乡、塔尕尔其乡、拍克其乡、恰热克镇、乌达里克乡、阿斯兰巴格乡、亚克艾热克乡、孜热甫夏提乡、喀群乡、霍什拉甫乡、达木斯乡、阿瓦提镇、阿拉买提乡、阿扎提巴格乡、艾力西湖镇、荒地镇、阔什艾热克乡、墩巴格乡、佰什坎特镇、依盖尔其镇、巴格阿瓦提乡、卡尔苏乡、莎车镇、县良种场等30个乡镇503个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6゜54′—77゜36′,北纬37゜53′—38゜48′。保护面积为16333公顷,年产量7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卵圆形、扁圆形或圆形,色泽翠绿金黄,果肉脆嫩,味甜爽口,果汁丰富,微具香气。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5-20%,还原型抗坏血酸≥9mg/100g。 (3)安全要求:符合NY5109_2005 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标准。

五. 新疆 吐鲁番市 高昌区 新疆长绒棉

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到地,为我国长绒棉叭一产区。又称海岛棉,原产南美,后传入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岛屿,故称。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属早熟长绒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为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分32-33%,棉花铃重3克左右,主产于阿克苏、巴音郭楞等地农垦团场;新海棉,系从"5230弗’品种的变异类型中定向选育而成。成吐鲁番生育期131天,在南疆146-171天,纤维长度34.37毫米,细度7080米/克,强度4.84克,断裂长度34.27千米,主产于吐鲁番盆地;混选2号,系由数个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0-155天,纤维长度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4克主产于喀什。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吐鲁番所产尤佳,其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新海棉花细度较一般长绒棉多1000余米/克。新疆长绒棉可制成高级大胎帘子布、防化与防原子辐射布、其他纺织品,及各类宝塔线、缝纫线、绣花线、针织线等。

六.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新疆细毛羊

新疆细毛羊以其产毛量、净毛率高、产肉多、繁殖力、适应性强、等特点而着称。成年公母羊可达体重143公斤和94公斤,产净毛6.09公斤和2.96公斤,羊毛主体细度为64支,毛长8厘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伊犁、博州、塔城、昌吉、巴州和阿克苏等地州,中心产区在伊犁和博州,全疆存栏584万只。

七. 新疆 喀什 伽师 伽师瓜

伽师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伽师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伽师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伽师瓜是招待嘉宾的珍品,由于有高量多种维生素和植物纤维,维生素C含量居各类水果之冠,常食用有清痰止咳、清凉解热、润肺滋肝、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润肤美容,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之功效,特别对小孩和孕妇有促进发育、强身健体功效,晚餐后食用,还能起到一定安神催眠作用。

伽师,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隶属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处北纬39°17′—39°47′,东经76°20′—78°05′。被誉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的伽师瓜产于此地。伽师瓜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高,维生素C含量远比西瓜、葡萄、苹果多。甜瓜营养成份对人体有益,《本草纲目》记载:“甜瓜瓜瓤可止泄,除燥热,利小便,治口鼻疮。暑月食之 下中暑。”我国民医还常用甜瓜来辅助肾病、胃病、贫血病等。伽师瓜种植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1959年自治区考古工作者在巴楚县脱库孜沙来挖掘出分属三个朝代(南北朝、北宋、元末到明初)古墓中发现甜瓜种壳,其中属于南北朝(公元四至五世纪)A墓内有11粒甜瓜籽壳。具1984出版的《新疆甜瓜》作者考证,出土的甜瓜种壳外形为不同品种的甜瓜种子,与现有栽培品种的种子外形十分相似。由此说明早在1500年前伽师瓜产区就已经有甜瓜种植,且种类较多。解放以来,甜瓜种植在产区十分普遍,品种繁多,其中以卡拉库赛品种种植面积最大,占产区甜瓜总面积的80%以上。1958年伽师县把伽师原产地产的卡拉库赛品种瓜作为礼品送往北京,受到党中央领导的称赞。1985年以后伽师县把卡拉库赛品种甜瓜作为名优果品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并相继在京、沪、穗、沈、杭等20多个省区和40多个大中城市举办品尝会,受到当地专家、群众一致赞赏。因这种瓜产自伽师,此后世人称卡拉库赛甜瓜为伽师瓜。从此,伽师瓜开始走出新疆,销往全国。

元代诗人耶律梦材“鲜瓜出于当年秋,可度来年又一春”的诗句,就鲜明地描绘了伽师瓜独有的风格。据说当年香妃进京时献给乾隆皇帝的“贡瓜”便是大名鼎鼎的伽师瓜。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因而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世代瓜农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精心培育,伽师瓜在色、香、味、质等方面早已远远超过人们熟悉的哈密瓜,各地瓜商也以伽师瓜之名招揽顾客。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即1750年间,伽师盛产的矩瓜就被朝廷列为贡品,誉为“西域珍品”,每年九、十月,都由地方官吏组织有经验的瓜农精心挑选,护送进京。

地域范围

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隶属喀什地区,东临巴楚县,西接疏勒县,南连岳普湖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西北连接疏附县。地域东西长141千米,南北宽80千米,总面积6715.4平方千米,海拔高度1190米。伽师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伽师县英买里乡、江巴孜乡、卧里托格拉克乡、克孜勒博依乡、米夏乡、夏普吐勒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古鲁勒克乡、玉代克力克乡、铁日木乡、巴仁镇、西克尔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6°20′—78°06′,北纬39°16′—40°00′之间,海拔高度1190米。保护面积为1.26万公顷,年产量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伽师瓜(卡拉库赛)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纵径30厘米-40厘米,横径18厘米-23厘米,果形指数1.3-1.6,单瓜重3.5公斤-6公斤。果皮与果肉界限分明,果皮薄而韧,厚度0.4厘米-0.6厘米,果皮墨绿色,果面蒂部有少网纹,蜡粉厚,皮亮。果肉桔红,肉厚4厘米-6厘米。 (2)内在品质指标:糖类化合物可达6%—7%,含糖量高,维生素C含量远比西瓜、葡萄、苹果多,富含钙、铁、磷、钾、锌等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区域符合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DB65/T2626-2006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伽师瓜产品已获得有机食品的认证。

八. 新疆 喀什 叶城 叶城蟠桃

较珍贵水果之一。主要产于叶城县等地。蟠桃是桃子的一种,但果实却与桃子完全不同。蟠桃的形状扁圆 ,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蟠桃味甜 、汁多、核小,不但好看,而且好吃,色味兼备,不愧为“仙桃”之称。( 喀什)

九. 新疆 喀什 伽师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热瓦普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

发展历史

公元14世纪,国内外民族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维吾尔族人民在原有民间乐器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乐器,创制出一些新乐器,喀什热瓦普就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一直盛传不衰。到了清代,热瓦普被列入宫廷回部乐(即维吾尔族音乐)中,并以喇巴卜、喇叭卜之名载入史册。成书于公元1746年的清《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回部乐技》 载:“司胡拨一人,回名喇巴卜。”清《皇朝礼器图式》附有其图。《清史稿》(卷一一) 载:“喇叭卜,丝弦五、钢弦二,木柄通槽,槽形如半瓶,下冒以革。曲首凿空纳丝弦,以五轴绾之,左二右三,曲首右侧以两轴绾钢弦。用手冒拨指,或木拨弹丝弦,应钢弦取声。”在公元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 (古维文手抄本)中,叙述了十七位艺人创作的“木卡姆”流行情况,据艺人讲: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器乐演奏社团大同乐会,曾参照历史资料制作了一套我国民族乐器,包括古代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其中就有喇巴卜两件,并且还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原形制的七条琴弦,有五条丝弦、两条钢弦,乐会制作的喇巴卜只张了五条丝弦。喀什热瓦普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在北疆地区也有流传,它在工艺、音质和演奏诸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热瓦普-种类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小,音色却委婉细腻。 欢乐的节日人们弹起喜爱的热瓦甫新疆的塔吉克族把热瓦甫称为“热布卜”,是塔吉克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弹弦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邻近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热瓦甫多用杏木制成,与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甫相似,全长7O厘米,比热瓦甫稍短、粗,琴箱较大、呈扁圆形,主要以牛、马或驴皮蒙面。演奏时用杏木、梨木、牛角或化学拔片弹奏音乐,演奏出的乐曲音色丰富,音响旋律多变,所以常用于合奏及独奏。(此外,塔吉克族还有一种专供儿童弹奏的小型的热布卜,叫做“热布卜乔”。)

十. 新疆 巴音郭楞 博湖县 新疆拌面

拌面,新疆民间俗称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其起源有众种 版本,一说来源于山西,是由当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一说是维吾尔族同胞发明的;一说是由回族同胞发明的。我们不必过分探究其来源,也不必拘泥于哪种叫法。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展,通过各民族相互接纳、相互学习和相互间的交融,拌面其实早已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成为了在国内名气很大的一种新疆特色美食。

说到新疆出名的特色拌面,最出名的当属奇台、托克逊、伊犁拌面。细心的朋友可以在街头发现,拌面馆大部分都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回族同胞在做拌面上肯下功夫、贡献最大,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并佐以牛、羊肉配炒。近年来,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菇、大盘*、豆腐等拌面系列…… 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让人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那去,从选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选肉、选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面下出来要精细均匀、圆润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特别是每个拌面馆必有的招牌菜---过油肉拌面, 则更需要厨师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过油肉应是肉片色泽金红鲜亮、浓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汤、入口嫩滑、香味浓郁。 点拌面时,根据个人喜好,点完配菜后,还要向店家专门交待是要冷水“激”过的过水面,还是要直接装盘的“然窝子”。拌面做好后,一般是炒菜和面分别装在盘或碗内上桌,而新疆的爷们一般喜欢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知道为什么叫“拌”面了吧),谓之菜面合一;有的还要滴上少许醋、剥上几瓣生大蒜配着吃,谓之消毒杀菌;有的不唱馆子里的免费茶,而喜欢要一碗煮面的面汤,谓之原汤化原食。 外地游客或者女同胞们,不知是顾及形象还是什么,多是将配菜倒入面盘内一角,小范围的边拌边吃;或者不把配菜倒在面里,就是那么夹一口菜吃一口面,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吃拌面,而是米饭菜的吃法了。 以前,在馆子吃拌面面不够了可以免费加白皮面,近年由于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拌面馆也改了规矩,对贵些的拌面加面时不加钱,对点其它便宜种类拌面或两个人吃一份的要加收面钱了。从科学道理来看,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为主、以菜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顾客口味而定,但每道菜品中永远少不了的是红辣子、青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我想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的营养成分外,主要在功能是调色、调味。所以说来拌面感觉还是较适合北方、特别是西北人民的饮食习惯。 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

做法

制作食材

主料:北方白面,羊肉,皮芽子(洋葱),西红柿,时令蔬菜(一般是青辣椒还有豆角)

配料:葱,姜,蒜,盐,味精,色拉油,孜然,一盆凉水

制作流程

1.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水最好是加了盐的水,这样面要好吃点,而且吃起来很精,有筋道。做拉条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开。而且合好的面上要抹一些油,然后盖上湿布醒一会。

2.开始炒菜拉,羊肉买回来切厚片,然后用盐和料酒喂着,备用。 时令蔬菜切丁,西红柿切开,皮牙子半个切丝,孜然备用。

锅里放油,烧至八成热,先把羊肉片下去划一下,然后捞出来。

将油再烧一下,下切好的西红柿翻炒,让油爆起来,放些料酒,皮牙子,放孜然,时令蔬菜。炒几下,放盐、味精调味。如果你觉得汤不够,可以加点水。倒入过了油的羊肉片。如果水多了可以考虑放些水淀粉。

3.开始拉面,将拉好的面条过水煮熟,然后捞到准备好的那盆凉水中过一下,装盘,往煮好的过了水的面上倒入做好的炒菜,OK,准备开饭吧!

制作关键

1.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

2.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

3.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

4.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