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淮滨县土特产有哪些 淮滨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淮滨县土特产有哪些 淮滨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9:16:25

一. 河南省 信阳市 淮滨县 红鲤

红鲤,Cyprinus flammans,鲤科。体延长,侧扁,背部隆起。口下位,有吻须和颌须各l对。鳃耙短。腹部圆。鳞片大而圆。侧线明显,微弯。尾鳍深叉形。体色红。

主要特点:分布广泛,可在各类水域生活。是养殖的主要对象,全年均有生产,以春秋两季产量较高。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淮滨县 冰镇石凉粉

薄荷味,口感象果冻

也很便宜,5毛和一块

看见这个红摊位没.

石凉粉的最原始的摆摊形式

现在虽然有直接用冰柜的了

但还有这样的,比较有感觉~~嘎嘎~~石凉粉

四.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五. 河南省 信阳 淮滨县 淮滨黄沙

淮滨境内有四大河流,淮河66公里、洪河71公里、閭河25公里、白露河72公里,河道总里程为234公里,主产黄沙,品种有粗砂、中粗砂、细沙等多种,储藏总量5000—1000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200万立方米。

多年来,由于我县黄沙质优价廉,通过淮河到长江,长期销往江、浙、上海、武汉等地建材市场,供不应求;在墙面装饰、地板砖、免烧砖等新型的建筑材料中,黄沙也是必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原材料。

六.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七. 河南省 信阳市 淮滨县 瓦儿糕

瓦儿糕的诗一首:“担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一声吆喝沿街过,博得儿童叫买来。”并注说:“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

从上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瓦儿糕是儿童喜食的味美价廉的小吃。它的制法很特别,要用甑的炊具。甑是我国陶器时代发明的一种炊具,圆形,其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北京过去有卖瓦儿糕的小贩,他们用的甑不是陶制品,改用木制小甑,高4寸,直径2寸,担在高凳的一端,另一端是木柜,放米面及糖等原料。有人买时,用米粉加适量白糖、芝麻,蒸时稍加清水,四五分钟即熟。取出后,上面放些瓜仁、金糕条、青红丝。瓦儿糕甜糯可口,所以儿童喜食。这些小贩挑着甑,走街穿巷,随蒸随卖。

八. 黑龙江省 鹤岗 绥滨县 绥滨大米

绥滨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绥滨水稻以黑龙江水灌溉、肥沃的黑土地滋养、北纬47°的高纬度充足日照,种出来的大米品质好、口感也好。绥滨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绥滨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黑龙江畔,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全国文明的鱼米之乡、全国生态宜居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无山无石县份。境内拥有被誉为世界三大无污染河流之一的黑龙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为生产有机、生态、绿色水稻提供了保障。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15万亩,年生产水稻12亿斤。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绥滨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绥滨大米

绥滨县绿色稻米协会

11319817

大米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淮滨县 石凉粉

石凉粉之得名,也是与它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食品无色无味,但是却很受信阳人的喜爱,老少皆宜,最主要的是,价廉物美。石凉粉的原料很简单,至少在信阳市处处可见,叫做:石花籽。据说是海产品,本人倒未经考证,不敢确定。这种石花籽个头非常小,与芝麻大小差不多,而且价钱也不贵,据说十元钱可以买三斤,不知道现在什么价。做法也简单,先备一盆清水,用纱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轻轻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淀(听说过步骤,没见过操作),然后放置一段时间,等盆中的水与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点了。这“点”也是比较关键的,石凉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这一“点”。

“点”可以用两种东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种方法恕不细讲了,怕说出来影响观者对石凉粉的美味印象。茄子“点”出来的石凉粉颜色稍带些微紫色,当然,如果用的是青色的茄子,那么在颜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了。用另一种东西“点”出来的石凉粉则是完全无色的。在“点”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凉粉就不成形,无法凝结,而太老了,又有些硬了,影响口感。只有“点”的恰到好处的才行,才会顺滑适中。盆中的粉状物一经点过,就成了无色透明的凝固物。这时候就已经成形了,可以吃了,但若是用冰块冰上一会儿,味道可就出来了。要说这石凉粉,无色无味儿,有什么好吃呢,但它的味道独特也就独特在无色无味上。浅底瓷碗中盛上那么一碗透明见底的石凉粉,舀一勺白糖,再洒几滴薄荷水。浅淡的石凉粉中,白糖的绵甜,薄荷的清凉,全都出来了。如果说这石凉粉要少了这两样,还真是不行,但是,如果您仅仅拿白糖和了一杯薄荷水来喝,比起一碗石凉粉的味儿来,那可差太远了。

在信阳,石凉粉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至少可以从每年的二月持续到十一月。要说它的好处,怎么来形容呢,冰淇淋是没法儿比的。冰淇淋是很好吃,但是大暑天吃它不解渴。喝杯冰水倒也不错,但那种凉意是暂时的,不能从骨子里解决难受的热度。而石凉粉就不一样了,它的凉,是那种沁人心脾的,透入心底的清凉。一勺石凉粉吃下去,只会觉得从口到心都是舒坦的,暑热立马就可以消去大半儿。一碗下肚,只觉得浑身的凉爽,是哪怕对着空调吹冷风都比它不上的。只可惜现在不是夏天,否则真是无法切身感受到石凉粉的好处来的。盛夏之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在干渴急热的时候见到有石凉粉,哪怕是那冰淇淋再美味再可口,也会弃之不顾了的。常常是三五玩伴,拎着几根极麻极辣的武汉鸭脖,坐在石凉粉小摊上,啃上一口鸭脖,吸上几口气,再喝一口石凉粉,那真叫一个过瘾。至于什么冰镇酸梅汤,冰镇绿豆汤之类,是压根不能与石凉粉的神奇效果比的。酷暑之季,连风都是热的,而迎着暑风吃石凉粉,真是一大享受啊。

倒可以说,石凉粉才真是信阳最本土的小吃,但是,外地人还未必能真正接受它的味儿,那种从底到外的清凉与惬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