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农历10月湖南特产 十月份有什么特产食物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农历10月湖南特产 十月份有什么特产食物呢更新时间:2024-04-04 18:36:07

一.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洪冠南肉桂

洪冠南肉桂--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信宜市洪冠镇是老区镇,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南肉桂生产基地。所产的南肉桂于1995年10月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南肉桂属樟科类,是亚热带作物,对气候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在18-40℃的环境下正常生长繁育,对土壤的PH值适应度为5-8之间。南肉桂具有温肾补阳,散热止痛,温经活络,引火归元等药用功效,又是不可缺少的化工原料。桂木是高级家具和保健用品的原材料。桂木制品因其美观耐用、品名吉利而受青睐。

二.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二锦馅

二锦馅

民国时期为嘉兴吴震懋传统特色菜肴之一。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汤可下饭。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80年代曾试图恢复,似风味尚未达到历史水平。

柔软细腻的豆粉皮包裹虾仁,晶莹剔透的白花鲢鱼肉皮包裹蟹粉,咬一口虾仁腐衣包,香郁鲜嫩;尝一口蟹粉鱼面筋,鲜嫩、滑润;再喝一口汤,味纯,姜香浓郁。这道菜,名叫新二锦馅。

既有新二锦馅,那肯定还有“旧二锦馅”?对。“旧二锦馅”就是江浙地区俗称的“肉嵌油球”、“油面筋”。

二锦馅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收录进《中国菜谱》。烹饪方法就是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内,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20世纪80年代曾试图恢复,但风味尚未达到原来水准。

2012年,聪明的嘉兴厨师本着更加养生、更加健康的理念,对二锦馅这道菜肴进行了改良,创新出了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新二锦馅。

其创新之一,是把油球用更加绿色生态的农村饭皮做成皮,成品形色如豆腐衣,比豆腐皮口感更加滑顺;创新之二,是把猪肉馅换成了河虾馅,把河虾剥壳、剁茸,虾仁馅味道更鲜嫩;创新之三,是用白花鲢鱼制成鱼面筋,包裹蟹粉,然后用姜、菜心等辅料去腥。

新二锦馅,蟹肉用的是嘉兴独有的南湖蟹,肉质鲜美细腻;饭皮源自平湖农家灶头,平整滑软、色泽金黄;鱼面筋选用嘉兴七星镇相家荡的白花鲢鱼,肉质滑嫩。蟹清热、散血,接骨止损;虾仁补肾壮阳,化痰开胃;鱼面筋补中益气、补肾;姜解毒散寒,止咳化痰,是一道养生佳品。

原料:大闸蟹250克,清水虾仁150克,花鲢鱼肉100克,里脊肉50克,平湖饭皮250克,水发马蹄75克,绿菜心50克,新丰嫩姜10克,丁香萝卜75克,火腿片50克。

调料:葱10克,精盐7克,鸡精5克,香醋5毫升,生粉10克,清汤1000毫升,鸡油50毫升,绍酒5毫升,田园芥菜75克。

制法:炖

1.将南湖大闸蟹煮熟,剔出蟹粉,与葱末、点醋炒制后搓成球型蟹粉馅心;花鲢鱼肉去皮、骨刺,制成鱼茸,加上姜汁,打上劲挤成鱼圆;清水虾仁、猪里脊肉斩成粒状,水发马蹄拍成粒状,上浆搓打上劲成虾仁里脊馅;

2.绿菜心修削成精致菜心镶嵌丁香萝卜,嫩姜用花刀雕成凤凰花型,火腿片切成长方片;

3.将鱼圆镶嵌蟹粉馅心,将色拉油升温到150℃,用油泡法泡成蟹粉鱼面筋;

4.将平湖饭皮切成方片,放入虾仁里脊馅包成长方型入210℃油锅微炸;

5.将蟹粉鱼面筋、平湖饭皮长方包、精致菜心、火腿片、大刀花姜片,加入清汤、调味料等分盅,上蒸灶隔水炖10分钟即成。

特点:鲜嫩滑润,汤清味纯。

三.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特色白切土鸡

鸿福特色白切土鸡是壮乡十大特色菜之一,人常食不厌,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制作方法:

原材料采用灵马农家放养在山间野林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花生油、香菜、酱油等调制而成。

营养价值:

增强体力、强壮身体、温中益气、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

四.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七星雪菜

雪菜又名“雪里蕻、雪里红”,七星雪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嘉兴县志都有七星人腌制雪菜的记载,如今“七星雪菜香飘万里”的现实在各省市级刊物上都有述评。七星雪菜以它独特的鲜嫩、香脆博得人们的青睐,更以它丰富的营养在众多的蔬菜中独领风骚。据中国蔬菜杂志记载:雪菜被列为甲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雪菜生产已成为七星镇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种植雪菜面积已达1000公顷,年产雪菜250多万坛,折合鲜雪菜3万多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全镇80%的雪菜销往江、浙、沪地区,20%的雪菜运往山东、深圳等地,占领了嘉兴地区周遍省市的各大农贸市场。雪菜,这一传统产业正在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七星雪菜小包系列产品曾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浙江省农副产品新产品奖”、“国际食品精品奖”。

五.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生姜

新丰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此外,嫩姜还可加工成紫姜小包装、糖水姜、干姜、姜粉冲剂及盐渍、糖渍副食品。生姜又能入药,姜性温,味辣,能入肺、脾、胃三经,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等功效。

地域范围

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特定品质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

文化典故

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

生姜是嘉兴新丰镇的传统,旧时是新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格外讲究,逐渐形成了生产习俗。

谷雨前种的姜出窖时,姜农要立即做“春角”,即在屋角置一催芽灶,每天早晚各生一次火,从灶门添柴加温,进行烘姜催芽。并利用热烟加温保湿,使灶内“只准有温度,不能有亮火”。经二十天左右停火,把姜内多余水分蒸发出。这既能杀灭病菌,又利于出芽,民间说法是把“僵气”赶走。

催芽后,还要根据姜块大小、芽头多少,进行掰姜,这叫“掰发掰发”,图的是吉利。掰好后就去栽种,姜农忌讳“姜”与“僵”同音,管这叫“排辣货”。记得父亲会在种姜的田横头栽上几棵胡葱,期望“无冲”,即不会有邪晦之气来冲撞。到六月上旬,姜苗高四五寸时,人们在姜田里用竹竿搭起一米高的平架,上铺一层麦柴,使棚下有光但不强烈。搭好的棚怕被风卷走,便在棚顶的东南角放一个旧马桶盖或破夜壶,据说这样可吓跑龙卷风。

在姜田干活,最累的是“抄姜沟”。大暑节气后,姜农要“抄姜沟”,目的是为排水通畅,要求将沟搞深、刮净碎泥、拍平垄面。那时,父亲往往还帮别的姜农家干活,因活计累,故待遇也高。旧时新丰有句“五酒三饭四六八”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姜农一天喝五次酒,吃三餐饭,早上三个菜,中午六个菜,晚上八个菜,而且工钿加倍算。

在姜的苗叶发出四五片时,如果将种姜挖出,这就叫“偷娘姜”。娘姜老辣,去腥臊的性能特强,人们常说“三斤青姜不如一斤老姜”,指的就是娘姜。

不管丰年歉年,新丰的姜农总会留一部分姜作种姜用。种姜须及时窖藏。村上常几户人家合藏一窖。入窖前,会举行“做社”仪式,以敬谢土地神,保佑种姜平安过冬。待到来年开春,窖姜出坛,姜农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做“春角”了。

六.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紫苏炒田螺

武鸣人久远之前就有吃田螺放紫苏的习惯。说是端午节期间,吃紫苏田螺可以驱风散寒解毒,小孩子过夏天不会长疮毒。田螺脆嫩,紫苏香味独特,又有驱寒发汗药用效果,是武鸣农家一道通常至爱的美味。

食品原料

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茸、豆豉等少量。

制作工艺

1、烧红镬,放油,把蒜茸、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镬中,爆香。

2、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溅入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

3、勾芡加包尾油、麻油和匀上碟。

营养价值:

田螺:1.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2. 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紫苏: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七. 江西省 鹰潭 月湖区 龙虎山香菇

龙虎山香菇个大、肉厚、鲜嫩、泌香,生长于龙虎山山林,经木炭火烘烤脱水精选而成,保留了原纯天然品质。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用味香质嫩,对预防脑溢血、高血脂、肠胃不适等有显著的功效,是为人们生活中首先的绿色保健食品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龙虎山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森林覆盖面积62%,虽不是很高,但是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润,龙虎山景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15倍,国内景点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

龙虎山风景区植物区系属中国东南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武夷山西麓常绿栲楠林松杉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

龙虎山香菇个大、肉厚、鲜嫩、泌香,生长于龙虎山山林,经木炭火烘烤脱水精选而成,保留了原纯天然品质。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用味香质嫩,对预防脑溢血、高血脂、肠胃不适等有显著的功效,是为人们生活中首先的绿色保健食品。

八.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艾菜馍

艾菜馍是马山壮家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这是壮族人在欢度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时,普遍制作的野菜馍。因为这个节日要求人们戒荤食素,祭祀花婆(百花仙子)也要用素品祭祀。所以人们都要做艾菜馍。其做法是:到田野上采摘回艾菜,将其洗净捣碎,挤出菜汁,将糯米浸泡,待糯米瀑胀后,滤干、碾碎,加入适量黄糖,将艾菜与米粉搓捏成球状的馍馍,可水煮、蒸熟或煎熟。艾菜馍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南轩村麻芝

福州南轩村麻芝:外形近似圆柱体,表面麻粒饱满,黄色,略有光泽,皮薄麻均,心似絮状,绵松清甜,有芝麻芳香。

十.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龙眼

武鸣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

武鸣地处亚热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发展龙眼生产。武鸣县龙眼生产历史悠久,有关资料表明,该县罗波镇秀山屯现尚有原始龙眼树60多亩,其中200年以上树龄有11棵。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已成为当地人的习惯。

特殊的气候促使这一亚热带水果正常生长持果,形成该县独特的龙眼产业。该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年销量达3万吨以上。近几年来,该县十分重视龙眼生产,并将其作为特色品牌经济来发展,当作富民富县的工程来抓。龙眼种植遍布全县16个乡镇,2002年,该县龙眼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产量达6.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目前,该县龙眼已占全县水果产量的1/4,占广西全区产量的1/8。

2000年1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武鸣县“灵水”牌龙眼商标成功注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