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吃法 广西自制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吃法 广西自制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7 22:47:51

一. 广西 桂林 全州 东山猪

东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东山瑶民间口传史料和《樊氏族谱》记载,东山瑶先民是原始的“土著”和祥庆公先自元末由江西迁居东山定居组成的族群。又据东山瑶《盘邓李归阴祭单》记载光绪至民国三年期间老人归阴祭祀云:“盘法团一双黄氏者三位家先祖坟一供度地主,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归安”;“盘法德家先祖坟安葬渭酸冲半领坪,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邓妹耐家先祖坟葬永县管入油茶里田头平龙都地,平安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凭藉东山瑶中盘邓李氏瑶民《盤鄧李歸陰祭單》记载透露的这一信息,说明东山瑶自元末进入东山不久便驯养东山猪,《盤鄧李歸陰祭單》足可说明并资证东山瑶驯养东山猪的历史事实。以及从事东山瑶历史文化研究教授盘福东著作《东山瑶社会》一书中写道:“东山猪始养于明初”。都资证东山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东山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上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

东山猪主要产于广西的全州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品种特征

东山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

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较平直,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东山猪

地域范围

东山猪原产于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分布于全州县境内的东山乡、白宝乡、咸水乡、才湾镇、龙水镇、大西江镇、枧塘乡、石塘镇、安和乡、两河乡、凤凰乡、文桥镇、庙头镇、永岁乡、黄沙河镇、蕉江乡、全州镇、绍水镇等十八个乡镇。保护面积4022.1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全县东山猪饲养量为17.73万头,母猪存栏1.52万头,年出栏肉猪7.1万头、小母猪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东山猪的形态特征具有地方特色,其体型特点:体躯高大,背腰平直,各部位结构匀称。胸宽深,腹大不拖地,四肢强健,立系。012-14个,少数16个,分布均匀,发育良好。头部清秀略长,面部平直,额略宽,有不规则皱纹,耳大下垂。躯干、四肢、尾端、鼻梁及鼻端为白色;头耳部、尾根及周围为黑色,简称为“四白二黑”,少数猪躯干有黑块。东山猪性情温驯,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 (2)内在品质指标:东山猪皮厚,肌肉脂肪含量高,背部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东山猪背最长肌水分含量60.4%~65.4%,灰分含量0.8%~1.06%,脂肪含量12.8%~13.4%,蛋白质含量19.6%~21.7%,膳食纤维含量0.15%~0.17%,氨基酸总量含量17.25%~18.86%,热量为873.4kJ/100g~945.4kJ/100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2)执行。

二.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陶器

县内水车乡是桂林地市陶器生产基地,被誉为“灌阳景德镇”。这里陶泥质量很好,从1762年开始生产第一件陶器起至1990年,已有228年历史。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只停留在一家一户生产几种工艺简单的生活用具,如酒壶、沙罐、水缸等。解放后,除户办作坊生产外,还兴建了乡办陶器厂,逐渐由手工生产改为机械生产,除生产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生产质量很好的花盆、花盘、龙头壶和大酒海等。1978年后,全州湘山酒厂需要的大酒海,全部由水车乡陶器厂生产供应,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19万元。除乡办陶器厂生产外,还有很多农户从事个体生产,如山燕头和弯门口两个自然村,共296户、1180人,其中有70%的家庭生产陶器,30%的家庭从事为有关陶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制陶,不但养活了这里1000多人,而且使家家户户富裕起来。

三. 广西 桂林 平乐 广西名茶桂花干

桂林因桂花成林得名,桂花气味辛温、无毒,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外包装采用本地甜竹做成双木桶,美观大方又极具民族特色,是送礼和观赏的佳品。

四.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桑蚕

目前,市内种植的桑树以沙二×伦109为主,桂桑优62、12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饲养蚕种为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上簇已普遍使用方格簇,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000~1400米,光洁好,净度高,解舒率75%左右,缫折低(2.3左右),利于缫制高等级的生丝,蚕茧质量上乘。2009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860公顷,蚕农售茧收入620万元。2010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908.67公顷,蚕农售茧收入985万元。

五.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竹笋

龙胜盛产各种竹类,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其中龙胜的摆竹笋比较有地方特色。

竹笋又称龙角菜,“山野大素”之一,新鲜竹笋清甜脆嫩,具有独特的山野自然风味,是食品学家极力推荐的一种保健食用山菜。龙胜盛产各种竹类,其中毛竹、冬笋和摆竹笋产量最大,已建成11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年产鲜笋1.5万吨。

龙胜的摆竹都生长的高寒山区,摆竹笋在医学上叫苦竹笋,为禾本科小乔木或灌木状植物苦竹的嫩苗。竹笋具有清热除烦、除湿、利水之功效。现代中医认为苦竹笋主治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和脚气。

六.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山楂

山楂,俗名“山梨子”,亦名“石梨子”。除平乐镇外,其余12个乡(镇)都有分布。尤以二塘、桥亭、附城、长滩、张家、大扒、源头等7个乡(镇)为多。全县有山楂树8万株以上,挂果树6万株。解放前,县内山楂树多为野生,少数为人工栽培。全县常年产鲜果约300吨,山楂干片约100吨。据中国植物研究所、广西茶叶研究所等有关部门测定,平乐山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2%,铁和钙的含量也大,其中钙的含量在各种果品中占首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制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酱、山楂蜜饯等。还可制作果汁、果酒。解放以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山楂生产日益为人们重视。进入80年代,县内山区许多农民都把山楂视作致富门路而广为种植。1983年,县商业部门开始收购山楂干果。1984年共收购山楂果片2.57吨,产品销往八步、梧州、柳州等地。之后由于受市场逐步放开,商业部门停止收购。

七. 广西 桂林 永福 永福香米

永福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广西 河池 宜州 德胜酒

德胜酒尊贵高雅,声名远播,多少年来,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逸士,倾倒了多少学者风流。清代两粤才子、岭南宗师郑献甫(又名郑小山)一生好酒,尤其对德胜酒情有独钟,并曾作诗赞道:“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闻香十里远,开坛千人醉。”经过公司多年努力,目前德胜酒发展到以下五大系列:

一、普通德胜米酒系列:以22度、35度两种酒度为主打,口感好、价格实惠,深受广大普通老百姓欢迎。

二、珍品德胜米酒系列:以22度、28度、38度为主打产品,优质珍珠米为原料酿造,米香纯正,入口绵密。

三、经典盒装德胜酒系列:以39度、42度、50度、56度为主打产品,所有产品均为窖藏超过3年的老酒,是宴席、接待及馈赠亲朋的好选择。

四、红兰酒系列:我公司是红兰酒全国唯一生产厂商,作为壮族特色传统佳酿,红兰酒风味独特,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能。

五、清酒系列(即将上市),清酒是发酵酒,区别于传统的白酒(蒸馏酒),具有度数低(8度—16度),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及抗衰老因子),口感清爽柔绵等特点,是目前倡导健康饮酒新观念的最佳选择。

宜州市德胜红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以质取胜,以德服人的企业精神,奉献一流的产品,“喝德胜酒,必得胜!”。

九. 广西 桂林 龙胜 瑶家衣饰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服饰”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闻名世界,有 1900多年的历史。这独特的红衣服饰无疑体现了广西瑶家的民族文化底蕴。红瑶服饰总的来说,男子喜好青衣青裤,女子喜好五色,因而红瑶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妇女上衫下裙,上衣花色繁多。上衣有饰衫、花衣、便衣和双衣四种,双衣是老年妇女的服饰。红瑶妇女上衣以玫瑰红、大红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整件衣服用蚕丝挑绣而成,花衣上绣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体现了红瑶妇女在生产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描绘。

红瑶妇女服饰精美万分,服饰的配件更是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东摆、裙摆、脚绑、花鞋、银质制品等等。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挑花和蜡染两种。

居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胜镇、马堤乡等地的盘瑶,其服饰也极具艺术特点。盘瑶妇女的服饰由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头巾一般为一丈二尺长,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少女用浅色和红色,象征女子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同时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净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盘瑶妇女的服饰搭配得十分得体,丽而不华,娇而不浮,且多有寓意,既体现了盘瑶妇女的智慧,又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品。

瑶家女子新婚之时,还要穿亲手制作的水红色镶边鞋,鞋用金丝银线,拼凑成龙腾凤舞之式,百态千姿,顿生脚下。盘瑶服饰的配饰以银饰为主,银梳、银荷叶别、银耳环、银项圈、银牌、银戒指、银镯等等,制作精巧,式样各异。

十. 广西 桂林 平乐 广西柑橙

广西柑橙,产于广西平乐。其个体硕大,色彩鲜黄,水分充足,皮松肉脆,味道甘蜜而驰名。

品质特色

柑橙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末、夏、秋开白色花,果扁圆,红或橙黄色,味甜酸。盛产我国,有4000栽培历史。

广西的柑橙,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

营养价值

橙子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橙子所含纤维素和果胶物质,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清肠通便,排除体内有害物质。橙皮性味甘苦而温,止咳化痰功效胜过陈皮,是治疗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的良药。橙子几乎已经成为维生素C的代名词。

另外橙子还有丰富的钙、磷、钾、β-胡萝卜素、柠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等物质。 橙子颜色鲜艳,酸甜可口,外观整齐漂亮,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也是走样访友、探望病人的礼品水果之一。

保健功效

1、常吃可以防癌:一个中等大小的橙子可以提供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提高身体抵挡细菌侵害的能力。橙子能清除体内对健康有害的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所有的水果中,柑橘类所含的抗氧化物质最高,包括60多种黄酮类和17种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症、强化血管和抑制凝血的作用。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这些成分使橙子对多种癌症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2、吃橙子,少得胆结石: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一直都是很多人爱吃的水果。但对于女性来说,多吃橙子还有一个令她们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减少胆结石的发病率。 美国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美1900万名胆囊炎患者中,有2/3是女性。妇女容易患胆囊结石,是因为雌激素会使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导致其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而形成结石。而橙子对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会起到明显作用。

3、橙又名“黄果”“金环”,分酸、甜两种。饱食饮宴后,饮一杯酸橙汁,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等妙用。其果肉酸甜适度,富有香气。

【小贴士】

注意哦,建议不要一次吃太多,注意常吃即可,中医的观点认为,有些人是不适合吃橙子的。比如有口干咽燥、舌红苔少等现象的人。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肝阴不足所导致的,而橙子吃多了更容易伤肝气,发虚热。

【生活常识】

剥皮技巧

(1)用手按住在桌子上揉,几遍后橙子皮与肉会比较容易剥离。这种方法比较慢。

(2)用刀象削苹果等一样把皮一圈圈削下来,最后整个吃。

(3)最方便也是最快最常用的方法:用刀从中间切开,大的切六瓣,小的切4瓣。然后每瓣将皮从一端分开。

(4)把平时吃饭用的普通的小铁勺子,把橙子一头开个圈,把勺子扣过来(就是凸起的那面朝上)从开好的小口伸进去,顺着橙子的弧度向下稍用力,到底,抽出勺子,然后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整个橙子皮与肉分离,很容易就剥开了,也不会伤到果肉。

(5)冬天的时候,可以把橙子放到暖气片上烤一会,温热后就比较好剥皮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