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松江特产大全排名前十 松江入选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松江特产大全排名前十 松江入选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9 03:19:23

一.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大米

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江人世世代代以大米作为主食。松江水稻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松江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唐宋以后,松江一直是全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水稻产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松江大米以品佳质优闻名全国,成为历代进贡朝廷的贡品。

松江大米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泖港镇、石湖荡镇、新浜镇、小昆山镇、佘山镇共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松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沪松府〔2013〕127号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标准:Q/VGAT1-2013《松江大米》

二.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寺前馄饨

永强寺前街馄饨,创始于清道光年间。采用上白面粉制成的馄饨皮薄如蝉翼;馅心用当天宰杀的猪后腿瘦肉剁成。店主人能自己定下严格规矩,一锅汤只煮一碗馄饨,生意再好也不破例。佐料有鸡蛋丝、丝菜、碎肉和葱花等。( 温州)

三. 上海市 松江区 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

历史:顾绣原始于明代。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大振。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还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之名。

由此足见顾绣影响之深广。现今,有史料可查考到的顾绣名手有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人。缪氏是顾名世的长子顾汇海之妾,她绣技很高,“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她的丈夫顾寿潜,别号绣佛主人,能诗善画;韩希孟既善绣,也工画花卉。夫妇都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珍视刺绣,显示出独立的艺术地位。韩希孟钻研刺绣“覃精运巧,寝寐经营”。作品大多绣宋、元名画,她充分运用针锋特技来表达画面的神韵。所绣人物神采奕奕,呼之欲出。《洗马图》是她的代表作,绣出了洗马人全神贯注洗马的神情。绣制山水,能表达各派的画风,她绣制的宋代名画家米芾的山水画,根据近水远山的1关系,采用不同的针法,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意境。她绣的花鸟鱼虫,生气回动,五彩斑谰。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具有启迪作用。苏绣的发展受她影响很大。到了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设刺绣作坊,广收徒弟,传授顾秀技法。自此,顾秀传到上海四郊,民间妇女争相仿制。商人开设绣庄,收购绣品,顾绣之名传遍江南。清嘉庆年间,因未能真正普及民间,顾绣渐渐衰落,年久几至失传。

品种:产品形式除传统画绣挂幅外,还有睡衣,浴衣、台布、枕套、被面、围巾等品种。

特点:顾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丝缕分明,质地大都用软缎、绸料及特丽纶、尼龙、的确良等。

四.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仅产于上海松江县西门外秀野桥下,为松江,自魏晋以来就闻名全国,其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没有细毛刺,滋味鲜美绝伦,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的一种,中国四大名鱼之一。松江鲈鱼体型呈纺锤形,长约十二厘米,重不过二、三市两。用鲈鱼制作的名菜,有被誉为“东南佳味”的鲈鱼脍、鲈鱼羹等 。

五.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埠前黄瓜

莱阳“埠前”牌黄瓜

无公害种植、色泽口感好

“埠前”牌黄瓜的生产基地位于莱阳市羊郡镇西埠前村,是胶东半岛最大的高标准设施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于2008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埠前”牌商标。

该产品严格按照无公害黄瓜质量管理标准、工作规范和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在品种选择上,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为避免社员误用劣质农药、化肥,蒙受损失,合作社统一从厂家进货,保证了农资的质量,并批发价供应给社员,让社员买的省心,用的放心。在病虫害防治上,统一标准,严格用药管理。提倡采用防虫网、黄板诱杀、高温消毒、杀虫灯诱杀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在药剂防治上,推荐使用生物药剂,不允许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

由于质量可靠,目前,“埠前”牌黄瓜已销售到青岛、烟台、威海、北京、上海、广洲、深圳等大中城市,每斤黄瓜当地收购价最高时可卖到8元。

六. 上海市 松江区 叶榭卤蛋

叶榭卤蛋

叶榭位于松江南端,紧靠黄浦江上游,属上海市生态水质保护区,这里水网纵横,河流交错,地理生态环境很好,特别适合家禽的繁殖生长,自古当地农民就有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的传统,并沿用自然散放,喂食昆虫、百草及谷物,使这里的禽类保持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食用安全鲜美。特别是当地的草鸡蛋个大圆润,蛋壳红泽,及富营养价值,深受推宠。

叶榭卤蛋就是选用了当地的草鸡红壳蛋,配加了金掌鹅卤汁与多种天然原料,结合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真空包装技术而精心制成。此蛋食用方便,鲜嫩润滑,鹅香味浓,口味极其独特,令食用者回味无穷,是松江旅游、休闲、风味小吃的新品,值得一尝。

七. 上海市 松江区 马弄口豆腐干

马弄口豆腐干

马弄口豆腐干是古城松江的传统土,至今以有百余年的历史,具有韧性足,富有弹性,咀嚼清香可口,回味鲜,凉拌、切丁、片、丝拌入马兰、芹菜,风味独特,是外出旅游之佳品。

配料:优质黄豆、白糖、特酿豆瓣酱、黄酒、精盐、香辛料。

八. 上海市 松江区 佘山兰笋

“佘山兰笋”因得康熙垂青而声名远播,佘山因而也被赐名为“兰笋山”。自2002年首届佘山兰笋文化节的举办起,至今已开展了6届,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反响和热情参与。自此每年4月“兰笋文化节”便成为佘山的特色主题活动之一。“兰笋文化节”以笋、竹和茶文化为主题,以“挖笋、品笋、采茶、品茶”为主要内容,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在主题、内容上更加贴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欣赏兰笋、品尝兰笋、认识兰笋,享受动感旅游的新体验。

九.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县前汤团

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相传至今,久盛不衰。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
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每碗8只,恰到好处。有10多个品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温州)

十. 上海市 松江区 仓桥水晶梨

仓桥水晶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仓桥水晶梨是新一代生梨,具有汁多味甜、清香爽口的特点,是上海市松江区一大,由上海农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精心培育。仓桥水晶梨肉质嫩白细脆、营养丰富,经检测,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长期食用有生津、益肺、止咳、顺气、润喉、美容等保健效用。

保存:常温5天,冷藏25天

食用方法:清洗即可食用

仓桥水晶梨产地范围为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原仓桥镇),车墩镇南门村、米市渡村、打铁桥村、联民村、联庄村、洋泾村、长溇村、得胜村8个村,叶榭镇兴达村、堰泾村、井凌桥村、四村村、八字桥村、徐姚村6个村,泖港镇泖港村、黄桥村、新建村、焦家村、南三村、曹家浜村6个村,石湖荡镇金汇村、东夏村、新姚村、洙桥村4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