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石泉县地方特产有什么 安康石泉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石泉县地方特产有什么 安康石泉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6 23:22:32

一.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火棘果

火棘果

火棘在云雾山中点缀在丛林里,象一个个穿红衣的姑娘在林中捉迷藏。

火棘的果实只有黄豆般大小,形状圆形,它们成团成团集中生长,十分繁密。秋天,火棘成熟后,鲜红鲜红,尤其在阳光照射下,更是红得鲜艳夺目。火棘果当地人又叫它“救命粮”,因为这种小果实也可以吃,尽管吃起来酸中带甜,酸味十足,并有淀粉感。从前,山里人粮食歉产时,秋日火棘成熟后,山民们就要到山里采摘火棘果,采回后用竹箕凉晒干,然后磨成粉面,储藏至来年青黄不接时,煮粥时将火棘面加添到粥中,以度粮食不够吃的饥荒季节。现在火棘果已失去了昔日的功用,只能是城里孩子尝新鲜的野果,火棘树也成了园艺师工人栽盆景的好树种。

二.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桑枝保健菇

桑枝保健菇

石泉县池河镇桑枝食用菌生产中心研制并开发的“桑枝保健菇”,享有“上帝的食品”“山珍之王”等美称,其原材料是桑树枝,属绿色健康食品。池河镇境内大面积种植桑树养蚕,大部分桑枝焚烧实为可惜,如今变废为宝,桑枝保健菇较其它菇种,具有更多优点和保健功效,属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其味鲜嫩可口,香郁袭人,常吃可延年宜寿,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保健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目前,在池河镇以形成较大规模,年产20万袋,年产值200万元。

三.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昭陵御石榴

昭陵御石榴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社区的。礼泉昭陵御石榴形如圆球,色泽鲜艳,呈大红灯笼状,且具有果大籽肥,酸中有甜,爽口宜人,其品质、味道和医疗保健价值居我国120种石榴之首,被誉为“果中珍品”。

“昭陵御石榴”的主产区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周围的广大区域,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17′40″~108°41′46″,北纬34°20′51″~34°50′02″之间,海拔650~1000米。适宜的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零下-17℃易受冻害,喜光,年日照时数为2215.6小时,日照百分率50%,年平均降雨量537毫米能正常生长。

“昭陵御石榴”是一种落叶灌木,生长旺盛,根际萌蘖力很强,树冠呈丛状自然圆头形,树皮黄褐色,树干上有瘤状突起,树冠内分枝多,嫩枝有棱,幼树多刺,老树少刺,叶对生,呈长圆形,叶长2~8厘米,宽1~2厘米,花两性,多红色,有钟状花序和筒状花序之别,花瓣倒卵形,覆瓦状排列,有单瓣、重瓣之分,果为浆果,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呈鲜红色,多汁,酸中带甜,内种皮角质。7年生树高2~3米,最高达4.5米,平均冠幅2.4~2.6米,该石榴品种喜欢生长的土壤为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微碱性)土壤。秋末冬初成熟,11月上中旬采收。与其它石榴所不同的就是果个大、色红、皮厚、耐贮运,平均单果重750克,最大单果重2200克,从“昭陵御石榴”适宜的气候、海拔、土壤及降雨量等立地因子看,陕西省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适宜“昭陵御石榴”培育和发展的。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礼泉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把开发“昭陵御石榴”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县富民项目,列入到“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之中,截止2010年底,全县结合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防护林造林工程,共开发石榴经济林资源4万多亩,其中,开发“昭陵御石榴”资源8000多亩,现挂果面积仅2100亩,单株产20~30公斤,亩产量1000~1500公斤,亩产值2~3万元。

四.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金蚕丝被

金蚕丝被

丝绸之源

金蚕故乡

陕西省石泉县早在秦汉时期就盛行兴桑养蚕,世人皆知西去欧洲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那么绸之源在何处呢?西汉皇帝为褒奖蚕桑事业的发展,御赐“鎏金蚕”圣物(国家一级文物)于公元1984年在石泉县中国万亩蚕桑基地池河镇出土,向天下揭示了这一秘密。

近年来,石泉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历史机遇,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蚕桑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蚕丝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蚕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美誉,其柔软、轻盈、顺滑、透气,对人体肌肤有保健作用,深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人士喜爱。石泉生产的天然蚕丝被是以当地优质蚕丝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过“经纬网幅”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长期使用天然蚕丝被能增进人体健康,可促进睡眠,美容美肤,延缓衰老,并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降低胆固醇浓度、血糖脂、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功效。

五. 陕西省 延安 甘泉县 甘泉双青豆

甘泉双青豆品种种皮豆瓣皆为碧绿色,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双青豆富含优质蛋白和可容性蛋白质,脂肪含量均衡,钙、磷、铁等矿物质等含量丰富。并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中的17种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六.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柱顶石馍

柱顶石馍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柱顶石馍是很有特色的以上等面粉经和面、搓条、揪剂,揉成圆锥状,并擀成底部浅凹的馍坯,状如柱顶石,入笼烙熟。皮薄瓤厚,酥脆爽,滋味清香。

柱顶石馍的历史典故

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即昭陵,现为对外开放的昭陵博物馆)所在地的礼泉县,有一种传统风味食品,因其状似柱顶石而称之为柱顶石馍。此馍始于唐代,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色泽鲜美,醇香扑鼻,不佐菜肴吃亦美味可口,便于携带,又耐久贮。食者无不称赞。清朝乾隆皇帝拜祭唐太宗昭陵时,品尝了地方官员敬献的柱顶石馍后,大加赞赏。

1981年8月,美国前总统卡特访华。30日,他同夫人、女儿一行来陕,访问了礼泉县烽火大队。中午,在一位农民家里吃饭。主食有面条、饺子、柱顶石馍;菜有烧豆腐、拌豆芽、炒蛇豆、西红柿炒鸡蛋。卡特不熟悉地用中国筷子夹着各种农家菜,边吃边翘起拇指夸奖:“真好吃!真好吃!”对柱顶石馍特别感兴趣,赞不绝口,还详细询问了它的作法。当主人向他介绍了用料、制法和“皮薄瓤厚鼓鼓腔,底凹面平柱顶样,酥脆爽口味道香,携带方便好存放”的特点后,卡特十分高兴,即让翻译连同这天的菜谱,全部译成英文,带回美国去了。

七. 陕西省 延安 陕北小米

陕北小米亦称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延安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盛产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延安小米曾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1935年党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从此,延安小米传遍全中国。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民间有“养人”之说,是老幼、孕妇最喜益的食品。近年来,经过科学改良的“延安香米”更是米中佳品,袋装延安香米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应求。( 延安)

八.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陕西醪糟

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产热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酒精,而酒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消化及增进食欲的功能。



九. 内蒙古 兴安盟 突泉县 香菇菌丝

香菇菌丝

“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3~7之间都可生长,以pH4.5上下最为适宜。栽培香菇时,场地不宜碱度过大。喷洒用水时,菇水浸水要注意水质;防止病虫害,最好不用碱-剂。”在突泉县太东办事处香菇大棚内蒙珍菌业的技术员正在为村民们讲解香菇的栽培技术。

据了解,为了拓展蔬菜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增收致富门路,今年以来突泉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为推动食用菌产业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突泉县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反复分析论证,研究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县产业化办公室在产业化信息网上精心制作了食用菌招商项目宣传网页,面向全国进行招商。看到宣传网页后5月上旬,浙江客商和辽宁客商专程来到突泉,先后与突泉镇城郊村和太东办事处签定了160万棒香菇合作项目。

十.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榆村御桃

榆村御桃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史德镇榆村的。礼泉榆村御桃以礼泉沙红桃、榆村1号、秦王等为主栽品种,桃色艳,硬度高,耐贮运,口味香甜。

榆村,地处史德镇西北方向,全村总人口1750人,耕地面积2800亩。榆村农民以育桃为主,桃园占总耕地面积90%以上,新育品种56个,亩产5000斤,亩均收入8000元。已辐射带动了周边云里坊、三性、李由等鲜桃生产基地,形成了强大的气候和规模。

每到三月,春光明媚,桃花盛开,来到美丽的桃树园,真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五月六月,漫步桃林,鲜桃满枝,绿深似海,花果无垠、一望无际,是都市丽人畅游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绝佳境地。相传唐玄宗曾率兵马途径榆村时,品尝过当地农民奉献的鲜蜜水桃。后来,榆村的蜜桃就被精选为“贡品”,进献给皇宫。为此,当地人把榆村的水蜜桃就称为御桃。

榆村御桃个儿大、色泽艳、蜜汁多、甜度好、口感香。有一位外地客商编了顺口溜:“榆村御桃味道美,咬上一口流甜水,果汁香甜赛蜂蜜,不尝一生都后悔。”目前,榆村御桃通过航运已销往西安、兰州、北京、广州、福州、杭州、贵阳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通过香港、新疆等口岸运往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地。

每到鲜桃上市旺季,全国各地客商云集,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红红火火,村口、地头、路边、场边,到处都成为交易市场,一派鲜桃贸易的繁荣景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