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土特产是啥 宜宾特产哪个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土特产是啥 宜宾特产哪个最好更新时间:2023-08-08 16:19:50

一.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挂面

筠连县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品质上等,具有“下锅不浑水、起锅不腻、口感圆润爽滑”的特点。

张延彬,筠连县筠连镇红权村一家面条作坊老板,说起自己做面条35年的感悟,张延彬笑呵呵告诉记者:不昧良心。

“在以前,筠连当地人有外出经商的习惯,许多离乡在外的人总是习惯把家乡的干面条带到当地去吃,以解思乡之愁。”闲聊中,张延彬告诉记者,筠商在外秉承诚信对人,童叟无欺的做人原则,有重要朋友上门都会煮一大碗面条,久而久之,筠连手工挂面的名气也就通过这群人得到传播。据了解,筠连县手工挂面已经开始销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二.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屏山白魔芋

屏山白魔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山白魔芋,产于四川省屏山县,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屏山县日照较少,雨量丰富,湿度较大,全县30多条大小江河溪流纵横交织,沟谷交错,垂直高差大,造就了独特的金沙江河谷气候,拥有白魔芋栽培的最佳地域条件。曾被评为“白魔芋产业化试点建设县”、“全国魔芋产业生产重点基地县”。屏山白魔芋品质优异,最显著的功效是清脂、降糖、尤其以减肥瘦身方面的功效著称。

(一)独特的地形地貌

屏山县位于四川省南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岷江从东北部新发乡穿境而过,幅员面积15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50米,县境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岭重叠,岭谷相间,江河深切,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谷呈谷坡不对称的V形窄谷,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小凉山山脉之余脉形成浅切割单斜低山、单面山、中切割中山峡谷、丘陵四大类型地貌特征。由于金沙江河谷气候影响,在县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内的种植区,云雾多、森林覆盖率达53%,山上、山下气候差异大,森林下有不少落叶、灌木层及草本植物群落,更有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层。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高山云雾”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屏山白魔芋内含物十分丰富,其维生素、生物碱含量高,确保了屏山白魔芋的优良品质。

(二)独特的环境气候

屏山县山区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境内河谷与山麓属亚热带,山中部山地为暖温带、中温带,山顶为亚寒带气候,种植区年均气温为14.9°C,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土壤储水量均保持在30%以上。种植区云雾多,日照少。丰富的水资源与充沛的降水及森林优良的储水功能,自然调节了种植区域的气候,境内种植区域空气湿润,溪流密布,植物生长茂盛,这种雨量充沛、多雾少日照的气候为屏山白魔芋提供了天籁般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屏山白魔芋根系的生长发育、块茎的后熟以及收挖加工制作。

(三)独特的土壤环境

在屏山县海拔5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山地受降水充沛、植被丰富、野生动物众多等影响,大量的植物落叶及动物残骸、排泄物入土为泥,层层堆积厚覆,土壤有效土层深厚,形成了山地黄壤和少数紫色土,土壤富含天然有机肥料营养和有益矿物群元素,可充分满足屏山白魔芋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造就了屏山白魔芋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钾、磷等矿物质元素的品质特征。

魔芋的主要成份是一种叫做葡甘聚糖(KGM)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而葡甘聚糖的多寡是决定魔芋减肥效果优劣的唯一指标。白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在整个魔芋家族中居于榜首,平均高达59.3%,是普通甜魔芋的数倍。另外白魔芋还含有比其它魔芋品种更多的维生素、生物碱,粗蛋白质中的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诸如糖、淀粉等成份却相对减少,也形成了所有魔芋品种中最合理的功效配比。

而金沙江流域独特的河谷气候,适宜白魔芋种植。屏山白魔芋种植区正属于金沙江流域,并且按多年来屏山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分析,屏山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平均可达67.8%,属于金沙江流域白魔芋产品中的优质品。

屏山白魔芋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屏山县锦屏镇、富荣镇、新市镇、中都镇、龙华镇、书楼镇、新安镇、屏边彝族乡、清平彝族乡、夏溪乡、龙溪乡、太平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屏山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屏山白魔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屏府函〔2015〕112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1500/T55-2015《地理标志产品屏山白魔芋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三. 四川省 宜宾 兴文县 宜宾鸡丝豆腐脑

鸡丝豆腐脑在三十年代初期,就由宜宾“嘉乐宜”经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豆腐脑是由黄豆浆,过滤去渣烧开,倒入放有一定比例石膏水的缸内轻轻搅拌,逐渐形成的。食用时,另加入用金钩墨鱼等调成的鲜汤,再加上鸡丝等佐料即成鸡丝豆腐脑。它色鲜味美,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若再放蹼醋,则既开胃,又增进食欲。( 宜宾)

四.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横江眉毛酥

横江古镇眉毛酥已成功入选宜宾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眉毛酥因手工捏成眉毛状而得名,其制作工艺相当繁琐。

据介绍,制作眉毛酥皮颇为考究,先用开水将一半面粉冲成糊状的熟芡,另一半用熟猪油将面粉揉匀,然后将水发面和油发面搅拌均匀,各分三分之一。将其中两份与赤红和赤绿的色红混合,再将全部混合面粉揉合,形成三种色彩,成条分小团,压扁加馅。馅用炒熟的芝麻、花生米、核桃、苏麻、白糖、少量熟猪油混合。把饼坯用手捏成眉毛状,下入盛有猪油的铁锅里炸,浸炸至起酥、皮硬不浸油、色微黄时捞出,沥净油即成。

刚出锅的眉毛酥色泽淡黄,形态美观,入口酥而香脆,甜而不腻。

眉毛酥的由来

关于眉毛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相传,1862年石达开横江大战时,如花似玉的韩宝莹在石城山万松寺病重治疗,清军四川总督骆秉章部追击时,石达开派23名官兵营救,官兵牺牲未果。清军严刑拷问韩姑娘后,韩姑娘流落在李家坝。横江李老幺糕点匠见其惨状为其治病并向其求婚,见她“愁眉不展,长吁短叹”,问后得知:十四岁时战火烧到她的家乡,家人1逃离,途中遭遇土匪被杀,韩宝莹躲在草丛之中也被土匪捉去,后被石达开的军队营救,石达开又令手下将匪首捉来在韩宝莹父母坟前斩杀。韩宝莹以身相许,石达开不许,并求在军中从事记录数年。

在李老幺家治疗期间,听说石达开在成都“凌迟处死”,次年韩宝莹病故,其眼大睁,眉头紧锁。李老幺为其做眉毛状的糕点祭上,口念:“韩姑娘与石达开在世不能成双,在天堂成幸福一对”。一会儿,韩宝莹眼睛紧闭,眉毛舒展,非常好看,老幺认为糕点神奇,后取名“眉毛酥”。“眉毛酥”之名由此而得,其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五.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桐叶泡粑

用米粉浆发酵制作的食品,外地把它叫做发糕、白糕、蒸蒸糕、米粑等,而筠连人叫做泡粑。又因其形状及用材等不一样,又有白泡粑、碗儿粑、桐子叶粑粑等多种叫法。这种食品松软香甜,老幼咸宜,喜爱者众。筠连当地有两句民谣,一句叫做“娃娃爱娃娃,老者爱粑粑”,老年人牙齿不好,爱吃的就是这样泡粑;一句诗“钱少买不到粑粑”,这是市场上买卖时的俗语,从这两句语,可以看出筠连人对粑粑的喜爱程度。在众多泡粑中最引为自豪的则是桐子叶包的猪油泡粑。

将米粉浆发酵后放入生猪板油碎粒及红糖,用桐子叶包成等腰三角形状,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便成了桐子叶泡粑。出蒸笼时酥松泡绍、晶莹闪亮、黄金赶色、香甜适口,让人食后满嘴流油、食之不腻,这个就是桐叶泡粑给人的感受。猪油泡粑不仅用于食用,而且还用于形容人,有许多人称赞别人家孩子长得好,就说“这娃娃长得来像泡粑一样,泡稣稣的”;川剧《劝夫》中一句唱腔:“人都说邱大少爷长得来是泡稣稣”,其喻意也是一样,由此可见人们对泡粑的可爱程度。在筠连每年的端午节中,几乎是家家买桐子叶泡粑,既自家食用又用以送人,体现一种浓浓的情谊。在外地端午节只是包粽子以纪念屈原,不知筠连人为何在端午节里除了包粽子外还做桐叶泡粑?反正筠连就是这样一种风俗,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黄金白露

“黄金白露”是川红工夫中的鼎级臻品,是醒世茶业对川红工夫历史挖掘,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扛鼎之作。

“黄金白露”品质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影响极大,每年只能在白露前十天后一月内(最好为白露后一周),选择的茶园海拨高度必须在800—1000米左右,茶树品种仅限当地的优良品种,温度必须稳定在15—25度的晴好天气采摘制作,才能得到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因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限制,此茶品质卓越,产量稀少,弥足珍贵。

其它季节、地点生产的川红工夫,其品质受气候、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色泽、香气及口感都达不到“黄金白露”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的品质要求,所以,不是所有的川红工夫都能叫做“黄金白露”。

七. 四川省 宜宾 兴文县 金丝牛肉

金丝牛肉为四川宜宾传统,又名龙须牛肉。制作方法如下: 将新鲜牛肉切丝,用葱,姜,盐腌制十分钟,把鸡蛋,干淀粉,面粉,盐,味精,调成全蛋糊。将土豆丝炸至金黄色装盘,将牛肉挂糊拍上面包屑,炸至金黄捞出。 金丝牛肉形似金丝,色泽油润红亮,味道干香鲜美,慢嚼细品,回味无穷,为佐酒辅膳之佳品。

八. 四川省 宜宾 珙县 楠桥蚕桑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楠桥村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这里是一片片绿油油、错落有致的桑园,一条条阡陌纵横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栋栋碧瓦红墙镶嵌的小洋楼被掩映在满岭翠绿的桑园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和醒目,一条蜿蜒曲折的已硬化的南风公路横穿全村境内,像一幅山村新画卷,使山村的旧貌换上了新颜。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全村村民积极试验养蚕新技术,将传统的春、夏、秋和晚秋,4季之间有间隔的方法改进为现在的第一季蚕刚到第二眠的时候,就开始育第二季蚕了,同时实行小蚕共育。这样多批次滚动养蚕,既增加了批次和产量,又减少了桑叶浪费。改变传统的年3-4次养蚕布局为年5-8次。今年,这项新技术已经在全县推广。天然彩色蚕茧试养成功。2009年上半年,楠桥村在去年推广的“工厂化”养蚕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引进彩色蚕茧进行试养,村支部书记李跃康成为第一位试养人,并取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扩大了养殖规模。

九. 四川省 宜宾 宜宾县 柏溪潮糕

宜宾县柏溪镇“柏溪潮糕”是用绿豆淀粉制作的糖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独特的纹饰图案。其色有洗沙的紫红,再配以绿豆的莹绿,两色自然相映,令人悦目爽心;其味香甜独特,松软化渣。柏溪潮糕早在清同治年间,便由柏溪镇“集义”糖果铺的谢德芳与当地中医食品名士研制而成,新品问世,受到各界人士赞扬。可惜此品在生产中不知何故,曾中断一时

( 宜宾)

宜宾县的柏溪潮糕,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据说其还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由于柏溪镇地理环境优越,在清朝同治帝时便是水陆交通发达的码头,镇上商店多,为了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于是争相改进糕点的生产技术。集义糖果铺的谢德芳根据自己平时研究食品的经验,与当地中医食品名士共同研制而成了柏溪潮糕。谢德芳不知道会两百年后的今天,柏溪潮糕已是家喻户晓、成了馈赠亲友的佳品。潮糕是用绿豆淀粉制作的粮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独特的纹饰,洗沙的紫红再配以绿豆的莹绿,两色自然相映,令人悦目赏心。9i7

柏溪潮糕的原料:9i7

绿豆、白糖、花生油、洗沙和玫瑰糖。9i7

柏溪潮糕的做法:9i7

1、用上乘绿豆,经过泡、淘、冲、洗、去壳后粉碎为豆面子。再将不带露水的新鲜玫瑰切成细丝后拌入白糖用人力揉匀后做成玫瑰糖,将玫瑰糖放入瓷罐里封闭存放一段时间等玫瑰香味与糖合为一体后再使用。9i7

2、把一定量的绿豆面、白糖、熟花油加一定量的水放入铁锅里炒做洗沙。炒洗沙火候是关键,先用大火再用中火最后用小火。待到锅里的沙炒老亮油后起锅。9i7

3、把定量绿豆粉、熟花生油、白糖、水混合后揉匀填装在早已刷上熟花生油的潮糕模子上,做潮糕的模子是活页的,由两面合成,每一块上,有许多的小潮糕的格子,一面平整,一面有图案,在两片模子里填装好料后,把炒好的洗沙与玫瑰糖调配好放在模子中间做心子,压紧削平后抖出压好的潮糕,将它们放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熟后,再揭开蒸笼盖冷却收汗。9i7

4、把收汗后的潮糕放到白糖里滚一下。为了方便携带,工人师傅把它们码齐后平整的放在印刷精美的纸盒子里,即可上市出售。9i7

十.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主料:糯米粉、碎米芽菜肉馅。

作法:

1、将糯米粉用温水拌和成面团。

2、将碎米芽菜肉馅包入面团中呈鹅蛋状。

3、入笼蒸透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