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傣族特产叫什么名字 傣族的土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傣族特产叫什么名字 傣族的土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3-12-23 22:35:05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傣族酸菜

傣族酸菜

傣族人认为,食酸心爽眼亮、助消化,有消暑解热之功效,故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每餐无酸不食。酸扒菜、酸笋鱼、酸木瓜煮牛肉、酸菜煮豆腐等等,没有“酸”味,傣家人是吃不香也睡不好的。因此,到德宏,找一处幽静的傣家竹楼餐厅,好好品一次“酸”味,到也别具风情。

二.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临沧傣族牛撒撇

临沧傣族牛撒撇

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

牛撒撇的制作最考究的是作料。制作时先将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等洗干净后用水煮,煮时必须保持肉质鲜嫩。煮熟即捞出,切碎,撒上花椒粉、香辣蓼、韭菜、辣子、大蒜等作料,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和少许刺五加汁,再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四.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酸肉

傣族酸肉是指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中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傣族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西双版纳酸牛筋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将西双版纳傣族酸牛筋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西双版纳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西双版纳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西双版纳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干锅黄鸭叫

先介绍下“黄鸭叫”,黄鸭叫是湖南湘江中的一种野生且个头不大的鱼。湖南地方名又称“黄呀姑”(湘人作品中多写作“黄鸭牯”)。有些地方也叫小黄鱼,因被捞出水时发出如黄鸭般的鸣叫声,所以给它起了这么个和鱼不沾边的名字。
一般的吃法是干锅、红烧,也有清淡的用荷包蛋或者藕丸煮等等做法,这里介绍干锅黄鸭叫的做法。

制作原料:
主料:黄鸭叫1000克。
配料:红尖椒30克。
调料:植物油1000克(实耗100克),精盐2克,味精2克,鸡精粉1克,豆瓣酱10克,辣妹子5克,料酒20克,白醋5克,红油10克,胡椒粉1克,干椒30克,蒜籽30克,姜10克,紫苏叶5克,鲜汤500克。

制法方法:
1、黄鸭叫从鳃部撕去内脏,洗净血水待用;红尖椒切成1厘米长的筒形,蒜籽去蒂,干椒切段,姜切片。
2、锅置旺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黄鸭叫、大蒜籽炸一下,倒入漏勺沥油。
3、锅内留底油,下入姜片、干椒、豆瓣酱、辣妹子炒香,再放入黄鸭叫、大蒜籽,烹入白醋、料酒,注入鲜汤,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盐、味精、鸡精粉,待黄鸭叫入味时,旺火收浓汤汁,放入紫苏叶和红椒筒,淋红油,出锅装入干锅内,淋香油即可。
附注:在长沙,干锅黄鸭叫做得最好吃,名气最大的时在黄兴南路159号的四娭毑特色店里。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潞西傣族织绵

傣锦,是傣族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织傣锦色,又具有大众化的适用风格。它用细纱为经,有色线为纬织傣族竹编成。历史悠久、织工精巧、图案别致、形象生动、明快简练、色彩图案、规格样式可按需要变换,显示着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开拓精神。傣锦的用途很广,现在投入市场的有筒帕、窗帘、被面、垫单、桌布、沙发巾、沙发垫等,过去只有傣族妇女织绵,现在,不少青年男子也加入了织绵行列,在潞西市的芒市镇、城郊、遮放镇农村,出现了一批傣族织锦专业村,专业户,产品销往国内外。

八.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傣族牛撒撇

牛撒撇是傣族传统药膳佳肴。撒撇,傣语,指牛苦肠内一种消化液之类的苦汁,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料。牛撒撇菜,以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苦肠汁为原料加佐料制作而成。些佳肴风味的药膳价值在于有助消食,略带苦涩,但清脆可口,是傣族、佤族男女老少最为喜欢的好菜,并常以之待客。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曼暖典傣族织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傣族织锦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主,动物类有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织锦精细美观,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曼暖典傣锦线条宽窄错落,形态夸张简练,图案规范,质朴粗犷,富有装饰特色,民族色彩浓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各村寨及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有部分销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织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给傣族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机遇,目前,曼暖典的傣锦年销售收入达14,900元,占该村副业收入的五分之一。曼暖典织锦多以家庭为单位编织和销售,村民常年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村里有一批织锦能手,其中玉儿甩曾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传授技艺,荣获版纳总佛寺、佛教协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被《云南画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