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商洛丹凤有啥特产送人 商洛丹凤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商洛丹凤有啥特产送人 商洛丹凤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7-31 02:59:28

一.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杏醋

洛南人用杏做的醋颜色赫红,香味扑鼻,具有常食补胃,强身健骨诸功效。

做法:把成熟的杏子取出核,放进瓷瓮用木棍捣,捣烂后盖严。3个月后杏就变酸,这时取出和干净的麸皮拌在一起,捂上两天后倒在白布包里压实过滤,这时醋水就从布包里流了出来。过出的醋盛到坛里或者缸里,按50公斤醋加50克酒精的比例搅匀(白酒500克),然后盖严,放的时间越长,酸味越浓,而且不白花。

二.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木王砧板肉

木王砧板肉

精选腊肉煮熟切片,蘸大蒜辣子食用。该肉色泽透亮鲜艳,黄中透红,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香味形俱佳。

三.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豆油皮

山阳豆油皮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山阳豆油皮即豆腐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山阳人宴席必上菜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豆油皮,山阳人称豆油,是把豆浆倒入锅中文火烧煮,豆浆中的蛋白质及脂肪浮于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氧化成的薄皮。待皮成型后,用竹片或竹条插入薄皮下挑出,放置于通风透光处,自然晾干。据现代科学测定,豆油皮中除了蛋白质和脂肪,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而且易消化、吸收快。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是孕妇产后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油皮有多种吃法,最常见以凉拌、烧汤和下火锅为主。

山阳豆油皮起源甚早,具体时间已无可考,以高坝、中村、漫川为主产地。昔日群众年关做豆腐时,每座豆腐顺手揭三五张,但也不能多揭,多揭一则豆腐糟糕无味,二则豆油质量难以保障。因此,豆油皮只是豆腐的副产品,却又是豆类食品中的精华。

豆油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仅是山阳人宴席必上菜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但因产量有限,难以保障市场需求,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从每斤10元飚升至30多元。城关镇九寨村乔蔡沟口王博父子在外打工期间学得现代豆油皮制作工艺,开创了山阳豆油皮专业生产先河,专门加工优质豆油皮,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陕西黑木耳

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片大、肉厚,鲜而不腐,味道清香,有化毛之效。用木耳炒大肉,肥而不腻;与各种菜看均可配合,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黑木耳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质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肝糖等。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和血,治疗妇女产后虚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纤维杂质、清涤肠胃等功效。对轻纺、矿业职工有保健特效。镇安县外贸公司生产的压缩木耳质优价廉,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黑木耳有十几个品种。棕树生耳,叫光耳子,品质最佳,属大宗收入。商洛黑木耳就是指的栋树耳。构树生耳,叫毛耳子,背面多毛,体重质差。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杨耳、柿耳都可食用,但味均不及光耳。 商洛黑木耳全区各县、市都有,主要用栋树人工培育生产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分别占全区30%、25%左右。1998年全区产木耳541吨成为全区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五.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万湾李梅

万湾李梅

万湾村地处丹凤县城城西14公里处的棣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丹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下水灌溉),是一个天然的无公害生产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勤劳的万湾人大力发展李梅等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栽植李梅1500余亩,挂果500余亩、年产优质李梅500余吨。所产李梅个大、肉厚、核小、酸甜适中,色浓味纯,远销宁波、广州、温州、福建等11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李梅已成为为丹凤特色品种。

2003年10月万湾李梅生产基地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无公害果业类生产基地(证书编号:WNCR-XNO3-2004)。

六.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商洛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糍粑排骨是一道带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新菜色,柔软的糍粑包裹着酥烂入味的排骨,再油炸至金黄,入口松化内里软滑,带有排骨肉汁,口感非常丰富。

七. 陕西省 商洛 商南县 商洛黑木耳

商洛黑木耳,史称 “上洛耳”,素有山珍美肴佳称。古往今来,商州人总把“上洛耳”视为礼尚佳品,大凡到商 州来的客商,也把能食得上“上洛耳”为幸事。故有“客自远方来,食以上洛耳,饱尝口头福,酬谢山珍儿”的赞句

商洛黑木耳具有片大、肉厚、鲜而不腐的特点。用木耳炒大肉是人们最喜食的名菜。它不仅 是肥肉鲜而不胧腻,还有清香扑鼻,开窍振欲,消化纤维的奇效。用木耳佐以粉面、黄花、五香调料做成鲜耳汤,不但颜色鲜妍,味道芳香,还能开脾健胃,提神益智。



八.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岭沟米

岭沟米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岭沟红米色呈肉红,颗粒饱满,气味馨香,下锅煮蒸,浓香顿生,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甘馨味长。

岭沟米,产在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曾为“贡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陕西布政司选岭沟米进献,慈禧以米为餐,香味奇特,久聚不散,沁人心脾,当即定为“贡米”。自此,“岭沟米”就成了王室御用物。

岭沟米生长的小地名叫杨家沟口。属北阳山谷地,山势宽敞,属“喀斯特”地貌。杨家沟口的水田中心,有碗口粗一股子浸水泉,常年涌流不息。泉水呈淡红色,油质状,夏季清凉,冬不结冰,浇灌着这片水田,得这股神水之助,这里的水田产出的大米清香袭人,尤其泉水四周的核心地块,更是馨香无比。

岭沟米的品种是地方古老的“冷水红”。约有百余年历史,其色呈肉红色。籽粒饱满。岭沟米下锅煮蒸,浓香立生,饭熟揭盖,郁香满怀;故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的赞语,也有“香米”之誉称。

解放后,“岭沟米”依然有名。1955年,陕西省委选购岭沟精米200斤由外事交际处招待外宾。1961年粮食部门遵照上级指示,定为镇安上等米,予以加价收购。1966年程家川稻农选精米50斤,上京敬献毛泽东主席、1总理。迄今,岭沟米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品质更佳,产量更大。已成为当地人民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每到收获季节,八方客商争相购买。

九.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核桃

丹凤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是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重要批示的发祥地,同年9月,国务院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十六省(市)代表参加的核桃生产现场会,大大激发和鼓舞着丹凤30万人民一代又一代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26.5万亩、536.5万株,其中良种栽培面积10.5万亩、315万株。核桃总产达到1.38万吨,产值达2.76亿元,已成为丹凤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

地域范围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东南麓,东经110°7′49″-110°49′33″,北纬33°21′32″-33°57′4″。南北相对高差1645.9米,海拔412米-2057.9米。丹凤核桃生产地在丹凤县境内东至桃坪大老林沟,西至棣花的雷家坡,南至竹林关的雷家洞,北至庾岭的陈家铺,涉及21个乡镇20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生产面积6710公顷,年总产量587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丹凤核桃生产地是土石山区,全境呈“掌状”地貌,北玉皇顶与南雷家洞(海拔412米)间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划分为河谷川塬、低山丘陵、中山三个农业地貌形态。垂直分布着水稻土、潮土、淤土、紫色土、褐土、黄棕壤、棕壤,pH值6.3-8.3,土壤容重1.03-1.75g/cm3,土壤孔隙度50-5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8-3.09%之间。

(2)水文情况:丹凤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丹江、银花河、武关河、老君河、资峪河等14条,均属长江水系。总径流量12.28亿立方米,水库7座,塘池2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其次为山涧泉水。河流平时清澈见底,汛期水量猛增。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又以泉水形式出露,排泄于河流,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g/L的重碳酸

盐型淡水,pH值7.4-8.9,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丹凤县属凉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直入、冬季西北季风活跃,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总幅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687.4mm。年平均气温13.8℃,大于0℃积温5103.6℃,大于5℃积温489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17天,年有效生长期长。由于核桃是温带树种,丹凤的气候特点,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核桃在丹凤栽培历史悠久,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先在京都长安试种,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旺盛,挂果累累。唐代以后,丹凤核桃已有相当规模。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50年代后期核桃就成了丹凤的主导产业,且受到了国、省、市的赞誉,当时的商洛地委、行署为了推行丹凤的经验作出了“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决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尚,并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全国推广。如今,核桃已成为丹凤的当家产品,2007年丹凤核桃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果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龙驹寨镇、棣花镇、商镇、资峪乡、月日乡、寺坪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双槽乡、铁峪铺镇、武关镇、赵川乡、花园乡、东岭乡、竹林关镇、土门镇、留仙坪乡、桃坪乡、花瓶子乡、毛里岗乡、丹江社区、中街社区、凤麓社区、水泉社区等21个乡镇四个社区,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品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丹凤种植的核桃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丹凤核桃生产执行《丹凤县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0)等标准。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核桃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期才能采收。核桃完全成熟的特征:外果皮由青变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核桃壳坚硬,呈黄白色或棕色。当全树80%的核桃成熟(约有1/5顶部出现裂缝)为最适采收期。果实采收后,拣出脱皮果,对未脱青皮的,用40%的乙烯利水剂浸醮或喷雾。堆沤3-5天后,及时脱皮。将脱皮果用水洗净后立即晾干或烘干。

(5)生产记录要求:丹凤核桃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农业投入品的种类、生产厂家、施用时间、施用量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丹凤核桃坚果方椭园形,横径35-55mm,外壳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无露仁、虫蛀、霉变、异味、破损、空壳、黑斑和出油。无杂质、未经化学漂洗处理,坚果含水量≤8%,且取仁容易,种仁饱满,仁色黄白。平均果重大于10g,空粒果小于1%,破损果小于0.1%,黑斑果小于0.1%,出仁率大于50%。

(2)内在品质指标:丹凤核桃富含磷、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核桃仁含脂肪60-70%,粗蛋白在1.5%以上,糖在10%以上。

(3)安全要求:丹凤核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NY5307-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丹凤核桃采用的包装袋为麻袋或编织袋。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丹凤核桃”字样,并执行国家有关包装标识的标准和要求。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十.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寺坡橡子凉粉

在洛南县,寺坡的橡子凉粉历史悠久。寺坡乡南山盛产橡树,人们把成熟的橡子打回来,去外壳,晾晒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凉粉,每公斤橡子可以做2公斤凉粉。橡子凉粉制作工艺较复杂,尤其是对水的要求十分严格,寺坡群众多用本地南山里流出的无污染的泉水,凉粉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高塬村八组的李天民做橡子凉粉,已有8年的时间,最初只是在寺坡乡及附近的几个集镇上卖,后来逐渐打开了销路,他与商州洛南的一些饭店签下合同,需要时按时送货,平均每天出售40多公斤,价格4元1公斤,他靠卖橡子凉粉年收入1.5万余元,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今年西安、渭南的一些饭店又与他签了供货合同。在高塬村,已有30多户农民靠卖橡子凉粉脱了贫。

据了解,为了做大橡子凉粉这一风味,寺坡乡当地政府已多方协调,准备修建橡子凉粉加工厂,将寺坡橡子凉粉销往更多的地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