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有哪些适合带走的特产水果 长治必买的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有哪些适合带走的特产水果 长治必买的三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20:01:38

一.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二.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三.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上党堆锦

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山西古上党地区(今长治市)所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品。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四月,未登基的唐明皇李隆基以临淄王别驾潞州(今长治)时,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工艺品堆绢带到上党古城,后流入民间。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这一手工技艺日臻完善。1915年,上党堆锦《春夏秋冬》四条屏荣获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银质奖,蜚声海内外。2008年,上党堆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上党堆锦在上海世博会参展并进行演示,国内外参观者赞不绝口。

上党堆锦传承人凃必成(本缘),1947年6月出生于三晋古镇端氏,自幼习画,0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山西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中华堆锦艺术家。1968年开始从事大唐绝艺——上党堆锦艺术的制作、设计和研究工作,系上党堆锦艺术推陈出新第一人。他的堆锦精品参加过1972、1978、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二、三届工艺美展,后又多次参加全国性工艺美展,并多次荣获金、银、铜及优秀奖。2003年凃必成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全国科技专家;2007年,凃必成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9年,凃必成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授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称号。凃必成创作的堆锦精品多次获国家、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领域的殊荣,其中堆锦精品《观音•文殊•金刚手》和《白度母》荣获“百花杯”和“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堆锦精品《佛堂全像图》、《巍巍太行》和《祥寿五佛母》被国家文物局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上党堆锦文化产业园由山西上党堆锦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长治堆锦研究所、上党堆锦艺术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凃必成艺术家工作室等组成,其目的是把上党堆锦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当代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传统文化产业。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水果凉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应时水果琳琅满目,潮州柑更是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有特色。此外,全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几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五.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肃宁县无公害水果

肃宁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建于2000年占地面积400亩拥职工150人,技术人员5人。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作。年可产水果1000吨以优良的品质取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六.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大凤丸

大凤丸产于古潞州的传统名药。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通经络、强肝肾、补虚养壮的功能。对于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以及妇女产前产后一般风症有特殊疗效。许多卧床多年的患者,服后药到病除。在华北、西北尤其是山区,享有很高声誉。处方始于明末清初,由“万镒堂”药号根据祖传秘方配制成药,霜蜡为丸。

当初炎帝在上党尝百草,不仅是发现了农业的种子,还发现了药材和发明了医药。聪慧的上党人民受炎帝的启迪,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研制成功了许多卓有疗效的中成药,潞城的大风丸即是其中之一。相传在明弘治年间,潞城合社村的郭泰恒一家染了一种腰腿疼的怪病,久治不愈,郭泰恒颇懂点医理,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在明弘治三年研制成功了治疗腰腿疼的配方汤药,经服用疗效显著,取名"大风汤",至嘉靖年间正式投放市场。明末,后代郭忠镒老先生在汤药的基础上改汤剂为丸剂,首创"万镒堂"大风丸。大风丸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补虚养壮,加速血液循环等功能,主治男女老幼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遍身肿痛,尤其用于妇女胎前产后一般风症及10年以上陈年老病,效果更佳。据现存"万镒堂"印票介绍:

本堂先祖得授仙方,精制大风丸……远近驰名,村中并无二家。……此药专治男妇腰腿疼痛、半身不遂、遍身肿痛、左瘫右痪、筋脉拘挛或聚或块、五劳七伤、鹤膝风症。男妇服此药百发百中,其效如神。

大风丸以黑木耳、杜仲、淮牛漆等多种名贵中草药配方,以黄酒炮制,烘干为粉,再以黄米起胎,醋炼为丸,"选料考究、宁无勿滥"。由于大风丸的神奇疗效,所以从明代起就一直作为郭家的祖传秘方和立身之本,传长不传次,传男不传女。

建国后,"万镒堂"第11世传人郭金星响应政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携带制药工具参加了合室村供销合作社,仍以"万镒堂"名义从事大风丸的生产,1956年加入县社。1957年,大风丸的生产归县供销社药材经理部经营,后改为药材公司经营。1983年改为潞城县中药厂经营。

随着生产的发展,大风丸的制作由手工操作,发展为机器操作,质量相应提高。1965年,经山西省卫生厅药政字159号文批准,延续600余年的"万镒堂"老字号改为当地名山---卢医山商标。1979年至今,大风丸一直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卢医山商标被山西省工商局授予著名商标称号。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入《药品标准》一书,在中成药剂中列第10位。潞城中药厂在保持大风丸传统特色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开展以第12世传人郭五春为首的研新药、改剂型、创精品活动。1996年,大风丸被国家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称号,产品远销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受到全国各地用户的好评,供不应求。2000年1月13日在中国第三届农产品南京展销会上,获得最受欢迎产品奖,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七.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八.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山西饭食

山西饭食

团子和软米糕是山西省长治地区自古以来过春节必做的一种饭食。其中襄垣的团子、沁县的软米糕最有名气。它们由当地生产的一种优质软米的面粉,加上玉米面,与红豆、红枣合制而成。团子要把红豆、红枣做成的馅包在里面;软米糕则是一层糕面一层枣泥,上笼蒸熟,软、香、甜融为一体,香醇可口,乡村一般家户,过春节都要蒸上百个团子,作为正月里的主要饭食。

九.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小米焖饭

【小米焖饭】小米焖饭的原粮为“沁州黄”。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制作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的杂物拣净,用清水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粘锅,然后,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后用热火焖至小米开花即成。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菜或者尖椒土豆丝更佳。特点:色泽金黄,软绵香甜。

十.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酥丝饼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在准备攻打一个叫宛城的地方,遭到王莽的大将甄邱赐率领的主力军阻击,一场鏖战,刘秀败退,单骑逃走,沿路讨饭逃到襄垣史北村躲避。一日,饥饿难忍的刘秀昏倒在地。小贩郭师傅见之可怜,就将刚出炉的“酥丝烧饼”,掰了半个递给刘秀吃。刘秀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净光,吃罢后跪在地上给郭师傅叩了个头,拜了三拜,并说:“我若有出头之日,定会重谢!”起身扬长而去。众人还以为他是饿昏了头脑,在说胡话。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坐了皇座龙椅,每天山珍海味,总觉索然无味。一天突然想起落难时在襄垣史北村吃的那半个“酥丝烧饼”,于是派人把郭师傅请到京都款待。郭师傅便把“酥丝烧饼”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御膳房,刘秀吃着酥香可口的烧饼说:“味道差不多,怎么形状不一样?”郭师傅说:“当年我是将一个饼子掰了半个给你吃。”刘秀说:“半个烧饼救了我一条命,否则我哪有今天,我看你不如把它一切为二,称之‘半疙瘩’。”郭师傅回到家乡后,就把原来圆形的“酥丝烧饼”在做法上多了一道切的工序。为遵皇上的口谕,就将酥丝烧饼改叫“半疙瘩”,一直流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