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焦作名吃特产有哪些 焦作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焦作名吃特产有哪些 焦作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22 19:19:17

一.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上庄姜

上庄姜对外也称清化姜,是怀庆三辣之一,具有块大、丝细、色黄、味鲜、产量高、易储藏等特点,且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历史上,人们就制作出“糖晒伏姜”、“糖腌姜片”用来医治胃寒病。1993年,以上庄生姜为原料生产的“姜参蜜宝”饮品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

上庄姜自晋朝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连年送往京城。2000年,全县种植面积约1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月山镇上庄村、柏山镇下期城等村,生姜亩产可达2500公斤左右。2007年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08年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产品认证。上庄生姜及其制品姜酱、姜片、姜粉等,已成为博爱县重要的地标性产品,和博爱人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

2008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技术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怀姜

怀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姜

博爱生姜具有块大、丝细、味道鲜、香辣可口、产量高、百煮不烂、抗逆力强、含水少、易加工、耐储存等优点,用它加工成的“怀姜炸酱”、“姜辣酱”香辣可口,是不可多得的餐桌佐料。生姜还是不可多得的中药材,当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用生姜配制成多种单方医治疾病,如糖腌姜片用来治胃病;鲜姜、茴香、大料花椒、肉桂磨在一起制成五香姜粉,既可作为佐料,又可用来治胃寒,而且以生姜为原料生产的“姜参蜜宝”饮品曾于1993年荣获首届“中国保健博览会”金奖。

怀姜产地范围为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 怀菊花茶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马村区 咸鱼蒸茄子

原料: 咸鱼200克,茄子300克,油、味精、姜片、辣油。 制作方法:咸鱼浸泡、切成小块,茄子去皮(最好选肉质厚实的青圆茄),茄子切长条,过油,连同咸鱼块放入碗中,加油、味精、辣油、蒜、姜片,隔水蒸10分钟即可。

五.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浆面条

博爱这个地方小吃还算比较多,如果严格推敲起来,应该是舶来品比较多。因此在博爱的流行小吃一般是短命鬼,印象中很多小吃就像饭店里的白酒,仨俩月就要换一种面容。生命力比较强的大概有这么一些:米皮,据说西安是正宗;烩面,好像郑州的比这里的还要有名气;刀削面,当然是人家山西了;米线,自然是云南的天下……

数来数去,如果说多少有点博爱特色的小吃可能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的做法很简单,用做豆腐时挤出的豆汤当老汤在锅里熬,汤烧开后将面条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放到碗里加配料,配料则是水煮花生、黄豆,凉调芹菜,芝麻炒焦后轧成的的碎末,香油等等,不放酱油、醋等佐料。这样做出的浆面条面色很白,白中有青,青中有红,红中有黄,味道酸中有香,香中有脆,如果放些辣椒油一类的佐料,十分可口。吃法更是简单,一双筷子即可,是博爱的一道名吃。

过去的时候,浆面条只是一般人家里的副餐,不是每天都可以享受得到的,因为那时豆腐做得少,因而浆面条的主要原料酸豆浆就少。何况,还要有花生、黄豆之类东西。即使这样,那时候的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浆面条只是一种小吃,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又因为好吃,营养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吃有了深刻的变化,野味和稀罕成了首选的目标,况且浆面条可口、便宜、实惠,一大碗才卖1块多钱,一碗就能吃个差不多,这是浆面条进入市场的主要动力,这样浆面条才“犹抱琵琶半遮面”,逐渐在市场上露出峥嵘。

不过最开始,也仅仅是在路边的地摊上能够吃到浆面条。浆面条进入大饭店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一进入大饭店,它就有不可收拾的欲望,逐渐占领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倒是成了一种餐桌上的主食,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饮食是一种文化,像川、豫、粤大菜,满汉全席,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的内涵,博爱没有典型的大菜,浆面条的出现总算是弥补了一下饮食上的缺憾。

那么,浆面条是否也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文化内涵呢?现在实在是差无考证,浆面条的历史和传说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对博爱很有名的传说或者说是揶揄倒是博爱人的精明,或者说是博爱人最抠门,这和浆面条实在是套不上近乎。浆面条不想粤菜等等那么明显,也许这是小吃的一个重要特征?说不清。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坐在路边吃一碗浆面条,还是在五星级饭店点一碗浆面条,都是很可意的事情,因为喝上一口面汤,酸溜溜、香喷喷的,这种享受谁说不是一种文化呢?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孟州烧饼

孟州烧饼:香酥可口,面饼和芝麻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经过特殊工艺的烤制,自然酥脆,咸淡适宜。

七. 河南省 焦作市 山阳区 小煎牛柳

调料:泡辣椒、干辣椒、红油、料酒、姜、葱、蒜、白糖、味精、胡椒粉、水芡粉、白萝卜、豆瓣酱、色拉油等适量。

刀工成型:将牛柳一半切成玉米大小的丁,另一半牛柳切成丝。泡椒切碎,干椒切成丝,白萝卜雕成10个玉盏。

烹调方法:油锅置火上,下切好的牛柳丁,放入姜末、蒜泥、泡辣椒炒熟,加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勾少许水芡粉淋红油起锅,分别装在10个萝卜削成的玉盏内,将另一半牛柳丝、干辣椒丝、姜丝、蒜片下油锅炒熟、加盐、味精、糖、豆瓣酱炒一下淋红油,撒上用油炸酥的松子和匀装于盘中间,周围放玉盏牛柳即成。

八.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马宣寨大米

马宣寨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宣寨大米

马宣寨的村名是明洪武帝朱元璋钦赐的。原来,南临黄河、西接沁水、荷塘密布、土地肥沃的马宣寨曾出了一个武将马宣,官至北平都指挥史,与燕王朱棣共同把守大明的北大门。据说,马宣到都城南京面君时路过家乡,便带着本村藕田荷塘里所产的“菡香稻米”献给朱元璋,皇帝吃出了一股藕荷香,倍加称赞。

如今,2000多口人的马宣寨已于2006年开始用合作社的形式传承这段历史佳话,生产绿色无公害“菡香稻米”。

马宣寨村名列河南名牌农产品的“菡香牌”大米,2010年10月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2月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奖。

地域范围

马宣寨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河南省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北纬35°10′20″——35°10′54″东经113°38′11″——113°38′50″,总面积2万亩,年产量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米粒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无发霉变质,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2. 内在品质指标:硒含量实际检测值为0.014mg/kg,占总量的0.00001‰-0.00002‰。3. 安全要求:马宣寨大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 /T391-2000)、《无公害麦茬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4108/T022—2006)、《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 /T393-2000)、《绿色食品 大米》行业标准(NY /T419-2007)、《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 /T658-2002)、《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 /T1056-2006)等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化肥和高毒农药,确保马宣寨大米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九.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绞胎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

北宋时,当阳峪窑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传统,将绞胎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完成了由陶到瓷的历史转变。高温烧造,胎质细密坚硬,釉色油润光亮,几乎不吸水,完全符合现代瓷的标准。而唐代绞胎与唐三彩一样,基本上都是陶质的。当阳峪窑绞胎瓷的烧造成功,为中国陶瓷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黑、白等多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这样胚体上就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再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人窑烧成)。
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巧夺天工。绞釉瓷几乎是与绞胎瓷同时出现的。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当阳峪绞胎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现辖行政区域。

十.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孟州纯手工老虎鞋

凡在中原地区生活的人,对儿童穿的虎头鞋是再熟悉不过了。它给家庭带来欢乐,给父母带来希望。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

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唇,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情孩子健康成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