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莱芜山货特产有什么 莱芜哪里能买到各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莱芜山货特产有什么 莱芜哪里能买到各地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04:52:30

一.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干烘茶

干烘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明代由皖入鲁,盛行莱芜,辐射齐鲁,福润万千黎民,史曾上贡朝廷,故有“齐鲁干烘”之美名。当今二十一世纪初,山东五福茶业创始人、齐鲁干烘复兴者——吕守祥,承前启后,磨砺十载,创新研制成皖、闽、贵、浙、滇五大系列干烘茶产品。

干烘又名“黄大茶”,源于安徽省霍山,六安一带,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后传入莱芜,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其叶大,梗长,为半发酵茶。其汤浓色重,具有浓烈的老火香,性温,适于胃不好人群。此外,黄大茶具有药物作用,可治轻微感冒,帮助消化,提神,解乏,解酒,止渴等功能。是莱芜人喜好的饮品,亦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齐鲁干烘茶之所以受到齐鲁地区人民的喜爱,是因为与我们当地的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喝干烘茶“解咸、养胃”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解咸”事实上就是能化解人体多吸收的盐分,“养胃”就是暖胃,其次能化解油腻,加快胃排空,达到降血脂、降血压的目的。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顺香斋香肠

莱芜香肠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莱芜香肠产于莱芜市城北三十里的著名古镇——吐丝口(现为口镇),是山东名吃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增进食欲,健胃理气等功能和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

莱芜香肠也叫南肠,做南肠,当年有大名鼎鼎的顺香斋。顺香斋的创始人叫苏志亭,是济南历城人,祖上就是经营香肠的,但是生意并不是很好。清朝末年,苏志亭举家迁到博山。那时的博山已经是个繁荣的城市,手工业发达,作坊遍布大街小巷,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可是做了几年,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

苏志亭又迁到了莱芜城北的吐丝口,也就是今天口镇。吐丝口历史上是个有名的集镇,在宋代就是齐鲁蚕丝的主要集散地。清末的吐丝口虽已衰落、繁荣程度难比博山济南,却也算是热闹的地方。苏志亭就是在这里,一手创出了顺香斋和莱芜香肠。

新中国成立后,百年老字号“顺香斋”几经变革,在新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70年代以来,口镇及所属下水河等村,在国营香肠加工厂“顺香斋”的影响带动下,纷纷开办香肠加工厂,使莱芜这一名吃制造业更加兴旺。目前,香肠加工厂有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1955年,原厂家被改为公私合营企业;1966年,随着对私营工商企业改造的顺利完成,“顺香斋”企业被改为国营单位;1986年,经莱芜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

2005年根据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在原莱芜市顺意肉制品有限公司、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顺香斋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登记拥有“顺香斋”和“南肠”两个品牌,企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产品畅销不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22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的集肉制品、酱腌菜、调味品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是莱芜最大的肉类制品生产厂家。下设三个大型车间、九个科室、二十六个连锁店。其主导产品“顺香斋”牌南肠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味美可口,别具味道等特点,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先后荣获“山东省优质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莱芜香肠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并具有耐贮耐运等优点。目前,莱芜香肠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鲁香斋、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原料

莱芜香肠,旧称“南肠”,是饮誉省内外的传统名吃。清道光年间开始生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莱芜香肠以顺香斋南肠最为上乘,以莱芜猪瘦肉和小肠为主要原料,配以砂仁、八角、边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种中药,外加自制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营养丰富,并具有耐贮耐运等优点。目前,莱芜香肠加工厂已增至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莱芜香肠的原料,原是一种莱芜当地产的、叫做“莱芜黑”的黑猪猪肉。这种猪通体乌黑,特别好养,母猪产仔多,还不挑食,吃糠咽菜也能长得一身好膘,因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其主要原料是莱芜猪之瘦肉和小肠,其佐料原为十余种,外加优质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年加工香肠500万斤,另外,还研制开发了系列产品,深受客户欢迎,产品除销往本省外,还销往北京、天津、东北等地。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南肠更是名闻遐迩,真正黑褐油亮,异香扑鼻,可谓上乘佐餐之佳品。主要特点:久置不腐不坏,滋味醇厚,具有开胃、顺气、舒肝、健身的功效,是外出旅游的便捷食品。加工方法:1.将莱芜黑猪肉切成薄片,加酱油、精盐以及多味中药粉拌匀。2.腌制2天并多次翻拌均匀。 3.取肠衣数条,把腌好的肉料依次装入,并定长分节,挂在阴凉处晾晒。4.汤锅加水、酱油、多味中药材烧开,上放竹批为垫,把晾至微干的香肠放入,用小火蒸煮熟,晾凉出售。起源与发展:“顺香斋”南肠(香肠)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位苏有南中医为母亲治病而创立的小吃食品。历经一百五十多年的风雨沧桑“顺香斋”在山东尤其是莱芜家喻户晓,成为莱芜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百年老字号“顺香斋”几经变革,在新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九五五年,原厂家被改为公私合营企业;一九六六年,随着对私营工商企业改造的顺利完成,“顺香斋”企业被改为国营单位;一九八六年,经莱芜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二○○五年根据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在原莱芜市顺意肉制品有限公司、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顺香斋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登记,企业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产品畅销不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22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的集肉制品、酱腌菜、调味品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是莱芜最大的肉类制品生产厂家。企业荣誉:该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优质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四.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牛心柿子

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树势强健,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 100 克,最大 150 克。心脏形,橙红色,果肉细,纤维少,汁多,味甜,含糖量高,多数无核, 10 月中下旬熟。果实以个大、色艳、味甜、多汁著名。现有面积 5 万亩,年产量 3600 万公斤,主产区为北部山区的茶业口镇、雪野镇,南部山区的高庄街道办事处和牛泉镇。

五.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吉山黑鸡

莱芜吉山黑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莱芜吉山黑鸡是莱芜市畜牧兽医局以培育高档特色品牌肉鸡、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为目的,利用国内多个著名的地方品种,以肉质风味特性为主选目标,经过杂交建系、品系选育、定向培育的肉质香醇的优质肉鸡专门化品系。

吉山黑鸡全身羽毛黑色,着生紧密,具金属光泽。单冠红色,头颈挺举,尾羽高耸,背部似“ U”字形,胸部发达。该鸡遗传性能稳定,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和抗病力也很强。鸡肉质地鲜美,黑鸡胴体洁白美观。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肉质细嫩,滑嫩爽口。

吉山黑鸡成年公鸡2.0-2.6千克,成年母鸡1.8-2.2千克,半净膛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屠宰率达70%以上,且随性别、年龄、饲料而异。该鸡繁殖力较强,产蛋性能较好,4个月左右性成熟,年均产蛋180枚,蛋壳中等厚,呈褐色和淡褐色。种蛋受精率达94%左右,孵化率85%以上,有一定的就巢性。

申请人:莱芜市莱城区三黑一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莱芜吉山黑鸡是莱芜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因其原先的主要产区在吉山上及其周围而闻名,故命名:莱芜吉山黑鸡。因其耐粗饲、肉质好。后来逐渐遍布全莱芜市。现在主要分布在莱芜市的雪野、茶叶口、口镇、大王庄、和庄、寨里、羊里、杨庄、苗山、方下、牛泉、颜庄、里辛、黄庄、辛庄、凤城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高庄街道办事处、鹏泉街道办事处、艾山街道办事处等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1083 个行政村,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现存栏莱芜吉山黑鸡50万只,年出栏莱芜吉山黑鸡200万只。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吉山黑鸡体型小而紧密,属肉蛋兼用型品种。其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颈部羽毛为金黄色,单冠红色,头颈挺举,尾羽高耸,胸部发达。成年公鸡体重1.8-2.2㎏,成年母鸡1.5-2.0㎏,生产母鸡开产日龄160-180天,500日龄产蛋量180枚,平均蛋重为48克,蛋壳中等厚,呈淡褐色。 2、内在品质要求:吉山黑鸡屠体皮肤微黄,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鸡肉肉质细腻,肉味香醇;莱芜吉山黑鸡肌肉内脂肪含量为1.3%,亚油酸含量为3.8%,蛋白含量高,与猪肉、牛肉相比,莱芜吉山黑鸡的营养指标更符合人体需求,因为其脂肪含量很低,所以,莱芜吉山黑鸡是肥胖者的理想肉食。吉山黑鸡熬制的鸡汤色泽洁黄,汤味浓郁鲜美。适合老人、小孩、身体虚弱者食用。 3、安全要求:莱芜吉山黑鸡生产严格按《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六.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锡雕

莱芜锡雕又称西关村王家锡雕,是山东莱芜汉族民间雕刻艺术品,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锡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据史料记载,莱芜锡制品第一代传人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所做锡制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睐,成为贡品。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已高度发展,当时从事锡雕加工制作的艺人主要分布在莱城西关、杨庄、寨里一带,而艺术水平较高的首推莱城西关王氏一家。史料记载:“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现孔府所藏部分锡制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出嫁时定制,可见这一时期的锡雕工艺已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期。

莱芜锡雕以精锡为原料,以锉、锤、刀为主要工具,经设计、化锡、制钣、下料、焊接、铣磨、雕刻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技法上采用锻、塑、雕、焊、镶嵌、多材质组合等技法,凹雕、线雕、浮雕并用,表面抛光度可达10级以上;造型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

莱芜锡雕按类别可分为礼器、饮具、灯烛具、烟具、薰具、文具、化妆盒、纪念章、浮雕摆件、花瓶、储藏用品等;按表现内容与形式分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多达100种以上;借助地域文化故事传说、瑞兽花鸟、诗词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寄托人们美好的精神向往。

七.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莱芜生姜又名黄姜、大姜,为山东名产。素以块大皮薄、色泽鲜亮、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营养丰富、耐贮藏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被国家列为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风味姜丝肉采用上等的猪里脊及莱芜生姜,肉干香辣,姜丝脆而不辣,咸鲜味美宜于酒菜。

八.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棋山炒鸡

莱芜炒鸡以其味醇、质朴、实惠的风格,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莱芜炒鸡又成了当今莱芜餐饮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在当地异常火爆,而且现已开设到周边的泰安、临沂、新泰、博山等地。

说起莱芜炒鸡的由来,最早兴起于位于莱城东北方的夹岭山。此山是莱芜通往著名瓷都博山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段山路蜿蜒崎岖,重山叠嶂,人烟稀少,致使过往的司机、路人就餐困难。当地头脑灵活的人看准了这一商机,在风景秀丽的宽阔地带搭起草棚,垒起了土灶,并就地取材,选用漫山遍野放养的土鸡,当着客人的面现宰现杀,用农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炖制,一壶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鸡就端上来了。只见酱红色的大块鸡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绿的芹菜,柔软剔透的粉皮,宽汤热气,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吃着炒鸡,再点上几道或拌或炒的田间野菜和简朴实惠的家常小吃,环视着迷人的奇山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以驱散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这种吃法,伴随着汽车飞转的车轮越传越远,“夹岭炒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里人带着家人、朋友,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吃炒鸡,生意越来越红火。精明的山里人现已把炒鸡店开到城里来了。

棋山炒鸡原料:土公鸡。 调料:香菜、葱姜、干红辣椒、花椒、酱油、花生油、味精、炒鸡香料少许。 制法: 1、土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剁块,香菜切段,辣椒、葱切段,姜切片。 2、鸡块放入高压锅内加水,上火压8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晾凉。 3、炒锅上火,放底油,下入花椒、辣椒略炸,下入鸡块煸炒,下入葱姜、香料粉,炒至啪啪作响时,放酱油,撒上香菜段和少许味精翻匀,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红润,干香耐嚼,麻辣可口。

九.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雪野鱼头

雪野鱼头说莱芜当地特色名吃,最著名的店是雪野三峡景区内的邢府公老店,该店是雪野鱼头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雪野三峡内形成的天然湖,水质清澈,出产的湖鱼味道独特鲜美,因游人可在湖边围桌而坐,赏山水之景,因此有“湖边吃鱼”之说,景区内人均消费50元左右。

十.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文石

莱芜文石崛起于鲁中山区,这里山水纵横,地形复杂,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这些奇石几乎遍布莱芜所有山区,主要分布在莱城东部的和庄乡和孝义北岭以及汶河南岸的丘陵山区。分布广、储量大,现正在开发之中。莱芜奇石,种类很多,仅从地表层发现的就有三十余种,我们叫它莱芜文石。其特点是:透、漏、瘦、皱、丑,形态各异,奇巧天成。大者顽中寓秀,小者剔透玲珑,纹理清晰多变。其中有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的石灰石,结构神奇色彩鲜艳的马牙石,石质坚硬恍若透明的方解石;形象逼真驰名中外的三叶虫化石,还有图案清新奇异的莱芜彩石以及鹅卵石、沙积石、斧劈石、姜狗石、上水石、木鱼石、石胆石等,资源十分丰富。我市赏玩文石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上朔到明朝。据考证,孝义楼村当年刘家花园的一块大型置石(现已运往泰安岱庙北门里放置)就是明朝后期该村在山西做官的刘洞九回乡后设置的,东门外当年于家花园的一块,号称莱芜石(现放置在莱城区委院内),也是这个时期的。这两块置石都是产于莱芜当地的太湖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