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山区哪里买土特产好 黄山风景区特产在哪买合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山区哪里买土特产好 黄山风景区特产在哪买合适更新时间:2023-10-13 07:16:02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猕猴桃

“黄山猕猴桃”在民间又称作“杨桃”,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黄山风景区,到处皆有,随手可得。

“黄山猕猴桃”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在2000多年前,黄山就生长着许多象棠梨一样的野果,黄褐色,果皮上有许多棕色小点,果肉里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种子,果汁甜带酸,黄山的猕猴很喜欢吃,故称“黄山猕猴桃”。猕猴桃种子虽小,生命力极强,随猕猴的粪便四处传布,因而五百里黄山猕猴桃牵藤挂蔓,遍地皆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来黄山考察时,对猕猴桃作了一番研究。他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黄山猕猴桃”品种多达20多个,多数长在阴湿的山林中,其藤善攀缘,悬挂在岩石与树上,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黄山气候阴凉,多云雾,所以这里的猕猴桃多汁而甜,果香味重。“黄山猕猴桃”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有酯类、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铁、镁等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特别多。据医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一10倍,比苹果高19一83倍,比梨子高32一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山座落在安徽歙县、太平、休宁、黔县之间,巍峨奇特的山峰,苍劲多姿的劲松,清澈不湍的山泉,波涛起伏的云海,号称黄山“四绝”,引人入胜。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冠,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

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 “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 “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0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岗村、充川等的品质最好。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芽叶,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

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黄金。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也以80℃左右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0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历史渊源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绿茶,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0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徵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0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我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河北深县人,已离休,现住黄山市)于乙卯年(1975)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1875年)开始制造的。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谢正安(1838-1910)字静和,毕生经营茶业,先后开设了“谢裕大”茶号等厂栈励精图治,以德兴商,长达半个世纪。1875年首创黄山毛峰,畅销欧亚可谓一代儒商,时系黄山大小两源唯一的红顶商人。

产地沿革

黄山一带在清朝光绪前原产外销绿茶。自光绪元年漕溪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其芽茶原料选自充头源茶园。则黄山小源之充头源系黄山毛峰的发源地。因其属黄山干脉南行而转东之南向第一个深山窄谷村庄,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实属“高山产好茶”。

三.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桂林汤圆

    桂林汤圆与众不同, 其个体稍小, 用上好糯米磨浆, 压干成粉, 再和成团做皮, 以桂林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馅制成。煮汤圆可用黄糖或冰糖, 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鸡蛋。这样, 汤圆滑爽、营养丰富, 是小吃中的名品。( 桂林)

四.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竹笋

黄山竹笋--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吉林省 辽源 龙山区 鹿葺

鹿葺

六. 广东省 深圳 南山区 甜桃

主要分布在南山、松岗、塘下涌、罗田、燕田、龙华、石岩等地。以南山甜桃最著名,南山甜桃种植有70多年历史,所产甜桃爽甜如蜜,大如碗口,一个有半斤重,南山甜桃与南山荔枝同享盛誉。( 深圳)

七. 广东省 深圳 南山区 盆菜

客家的盆菜驰名四方,不少深圳的大酒楼、餐厅都爱在冬天时推出盆菜,但大部分的盆菜都经改良,加入不少名贵菜式,如:大虾、带子、元贝等,但正宗的客家盆菜,全无这些海中的名贵材料,因为客家人一般住在山区,所以大部分材料都以蔬菜、肉类为主。最初的盆菜是山区的客家人,过年过节时,各人带自备的食物相聚一堂,但山路崎岖,相聚时食物已冷却,翻热时把所有食物倒在一个大盆中煮热,就成了盆菜的雏形,现在客家人红白二事,过年庆祝都会在自家围屋内大摆盆菜宴。


所谓的“盆菜”,是将荤素各道逐一烹制好的菜肴,一层层码放在盆里端上宴席,一盆菜里可荟萃有百菜百味, 包罗万有。关于盆菜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说盆菜是“一品锅”的始祖。相传南宋末年,宋帝(上日下丙)途经新界饥寒交迫,当地居民希望殷勤招待,但仓卒之间找不到大量盛装菜肴的器皿,居民急中生智用大木盆盛载菜肴,于是就有了“盆菜”。从此往后,盆菜,一直以来都是乡间的喜庆节日必选的传统菜式,它既有节省餐具的优点,又有“十全十美”、“美美满满”、“团团圆圆”、“盆满钵满生意兴隆”的美好寓意。不过,如今深圳的盆菜通常以陶瓷或金属等方便加热的较大盆器装盛,整盆放在炉火上边热边吃,红红火火,热气腾腾。

八.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如此影响力,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性,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鳜鱼闻起来“臭”,烹制后的鳜鱼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

黄山“臭”鳜鱼的腌制方法:

制作黄山“臭”鳜鱼主要是鳜鱼的腌制,因为鳜鱼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菜质量。腌制黄山“臭”鳜鱼首先要选用新鲜之鳜鱼,去掉鱼鳞及内脏,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可选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许精盐,然后逐一将鱼表面抹上适量的精盐,整齐地放入桶内,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在鳜鱼上面压上重物将鳜鱼压紧,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数日后闻到“臭”味时便可出桶,将鱼清洗干净便可用来烹制,腌制后的“臭”鳜鱼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冻保藏。

腌制“臭”鳜鱼的关键:

(1)在腌制“臭”鳜鱼的过程中,温度和盐量的变化都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30℃为宜,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盐量则以每25kg鳜鱼400-500克盐为宜,在此范围内盐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鳜鱼500克盐为例,当温度在10-20℃时,腌制时间约为7天,当温度在20-25℃时腌制时间约为4天,温度在25-30℃时则需2天时间便可腌制完成,达到“臭”的效果。

(2)腌制“臭”鳜鱼的桶以选用木桶为佳,这样才能使“臭”鳜鱼“臭”味醇正。在腌制过程中外加重物压制可以使“臭”鳜鱼烹制后肉质紧密,每天上下翻动一次能使盐份均匀地渗透每一条鳜鱼,使其出品统一。

(3)腌制“臭”鳜鱼还可以分为整条腌(适合于250克-500克/条的鳜鱼)和块状腌(适合于较大的鳜鱼,改小块后再腌制),烹制后风味都一样,但因块状鳜鱼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优点,故而更受食客们之喜好。

九. 上海市 金山区 金山蟠桃

金山蟠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山蟠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汉武帝内传》记载。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曾与汉武帝相会,送给汉武帝四个蟠桃,汉武帝吃后只觉通体舒泰,齿根生香,便想在皇宫花园栽种。西王母告知:“中夏地薄,蟠桃种之不生。”此后,汉武帝贪恋蟠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东方朔长途跋涉,西上昆仑,偷来蟠桃。汉武帝还把吃过的桃核,一个个谨慎地收藏起来,一直传到明代。据明代《宛委余编》记载:“元洪武时,元代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赐食武帝蟠桃于承华殿’十四字。 于1934年原干巷镇西北4里多的三家村(现为吕巷和平村)农民杨译同(松江人),在一片30亩的三环溪土地上种植包括蟠桃在内的桃树1000多株,后称“和平桃园”。2001年5月正式启动蟠桃产业化工程。

上海金山区成全国最大蟠桃之乡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廊下镇光明村、南塘村,金山卫镇塔港村、星火村、横召村,张堰镇秦望村,朱泾镇五龙村、慧农村,亭林镇周栅村、后岗村、驳岸村现辖行政区域

金山蟠桃

地域范围

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位于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全区面积586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9个镇2个工业区。金山蟠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保护范围包括吕巷镇所辖10个村、廊下镇光明村、南塘村、金山卫镇塔港村、星火村、横召村、张堰镇秦望村、朱泾镇五龙村和慧农村、亭林镇周栅村、后岗村和驳岸村等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07.001′至121°17.440′北纬30°45.274′至30°53.418′。区域生产面积4000公顷,产量达1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感官特征 金山蟠桃果实扁圆、果核小、外观艳丽、肉质柔软、纤维少、皮薄汁多、味浓香甜等特点,且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金山蟠桃果实底色为乳白色或稍带浅绿色,粉红至鲜红着色度达50%以上,可食率达到92%以上,单果重≥175g,无软果。 金山蟠桃产品符合NY 5112-2002《无公害食品 桃》的技术标准。 (2)内在品质指标 经科学检测,每100克金山蟠桃鲜果中,可溶性固形物达13—18克,蛋白质≥1克,以及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钙、铁、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蟠桃中含铁量较高(≥3.15mg/kg),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 (3)安全要求 金山蟠桃严格执行NY 5113-2002《 无公害食品桃产地环境条件》标准。 ①砷的测定 按GB/T 5009.11规定执行。 ②汞的测定 按GB/T 5009.17规定执行。 ③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按GB/T 5009.19规定执行。 ④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磺、马拉硫磷、对硫磷、甲拌磷的测定 按GB/T 5009.20规定执行。 ⑤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测定 按GB/T 5009.146规定执行。 ⑥多菌灵的测定 按GB/T 5009.188规定执行。(4)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金山蟠桃的包装应符合GB18406.2-2001《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十.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茴香油

茴香油既是高级调料,又是制作香水、香皂、牙膏、名酒、糖果等的原料。茴香油还是良药,有健胃、消滞振食、驱风、兴奋、催乳等功效。 壮族人民种八角和制造茴香油有悠久的历史,明、清至民国时期,八角的种植大有发展,本世纪30年代,广西八角产量为15000担。1987年,广西年采收八角干果16016吨,产茴香油273吨,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 桂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