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土特产牦牛肉干产地 牦牛肉干西藏特产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土特产牦牛肉干产地 牦牛肉干西藏特产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4-01-30 14:04:08

一.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类乌齐牦牛

康巴类乌齐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巴类乌齐牦牛

昌都市畜牧总站

类乌齐俗称西藏“小瑞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泉水潺潺,青草萋萋,类乌齐牦牛就在这里过着悠闲自由的生活。由于类乌齐的牧民们从古自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类乌齐牦牛保持了“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的特点,被专家论定为全国品种最纯的牦牛。

二.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牛肉干

三江肉牛、牛肉干

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2002年正式把肉牛列为“四个一”工程之一,规划“十五”期间,全县肉牛发展到12万头。近年来,三江加大扶持力度,种植优质牧草,进行牛品种改良,建立牛圩和建设肉牛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牛存栏有9.28万头,牛品种改良1581头,种植优质牧草5170亩,在古宜镇的龙吉、林溪乡的水团建设2个肉牛养殖小区,重点扶持10户养牛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投资建设有独峒、同乐、富禄三个肉牛交易市场,引进外资兴建年加工25000头的桥牌牛肉有限公司。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鲜,远近闻名,畅销区内外。

三. 西藏 那曲 嘉黎县 嘉黎牦牛

嘉黎牦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黎牦牛是西藏那曲嘉黎县的。

嘉黎牦牛(娘亚牦牛)

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夏玛乡、措多乡、阿扎镇、藏比乡、林堤乡、绒多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嘉政函〔2015〕7号

《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嘉政发〔2014〕109号

四. 西藏 西藏鼻烟壶

在西藏生活,会常常看到有上了年纪的藏族老人在吸食鼻烟,关于鼻烟在中国的起源,清代的赵之谦在《勇卢闲话》记载道:“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万历九年,利玛窦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国人多服鼻烟,短衣数重,裹为小囊藏鼻烟。”而在西藏,吸鼻烟早已成为藏族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生活习俗,随着这一习俗的流传,鼻烟的容器——鼻烟壶,也渐渐演绎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器物文化。据专家介绍,鼻烟壶最开始是从游牧民的生活中开始流传的,古时候,由于游牧民过着经常迁移的生活,从而养成了把日常生活用具,如针线盒、火镰、腰刀等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品的习惯,鼻烟壶就是其中之一。其后才渐渐发展到整个藏族地区。

现在,很多古董店里,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鼻烟壶收藏,据说藏族的鼻烟壶在收藏品市场中是一种很热门的收藏品。很多人都喜欢从鼻烟壶中寻找古代藏族同胞们的生活轨迹。而由此也衍生了人们对鼻烟壶历史及文化的研究。据专家介绍,鼻烟壶按其质地来分,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角质、皮质、木质、镶珠宝类等。角质的鼻烟壶多为早期产生,牛角、公黄牛角、公犏牛角、羊角、岩羊角、鹿角等都可以做鼻烟壶;皮质鼻烟壶,材料大都取自獐皮的颈部至颈下端的皮,这种鼻烟壶可以让烟末与袋内粗糙的表面磨合得更细。很多藏族人还会在烟袋上穿一条皮绳,并系上小铜铃,当鼻烟壶在拇指上敲击的时候会发出悦耳的铃音,让吸烟者乐在其中;木制鼻烟壶,一般取材于优质的木材,其造型有空心圆形,也有上下合盖形;珠宝类鼻烟壶,这种鼻烟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西-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时,人们的审美观也不断提高,对鼻烟壶的质地和造型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珠宝类鼻烟壶一般选用珊瑚、翡翠、绿松石、象牙、细瓷、玉石、青金石、玛瑙、水晶等材质。

西藏的鼻烟壶文化并不是单独发展出来的,它的发展受到了相邻区域、民族、国家之间的影响。比如清朝时期,中原王朝盛行的鼻烟壶大多造型细腻、精致、小巧,形状多为扁圆形。流传到西藏后,影响了西藏鼻烟壶的发展,形成了粗中带细、刚柔并济的特点。正是因为人们对鼻烟壶文化的热捧,使它渐渐成为藏族人的身份象征,同时在送礼馈赠、争奇斗富乃至官场贿赂方面也有了它的身影。据一位鼻烟壶的收藏家介绍,西藏的大多数鼻烟壶皆出自民间作坊,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与创新方面,有着民间特有的朴实美,而这种风格也正是藏民族的性格在器物中的表现,了解了鼻烟壶,也算是了解了一部分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了。

五.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牦牛肉干

牦牛肉富含蛋白质,钙,磷,血红蛋白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野牦牛和高原精灵藏羚羊生活在天然草场,草丛中像雪莲、冬虫夏草、贝母等这样罕见的名贵的中药材有上千种,牦牛除觅食野青草外,还吃冬虫夏草、雪莲等天然药用植物,故藏区谚语道:"牛吃虫草我吃牛,无病无灾药不求"。牦牛肉干采用牦牛腿鲜肉为原料,经选料、预煮、整形、炒制、烘干、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配方传统,工艺考究,品质鲜纯,具有独特的牦牛肉香味;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既是人们娱乐或旅游的休闲食品,也是探亲访友的馈赠之佳品和绿色食品。

六. 西藏 那曲 尼玛县 娘亚牦牛

娘亚牦牛

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数量:1996年存栏12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较杂,纯黑约占60%。头粗重,额短宽,颜面稍凹。公牛鬐甲高、宽厚,母牛相对较低,腹大不下垂,尻斜。四肢强健。母牛一般3.5岁开始配种,两年产1犊。母牛繁殖利用年限为15岁。7、8月是配种旺季。犊牛成活率为90%,产乳高峰期为每年草质最好的7~8月份。公牛屠宰率为55%,母牛为49%~54%。

七.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白牦牛

门源白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门源白牦牛

门源县寺沟白牦牛养殖协会

11021722

白牦牛(活的)

八.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麻辣牛肉干

麻辣牛肉干是沅陵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有近1000年的生产加工历史。为了发展地方传统食品,沅陵镇辖区企业通过与有关食品科研部门联合,将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工艺与传统的制作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麻辣牛肉干更加美味、可口,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信誉度,畅销全国20个省市。

九.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大通牦牛肉

大通牦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海大通牦牛是中国牦牛重要的一个地方生态类型,由于其分布区常有野牦牛出没,所以,其遗传组成中含有野牦牛基因,具有明显的野牦牛体外貌特征,因育种父本为野牦牛,所以是青海高原牦牛生态类型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种,是唯一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繁衍的牛种。

成年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应是具有浓郁的牦牛肉特有的香味和脂香,能充分表现牦牛肉的特有风味。犊牦牛肉的焦香甜风味明显高于成年牦牛,犊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以焦香甜型为主,突出香甜气息,而肉香和脂香较为平淡。

大通牦牛肉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大通牦牛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大政〔2012〕119号

青海省地方标准:《大通牦牛肉》(草案)

十.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中甸牦牛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数量:1980年存栏2.62万头。
主要特征:体格健壮结实,体型大小不一。公牛性情凶猛好斗,母牛性情比较温顺。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为黑白花。公母牛均有角,角细长向外上方伸展,角尖稍向前或向后,角为黑色或灰白。额宽面凹,眼圆大稍凸,耳较小而下垂。颈细薄无肉垂,胸深大,背腰平直而稍长,臀部倾斜,尾短毛长,形如帚。四肢短。被毛长,尤以四肢及腹部裙毛甚长,长者可及地。公牛体高为113厘米,体重为230千克;母牛分别为105厘米和190千克;阉牛分别为120厘米和300千克。泌乳期一般为210~220天,在带犊哺乳的条件下,每头母牛产奶202~216千克,乳脂率为6.2%左右;不带犊的母牦牛年产奶529~575千克,乳脂率为4.9~5.3%。未经肥育的成年牛屠宰率为48%,净肉率为36%。母牛一般4岁开始配种,繁殖率为66%,成活率为93%。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