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梁河芭蕉土特产 梁河县山野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梁河芭蕉土特产 梁河县山野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1 18:22:57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小花鱼

小花鱼

清明节前后,假若你到梁河县的大盈江畔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会在招待你的宴席上,摆一碗鲜美的小花鱼。人们都说:“梁河县,好地方,白米饭,花鱼汤。”

小花鱼有小手指头粗细,一寸多长,青色的表皮上点缀着美丽的花纹。这种鱼,刺软、脂肥、味道香甜,无论煎吃、酥吃或煮吃,都令人食而不忘,赞不绝口。当地群众常用香料将小花鱼腌制晒干,作为珍品遥寄远方亲友。据说,当年梁河县九保的捕鼠土专家曹依秀,在北京毛主席接见后(开会)回到梁河,曾将一斤亲自腌制晒干的小花鱼寄给毛主席,并收到主席办公室的回信。

小花鱼产于大盈江中部(腾冲县小河底至梁河县大花桥)的石沙之间,靠食虫为生。每当春江水暖时,小花鱼便成群结队地游到江边浅水处,螭游产卵。渔汛期间,每当夜幕降临.你就会看到在大盈江两岸,渔火点点,渔歌阵阵,真是“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二.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芭蕉芋

昭通市芭蕉芋种植,在关河两岸的盐津、大关两一带农村,有广泛的分布。1988年,全地区种植1.69万多亩,总产量1043万公斤。芭蕉芋是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用途广的特点。一般亩产可达2000公斤。其根茎含淀粉60%,蛋白质7.7%,粗纤维3.1%。全身是宝。是区内江边、河谷农村,广开生产门路、综合经营的一项大宗产品。盐津县普洱等地的乡镇企业,将芭蕉芋加工成淀粉,或晒干发酵后酿酒,出酒率达60-70%,高于粮食出酒率,酒糟和芭蕉芋杆,又是喂猪的饲料。芭蕉芋淀粉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一般2.5公斤芭蕉芋淀粉可生产0.5公斤味精,还可生产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高梁饴糖等类淀粉糖,以及粉丝、代藕粉等多种副食品。在纺织工业上,用芭蕉芋淀粉浆 纱,比用粮食淀粉浆纱,具有粘结度高、光洁度好等特点。芭蕉芋淀粉还可用于造纸、制鞋、制帽、服装和文化用品等。芭蕉芋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昭通市海拔在1200米以下的地方,都适宜种植。尤其是在房前屋后、土壤疏松、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沙质湿润土壤上生长较好。在区内关河、牛拦江、白水江一带的热带和亚热带农村,宜提倡适当发展芭蕉芋生产。( 昭通)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暴腌芭蕉心

哈尼语称为阿罗哦切。烹饪时将野芭蕉的幼嫩茎心切细,加入适量盐巴和稀饭拌合均匀,放入瓦坛内腌渍1~2天,即供食用。这道菜,味道酸,和暴腌咸菜相似。但具有野菜风味。( 西双版纳)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梁河小花鱼

梁河小花鱼是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的。梁河县小花鱼刺软、脂肥、味道香甜,无论煎吃、酥吃或煮吃,都令人食而不忘,赞不绝口。

“梁河县,好地方,白米饭,花鱼汤。”梁河小花鱼是当地的特色菜。据说,当年梁河县九保的捕鼠土专家曹依秀,在北京毛主席接见后(开会)回到梁河,曾将一斤亲自腌制晒干的小花鱼寄给毛主席,并收到主席办公室的回信。

小花鱼产于大盈江中部(腾冲县小河底至梁河县大花桥)的石沙之间,靠食虫为生。每当春江水暖时,小花鱼便成群结队地游到江边浅水处,螭游产卵。

小花鱼有小手指头粗细,一寸多长,青色的表皮上点缀着美丽的花纹。这种鱼,刺软、脂肥、味道香甜,无论煎吃、酥吃或煮吃,都令人食而不忘,赞不绝口。当地群众常用香料将小花鱼腌制晒干,作为珍品遥寄远方亲友。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过手米线是用上好的米制成洁白的丝状,再把鲜肉烧烤成半熟后切剁成细块,佐以粉肠、盐、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搅成糊状即可。

吃时因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尝一番后都咂嘴咂舌地赞叹:"绝代佳肴!"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炸芭蕉

炸芭蕉

和菠萝一样,芭蕉不仅是水果,还可以当菜。把熟透的芭蕉去皮,切成长片,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起锅,在表层洒点淡淡的盐,名为“油炸芭蕉”。软黏的芭蕉经此油炸后,外面变成香脆,里面却还是原味,吃起来有种特别的感觉,像吃油炸冰淇淋。新鲜、熟透的芭蕉吃不完怎么办?切成片,晒成芭蕉干,看电视时当做零食吃。芭蕉干比新鲜芭蕉还要甜,又不似红薯干那样坚硬,是很好的零食。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德宏小粒咖啡

德宏小粒咖啡原产非洲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主要栽种品种。1951年德宏州潞西棉作试验站首次引进咖啡种作生产性栽培,育苗定植6亩,生长良好。1956年德宏州委决定在全州大力发展咖啡,并在全州开办咖啡种植技术培训班,使小粒咖啡在全州普遍得到了发展。1958年德宏州在芒市建立了州咖啡生产基地,开展咖啡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并攻克了咖啡选种、丰产栽培、防治病虫等课题,使科学种植咖啡技术在各族群众中得了普及。1960年,全州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产量40多吨。德宏小粒咖啡到上海加工成咖啡粉,用铁皮罐头包装,出口伦敦。1963年在国际博览会上,德宏小粒咖啡被博览会评为“香气浓郁、微酸可口”的优质产品,获得可与兰山咖啡相媲美的声誉。1966年,全州咖啡豆产量已达100多吨,因受国际市场价格下滑影响,销路不畅,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科研和生产都受到严重挫折,德宏小粒咖啡生产走入低谷,原种植咖啡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已荒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外咖啡市场需求增加,盈江潞西等农场和群众又开始大力发展德宏小粒咖啡的种植,共产干咖啡豆邱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德宏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发挥热区优势,走发展特色经济道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德宏州各族群众把发展德宏小粒咖啡作为绿色产业开发的重要项目,目前已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种植基地。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梁河葫芦丝

梁河葫芦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梁河葫芦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一种美妙的乐声响遍彩云之南。在傣寨水边的丛丛竹林,在形态逼真的石林石海,在马帮铃响的茶马古道,在玉龙雪山下的古街古巷……《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美丽的地方》等云南风情乐曲,借它圆润朴素,婉转流畅的天籁之音,与旖旎明媚的自然风光,纯朴多样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它就是民族乐器葫芦丝。

葫芦丝的故乡在滇西梁河县,这里的坝子上盛产绿油油的苦葫芦,晃悠悠地吊,煞是好看。葫芦长成了,傣族同胞把它们采摘下来,却不食用,过去这里的葫芦有两个用途:一作酒器,就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样,枪挑酒葫芦,现已少见。二作乐器,葫芦丝便是,一直延续至今。在梁河南甸宣抚司署原址门外,一阵吁吁呜呜的葫芦丝乐声吸引了我,觅声而入,见几位傣族青年在一间房门口,手工制作葫芦丝,其中一位微胖的男子正在校音,他叫杜德光,当地年轻一代葫芦丝制作师傅和演奏家。谈起葫芦丝,他滔滔不绝,兴致蛮高,葫芦丝的历史上溯久远,少说也有近千年,在民间代代相传,小的时候,受民风熏染,也和长辈们一样爱吹葫芦丝,把生活的喜悦化作欢快的旋律,歌罢舞罢,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后来拜师学做葫芦丝,经过二十余载的刻苦钻研,特别是经名师哏德全的悉心指点,技艺突飞猛进。梁河制作葫芦丝的高手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优秀的演奏家,他做的葫芦丝,已销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

制成一件葫芦丝,主要有选材、打孔、制管、上簧、安装、校音等工序。摘下的葫芦经过挑选,选择饱满厚实的剥皮浸洗,在晴日下晾晒数天,使之干透,然后在葫芦底部正中钻孔,掏尽内瓤和籽,成空心状。烘烤防虫是制作的重要一环,把葫芦及用作主管、副管的紫竹放在小火上烘烤,可防虫和增加材质韧性。主管、副管的粗细要与葫芦大小相配,一般是一主两副,主管长,副管短,先用标尺在主管相应位置打记号,接用小巧的刀具挖好音孔。主管顶端要挖凹槽,装上簧片,这是关键,旧时科技不发达,装的是竹片,葫芦丝的音色不够亮,后来,心灵手巧的傣族同胞改用薄铜材作簧片,让音色产生质的飞跃。根据主管、副管的粗细在葫芦底部钻好三个孔,插入竹管,安好吹嘴和软塞,校过音,再经密封、抛光,一件葫芦丝就制成,拴上红穗儿,顿时精气神十足!

葫芦丝的售价与音调、材料有关,降B、C、D调的葫芦丝材件小巧,发音清丽,售价相对便宜,F、G调的葫芦丝音色浑厚,葫芦和竹管粗大,售价就贵些。如今,葫芦丝上精工细刻的绝美图案,成为时尚的包装,也是定价要素之一,按材质和做工,花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都可买到一件葫芦丝。梁河的葫芦丝专卖店还免费培训,便于葫芦丝的推广普及。这焕发了青春的古老民族乐器,深受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喜爱,在边疆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上,都能听到它悠扬欢快的乐曲,增进民族和睦团结。

梁河葫芦丝质量技术要求

一、葫芦

1.品种:“铁葫芦”等。

2.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土、沙壤土和壤土,pH值5.7至6.6,土壤有机质含量≥1.3%。

3.栽培管理:

(1)育苗播种:3至4月播种育苗,苗龄30天至40天,幼苗3叶后定值。

(2)整地施肥:定植前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至5000kg,做成1.5m高畦定植。

(3)定植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畦栽2行,株距30cm至35cm。

(4)水肥管理:幼苗长出5片至7片叶时,在高畦内每667㎡(亩)追施腐熟有机肥800kg至1000kg,覆沟后浇水,花期不浇水,坐果后及时追肥浇水。

4.采收加工

(1)采收: 10月至11月,果实呈金黄色时开始采摘。

(2)选材:颜色黄、皮厚结实,底脐小而正中,外形周正。

(3)制备:采收后2天内刮皮,在室外阳光下自然晾干,清理内部杂物。

二、紫竹

1.种源: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2.立地条件:土层厚度为50cm至100cm,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pH值4.5至7.0 ,地下水位50cm至100cm。

3.栽培管理:

(1)栽培密度:密度3株/㎡至4株/㎡,株行距50cm至60cm。

(2)定植:

①散生竹:10月至翌年2月。

②丛生竹:2月份移栽。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可四季种竹。

③混生竹:2月至3月和10月至12月。

4.采收及加工:

(1)采收:8月份采伐生长3年以上竹株。

(2)选材:紫黑色,竹质致密,形状笔直,无病虫害。

(3)制备:选材→晾干→清理内部杂物。

三、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手工打孔→打磨簧片→安装→调试→检验→包装。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音色柔美圆润。环境温度20℃至25℃,相对湿度40%至75%条件下,在440.00Hz至443.83Hz范围内确定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各音音准允许误差不超过±15音分。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梁河葫芦丝 云南省梁河县九保乡、河西乡、曩宋乡、遮岛镇、芒东镇、勐养镇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梁河县人民政府关于梁河葫芦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界定的报告》,梁政发〔2013〕5号 云南省地方标准:《梁河葫芦丝》草案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帮盖酒

帮盖村的农户有悠久的酿酒传统,但是,过去由于采用传统的方式酿酒,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出酒率低,浪费资源。同时,由于农户酿酒、售酒都是零敲碎打、单打独斗,米酒的生产、销售无法形成规模和品牌。

针对这些现状,曹春叶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了解外地的先进酿酒工艺,并自费到州内外学习酿制和检验米酒质量的技术,还结合生产实际和当地气候条件,不断试验并改进了酿制米酒的配料、温控等工艺,

从而使米酒的出酒率从原来的30—40%提高到70—80%,工作效率提高了两倍。为了打开产品销路,曹春叶又和酒厂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多方奔走,上下联络。2002年1月,她们付出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帮钙酒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03年7月,帮钙酒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证中心评为“全国酒类行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

而且,味道醇香甘冽、绵甜爽口,外形包装小巧玲珑、颇具民族特色的“紫糯米酒”、“小锅酒”、“好来了”等三种品牌的帮钙酒一投入市场就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不仅在州内各县市畅销,还销到了北京、昆明、保山、大理等地。目前,酒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达50万元,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款就有上万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