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小乔南澳特产 南澳特产开袋能吃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小乔南澳特产 南澳特产开袋能吃吗更新时间:2023-12-23 13:07:37

一.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澳菜

澳菜指南澳出产的天然紫菜干品。在我国沿海岛屿的潮间带岩石上,生长着许多营养丰富的藻类,南澳海区出产的紫菜因其品位高而享有盛誉。据说早在1876年,英国一位船员通过万国公司的管灯人捎带了数捆采自南澳县南澎岛的天然紫菜回国食用,其独特风味轰动了这位船员的故乡,成为澳菜的一段佳话。

为何说澳菜品位高?原来南澳岛地处东海与南海的交界处,寒暖流交融,温度适宜,潮流畅通,海域无污染,水质含氮量高,故紫菜菜片薄嫩,光泽紫里透亮,味道鲜甜适口,所含蛋白质、钙、碘、铁、磷、糖及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物质丰富。

澳菜不但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的汤料佳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对男性0,老年人便秘,降低胆固醇等有一定疗效。老年人常食紫菜,有利于防老化。医学家的还把紫菜视为治疗胃溃疡的最佳海蔬。

南澳传统用以做汤的食法:将紫菜放置木炭火上烤至变为绿色,放凉,用手揉碎洒至做好的汤里,清甜可口,风味特别。

二.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红烧鲍鱼

红烧鲍鱼

料:

鲍鱼4只(重约750克),西兰花适量。

料:

上汤、精盐、味精、酱油、香油、米酒、湿淀粉各适量。

法:

锅置火上,倒入上汤,加精盐、酱油、米酒,下鲍鱼烧入味,再用湿淀粉勾薄芡,待收汁时加味精、香油和匀起锅,装盘,西兰花点缀于盘边即可。

点:

汁色棕红,醇浓鲜香。

三.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黄花山芒果

黄花山芒果

芒果又名“望果”,即取意“希望之果”。果实椭圆滑润,果皮呈柠檬黄色,味道甘醇;形色美艳,给人一种温馨亲切之感,充满诗情画意。

芒果的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A含量高达3.8%,比杏子还要多出1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超过桔子、草莓。芒果含有糖、蛋白质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均为人体所必需。

祖国医学认为,芒果味甘酸、性凉无毒,具有清热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呕等功能。《食性本草》上载文说:“芒果能治‘妇人经脉不通,丈夫营卫中血脉不行’之症。”芒果特别适合于胃阴不足、口渴咽干、胃气虚弱、呕吐晕船等症。芒果甘酸益胃,故古时飘洋过海者多购买它以备旅途急用,食之不晕船恶心,堪称果中神品。

芒果除食用外,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其果皮也可入药,为利尿、浚下剂。其核仁肥大,含蛋白质6%,脂肪16%,碳水化合物69%,仁与芒果树叶均可入药。患慢性咽喉炎、音哑,用芒果煎水,代茶饮用,可去炎消哑,使嗓音甜润;取芒果2—3个,煎汤口服,可治疗疝气;芒果肉1—2枚,分早晚两次服用,能治愈多发性疣,若取果皮涂擦患处,效果更佳。

四.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汕头蚝烙

蚝烙是汕头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小食。

“蚝烙”的传统做法是,先热锅放人猪膀放下葱花炒出香味,再把生粉水均匀地倒下,煎成圆饼形,约有一厘米厚,至生粉水刚熟成形,即把蛋浆均匀淋上,再在上面放蚝(用粉水上浆),腊肉丁等,略煎,用锅铲切成四角,从锅边再注入膀,翻过来继续煎至外香脆、内嫩滑。“蚝烙”的酱碟是沙茶加鱼露。煎“蚝烙”如单纯用雪粉,口感柔软,但较难成形,如要“蚝烙”较硬身,可在鲜蚝雪粉水中加入适量粳米粉。

五.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桔红

桔红,是南澳的名优水果之一。海岛群众称为柑红。桔红树姿优美,花多气香,是岛上观赏绿化的常绿果树。果实硕大,味清酸而带微苦,幼果晒干,可代替枳壳,果实成熟橙黄艳丽,是新春佳节人们馈赠亲友以示吉祥大利的珍品。收获期在每年冬节后。贮存在通风处,可保存至翌年4月底,主要用作春节拜年吉祥物。

据考证,桔红在南澳县已有一百多年的栽种的历史。1983年南澳县开展果树资源调查后,选定为海岛优稀名果,并组织良种选育,建立了高产试验示范园、母本园。经过多年的选育,南澳县虎头柑品种呈现优质、高产、高效益(高产示范园亩产1.5万公斤)颇受种植户欢迎。

桔红喜爱湿润,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9-22℃,PH值在5.5—6.5之间土壤上种植,较耐干旱,适应性强,易种易活。

南澳县属亚热带气候,常年温和,冬暖夏凉,温、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21.5℃,终年无霜冻。南澳县山区腹地一带很避风、日照适中,水源充足,耕作层土壤深厚肥沃,因而具有发展稳产、高产贺年桔红的广阔山地。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400亩,由于桔红粗生易管,早结丰产,且当地农民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因此效益较高,一般栽种三年可有收获,按每亩80株成活挂果,每株每亩最保守估计挂果计8公斤(标准果),每公斤以收购价历年最低价1.5元计,每亩可创值960元,且随着果树盛产期的到来,逐年收益更为可观,目前南澳县2400亩桔红结果树平均亩产2100公斤,年产量4000吨,年产值已达720万元,栽种桔红使广大农民吃到了甜头,成为海岛农民耕山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六.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宅鱿

宅鱿,指南澳出产的鱿鱼干品,因南澳鱿鱼主产地后宅镇而得名。东南亚、港澳以及潮汕,提起“宅鱿”便会有很多人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南澳岛的东南海域,是我国著名的鱿鱼渔场。这里出产的鱿鱼以体大肉厚质嫩著称,更加南澳鱿乡渔民掇捕、加工、晒制工艺独特,贮藏保味技术别具一格,故鱿鱼“色、形、味俱佳而深受世人欢迎。每年暑海5-9月,是南澳掇鱿的黄金季节,以夜海钓捕和灯光诱捕相结合。清晨,满载而归的渔民趁着鱿鱼鲜活,用特制的鱿刀剖开鱿体,切开头部,斜剜鱿眼,除去内脏,取掉墨囊,洗净后将鱿鱼摊晒于网帘、竹帘或岩石上,此后每隔一两个小时翻面轮晒,松须、撕鳍、张体,直至黄昏,即为宅鱿的半成品;鱿鱼晒成干脯后,经交叉叠压、密封贮藏,便是脍炙人口的宅鱿了。

科学方法测得,南澳宅鱿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核黄素等人体所需的物质远胜于来自江浙东海、日本海、印度洋等海域的鱿鱼产品,风味更是无可伦比。

开放改革以来,南澳县渔民不断改进捕捞加工技术,开发外海鱿鱼渔场,宅鱿干品年产量达5000吨。产品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产品“玻璃鱿”、“美味鱿”、“快餐鱿鱼汤料”等,加工考究、食用方便,品种多样,深受欢迎。近年来,不但荣获广东省水产加工品评比展销会“双个”一等奖和年度四新产品奖,而且行销国内28个省、市、特区,漂洋过海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宅鱿制作精工,食用也特别考究。烤吃时千万不要用水洗,烤后用槌子或硬木把卷曲的鱿肉就势槌打几下,这样肉丝更为松柔可口;炸吃时可横切成段,纵切成条;做汤时可先用水泡软,在肉面上交叉切出花纹

捕捞:

怎样把鱿鱼钓上来呢?在年复一年的生产中,渔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鱿鱼的习性,采用灯光诱捕法去诱捕。当鱿鱼看到灯光而高度集中时,渔民测好距离,对谁方向,拿起长竹制成的鱿鱼“靴”突往水里插去,便可把它捞上来,如果动作不敏捷准确,就会把它掠走。若是鱿鱼分散,则抛下“掇仔”捕捉。掇仔是专钓饵,当鱿鱼食饵上钓时,抽上来动作要快,不然它就会逃脱了。

制作:

渔民捕获鱿鱼后,要用尖刀将鱿鱼开腹,取去墨囊、内脏,剖开头部须爪,用海水洗涤后,放在竹笾上曝晒,鱿鱼干得越快,脯就越鲜美可口。因此,每过两小时左右就要进行一次直须、张肉、翻晒等工作。但晒得太干了,又要变成“死脯”、不很香甜可口,故干湿程度,是加工技术的关键之一。

鱿鱼膏:

南澳人还吃“鱿鱼膏”。那是把鱿鱼的内脏取去墨囊、水袋,去水后加食盐、装进坛中,封口,经过若干日子,便成咸鱿鱼膏,是渔民越冬食料之一。另外,还有鱿鱼膏丸的吃法,那是把鲜鱿鱼除去墨囊、水袋外,还要去除肠胃,捣成糊状,用手挤成鱿鱼膏丸,加上调料煮熟,极为鲜美可口。

七.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后花园宋茶

南澳后花园宋茶--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在南澳东半岛第一峰果老山的后花园村,生长着一种充满传奇色彩的药用植物九节茶,当地的人称之为宋茶。

宋茶全草高达1米多,茎直立,单生或丛生,绿色,节膨大成膝状,每枝多为九节故名。叶对生,有短柄,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六至十五厘米,中部以上有粗锯齿,齿硬而向针背反卷。黄绿而芳香的小花,开于夏秋,排列穗状花序。小果肉质呈球形,初冬成熟时呈红色,点缀于绿叶之上,分外迷人。

宋茶这种草药属金粟兰科,味苦微辛,性平,入肝、心经,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经、续筋接骨的功能,主治痨伤咳嗽、跌打骨折、风湿骨痛、妇女通经、闭经诸症。当代医学家还认为它有治癌功效。光绪年间南澳同知刘传林作《宋茶》诗并序曰:“果老山产九节仙茶,又名宋茶,以宋帝泊井澳(南澳之别名)时帝饮之也。”

宋茶的由来在南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早在宋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宋帝赵昺,宰相陆秀夫,李太后等逃亡至南澳的时候,在澳前村挖“宋井”,建太子楼(今尚保存遗址)准备建立基业。后来看到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满山开遍杜鹃花,不禁满口称绝,并把此地取名“后花园”。歇息之间,皇帝吩咐随从拿茶来饮,随从奏曰:“匆忙之际,未曾携茶。”皇帝指着旁边的一种植物说:“这就是茶叶”。说也奇怪,这些野生树叶虽然没有像普通茶叶一样经过加工、发酵、制作,但用开水冲泡之后,清香四溢,风味独特,而且与一般茶叶有相仿之处。刚冲泡时颜色及味道较淡,但随着冲泡的次数增加,颜色越来越浓,味道越来越好,经过几十次的冲泡,色香味丝毫不退,后人把这些神奇的植物称为宋茶。

虽然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露宿,但宋茶这种野生植物从不失传。日本入侵南澳的时候,宋茶曾经被挖尽。抗日战争胜利后,宋茶奇迹般地又出现。自古至今,有不少人闻名宋茶是皇帝所封,想方设法进行移植,但都没有成功,连后花园邻近的山村都难以生长,这更给宋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八.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县宅鱿

宅鱿,指南澳出产的鱿鱼干品,因南澳鱿鱼主产地后宅镇而得名。东南亚、港澳以及潮汕,提起“宅鱿”便会有很多人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南澳岛的东南海域,是我国著名的鱿鱼渔场。这里出产的鱿鱼以体大肉厚质嫩著称,更加南澳鱿乡渔民掇捕、加工、晒制工艺独特,贮藏保味技术别具一格,故鱿鱼“色、形、味俱佳而深受世人欢迎。每年暑海5-9月,是南澳掇鱿的黄金季节,以夜海钓捕和灯光诱捕相结合。清晨,满载而归的渔民趁着鱿鱼鲜活,用特制的鱿刀剖开鱿体,切开头部,斜剜鱿眼,除去内脏,取掉墨囊,洗净后将鱿鱼摊晒于网帘、竹帘或岩石上,此后每隔一两个小时翻面轮晒,松须、撕鳍、张体,直至黄昏,即为宅鱿的半成品;鱿鱼晒成干脯后,经交叉叠压、密封贮藏,便是脍炙人口的宅鱿了。

科学方法测得,南澳宅鱿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核黄素等人体所需的物质远胜于来自-东海、日本海、印度洋等海域的鱿鱼产品,风味更是无可伦比。

九.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大龙虾

南澳岛周围海域,岛屿众多,水质良好,是名贵海珍品龙虾繁衍生殖的好地方。这里的渔民祖辈善于捕捉龙虾,产品畅销海内外,十分驰名。

名贵海珍品龙虾属甲壳科。全身披甲带棘,尾扇发达,绿中有紫,色彩斑澜。喜欢生活在双层礁石洞中,当要进食时,两前足摄住捕获物,嘴边4支似餐刀的爪子把食物分割后送进嘴里。龙虾种类很多,南澳海区常见的有中国龙虾、密毛龙虾、杂色龙虾和锦绣龙虾等。

龙虾的经济价值很高,是具有食用、观赏价值的虾种。它外表好看,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因而身价昂贵。

龙虾的触角十分灵敏,稍有异样击水声便警觉起来,尾扇拨水迅速逃到安全地带。它还有一套"舍须保命"的本领,要捉到龙虾不容易。渔民捕获龙虾除了刺网、网罩外,还有带上氧气潜入水下到礁石洞里捉捕的。随着近海龙虾资源的逐渐减少,龙虾成了南澳发展海水养殖的重点对象,多采用海区网箱饲养和沿海浅湾专门建龙虾池饲养等。

吃用龙虾,南澳人视为吉详如意。每逢办喜事、请客、摆筵席,都少不了龙虾这一珍贵海珍品。烹调方法,可以蒸、炒、又可白切、腌制等,更有食龙虾生的,风味各异。

十.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虾苗

虾苗(又名虾皮、虾苗)营养分析:

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虾苗做法指导:

1. 小虾米做汤、做菜肴的配料均可;

2. 泡发小虾米前先用清水冲洗一下,然后放入温水中浸泡至软即可;

3. 泡小虾米的水,营养丰富可用于烹制菜肴。

虾苗炒黄瓜:

主料:黄瓜六两、小虾米五钱

辅料:葱末一钱、姜末一钱、精盐八分、食油七钱

操作:

1)将小虾米洗净放入小碗里,加开水少许(水与小虾米平)浸泡;

2)黄瓜(如用老黄瓜,要削皮)洗净,切成一寸长、三分宽的长条块;

3)锅放在炉火上,放入食油烧热,下葱、姜末炒几下,加入虾苗略炒后,放黄瓜、精盐,炒一分钟左右即成。

虾苗炒芹菜:

配料:小虾米10克,芹菜200克,植物油、酱油各10克,盐25克

操作:

1、将小虾米用温水浸泡;芹菜理好洗净,切成短段,用开水烫过。

2、锅置火上,放油烧热,下芹菜快炒,并放入小虾米、酱油,用旺火快炒几下即成。

特点:此菜含钙、铁、磷,营养丰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