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合肥土特产方便携带的蜀山区 合肥蜀山区特产有哪些好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合肥土特产方便携带的蜀山区 合肥蜀山区特产有哪些好带走更新时间:2023-09-15 01:39:34

一.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合肥桂花酥糖

酥糖是合肥驰名的三大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

原料组成

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芽糖骨子是麦芽糖酿制而成,经过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压糖等多道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特点

桂花酥糖具有"香"、"细"、"甜"、"松",所谓"香",即打开纸包,桂花香、芝麻的清香扑鼻而来。所谓"细",指酥糖的屑子经八十孔筛子筛过,采用传统工艺碾制,利口不沾,入口细而爽口。所谓"甜",即以白糖为主,饴糖适量,甜而不厌。所谓"酥",指麦芽糖骨子松脆,入口即溶,松而不散,上口松脆,回味油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锦江食品厂又开发生产了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等不同风味的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居家、旅游、休闲、馈赠亲朋之佳品。

二.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方便米粉

1984年县方便食品厂生产的方便米粉试制成功。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北京“三山”(太行山、沂蒙山、井冈山)展销会银杯奖,中国轻工业食品博览会银奖及受欢迎销售产品奖。销往北京、上海、河南、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方便米粉以当地优质晚米为原料,吸收传统米粉制作工艺,经浸泡洗米、粉碎过筛、搅拌初蒸、粗榨成丝、切粉成叠、复蒸烘干等工序精制而成。包装精美,方便卫生。食用快速,用滚烫开水加盖浸泡4~5分钟再佐以配料即可。既是旅游、馈赠亲朋佳品,也可作居家或野外作业食用。

三.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高丽参

专指朝鲜半岛出产的人参。世界许多国家都生产人参,著名的药用人参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北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部。高丽人参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完全成熟的高丽人参生长期在六年以上,是稀有的珍品,大部分出口到海外。高丽人参可入药,能泡茶,可入膳。人们按其质量分成等级入药。有人认为高丽人参能够防癌,也有人把她加进面食中做成点心,人参炖鸡是一道有名的药膳 高丽参高丽人参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十分稀少,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比较高。朝鲜半岛1000年以前就有高丽人参种植,当时半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国??高丽王朝。相传那是有一个姓姜的居士,因为老母长期生病,他便天天祈祷母亲早日康复。他的孝心感动了山深,山神托梦,让他上山去寻找一种叶绿、根白、籽红的“仙草”,煎根服用,可令其母康复。居士依照山神的指点去做,果然只好了母亲的病。姜居士为了行善救人,就开始种植这种“仙草”,因其根酷似人形取名“人参”。后人把姜居士作为人参栽培鼻祖来纪念,直至今天。 高丽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栽培和生长条件特殊,,对土壤和气候非常敏感。高丽参既怕冷也怕热,只能生长在阳光斜照的地方,土壤必须干燥,不允许雨水沉滞。一般来说,只有平缓的斜坡和山麓附近的干燥土地上才能种植人参。为避免潮湿,参圃里的坪都筑得很高,坪上还要用树枝和席子搭成一行行天棚,随着阳光变化随时开闭,是人参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四.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店是代表合肥地区地方风味特色的饮食老字号名店,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四层楼门面对外营业,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拥有省级,市级名厨师数十名,技术力量雄厚,服务一流。

一楼经营早点,小吃,精美卤味制品,主要品种有获省优,部优,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奖的庐州烤鸭。有风味独特,闻名遐迩的鸭油烧饼,鸭油小笼汤包和几十种精美卤炒制品,风味小吃。

二楼经营大众饭菜,零星散座和喜庆雅座。

三楼承办高中档筵席,设有豪华卡拉OK包厢,柜式冷暖空调,单桌,双桌间具全。

二.三楼主要特色菜肴有,全鸭席,一鸭三吃,红酥鹅掌,一品贡圆,香酥鸭,鸭舌煲,龙须球,双味银鱼,板鸭炖鳝段,老鸭汤挂面圆锅仔等上百种美味佳肴。

四楼开设梦之幻夜总会,有休闲音乐茶座音响设备一流,是顾客茶余饭后休闲,洽谈业务的满意场所。

庐州烤鸭店地处合肥市中市区最繁华商业闹市地段,与全市最大的购物商场百货大楼,鼓楼商厦,乐普生,绿都商城相邻,淮河路步行街近在咫尺,交通便捷

五. 安徽省 合肥 长丰县 淡水龙虾

全市龙虾养殖面积已达6.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养殖产量达2.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0%;龙虾繁育量达50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合肥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龙虾人工繁育基地和养殖主产地,是全国名副其实的“淡水龙虾之都”。

近年来,合肥不断加大龙虾产业的政策扶持,制订了《龙虾产业发展规划》和《2007年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发展沿巢湖和瓦东干渠两个横跨100公里的龙虾养殖带。

六.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茶叶

黄山地区是安徽名茶主要产地之一,驰名中外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奎,不仅色美气 浓,且回味甘甜
( 合肥)

七.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

相传公元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宴请美国宾客。曾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另一种说法是:李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烧好上桌,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合肥城乡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

李鸿章杂烩基本材料:鸡肉、海参、熟白鸡肉、鱼肉、熟火腿、油发鱼肚、鱿鱼、水发腐竹、干贝、冬菇、玉兰片适量。

制法:

1、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熟火腿切片;

2、猪肚、鸡肉、干贝加葱结、姜片、绍酒蒸透入味、切片;

3、熟白鸡肉、熟火腿切丝;

4、鱼肉制茸上味,粘上干贝丝蒸熟;

5、将干贝球、各种原料和调料下入鸡汤烧烩入味,装碗蒸5分钟,滗出原汤勾芡,浇在杂烩上即成。

八.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老谢龙虾

老谢龙虾

合肥是出了名的龙虾城市,到处都有龙虾店。以前都是大排档,现在都是开店经营。而合肥的龙虾大王又非老谢龙虾莫属。

九. 安徽省 合肥 包河区 大圩葡萄

大圩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包河区大圩镇自1992年开始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到目前为止,全镇已1600多户从事葡萄种植,总面积达3800多亩,年纯收入1500万元,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200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露天栽培葡萄基地200亩,设施栽培(避雨设施)葡萄基地120亩,并先后引进了巨峰、米香宝、白玫瑰、美人指、青(红)堤、京亚等十多个品种。1998年,大圩镇经上级部门批准,成立了“大圩葡萄种植协会”, 2007年成立“大圩葡萄种植合作社”。大圩葡萄协会经常吸收懂技术、会管理的种植户加入协会组织。在葡萄种植发展已呈规模的新民、慈云等村相应成立了“分社”,会长、分会长分别由种植户民主选举产生。大圩镇葡萄协会现有会员326名,全部为当地农民种植户。规范的章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大圩镇葡萄协会发展日臻成熟,协会的作用已体现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经过多年的学习培训和经验积累,目前我镇农户已经基本掌握了葡萄种植的技术要领,全镇统一使用的无公害高效低毒防治药物和全面实行葡萄套袋技术,使全镇连续几年免去病虫害的侵袭,获得了稳产、高产、优质,全镇葡萄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左右,有效地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包河区连续五届“绿色大圩葡萄节”的举办,使得“大圩葡萄”已经名扬合肥及周边地区,大圩葡萄的“形肥味美”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大圩葡萄基地已成了天然的“农家超”,所产葡萄基本“足不出户”被游客现场采摘一空。部分农户远离种植基地不便现场采摘的,目前我镇已经和周谷堆水果批发市场和市内大型超市联系,在市场中拥有固定的销售摊位,并派出专人在市场内负责葡萄销售期间的管理,秩序维持等。

    大圩的绿色无公害葡萄品牌经过系列的营销,已逐渐被商家、客户、游客等认可,目前已形成产销两旺的势头。为了提高农民葡萄种植技术,我镇先后30多次组织会员到安徽农业大学和庐江桐大等地参加学习吸取经验技术,并聘请日本专家和安农大三位教授到田间低头授课八十多次,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强化了种植户的科技种植意识,引导农户科学种植葡萄。同时,我镇采取了“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即聘请了安徽农业大学钟家煌教授和包河区农技推广中心十名农技人员长年驻守我镇,提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采购,控制药物、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统一实行葡萄品种更新换代和引进新品种;统一实行无公害生产标准,通过努力,2004年大圩葡萄生产基地顺利通过国家无公害环境保护总站的认证,给予“无公害标志”的使用权;我镇积极申报“大圩葡萄”商标并被认证,目前已使用“大圩”牌注册商标和统一的产品包装。

    近几年来,我镇乡村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曾先后获得“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省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2007年,大圩镇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大圩――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被誉为“合肥市的大氧吧”、“合肥市民的大客厅”、“滨湖新区的后花园”。

随着五届葡萄节的举办,“大圩葡萄”在华东地区已富有盛名,葡萄价格也是一路飚升,葡萄种植地也由新民、慈云逐渐拓展到东林、晓南、新河等多个村域,全面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预计未来几年内大圩镇葡萄种植面积将增至万亩以上,东大圩将不愧为“华东吐鲁番”这一称号。

地域范围

“大圩葡萄”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东经117°18’48”–117°26’10”,北纬31°42’54”–31°49’11”,其北与淝河镇相连,西与骆岗镇接壤,南与义城镇比邻,东与肥东县隔南淝河相望。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长约9公里,包括大圩镇15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3568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色:大圩葡萄在特定的立地环境条件下,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其葡萄鲜果表现为果穗紧凑,粒大、均匀、果粒整齐度为95%以上,果皮色泽莹润;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具有该地葡萄固有的风味和品质。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糖酸比为8~10∶1,特别适宜鲜食。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NY/T428 绿色食品 葡萄标准规定的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