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闻土特产干货 徐闻有什么农产品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闻土特产干货 徐闻有什么农产品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2 14:42:54

一.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焖狗肉

焖狗肉

原为县民间小吃,少有上宴席,但近已渐渐进入各类酒家、饭店。焖狗肉以

狗肉为主,

加大茴、橙皮等。用花生油将狗肉炒至半熟后加配料焖熟,再拌以少许生粉即可。焖狗肉香

气四溢,过齿留香,用其汁拌饭,更是令人胃口大开,多吃不厌。焖狗肉系温补之品,但难

以消化,体弱多病者都应慎吃,民间有“黄肿想狗,狗想黄肿”之说。

二.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羊羹羊粥

徐闻山羊是徐闻人宴席的主菜,逢宴必有羊。宴席上的羊肉,多是焖羊,红烧羊,羊肉配以姜、红枣、木耳、腐竹、八角,在锅里文火慢炖,香气扑鼻,食之能健肾壮阳。羊肝炖枸杞,明目益肝。羊肠、羊肚健脾健胃。羊血脆滑润肠,羊蹄煮黑豆,舒筋活络,可治风湿。羊肉火锅,热汤翻滚,祛寒去湿。羊唇之美

可与鹿唇相比。

徐闻的羊粥,更是靓粥,在雷州半岛首屈一指,独此一家。羊粥用料,便是羊汤。粥家用大锅煮熟大块大块的羊肉,捞起便成了白切羊,白切羊脯是送粥的好料。上好的羊粥,炖得稀稀烂烂,一碗下肚,再夹几块嫩羊,蘸上徐闻的小辣椒,热辣辣,让人口水横溢,鼻尖冒汗,继而额角冒汗,全身热气腾腾,舒舒坦坦。尤其是冬令时节,喝上两碗羊粥,精神焕发,红光满脸。一年四季,吃羊粥的客人不断光顾,靠羊粥发家致富的老板屡见不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过一句话:“人参养气,羊肉养形”。人参与羊肉并列,羊肉原来是养容颜修形体的好食品。

三.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徐闻山羊

徐闻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代已开始饲养,以肉肥味美闻名。为该地农村重要的副业收入之一 。

徐闻山羊是广东省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山羊生产初具规模,据1998年的统计,全县山羊存栏量4万只,出栏2.47万只,山羊产品闻名全国。

其特点是山羊毛色全黑,抗病力强,耐热耐寒耐粗料,一年四季均可放牧,喜欢杂草灌木、树枝嫩叶;繁殖力强,母羊年产2~2.5胎,双羔卒达80%,也有每胎3~4只,最多达5只;山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劳,祛寒冷,益贤气,暖脾胃,温补气血的作用,是秋冬理想滋补品,徐闻酒厂曾利用徐闻山羊研制成牡山羊酒,产品畅销全国。

徐闻山羊的品种优良,它个子不是很大,但毛色黑亮,且皮肉膻味比北方羊少,肥而不腻,性温甘补。徐闻羊尝百草,如苦栋叶、榕叶,灌木类如九里香(徐闻人称之为羊咩咩)、鹊肾树叶等。徐闻山羊繁殖力强,培养周期短,获利也快。

徐闻山羊是徐闻人宴席的主菜之一,逢宴必有羊内。徐闻的厨师,善于烹羊。宴席上的羊肉,多是焖羊,红烧羊,羊肉配以姜、红枣、木耳、腐竹、八角,在锅里文火慢炖,香气扑鼻,吃之能健肾壮阳,羊肝炖枸杞,明目益肝。羊肠、羊肚健脾健胃。羊血脆滑润肠,羊蹄煮黑豆,舒筋活络,可治风湿。羊肉火锅,热汤翻滚,祛寒去湿,独领潮流。羊唇之美可与鹿唇相比。

徐闻山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徐闻县 《关于划定徐闻山羊产地范围的函》(徐府函[2007]2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龙塘镇、海安镇、迈陈镇、西连镇等5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土产干货

香菇,花菇,木耳,云耳,茶树菇,石耳,竹荪,鸡腿菇,真姬菇,猴头菇,灵芝,苦菜,盐菜干,一口盅,玫瑰花,辛夷花,红薯干,烟熏笋干,小竹笋,笋尖,笋衣,井冈山碧玉茶叶,,井冈山玉茗茶,苦丁茶,杜鹃果脯,野山椒,红米,南瓜籽,南瓜干,南瓜花,虾米,红米巴,百合,奈李肉,酱萝卜,果蔬糕,竹黄,豆角干,野菜干,柚子皮,河鱼干,豆腐乳等。

五.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新寮粉薯

番薯又名甘薯、地瓜、红薯、白薯,原产南美洲。据考证,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距今约400年。至于番薯在中国的历史,见于晋朝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可见我国在三国两晋时已有番薯的称谓。而据我国的史料所记载:番薯的祖家在中南美洲,公元1565年传入吕宋岛。据史料记载,明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旅居菲律宾的福建省长乐县侨胞陈振龙,冒着当时西班牙殖民当局不准将薯种带出境否则重处的危险,秘密将番薯藤带回福建,先在漳州试种成功,其后遍及中国南北各省。由于番薯具有早熟和栽培繁殖容易的特点,所以无论在明、清时期或民国时期和建国以后,番薯对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的生产供应都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战争时候和灾歉之年,更能起到补充主粮不足的作用。

广东省气候适宜番薯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种植,但以冬种面积较大。据《广东省志》所记载:“1987年播种面积900.39万亩,总产量163.20万吨,分别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9.8%和8.9%番薯在本省分布普遍,但以饶平—广州—郁南一线以南地区较为集中,尤其集中在较干旱、以砂质土和砂壤土为主的琼州、雷州、海陆惠等3个台地地区,陆丰、遂溪、廉江、阳江、湛江、海康、海丰、化州、高州、潮阳、普宁、文昌、揭阳、惠来、儋县、吴川、英德、阳山、惠东、饶平、潮州、琼山、清远、阳春、东方、琼海、临高、徐闻等县、市,番薯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合计占全省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作粮食的地位已逐步下降,因而番薯的种植面积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番薯在中国南方各地都有,而徐闻县新寮岛位于热带北缘,光热充足,环境条件极适合番薯的生长,加之岛上临近海边的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多种粉薯生长。由于新寮岛番薯有高产特性,亦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加上其抗灾与茎叶再生能力强。,所以它又以独特海岛的种植环境和富含粉状而出名。

新寮番薯是在孤悬海外的新寮岛的沙土地培植的,现新寮全岛种植番薯有1万多亩。人们常说:新寮岛有一宝,便是这里的香甜可口的番薯,其中有两种比较有名气,一种是广薯,又称新寮粉薯,是个头十足大而出粉量相当多的白番薯,色泽呈象牙白,以粉多香甜而且个头硕大著称。另外一种则叫千里香番薯,呈暗红色,这种千里香番薯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多粉,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正如她的品名一样,香进县城,甜遍省里!

离开番薯之岛屿——新寮岛时,岛民告诉我们,种番薯时,只须把番薯苗(藤)斜插在地上,放足基肥就可以了。而伴着岛上一阵强似一阵的海风,番薯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成熟了,碧绿的叶儿,素中带紫,形似喇叭的薯花,浅浅地开着……

六.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马友鱼干

马友鱼属马鲅科,学名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tetradactylum),我国民间俗称午笋、祭鱼和鲤后,徐闻人则一般称之为“午鱼”。马友鱼是一种多脂肪的名贵鱼类,捕捞的数量不多,市场上较难买到。我国沿海均产之,以南方为多,又以湛江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马友鱼鲜品和干品最为著名。马友鱼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重800~1300克,大者可达2米,重5公厅,马友鱼喜栖息于沙底海区,每年于5~6月间向港湾作生殖洄游,生殖后游返外海。马友鱼在广东沿海渔汛期为3~5月份,尤以5月份产量集中。午鱼的脂肪含量为10%,比一般的鱼类要高出许多,蛋白质的含量也很丰富,有补虚劳、健脾胃的功效。据我国著名药典《中华本草》上记载,马友鱼还是一味消食化滞药,捕捉鲜鱼除去鳞片及内脏后炖食可治饮食积滞。马友鱼(午鱼)的肉质细嫩,是一种良好的食用鱼类。这种鱼的肉味相当鲜美,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种鱼的肉质分层,像千层糕一样层叠起来,如果腌制之后就会一层层分开,所以制作咸鱼的味道也很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徐闻的马友咸鱼干现从货源到制作、储存、烹调都自成体系。据悉:秘制的马友咸鱼干全部来自深海,渔船在深海捕获或在渔港收购到天然马友鱼后,立即在船上进行初加工,并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及时腌制,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色素和农药,保持马友鱼的天然鲜味。

七.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烤鸡翅

烤鸡翅

是近年才兴起的风味小吃。先备好一盆炭火和一付铁架,然后将鸡翅插在竹

签上,醮上香油、调料、,挂在铁架上烤。烤好的鸡翅,色泽金黄,鲜嫩爽滑。

八.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徐闻凉拌粉

雷州半岛的风味小食,徐闻的凉拌粉(俗话叫阉粉)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徐闻凉拌粉是用米粉精制而成的粉丝,圆而细长。卖凉拌粉的小摊贩,一般装滿一竹篮粉丝,摆得整整齐齐的。在村头或街道的骑楼下,不用吆喝,便引来许多食客。凉拌粉配料非常讲究:一是油好,要地道的花生油,油要泡,还要加上炸蒜蓉和芝麻、虾米;二是酱好,要地道的豉油;三是辣椒要辣,要野外长的小辣椒,吃凉拌粉,辣椒不辣,味道减半;四是醋要酸,而且还要酸中有甜,以解油腻;五是要有粉露,即是用茨粉勾起来,掺和些冬菜、芽菜之类,增加粉的滑嫩。

坐在粉摊的小木凳上,人就来劲了。旧时卖粉的老倌从水桶里捞起一只小八宝碗,用粉篮上的抹布三抹四抹,再扒起粉丝装进去,然后勺油。油缸不大,口也很小,老倌用一只小汤匙不断地从里面勺油到粉碗里,起码十次八次,使你眼花缭乱。这时你会认为他放了不少香油,其实,真正到碗的油不多。放齐各种配料,老倌用筷子帮你搅和,那搅和的动作也真像变戏法,把人的食欲都搅起来了。说真的,我吃凉拌粉,最喜欢的就是看他们的这些小动作。

俗话说,徐闻人是吃凉拌粉和羊粥长大的。我想这一点都不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风味育一方人。许多外出工作的人与家乡的凉拌粉更是有着剪不断的情结,回乡下车伊始,便跑到古街古巷找那凉拌粉,他们说,若回家不吃凉拌粉,心里总有点不踏实。外面的客人来了,看见徐闻人吃凉拌粉这般到劲,也举起箸来,一夹上口,便赞美不绝,連声称好。

九.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徐闻良姜

徐闻良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良姜,别名小良姜,又名徐闻良姜,药学名Alpiniaofficinarum Hance,为姜科植物,是一种热带多年生长的山姜属食药兼用的植物资源。追溯高良姜的历史,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出于古高凉郡 (今广东省湛江、茂名一带) 故名高凉姜,后因谐音而讹称为高良姜。高良姜在我国古代的诸多药典如《本草纲目》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而在《图经本草》中则对高良姜有更详细的记载:“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高良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甘辣、清凉,除烦热、利津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抗寒、散气之功效,且明目驱瘴。”其味辛,性温。有温胃散寒、行气、消食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寒痛、胃寒吐泻、消积食滞、消化不良等症。

高良姜的主产地为广东湛江的徐闻、广东惠阳、东莞等县市,广西区的陆川、博白等县,海南省的陵水、儋县、屯昌等县市,此外台湾及云南亦有小量的栽培。其中徐闻县种植量67000多亩,产量占全国90%以上,龙塘镇一镇种植量多达近40000亩,有“高良姜之乡”之称。在海外,也有“中国龙塘良姜”之美誉,龙塘镇因其出产的高良姜干粉多,品质优良,其产出的高良姜是中国高良姜生产品质的标准,其高良姜干品畅销全国及海外。徐闻县龙塘镇的高良姜规模种植可追溯到16世纪初;而龙塘镇高良姜作为南药开发基地则始建于1998年。从创建至今,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0000亩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塘---华林一带;高良姜的品种主要有牛姜和鸡姜两种;良姜的生长期为3年,亩产4000公斤,如晒干、亩产可产干姜1000多公斤,市场收购价(干品)为6.5元/公斤。高良姜这种珍稀南药的种植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龙塘出产的高良姜的质量优良,药用价值高,非别处出产的高良姜能比。据科研人员深入调查,在龙塘镇周边乡镇所出产的高良姜品质只有龙塘镇的60---70%,而海南、广西所出产的高良姜干品只有龙塘出产的高良姜干品品质的一半。

据《广东通志》和《雷州府志》等史料的记载:徐闻所出产的高良姜北宋时期就是朝廷贡品,因其气味芬芳馥郁,悬于室中有避疫之效,服用有温中散寒,止痛消食之功效。北宋皇室曾用其作香料和驱蚊虫品、御医院也曾经常采其制作皇室成员食滞的消食汤品。由北宋至明、清数朝几度列为官营产品,禁止商贾0。1949年至九十年代中期一直由国家统一收购,出口至日本、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徐闻高良姜申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标志成功。为这种珍贵的南药的推广、开发和走规范化管理的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

高良姜原属野生,后来才进行人工种植,徐闻县龙塘镇良姜村就是由于率先人工引种野生良姜而得名的。高良姜大多生长于路边、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红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我们在龙塘镇深入了解到,高良姜的采制栽培品多在夏秋间挖取4~6年生的根茎,(此时收采可得干品30~40%), 洗净,除去地上茎及须根,剥去残留鳞片, 横切成长5~7cm的段节,晒干。野生的多在5月以前采挖,此时雨量少, 易于干燥。收购鲜品时,则将1~2年生的嫩根切下留作种苗;种子繁殖约需7~8年始能收获。

徐闻良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徐闻县人民0《关于申请徐闻良姜进行地理标志保护的函》(徐府函[200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曲界镇、城北乡、南山镇、海安镇、锦和镇、下洋镇、前山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红鱼干

湛江西临北部湾海域,该海域出产的红鱼干和红鱼筒是湛江的著名之一。其中湛江的红鱼干又以徐闻红鱼干知名。

红鱼的学名为红鳍笛鲷,又名红鱼、红槽鱼、红鸡,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该鱼个体大,刺小,肉质优良,具有含肉率高,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是无污染的绿色水产品。南海北部海区以北部湾水域为盛产区。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红鱼头比较大,体披着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红鳍笛鲷除红烧、清蒸等吃法外,还适合做溜鱼片、鱼丸子、炒鱼片等。

湛江北部湾海域出产的红鱼因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4至5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湛江红鱼年产量比较稳定,全年均能捕捞,以春汛及冬汛为主。

捕捉红鱼的渔具有多种,以底拖网为主。“红鱼延绳钓”是传统作业的方法,由一艘母船载25~36只子船,日间钓获的金线鱼等到夜间即被用作钓捕红鳍笛鲷的饵料。

徐闻红鱼干的生产历史悠久,其出产的红鱼一般在北部湾采用“红鱼延绳钓”法,在春汛时期即用上钩的新鲜红鱼就立即在数百公里的船甲板上反复翻晒,天然而成。因此,徐闻红鱼干因自然晒成而闻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