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太子参特产店 太子参哪里最便宜好吃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太子参特产店 太子参哪里最便宜好吃图片更新时间:2024-01-06 13:35:46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牛大场太子参

牛大场村位于贵州省施秉县西北部的牛大场镇,当地土壤呈弱碱性,有丰富的腐殖质,适合药材等大多数植物生长,目前太子参是牛大场村的主打产业,其产品饱满度高、色泽鲜黄、品质好,深受药界朋友喜爱。

2011年牛大场镇太子参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3500吨,产值1亿左右。产量全国第一,该镇通过种植中药材现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8户,50-99万元的有36户,10-49万元的有219户,太子参种植户有50%的人家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

牛大场镇太子参于2004年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 ,成为全国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该镇太子参年商品交易量达1500余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的1/3强,有“西南药城”的美誉。

三.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四.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福建太子参

福建太子参:主产于闽东北柘荣、福鼎、霞浦等市县。

太子参属石竹科多年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根块,太子参是柘荣县的传统名优产品,别名童参、孩儿参。相传,太子参始发现于金陵太祖朱温之墓,朱温后裔清明祭陵时发现坟上盛长珍奇之草,便取其块根煎之试服,结果感觉元气大增,精神饱满,后经太医鉴定,其性味功效近似人参,逐供太子使用,太子参由此得名。据《中医大辞.中药分册介绍:太子参甘平、入肺健脾、养胃生津,治体虚乏力,食少倦怠,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自汗,少气,心悸,津伤口渴,急慢性肝炎。柘荣太子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气候色泽晶黄,肉质肥厚,有效成份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都有,含占氨基酸总量的40%,含有铁、铜、锰、锌、硒、钴、硒、钼等7种微量元素,此外柘荣太子参还含有少量的人参皂甙有益气生津之效,但又不升提,不助湿。特别对于小孩盗汗、食欲不振、改善贫血、老人体虚失眠有显著功效,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清补珍品。柘荣太子参一向被药材市场作为质量参照标准,享有盛誉。目前“柘荣太子参”证明商标已完成注册,成为全国仅有的2个以地名冠名药材证明商标之一,也是目前省内的7个以地名冠名农副产品证明商标之一。柘荣太子参常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近年来,柘荣太子参独特的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不断被国内外消费者所认识,倍受医药界所重视。如北京同仁堂、江中制药、娃哈哈集团和闽东制药厂等大型开发了“生脉饮”、“健胃消食片”、太子乐、太子宝等十多种糸列保健产品。

五.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马五店贝母

马五店村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镇驻地西南13.6公里,总土地面积76.9公顷,林地8.99公顷,耕地43公顷,皆为旱田,总户数83户273口人,皆为汉族。主导产业:贝母、林下参、林蛙等,加工业以贝母加工为主。贝母是该村的独业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立体种植,地上是“粮仓”,地下是“银行”。全村43公顷耕地都种上贝母,并在外地扩繁种植。是远近闻名的贝母专业村,现已辐射全镇16个村及周边贤儒、黑石、额穆、大山等乡镇。这个村接待外地参观者上万人次,是吉林省无公害贝母种植基地。

六.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柘荣太子参

柘荣太子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柘荣太子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干燥块根。主要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 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载到《中国药典》。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临床常用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太子参功能性保健品的开发问世,民间太子参药饮、药膳的普遍使用,太子参作为功能食品市场需求在逐年增加。

“柘荣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而享誉国内外。各主要中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以“柘荣太子参”价格为衡量标准,主导了国内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

柘荣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美称,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49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柘荣太子参”品质领先、质量优良,含有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甙、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16种氨基酸。2003年,柘荣县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太子参GAP项目的研究。通过2年多的努力,2005年,太子参GAP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专家组现场认证,同年,太子参GAP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从而使柘荣太子参GAP生产标准成为了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柘荣太子参” 1992年获得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得国家证明商标、2005年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06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柘荣县规模药业企业使用“柘荣太子参”为主要原料,先后研发出“太子宝口服液”、“复方太子参颗粒剂”、“太子宝口服液”、“好味口牌儿童健胃消食片”等数十个产品,同时,国内的江中药业、武汉健民等知名企业以“柘荣太子参”为原料开发了健胃消食片、肝复康丸、平喘益气散等。产品销售网点遍及省内、广东、北京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

柘荣太子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柘荣县《关于划定柘荣太子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请示》(柘政综[2006]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柘荣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孝昌县 孝昌太子米

孝昌太子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孝昌太子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孝昌太子米被推为全国五大优质米之首(五大优质米为太子米、紫糯米、黑米、珍古米、香稻米),在一九八四年北京举办的全国土特名产展销会上,孝昌太子米一到会便刮起了抢购旋风。数以千计的北京居民把销售点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无法招架,只好请来正在开会的孝感市副市长坐 镇指挥,维持秩序,规定每人限购三斤,就这样"长蛇阵"还是从早到晚不断线。

太子米很早就是朝廷贡米,后来,则成为达官贵人高级筵席上的主食。解放后,曾多次列为广交会展销商品,深受客商的欢迎。经有关部门检验,太子米是一种营养丰富,不可多得的优质米,它颗粒椭圆,晶莹整齐,胶质粒强,饱满沉淀,出饭率高,成饭后清湛油洁,清香扑鼻。

太子米产于孝昌县邹岗区牛迹山附近,相传很早以前有位仙人看中了这块紫云缭绕、土地肥沃的宝地,定居了下来,用金牛、金耙耕耘播种。至今山石上还留有四个牛蹄印,当地百姓遂称此山为牛迹山。当然,这纯属民间传说,但是,牛迹山附近土壤成份独特,是太子米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太子米移入外地就会变异,属于典型的"生态型"品种。

孝昌“太子米”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白沙镇、丰山镇、花西乡、周巷镇、陡山乡、花园镇、小悟乡、季店乡、卫店镇、王店镇、小河镇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北京市 丰台区 太子峪大枣

太子峪村为山坡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优美,那里生产的长辛店大枣,至今已经有数百年之久。长辛店大枣成熟期比冬枣短,平均重13.6克,果皮深红色,光滑平整,皮薄汁多核小,果肉细嫩,酸甜适中,口感好,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北京名果》一书中位列鲜食枣第一位。太子峪村建立了北京市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华名枣博览园。

2006年9月,在北京奥运推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在第二、三、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分别获得了“最受欢迎产品”和“畅销产品奖”。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十.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保店驴肉

德州保店产驴,因此当地盛行吃驴肉,时间长了,自成一派,不但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据中医研究,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的效果。传说,保店驴肉是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有兴趣的游客可在当地各大小饭馆品尝,通常20元左右一盘。

保店驴肉又名保店五香驴肉,原产地是和山东省宁津县 保店镇同属一行政村的南辛庄,创始人是李长荣、李长善、1三兄弟。一般以冷食为上,常为酒宴之佳肴。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其特点是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因此,保店驴肉成为当地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美名远扬。

保店驴肉不仅美味可口,常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因此,保店驴肉成为当地练武之人必备食物,并随着江湖艺人,传到四面八方,美名远扬。此外, 扒鸡、长官包子、大柳面、夏津布袋鸡、宋楼火烧、夏津银丝面、珍珠琪、羊肠汤锅、武城旋饼、蹶腚豆腐、平原乳鸽、临

保店驴肉

邑田口羊肉、寇家豆腐皮等都是德州的饮食,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保店驴肉原产地是宁津保店镇,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之说。其特点是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

保店驴肉是清代康熙年间,李登山兄弟所创制,嘉庆年间已成为贡品,距今已成名200多年,其特点是肉质鲜美、细嫩爽口、廋而不柴、肥而不腻、烂而不散、软而不粘、咸淡适口、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老幼皆宜。被载入《中国土特名吃大辞典》经“中国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检验,含蛋白质高达26.1%,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富含18种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胶源,即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常食用有补血、滋阴、壮阳、润燥、健身等食疗作用,它与名贵中药阿胶相匹美,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称。

保店驴肉选优质黑驴为肉源,其食法可热可凉,保店驴肉精品为全驴宴,可分为上八锦和下八锦(上八锦:驴鞭、心、肝、肚、套肠、万口、口条、蹄筋;下八锦:前腱子肉、后腱子肉、五花肉、里脊、脖头肉、驴脸肉、肋扇肉、尾过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