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州有哪些不辣的土特产 永州的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州有哪些不辣的土特产 永州的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09 11:23:36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东安县 永州脐橙

脐橙果大色鲜,外表美观,无核,可食部达71-80%,品质优良,风味甜酸适度,囊壁薄,化渣爽口,肉质脆嫩、香、甜,故有“柑桔之王”称号。

二.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源口香米

产地:中国湖南江永。

历史:据《湘侨闻见偶记》记载:“府境有香稻米,不多得……其米玉色,不甚白、细粒、入饭少许即香。所谓‘长沙好米,其香五里’者,即此种。”中国历 代都把香稻视为珍品,把香米作为贡品,誉称香米为“贡米”。历代诗人如杜甫、王维、孟郊、陆游等,都有吟咏香稻的佳句。唐代大诗人杜甫就留 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名句;《红楼梦》中更有“稻香村”的雅境。但是,香稻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种植,倘若换一块土地,改 变一个环境,种出的香稻就不香了。湖南源口香米所以能成为珍稀之物,同当地有适于香稻生长的特殊水土条件是分不开的。
特点:江永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潇水支流永明河上游。这里盛产稻、小麦、花生、 大豆等。“源口香米”,稻禾高达一米,谷芒棕色,米细小质粘,色呈乳白,做成米饭,质地糯软,芳香浓郁,是湖南稻中绝品,素以质佳味香 而饮誉三湘。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江华毛尖

江华毛尖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江华毛尖,生产区集中顺牛牯岭、岭东的大圩开源冲、两岔河一带的云雾山腰和溪谷之傍,那里苍峰入云,林荫如盖,云雾潦绕,真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华县名茶——江华毛尖。

江华毛尖外形条索紧结卷曲,翠绿秀丽,白毫显露,晶莹如珠;内质香气清高芬芳,滋味浓醇甘爽。内含茶多酚、氨基酸、氮丰富。饮用“止渴生津”;药用可治“积热、久泻”和“心脾不舒”,去烦闷。江华县山区瑶胞用以作解毒去病常备药品,据说在古代时被纳为贡品。1986年,江华县生产的江会毛尖获得了“湖南省名优茶奖”,成为湖南省著名的名茶产品。

四.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瑶族小鱼干

瑶族小鱼干

这种小鱼据称生长山沟里,个头虽小,来头可不小。山里的鱼生长在山泉溪流当中,鱼肉香甜而无一点腥味。山里人捕捞到小鱼后,一般会把它风干成为鱼干。这些小鱼干大小还不到一个手指头粗,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浸泡后进行拉油。

这种小鱼干卖相倒有山里纯朴的风格,拉过油后,放上几抹姜丝、淋上酱油就可以上菜了。而且因为是高山鱼,在泉水的浸润下鱼肉变得比一般的鱼要可口得多,鱼骨也很细软。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零陵区 永州血鸭

永州血鸭是湖南永州的一款传统名菜。

传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太平军首领洪秀全率众将士攻下了永州城,当地老百姓为慰劳起义军,也前往军中与厨子一起下厨。可是在杀鸭拔毛时,鸭身上的细毛却怎么也拔不干净。这时临近开宴了,一位老厨子急中生智,先是把鸭肉砍成块,下锅炒好后再将生鸭血倒进鸭肉里,继续炒拌成糊状,这样一来,鸭块上的细毛自然看不见了。到了开宴时间,一碗碗拌有鸭血的鸭肴全部端上了桌。这时有人问老厨子这叫什么菜,老厨子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最后还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娇说了句:就叫它“永州血鸭”吧。于是“永州血鸭”便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流传至今。经过历代永州厨界精英潜心钻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鸭”以其独特的口味闻名于世。

吃血鸭,最好配冰啤酒。那简直是水火交融———直冲天灵盖的烈火被百丈瀑布浇熄了,轻烟袅袅,萦荡心头,真有说不尽的痛快淋漓。当然,你倘若不喝酒,配上一碗萝卜炖排骨汤也行。天地间,冷暖、阴阳、

动静,皆是相得益彰,那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的极致。如果是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则配自酿的红薯烧酒、可以用来驱寒,吃得全身热乎乎的,还能掀出人们的豪情万丈。吃血鸭,是久别重逢的朋友之间深藏的情感的喷发,狂放、奔涌,如火如炽!它又像是潇湘之域的楚地雄风,狂飙突起,壮怀激烈,让人豪气横溢。
血鸭的汤汁同样很美。吃到最后,向主人买一碗饭,将汤和饭拌在一起,然后将辣椒捡去,吃了一碗,胃口大开,一般的客人,没有二碗饭,是不会离席的。菜香、酒足、饭饱,当今赴宴多为应酬,而能像吃血鸭这样,真正留下永志的记忆,怎不感到弥足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零陵区 永州茶油

永州茶油

茶油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作为永州的传统,是比较好的食用油的食物来源。

茶油与橄榄油这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油中的营养成分及油脂特性都比较相似,而橄榄油作为“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中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脂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益的保健型营养油。

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其中山茶甙有强心作用,山茶皂甙有溶血栓作用,能防治血管硬化所致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茶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化学预防肿瘤等多种作用。老年人可因食茶油而得益,体质老而益壮,因而,茶油又可称为“长寿油”。

山茶科植物油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远离城市“三废”污染源,几乎不受化肥和农药等的污染。故从其种子中提取的油脂可算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食用植物油,而且不含有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B1以及芥酸、皂素和棉酚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是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上品和佼佼者。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焦盐兔片

焦盐兔片

【菜名】 焦盐兔片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成菜色泽淡黄,外焦内软,香酥麻辣。 【原料】 主料:鲜兔肉300克。配料:鸡蛋2个,面粉40克。调料:熟猪油1000克(实耗75克),精盐5克,味精0.5克,料酒25克,葱花5克,花椒粉0.5克,湿淀粉25克,香油5克。 【制作过程】 1.将鲜兔肉洗净,剔去筋膜,斜片成3厘米长、2厘米宽、0.3厘米厚的薄片置碗中,加料酒、味精、精盐抓匀腌3分钟。 2.将面粉、鸡蛋、湿淀粉放入大碗中调匀制成糊,倒入腌好的免肉片均匀挂糊。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将挂糊的免肉片,逐片下油锅,待表面炸呈淡黄色,倒入漏勺沥去油。 4.炒锅内留少许油置旺火上,下兔肉片急炒,撒上葱花、花椒粉,淋入香油,持锅颠几下,装盘即成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州脐橙

道州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道县脐橙

道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享有“天然温室”之美誉,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湖南省柑桔生产的最适宜地带,种植柑桔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代就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说。上个世纪70年代被列为国家100个、湖南省12个柑桔生产基地县之一。

80年代初,道县柑桔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年产量近10万吨,柑桔成为当时全县农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2003年被列为国家农业部“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产业带项目县后,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明确了以脐橙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思想,邀请省、市柑桔专家帮助制定了道县10万亩脐橙产业发展规划,在潇水河、永明河、濂溪河、伏水河、泡水河、宁远河流域规划了8个“万字号”脐橙基地。采取政府引导、公司运作、大户经营的经营机制,鼓励、支持种果能人投资发展脐橙生产,并推行“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积极打造无公害脐橙品牌。

目前,道县已发展脐橙面积4.2万亩,其中挂果1.2万亩,年产量6000吨,发展种植户2000多户,建立了2个万字号基地和7个千亩基地。今冬1万亩脐橙扩园已完成撩壕3000亩,明春全部完成定植。

进入丰产期后,年可产果15万吨以上,产值过亿元,可带动全县3万余人增收致富。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祁阳笔鱼

历史:祁阳笔鱼,产于湖南祁阳地区的浯溪一带,形似毛笔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席上珍品”之称。据说这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关。苏东坡有次途经祁阳,被当地山水奇景所吸引,祁阳知县特邀其夜游浯溪,并在船上设宴相待,苏东坡异常兴奋,当他正要挥毫作诗时,毛笔突然被一股旋风卷走,落在江中,立刻变成无数形似笔杆、色泽鲜艳的鱼。古人诗曰:“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祁阳笔鱼便由此得名。

特点:用笔鱼和辣椒煸烧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甘可口。

工艺:将笔鱼宰杀,洗净,沥干,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骨牌块。红椒与姜分别切成丝,葱白切成段,葱茎切细。炒锅上大火烧热,放猪油,烧至八成热,放鱼块翻炒几下,加红椒、姜、葱白、绍酒、精盐、酱油,略煸炒一下,放鲜汤,焖烧二三分钟,至汤汁收紧,再加味精、猪油、葱花,下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