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文成畲乡土特产 浙江文成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文成畲乡土特产 浙江文成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0-15 22:50:58

一.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文成索面

文成索面为订婚走亲不可缺之礼品。以花园、马村垟、珊溪等地产品最有名。制法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春冬含3-5%、夏秋为9-12%),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索面讲究细匀为佳,吃时放开水锅中一煮,去掉咸汤,拌点佐料即可。索面富营养易消化,为群众喜爱食品。

二.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兔肉松

原料配方 兔肉100千克 酱油8千克 食糖6千克 黄酒6千克 生姜150克 味精35克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将兔肉去骨、脂肪、筋腱等,然后顺肉纤维的纹路切肉条,再切成长3厘米的短条儿。

2.烧松加料:先将兔肉放入锅内,加水略过肉面,以旺火煮沸1小时;闷2小时。待兔肉煮酥后,撇除汤面上的浮油,扯散肌纤维,加入配料,继续用文火煮闷。煮至汤快干时,改用中火,用铁铲不停地翻炒,并拉扯肌纤维,防止结疤糊焦,制成半成品。

3.炒松去杂:半成品含水分为40%左右,重量为鲜肉的50%。半成品入炒松机内继续加温,复炒至成品。如果无炒松机也可重入锅内复炒,但应注意根据半成品含水情况调节炉火大小,使收湿稳,防炒焦。经过2.5~3小时复炒后,用手抓起挤不出水即可。炒松后趁热将兔肉放入擦松机内进行揉搓。没有擦松机,可用经消毒的擦松板,进行人工搓松。同时拣出碎骨和没有搓散的团块,待冷却后称量分装。

4.成品包装:成品金黄蓬松,异香扑鼻,但吸水性强,要注意防潮。短期贮藏可装在防潮纸袋或塑料袋内,若长期贮藏应装在消毒后的玻璃瓶内。

产品特点:纤维细长,肉质柔软,富有弹性,鲜而不骚,香味纯正,营养丰富,助食解腻,实为旅游、野餐的方便食品。

三.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文成薯粉丝

将番薯水磨,滤去薯渣与杂质,取淀粉调水一层一层炊透,经30小时左右冷却转硬后,刨晒成粉丝。其味美,营养颇佳,乃浙南筵宴必不可缺之“和菜”头盘菜。

四.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蒜子鱼皮

鱼皮即鲨鱼皮,具有解毒、杀虫、愈虚劳功能。蒜子鱼皮以鱼皮为主料,加大蒜烹制而成,蒜香浓郁,鱼皮软糯,味鲜美,是温州民众推崇的酒席大菜之一
( 温州)

五.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米塑

产品名称:米塑

产品别名:“粉塑”

产品产地:浙江温州

产品特性: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色彩纷呈。

产品简介: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的民俗工艺。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旧时,每逢夏历二月十五日举行拦街福,都要制作米塑大寿桃,寿桃面上除装饰花鸟虫鱼形象外,其正背两面,还塑有《三国志》、《封神榜》、《西游记》以及《水浒传》的戏曲人物,形象逼真,色彩纷呈。

产品历史:温州米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素称“百工之乡”———温州民间工艺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温州民间有个习俗,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都要捏制米塑。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与北方的“面塑”并称为我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

六.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双色芙蓉蛋

取8个鸡蛋清,加湿淀粉、调料和清水少许,搅打均匀,落锅凝固成片状,再将2个整蛋磕开,另加2个蛋清,如法制成黄色蛋片,然后放进已加清汤、佐料和湿淀勾芡的炒锅内,配以蘑菇、青豆、木耳、炒匀

(温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黄坦糖

以精糯米为原料,用麦芽发酵加芝麻、薄菏油、生仁为佐料,分别制成松脆的糖丝、硬韧的糖知、各式花样糖饼,香甜可口。此为黄坦民间传统食品加工来,明、清代甚盛,销于浙南闽北,素惠美誉
( 温州)

八.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炸溜黄鱼

选用新鲜大黄鱼烹制,以鲜、嫩、香三大特色著称,是温州传统内味菜。此菜炸制和制卤紧密配合,上桌时气泡翻滚,吱吱作响,很能活跃筵气氛,食以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 温州)

九.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雄鹰展翅

用不带皮鹅脯肉条装成鹰坯,垫盘底。用带皮鹅脯肉狭长片搭装成雄鹰尾翎。猪肝、火腿、黄蛋糕切成大、中、小柳叶片逐层排装,长条鹅皮切梳子花刀,包边组成身羽翅膀。冬菇剪成头和颈羽,白蛋糕雕成眉和眼。鹅腿修成鹰腿、黄蛋糕雕成爪。至此雄鹰装完毕。再用紫菜卷切片在鹰下叠成山形
( 温州)

十.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爆墨鱼花

温州人以墨鱼作原料,能制作很多菜肴,以爆墨鱼花最有特色。墨鱼肉锲花刀,烧熟后片片墨鱼卷曲成麦穗状,造型美观。没有深厚的功底,难以发挥特色,是一只刀工、火候并重的名肴
( 温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