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桐城土特产小花 安徽桐城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桐城土特产小花 安徽桐城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2:22:07

一.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青草香大米

青草香大米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青草镇的。桐城青草香大米:原粮优良,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大米色白整齐,米饭清香浓郁,松软爽口,能增加食欲,余香田味。

桐城是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市(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强市(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市(县),自然环境优越,无污染源。青草香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63万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其中绿色食品稻谷生产基地20万亩和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3万亩。得天独厚的土质、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青草香”大米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青草香”大米先后荣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和“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青草香”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

二.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大米

桐城大米,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并被列为出口产品。

早在明清时代,桐城范家岗,花园畈、撩风岗一带所产的大米,就远销京师,备受称誉。历史上种植“三粒寸”、“杨柳籼”等水稻名特品种,从栽培技术到加工工艺都十分考究,力求保持传统特色。加工的大米质优、色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干稀咸宜,醇香可口。当地民谚:“三粒寸,麻壳籼,一人吃饭两人添”。桐城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商业在各业中占绝对优势。当时芜湖通和粮行、南京协和粮行、上海通达粮行,都以经销桐城大米为主业。

建国后,国家在范岗、城关建立了两座工艺先进、设备精良的现代化米厂。所产“特二”粳米,高度重视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检化验制度。进厂原粮,出厂大米,其综合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在省内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曾荣获省经委授予优质大米称号,并被列入《中国名优产品大全》。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销往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北、天津、四川、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特二”粳米又被国家外贸部列为出品产品,成为东南来各国的热路货,每年平均出口3000吨左右。

三.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关乡:“桐城小兰花”茶主产地。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制

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生产现状

桐城小花,又称--小花茶,简称龙眠茶。《桐城风物记》:“茶,凡山园皆有种者,唯……龙泉庵中茶(大关古洞崖)产于云雾隙中,味醇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山孙氏椒园茶亦佳。”。桐城小花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有机绿茶,茶农在线网络直销,物超所值。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自明迄今,拥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

荣获称号

1986年桐城小花获安徽省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次年又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1996年桐城市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又开发研制了龙眠春翠。该茶以龙眠山之颠的杨头、黄草尖、黄岭140公顷茶园为基地,于清明到谷雨期间,择晴天在龙眠群体中叶种和无性良种茶园中,采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厘米的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烘、理条、复烘、提香等工序,全程采用名优茶机械加工。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匀齐壮实,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亮。1998年5月经安徽省茶叶专家评审,列为省级名茶。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

良种增产

改革开放后,引良种,改茶园,机械制,产量增,全市茶园800公顷,1998年产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18万千克;2004年1400公顷,产30万千克。1996年安徽农大茶专家指导,研制了龙眠春翠。成茶匀齐,泽翠鲜活,味鲜爽甘,清香持久。1986年获安徽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1999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桐城小花,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产品分为特级、一二三级。小花茶孕育了桐城的文章。

四.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两广小花猪

两广小花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因性早熟易肥,母性好等特点而闻名,但因生长慢,凹背,饲料利用率较低故而推广度偏低。

两广小花猪分布地区

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相邻的月江、西江流域的南部,它的中心产区在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两广小花猪具有早熟易肥、母性好等优点,但背凹,腹大拖地,生长发育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体型外貌

两广小花猪体型较小,以体短和腿矮为其特征,表现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故又称为六短猪,额较宽,有“〈〉”形或菱形皱纹,中间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广凹下,腹大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

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6月龄母猪体重38公斤,体长79厘米,胸围7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12公斤,体长125厘米,胸围1.13厘米。

2、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卯日龄有精子,小母猪4~5月龄体重不到30公斤即开始发情,多在6~7月龄、体重40公斤时初配,初产平均产仔8头,三产以上平均产仔10头。

3、肥育性能:据广西资料,月巴育猪自11公斤~87公斤,日增重309克,每公斤增重消耗混合料4.22公斤、青料3.42公斤。体重75公斤屠宰,屠宰率67.72%,胴体中肉占37.2%,脂占45.2%,皮占10.5%,骨占7.1%。

杂交利用

两广小花猪做母本,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进行杂交。最后就是新的一个品种了。以长白、大约克、巴克夏等猪种为父本与该品种杂交,0一代在日增.重等方面均有提高,其0一代肥育猪日增重均达510克以上.。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界牌小花生

小花生

界牌镇小花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优质沙壤土使其具有独特的口味,一直远负盛名。

界牌镇地处古老的废黄河南岸,紧临县城北侧,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势高爽,具有大面积优质沙壤土,是各类蔬菜、旱熟作物最理想的种植之地。

滨海县界牌镇加大界牌小花生种植科技植入力度,大力推广地膜种植技术,提高10000亩小花生的产出效益。

六.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水芹

桐城水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芹菜是桐城独有的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水芹菜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一年生五茬。栽培方 法简易,只花人工栽培管理,不需施肥,一年亩产可达两三万斤,且有很 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宜人。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 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近年来水芹菜除供应本市城乡, 还远销外地。桐城市正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对桐城水芹进行开发研究。

七.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西顺河红衣小花生

西顺河红衣小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顺河红衣小花生

洪泽县洪泽湖农产品协会

11186032

新鲜花生

八. 新疆 乌鲁木齐 沙依巴克区 民族小花帽

维吾尔语称为“朵巴”,是维吾尔族特需商品之一。它做工精细,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伴金、镶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绣制而成。喀什花帽品种繁多,有巴旦杏花帽、奇曼(绿底白花)花帽、塔什干(绿底白花)花帽、玛力江(红色镶珠)女花帽,均质地精良,色泽绚丽,图案精美。它不仅实用,而且是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工艺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九. 安徽省 安庆 桐城民俗文化 桐城小花茶

绿茶制作技艺(桐城小花)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区内小气候适宜生产优质茶,所产的桐城小花久负盛名。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 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明清之际“桐城小花”屡屡被御封为朝廷贡品。一九八三年在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上获经贸部荣誉证书,一九八六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名茶。一九九一年获全国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98年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上获名牌推荐产品称号,99中国国际度年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桐城小花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五彩小花卷

五彩小花卷是遵义的特色小吃,成品暄软,色彩分明,膨松香甜。

    原 料:面粉500克,老面200克,化猪油适量。 调 料:糖粉50克,果脯50克。 制作方法:蒸。面粉倒在案板上加老面、温水和匀,揉制成发酵面团。待发好后,加入适量的碱中和,再揉透揉光滑,用湿布盖起饧15分钟,然后将面团搓成直径3厘米粗细的长条,再擀开成1厘米的长形厚片,均匀地抹上化猪油,撒上糖粉和切碎的彩色果脯,卷成长条用刀切成50克一个的剂子,再用筷子压翻拉成“脑髓”花形,逐个摆入屉内,入笼用旺火蒸15-20分钟即熟。 风味特色:成品暄软,色彩分明,膨松香甜。 技术要领:施碱时要揉均匀,否则会出现“花点”,翻花时用手帮助拉翻,形要翻好。( 遵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