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川渝特产粉皮子 湖北粉皮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川渝特产粉皮子 湖北粉皮子更新时间:2024-01-16 03:35:52

一.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胗子面条

胗子面条

胗子面条是中老年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汤面食。尤其倍受喝酒人的青睐。因为它有汤有面,汤微稠,汤由青稞胗子煮成,吃起来滑润爽口、口感极佳,独具风味。

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把面和的硬一点,揉好捂一会,然后擀薄,切成2寸长的细面条,待锅中的水开沸后把现成的小青稞粒下入,等煮到汤有红色,青稞粒烂后,下入切好的面条,也可再调入绿色的少许菜叶做点缀,放入少量的花椒粉、姜粉、葱花,用开锅的香油喷呛,再放入少量味精即可食用。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木子腐乳

木子腐乳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木子腐乳王是李氏祖传食品中的瑰宝,产品入口清香,回味圆畅,风味独特,令人难忘,一扫市井俗味,尤生香雅之感,实为居家、旅行、馈赠之佳品。

木子腐乳(又名湖南十八子腐乳)是津市市十八子食品有限公司的知名品牌,木子腐乳秉承悠久的传统工艺、优选天然的绿色大豆、采用科学的配制方法,使一个民间珍品,凭着“差异化”的特色,焕发出强大的产品生命力和市场穿透力。木子腐乳以“粘口清香、纯正圆畅、麻辣香溢、回味悠长,鲜明的产品特点。1999年11月获得湖南省首届名优特浓副产品博览会优质产品奖,此后产品被带入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12月4日欧盟商业联合会及世界AWB组织经过评选,专门授予”腐乳王“美称,并荣获”金盾奖。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楂子豆腐

楂子豆腐原料为橡树的果实,名橡栗,亦叫栎实,可食,早在《列子说符》中就有“冬日则食橡栗”的说法。从山上将橡栗捡回后晒干,去掉硬壳,把果肉磨成细粉,筛掉粗渣。煮一锅水,待其稍滚时倒入橡栗粉,并搅拌均匀,等到变稠凝固后,取出摊凉,切成块状即成。苦槠豆腐原料为苦槠的果实,苦槠又名槠栗,为皖南一带常见的乔木,种子如毛栗可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槠子处处山谷有之,生食苦涩,煮炒乃甘,亦可磨粉。”

四.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粉皮

泗水粉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粉皮是山东济宁泗水县的。

泗水粉皮

泗水县地瓜制品产业协会

13564885

粉皮

五.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麒麟黑皮子

与城里人许多的精细讲究不同,农村里请客,图的就是个实在。往曲靖的广大农村去走一走,寻常人家来个客人,总是肉一盆、菜一盆地大盆上菜,品种不多,但绝对能把你吃撑着。

若是赶上了大年小节、婚丧嫁娶这样的大日子,庄户人家就上“八大碗”。具体是哪八大碗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但酥肉、丸子、黑皮子这三样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麒麟区的玉宝、越州、沿江一带,吃黑皮子之风就更甚了。

说黑皮子,那也确实是不亚于红烧肉的一类美食。过去农村谁家杀过年猪,猪腹部五花的那一块一定是用来做黑皮子的。也就是说,吃黑皮子,一年就那么一次。现在当然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大幅度提高,城乡差距正逐渐缩小,黑皮子早已不是什么希罕物什,倒是那讲究的城里人,反爱寻这土里土气的吃食去,用乡里俗味调剂一下自己被精粮细菜惯坏了的胃口。

制作黑皮子,最好是用自家喂养的猪,这样不但肉味香浓,那块五花肉尤为层次分明,肥瘦适宜。若是用喂催肥饲料批量生产出来的猪肉,从吃味到口感就会逊色许多了。做时五花肉连皮先切成大块煮至六七成熟,捞起沥干水分,再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抹上蜂蜜和白酒,放进烧热的油锅里“跑”(用油多少介于煎炸之间)。一直“跑”到肉块发黑,肉皮变皱。黑皮子由此得名。捞起晾干黑皮子,可保存半月左右,什么时候要吃拿一些出来和着酥肉一起煮,并不必加什么复杂的佐料,那味道绝对喷香诱人,即使从来不沾肥肉的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吃”下两块去。

城里人觉得黑皮子好吃,就有些餐店顺应“潮流”,把农家的黑皮子搬进自己的厨房,以满足那些“尝新鲜”的食客。这其中旗帜最鲜明的,是曲靖城中一家名为“凤鸣楼”的食肆,经营特色就是“八大碗”,店内用具一律矮桌草墩,碗不分大小一色土碗,酒是农家自酿的老白干,古老的土把瓶盛着,处处透出刻意追求的“土气”。当然也有其他酒水出售,但除了小土碗约无其他酒具。

  

六.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石桥子大姜

石桥子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桥子大姜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石桥子镇的。石桥子镇的大姜皮薄块大、色泽黄亮、姜味浓郁,深受广大经销商的青睐。石桥子大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桥子镇抓住该镇北部渠河沿岸村庄适宜大姜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大姜种植,全力打造大姜标准化生产基地。该镇的大姜皮薄块大、色泽黄亮、姜味浓郁,深受广大经销商的青睐,现已销往国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便于对大姜生产户的指导服务以及信息交流,在镇政府的指导下,该镇的大店子村、胡家西院、大近戈庄等十多个种姜村,成立了大姜生产合作社。有2000多个大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经过不懈的努力,该镇的大姜生产已形成了规模效益,辐射带动了30个村庄种植大姜,大姜种植面积11000多亩。

2013年,诸城市石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申报的“石桥子大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161698。

诸城市石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3161698

新鲜生姜

七.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油饼子

油饼子,则是用烙的方式。发酵好的面粉擀成圆形一大张,热油锅滑入,转动,然后再翻再放油,中间依个人喜好杂入绿色如葱等等,色相极佳,出锅之后一切为四,层层叠起,金黄色发亮,卷起一大角,真是美不胜收。相比油饼,较为家常,平常出行,即以此食。吃了通渭的油饼子,到外面见着那些大饼,真是让人眼睛都懒得睁。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睢宁县 睢宁粉皮

睢宁粉皮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的。睢宁沙集粉皮原料主要来自绿豆、地瓜或土豆中的淀粉。睢宁水粉皮以做成凉菜为主,配上少许菠菜叶,辅以红辣椒丝、蒜泥、食醋、香油等,独具佳肴特色。冬季热炒或做汤。

睢宁粉皮,又称“沙集粉皮”,传称“张家粉皮”,是一种地道的农家菜。相传,睢宁水粉皮起源于宋代政和年间。徽宗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东路淮阳,那时还是一片沙滩叠积,十分冷清荒凉。徽宗走得又饥又渴,可此地既没有驿站餐馆,也没有酒肆茶间,于是就让随从到附近一百姓人家寻便饭充饥,正巧是从事加工水粉皮的张姓人家,男人已将做好的水粉皮担出门叫卖了,女主人只好将剩下零碎的水粉皮略作整理,辅上佐料招待客人。徽宗皇帝食后觉得酸辣绵软,咸淡适中,清凉可口,十分惬意,连称:“好菜,好菜!”问为何物?女主人答:“是水粉皮。”徽宗大喜,于是传旨将水粉皮列为御膳房常菜。那张姓人家一直居住在今日睢宁东部沙集镇,也一直保持张家粉皮工艺世代相传。

睢宁粉皮的传统制作技艺古老,极具苏北地方特色。从原绿豆加工至成品粉皮,需要六道工序。即:选豆→浸泡→磨浆→沉淀→调糊→旋制等。这种传统水粉皮,具有玉洁冰清的体态,柔软滑润的质地,鲜嫩清凉的美味之特点,使人百吃不厌。睢宁水粉皮的食用方法多种,尤以凉拌居多。若调料以放辣椒为主,则称辣皮,若调料以放原醋为主,则称凉皮,冬令时节,水粉皮也可热炒或做成各种汤类,美味同样令人叫绝。

睢宁沙集镇传统粉皮世家后代张海峰,在祖传制作技艺基础上,又经潜心研制,生产出粉皮系列产品:如粉皮糕、粉皮丸、干粉皮、鲜粉皮等,一律真空包装。2008年2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注册“贸源”牌商标,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而且还走进新加坡、纽约等国际市场。

九. 江西省 抚州 崇仁县 粉皮炒甲鱼

主料:香菇(干)150克



辅料:绿豆面30克,冬笋50克,黄花菜(干)30克,粉皮100克



调料:花生油35克,白砂糖10克,黄酒10克,酱油15克,姜5克,味精2克



粉皮炒甲鱼的做法:



1. 先将水发香菇洗净去蒂,整齐平摊在案板上,香菇面朝下;



2. 再将长5.3厘米、宽8 分的笋片放在香菇上;



3. 粉皮切成长6 厘米、3.3 厘米宽的10 块贴在上面,这样三块叠在一起;



4. 最后用水发金针菜(黄花菜)两根结在一起作带子,把香菇、笋片、粉皮结扎牢就是素甲鱼;



5. 绿豆粉和清水75毫升调成厚浆把甲鱼浸上厚糊;



6. 炒锅下油,烧到七成热,将上好厚浆的素甲鱼逐只轻轻滑下油锅,炸到淡金黄色捞起沥油;



7. 锅中留底油,加鲜汤250毫升、酱油、味精、白糖、黄酒、姜末,炒匀;



8. 再将炸好素甲鱼改用温水烧至卤汁稠浓,即起锅装盆;



9. 香菇面朝上,排列整齐,形似甲鱼。



粉皮炒甲鱼的要决:



1. 红烧菜式,讲究吃原汁原味,放汤要适当,汤多则味淡,汤少则主料烧不透;



2.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1000克。



粉皮炒甲鱼的特色:形态逼真,卤汁稠浓,香肥鲜糯,味似甲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