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糖做的长方形粽子是什么特产 红糖粽子制作方法步骤简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糖做的长方形粽子是什么特产 红糖粽子制作方法步骤简单更新时间:2023-08-10 04:33:49

一.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汨罗粽子

汨罗是我国“端午节”的发源地,是我国端午节吃粽子的民族之根。“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二.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红糖

米易红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红糖,是米易县的著名。米易地处横断山中部地区,这里海拔高差大、沟壑纵横、山高林密、自然植被好、水系丰富,其独特的地理及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物的多样性,孕育生产了甘蔗、水果、蔬菜等极其丰富多样的各种物产。而米易红糖就是以纯甘蔗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且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加工制作而成的特色产品。

在米易红糖中,基本包含了甘蔗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各种元素,如蔗糖、还原糖、半聚糖、果胶、蛋白质、氨基酸、多元醇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等。由于其良好的品质,米易红糖从古到今都是可作为补充能量的优质食品,也是传统的补血补气的保健品,被誉为“东方巧克力”。

米易红糖是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已经愈来愈被重视,市场需求量在急速的恢复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米易县政府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规划均把米易红糖作为全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来安排。县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恢复和进一步扩大、发展米易的红糖产业,把这个凝聚了米易天时、地利和无数代人的经验、汇聚了米易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优质产品发扬光大,使米易的红糖产业再现辉煌。

三.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枣粽子

枣粽子

乐陵制作的枣粽子,不但形状美观,香甜可口,而且还有滋养强身之效。年老体弱者常吃枣粽子,能健脾胃,强筋骨。

四.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红糖

黄岩红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申请人: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6年

划定的地域

保护范围:

台州市黄岩区所辖头陀、北洋、澄江、茅畲、新前、院桥、高桥、沙埠、南城、西城等10个乡镇(街道)16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4′13″~121°19′46″,北纬28°31′43″~ 28°42′08″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六. 广西 崇左 凭祥 小粽子与凉棕

小粽子与凉棕

迷你小粽子的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250克,粽叶10张,火腿50克,盐5克,酱油4克,味精2克。

迷你小粽子的特色:

小巧玲珑,犹如枕头,糯软清香。

教您迷你小粽子怎么做,如何做迷你小粽子才好吃

1.糯米淘洗干净加调味料拌匀,火腿切成小粒。

2.半粽叶放入沸水中煮成青色,捞起放在冷水中洗净后浸于水中。

3.取粽叶一张,摺成三角尖盒,放入调好味的糯米及火腿粒,包成四角枕头形,用细线扎紧。

4.将生粽子投入沸水锅内,水要漫过粽子女1.5厘米左右,烧煮三小时左右,端离火口焖四五小时即成。

七.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观音阁红糖

观音阁红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罗县观音阁糖厂位于博罗县观音阁镇内,始建于1954年,已有五十多年生产黑糖的历史。通过几代观糖人的不懈奋斗,现已发展成生产能力达600吨/日的全国最大机制黑糖生产厂。

黑糖是一种未经提炼的蔗糖,富含钙、铁等,具有改善血管硬化的作用,亦有防止肥胖、改善动脉硬化、活血散淤及温经缓疼之功效,其药用价值甚高,俗话说:“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产品用途广阔,是做甜品和送礼佳品,在国外已用于美容、减肥等保健行业。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粽子

端午节一到,古田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古田粽子,棱角分明,不大不小,既好看又好吃。古田的粽子有甜粽、豆沙馅粽、肉粽等,甜粽和豆沙馅粽吃起来甜而不腻,口感极好,肉粽内加入古田香菇,肉香菇香交融,咬一口唇齿留香,好吃得不得了。

包古田粽子的方法也十分讲究,早早就买回了新鲜的箬叶,一叶一叶洗净,光滑一面向上叠好,包粽子用的糯米要提前半天开始浸泡,粽馅一般有花生、豆沙、瘦肉等,包时要记住,抖时力要均匀,一定要扎紧,另外,粽子底角一定要折好,不要露米。煮粽子也有学问,一是水一定要漫过粽子,以避免露在水面外的糯米成夹心米;二是肉粽要煮到肥肉化时口感才最好。时间一般为,高压锅,喷气后,小火煮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如果用普通锅,沸腾后关小火,盖盖煮2—2.5个小时。

九.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小枣粽子

小枣粽子

古历的五月,除了如火的榴花外,最惹眼的就是端午前后的粽子了。

端午节吃粽子,原本是因诗人屈原投江而生的,这是后来上学后才知道的。现在人们吃粽子,纪念诗人的本意早已淡化了,大多是想饱饱口福罢了。

喜欢吃粽子,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小枣粽子,糯糯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极了。可是现在吃不到了,再也吃不到了,奶奶和奶奶包的粽子,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十.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大麦地邦三叶子红糖

在双柏县大麦地镇邦三村,有一种享誉省内外的特色农产品——大麦地邦三叶子红糖。

21岁的彝家姑娘任勤梅,是邦三村的村委会妇女主任,负责邦三红糖的宣传推广工作。邦三红糖加工始于宋朝神宗年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邦三村生产的红糖,在古代就是进贡土司的贡品,史称“府糖”。

邦三红糖的好品质得益于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邦三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充沛,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种植。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闭塞的自然环境以及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使古代传统的制糖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任勤梅告诉记者,邦三村自古就有用传统工艺制作红糖的历史,无论是甘蔗品种还是熬糖工艺,几百年来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全村16个村民小组中,就有15个村民小组种植甘蔗制作红糖。

“熬制红糖的手艺,是妈妈教我的,她教我熬糖、包糖……这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那个时候没有压榨机,都是用牛压榨,熬制红糖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完成。”任勤梅说。

邦三红糖采用传统的直风枪灶和连环锅熬制,经过榨汁、过滤、加热、点糖、养糖、搅糖、冷却、包扎等22道复杂的手工工艺,小作坊加工,不经分蜜,无任何化学物添加,保持了甘蔗的清香和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任勤梅向记者介绍,以前的邦三叶子红糖主要在周边乡镇销售,有一部分被当地人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现在,随着养生潮的兴起,“邦三红糖”以原生态、纯手工制作、无添加、品质好、口感纯正等优势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销量逐年攀升,已远销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识糖小贴士:望闻切泡

望就是通过看红糖的外观来判断红糖真假。首先看它是否用精选的甘蔗叶子包装,然后拆开包裹的甘蔗叶子看表面有没有饱满的糖蜜,用手拿糖,有温润的手感,这是邦三红糖特有的手感。

闻就是用鼻子闻红糖散发出来的气味,根据气味判断真假。邦三红糖有独特的香甜味,还有甘蔗叶子的清香味,两种香味混合在一起,很迷人。

切就是通过刀切来判断红糖的真假。一看刀感,邦三红糖好切不费力,切糖时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二看糖沙,切下来的糖沙用手指搓捻温润细腻,有一定粘性。

泡就是通过冲泡切下来的糖沙,观察冲泡过程,来判断红糖的真假。邦三红糖冲泡的红糖水,汤色刚开始是比较厚重的颜色,汤中有丰富的细小悬浮物和糖蜜,静置一段时间后,杯底有明显的絮状沉淀物,完全融化后的红糖水,呈深黄带点淡绿的颜色,完全还原到熟甘蔗汁的状态,喝一口就是满口甘蔗的香甜味。(来源:楚雄微旅游 文丨李银娟 图丨任勤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