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来宾市有什么特产吗 广西来宾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来宾市有什么特产吗 广西来宾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7 11:22:20

一. 广西 来宾 合山马安奇石

奇石是宇宙间最古老、最天然的艺术品。在合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奇石资源,其中以马安奇石最具代表性。合山市地处广西中部,是晚古生代(距今4亿年至2.3亿年)地层发育的地区。境内红水河段长32公里,流经市区西南部,合山市马安奇石就产在这一河段内。马安奇石鬼斧神工般的天然造型和石质,具有清、顽、丑、拙俱全,质、色、景、型皆备之特色。它有天空的蔚蓝,有黄昏落日的壮观;它们是一幅幅不用涂色的风景画;是一首首无须调味的抒情诗;是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歌,是一个个婉转曲折的故事。它的美没有丝毫造作,它的神韵耐人寻味,它的艺术虽朴实无华却妙到毫巅。合山奇石种类繁多,且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有壮锦石、绿玉石、鸳鸯石、彩铀石、素陶石等石种,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或少有的。合山奇石以独有的风格放射了灿烂夺目的神奇光彩,它既有科研价值、艺术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可谓价值连城。观赏马安石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马安奇石能给人们添祥和,为社会增光辉。如果能够与石结缘,加入"藏宇宙玄机,会天下石友"的行列,不但精神生活得到丰富,艺术素养能够提高,而且身心健康更有增进!

二. 广西 来宾 合山市 黑凉粉

广西合山市我国最大的凉粉(仙草粉)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本品可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它自己喜爱的饮品和足量清水,与白凉粉一起搅拌均匀,不见核状物后搅拌煮沸。静置冷却至常温凝结为清澈透明嫩滑膏状后即可食用,冷冻后食用风味更佳!

三.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忻城佛手瓜

佛手瓜苗是忻城县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无公害蔬菜,目前全县佛手瓜种植积面积达1.01万亩,为广西佛手瓜苗产量最多之县。

佛手瓜是藤蔓植物,秋冬均可育苗种植。生长周期长,种植时需搭棚架,一年结两次瓜果,七月份第一次,九月份第二次,成熟时,一般亩产7000斤,高的可达万斤。除冬天和炎热三伏天外,其他时间均可采摘瓜苗,以春末夏初产苗最为旺盛。近年来,忻城县把佛手瓜作为一项主要产业来抓,已在大塘、思练两镇,沿柳邕公路两旁建立万亩佛手瓜长廊。

食用佛手瓜为大众之法,食用佛手瓜苗为忻城民众首创。佛手瓜苗可油炒,亦可汤煮,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据化验,每百克鲜菜含蛋白质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3克,钙20毫克,磷lO毫克,铁1.4毫克,特别是硒的含量达30.5—53.01微克,是多种蔬莱不能比拟的。现代医学证明,硒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成人每日的摄取量为30—50微克,硒元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遭损害,还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生物合成,硒在生物体内有抵抗和降低许多重金属的毒性作用,对银、镉、汞、铅起硒化作用,能抑制淋巴肉瘤的生成,使肿瘤缩小,硒还能治疗克山病、大骨干病和慢性白血病等。

佛手瓜苗的最佳食用方法是,先用沸水漂,然后大火爆炒,熟后的瓜苗与鲜苗颜色、形状近似,味道极鲜,特别适口。其他方法次之。

四. 广西 来宾 武宣 胭脂李

胭脂李

武宣县名优特色水果,因鲜果成熟时果表呈胭脂色而得名。个大、匀称、肉质鲜红、汁多、果甜、脆而爽口、口感特佳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2003年在首届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李”。其栽培历史悠久,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法国传教土将鲜果带到欧州,产品名声从此大振,栽培面积迅速扩展,主要集中在武宣、三里、东乡、桐岭等乡镇。现有面积2万多亩,年产鲜果1万多吨。

武宣胭脂李(Prunus salicinaLindley)因鲜果成熟时果表呈胭脂色而得名。个大、单果重35~40 g、匀称、肉质呈胭脂红、汁多、果甜、脆而爽口、果粉多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2003年在首届全国优质鲜食李杏评选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宣县政府也曾下大力度扶持该产业,通过扶贫项目、技术培训、贴息贷款等措施,使该产业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产量都大幅度地增长,涌现了一大批种植专业户,胭脂李成为了该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税收也在该县农业税的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武宣胭脂李经济价值胭脂李经济价值很高,果实营养丰富,经检验可食部分每100 g含碳水化合物780 mg、维生素C 5mg、钾144 mg、磷11 mg、镁8 mg及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物质。胭脂李果不仅营养丰富,且形、色、香、味兼优。既适于鲜销,又能加工和综合利用,可制成多种色香味具佳的食品,如果脯、果酱、果酒,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胭脂李果实成熟期,恰逢水果淡季,经济效益高,据外贸部门反映,在水果市场上,优质的李子售价比桃高,又好销售。销往香港地区的优质鲜李,售价也比桃高。

五. 广西 桂林 叠彩区 广西瑶锦

广西瑶锦出自瑶族妇女之手,为广西瑶族人民服装或其他用品上织绣而成的装饰品,常用于床毯、被面、腰带、头巾、背带芯、绑腿等方面。分为织锦与绣锦两种。由于绣锦全用手工,可随时随地操作,且花纹不受经纬线的限制,可得心应手绣制各种形象。

六. 广西 桂林 平乐 鹅梨

主要产于同安镇永福自然村,因形如鹅蛋,故名。其特点是:果实肥大、肉厚核小、肉质嫩白细腻,香甜多汁,味道甘蜜,素有“赛雪梨”之美称。

鹅梨系由该村李连明于30年代从外地引入种植。解放前只有几户种植,面积不到5亩。

解放初有15户种植,面积10多亩。1952年发展到25亩。60年代初发展到40多亩,70年代末发展到70多亩。目前全县鹅梨种植面积约80多亩。

鹅梨为一年种多年收水果,投资成本低,嫁接和种植花费劳动亦少,种植后4~5年开始挂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收果35~40年以上,株产150~250公斤。

七.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八. 广西 来宾 兴宾区 红薯粉丝

三箭牌红薯粉丝采用来宾本地优质鲜红薯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制作和现代先进生产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三箭牌红薯粉丝经科学提炼把红薯中大量糖分,脂肪提取走,人们长期食用不会发胖,是一种现代不可多得的纯天然食品。

九.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松脂

市内松脂资源丰富,有含油高,不易氧化的特点。全市可采脂的松林(马尾松)120万亩,60年代后引进的美国湿地松8.2万亩。解放前在沿河水运方便的山区已采脂卖给梧州松脂厂。

解放后,梧州松脂厂在岑溪县城设立松脂仓库,委托各供销社收购。

全市17个乡镇和国营林场都生产松脂,松脂生产成为山区的一项主要副业。年产松脂3000吨以上的有波塘、三堡、水汶三个镇,年产1000—2999吨的有昙容、太平、马路、筋竹、诚谏、大、梨木、大隆等8个乡镇。到1972年全县松脂产量已超万吨,是全国年产万吨以上4个重点松脂基地县之一。近年加强采脂技术指导和管理,松林面积日益扩大,松脂产量均在2万吨以上,最高1989年2.62万吨。1990年涌现每人年采脂万斤的采脂能手。同年波塘镇年产脂3200吨,产值22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8%。

十. 广西 来宾 金秀 圣堂山野生茶

圣堂山野生茶是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野生茶”,是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大量利用的茶树。野生茶的口感往往比茶园的茶要霸道、独特,耐泡度高,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为做强野生茶品牌助农增收,广西金秀县积极打造金秀“圣堂山野生茶”公共品牌,申请国家地理标识,提高茶叶产品知名度。在六巷乡上古陈建立野生茶保护示范区,和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利用丰富的野生茶资源培育适宜种植的野生茶苗,扩大野生茶种植面积。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有3万亩,茶园面积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茶叶种植覆盖到全县9个乡镇的45个行政村;全县已有1万亩茶叶基地通过自治区无公害产地认证,4家企业获得QS认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