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特产新鲜大蒜须 江西特产紫皮大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特产新鲜大蒜须 江西特产紫皮大蒜更新时间:2023-08-09 01:37:16

一.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两河大蒜

安丘两河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丘两河大蒜山东安丘市官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丘市官庄镇辖两河村、于家河村、马居岭村、挑河村、小泉村、官庄村等2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2′00″~119°13′00″,北纬36°15′00″~36°16′00″。安丘两河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两河大蒜”经检测内在品质均达到或超过规定值。维生素C大于15.4mg/100g,糖度高,硒、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高,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远超规范规定值,因此两河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之说。

地域范围

“安丘两河大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境内,地处东经119°12′~119°13′,北纬36°15′~36°16′之间。总面积7200公顷,地域保护面积1600公顷,年总产量4.32万吨,辖两河村、于家河村、马居岭村、挑河村、小泉村、官庄村等20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要求:(1)同一性:同一品种或相似品种;(2)特异性: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形态特征和色泽;(3)整齐度: 整齐;(4)整修状况: 无杂物、无泥土、无机械伤、无腐烂、无病斑,去苗、切根;(5)形态: 新鲜,头大、瓣匀,(6)风味: 辛香可口、细腻柔嫩、汁液粘稠; 2、内在品质指标:VC≥7.0mg/100g;Fe≥7.0mg/kg;Se≥8.0×10ˉ3mg/kg;P≥1.1×10ˉ2mg/100g;Ca≥13.0mg/100g;Mg≥21mg/100g。“安丘两河大蒜”经检测内在品质均达到或超过规定值。VC:≥17.2mg/100g;Fe:≥7.6mg/kg;Se≥8.18×10ˉ3mg/kg;P≥1.9×10ˉ2mg/100g;Ca:≥13.8mg/100g;Mg:≥30.2mg/100g。其中VC含量是普通大蒜的2.4倍,Mg是普通大蒜的1.4倍。安丘两河大蒜维生素C、硒、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高,杀菌能力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因此安丘两河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之说。 3、安全要求: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如:执行NY/T744-2003标准。

二. 新疆 阿克苏 拜城县 拜城大蒜

拜城大蒜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拜城大蒜的特点是大蒜素含量高,蒜味很足,有点辣。

拜城县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历史悠久,种植白皮大蒜近2万亩,年产量可达10000-15000吨。大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佐料之一,它富含营养价值,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极高,蒜苗中的维生素含量每100克中含77毫克之多。大蒜具有抗菌、强体、防病、防癌等医疗功效,产品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马坊口大蒜

其种植历史悠久,行销九江、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其中以孔垅镇马坊口、新安、张塘、傅渡等地为主要产地。1949年以前,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大蒜250万公斤以上。其品种有“独蒜”、“头广”、“二广”、“苏蒜”。“独蒜”特征为鳞茎不分瓣,个大、色白、肉厚、辛香味较淡;“头广”个小色红,内分5-7瓣,辛香味较浓,又称香蒜;“二广”色微红,个小,内分4-6瓣,味与“头广”无异;“苏蒜”蒜陀大而白,又称“白蒜”,辛香味较淡。在这些品种中,以“头广”、“二广”最佳,“独蒜”次之。

四.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九龙屯”牌大蒜

“九龙屯”牌大蒜(WGH—05—00525)产于山东省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昌邑市北孟镇(WNCR—SDO4—00116),以该镇九龙屯村所产质量最优而冠名,种植历史悠久,个头大,粘度高,色泽正,口感好,耐贮藏,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可增加食欲,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是馈赠亲友的理想食品。目前,全镇大蒜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加工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

五. 河南省 濮阳 台前县 吴坝大蒜

吴坝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台前县吴坝乡大蒜协会申请的“吴坝大蒜”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注册。吴坝大蒜的特点是蒜头大、皮薄、质细辣味香,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被人们视为上乘调味品,生熟食用俱佳,具有抗寒能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台前县吴坝大蒜出蒜薹,黄河大堤下的万亩蒜田里数万名男女老少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蒜薹。

吴坝乡便民服务中心大蒜产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组织经纪人将几十辆货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接向群众收购蒜薹。一位经纪人说:“今年订单不少,北京、济南、沈阳甚至韩国的都有。”

刚卖过蒜薹的李孝忠老汉数着钞票高兴地说:“今年种了5亩大蒜,这三天能卖4000斤,仅蒜薹收入6000元,再过半月出大蒜,每亩收入少说也得5000元。”另一个正在过磅的老汉搭话说:“今年还算一般行情,去年我一亩地收入一万还窜头咧。”

吴坝乡是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滩区乡。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是黄河对岸东平县斑鸠店镇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农民内心着急,却又苦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没有技术。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在对当地土质论证后认为种植大蒜是个出路,就带领部分村干部去山东省寿光县考察大蒜种植经验。回来后,又从信用社贷款60万元先期扶持100户农民种植大蒜300亩。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大蒜品质,乡里从山东多次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动员村干部和资金宽裕的农民投资上千万元建起5个恒温库。同时,乡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蒜业服务队,分为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肥料检验、良种培育、市场销售5个小组,全程为蒜农服务,形成了产、供、销稳定的大蒜市场。

“这几年从‘蒜你倒霉’到‘蒜你狠’,酸甜苦辣俺都尝到了。”周庄村村民周庆斌说,“能做到行情好时多卖钱、行情差时不赔钱,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出了大力、帮了大忙。”2008年,当大蒜形势处于低谷时,乡政府从各项办公经费中挤出60万元,按每亩补贴200元的政策鼓励农民种大蒜。

如今全乡大蒜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产品远销国外。“吴坝大蒜”在享誉一方的同时,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便民大蒜”。

六.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大蒜

莱芜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莱芜大蒜具有蒜瓣大,蒜头蒜苔产量高,质细辣味香,抗寒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莱芜大蒜有紫皮、白皮之分,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辛辣芳香、增进食欲、杀菌、耐贮运等特点,除冬季供应干蒜外,一年四季均可供应青蒜苗、蒜黄,实现周年供应。生熟食俱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一、特征特性1.品种特性莱芜大蒜依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大类

莱芜白皮蒜栽培历史悠久。1935年种植大蒜面积已达一千四百亩。1962年开始外调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信誉。莱芜大蒜遍及全市,畅销国外和全国各地,深受中外顾客赞扬。.
莱芜白皮蒜在长期的栽培种植过程中,莱芜人民逐渐丰富了栽培经验。对“三辣一麻”历史渊源的描述和记载散见于各种史书、典籍。1960年2月,全国“姜、葱、蒜规划会议”。.2004 年大蒜种植面积 15.17 万亩,年产量 19.83 万吨。2005年,种植面积15.2万亩,年产量20.26万吨。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产量15万吨。

七.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大蒜

安丘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所属类别:农副产品 代表地区:潍坊 安丘大蒜特点独具,头大瓣均,吸水性强,味道浓厚,辛香可口,汁液粘稠,素有“安丘大蒜头,一头顶两头”之说。清末即有小规模种植,时栽培300余亩,总产13万公斤,驰名省内外,现种植面积达数万亩,总产量千万公斤,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因安丘大蒜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故畅销全国各地,并加工成脱水蒜片、糖醋蒜头、蒜精、蒜泥、蒜蓉等产品出口国外。( 潍坊)

白芬子镇位于安丘市中部,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辖68个行政村,3.8万口人。该镇是个农业大镇,盛产小麦、玉米、大姜、大蒜、矿产品等,尤其以种植姜蒜而闻名,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所产大姜块大丝少,色泽鲜艳,味带清香;大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辛香可口。 1995年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白芬子牌”商标。

地域范围

安丘市白芬子镇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为江北最大产地。经加工制成的姜块、姜芽、脱水姜片、软化姜芽、腌制姜块、姜精、姜汁、姜糖等产品, 除运销国内各地外,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深受青睐。

特定品质

安丘大姜色泽鲜艳,结构紧密,辛辣清香,块大丝少,除为调味佳品外,并供药用,具有祛寒解表,止咳化痰,回阳通脉之功效,故颇负盛名。

文化典故

安丘市立足传统种植习惯,发挥大姜生产优势,围绕大姜这个名牌,按产业化组织生产,形成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推广保护地栽培、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模式化套作栽培、窖藏保鲜等新技术、新成果,使大姜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大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万亩,年总产2亿公斤,成为江北最大的生产基地。

八. 安徽省 铜陵 义安区 太平大蒜

太平大蒜

太平大蒜亦称汀蒜,是安徽省铜陵地区与矮大头(铜陵八宝之一)齐名的大蒜品种之一,是因在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太平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蒜头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具有独特的辛辣味,是其它蒜类不可比拟的。该蒜的青蒜苗口感上佳;蒜薹微苦。露地栽培,无需任何保护设施,在国庆节前就可以青蒜苗上市,是铜陵地区填补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温江大蒜

温江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温江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

温江是大蒜的著名产区之一。相传与清乾隆年间引进蒜种栽种。具有味香辣,油脂重,粒大,色泽光亮,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的特点。1949年全县种植大蒜1370亩。198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5161亩,工产干蒜957.46万斤。温江所产独蒜,以“经济价值高,内外销路好”而远近闻名。蒜薹远销辽宁、河北、青海、新疆、宁夏等11省区的30多个城市。县境所产大蒜,历来都有加工成“伏大蒜”的传统。伏大蒜具有鲜、嫩、香、甜、脆的特点,畅销各地。

据资料查证,早在清乾隆年间,温江大蒜就已远近闻名,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这与温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肥沃的土壤和精耕细做息息相关,其产区主要在县境万春、公平、永宁、涌泉一带。由于交易兴旺,在城关长安桥附近,还自然形成了一条专供人们进行大蒜及蒜薹交易的蒜市街。栽种面积一般都在2000亩左右。解放后,随着农业条件改善和人民需求的增加,大蒜的产销量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有过去的几千亩扩大到四、五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常年蔬菜面积的70%以上,年产蒜薹2091万公斤,蒜头2595万公斤,销售由省内扩大到江西、江苏、湖南、广东等省市,成为温江县南菜北调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品种。

品质优良

县内大蒜品种都属硬叶蒜,其中尤以“红七星”、“白七星”,这两个品种为国内罕见,独具特色,它的特点是瓣子大,色泽光亮、口味香、辣、胶汁浓。“红七星”、“白七星”大蒜在我县播种期9月中下旬为最佳时期。其收获产期:鲜蒜薹为来年3月中旬,大蒜头为来年五月上旬。拒民间传,把蒜汁涂在铜钱上,贴在身上,铜钱不落.经(80年代)化验测定:每百克大蒜(可食部分)的成分,一般含水分63克,蛋白质4.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30.3克,热量143千卡,粗纤维0.8克,灰分1.2克,钙29毫克,磷133毫克,铁0.9毫克,核黄素0.06毫克,烟碱酸0.4毫克,抗坏血酸2毫克.在化学工业及医药上的用途甚广,故民谚有“蒜有百利,浑身是宝”之说。近几年,温江大蒜种的产量历年均向国内提供20万亩的种子。2001年,温江县大蒜种的产量可向国内提供25万亩的种子。

温江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关于温江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报告》(温府发[2006]8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