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高端特产店在哪里 扬州买特产去哪个超市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高端特产店在哪里 扬州买特产去哪个超市最好更新时间:2024-01-12 18:11:11

一.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嘶马拉豆腐

豆腐可谓平常而又平常之物,而嘶马好的厨师却能制作出富有特色的菜来。首先将1/3素油在锅中烧熟,将豆腐放下锅捣烂,放砂糖、酱油、姜米,急火烧到豆腐沸腾时,放入1/3粉芡,用勺子在锅内不停地搅拌,使粉芡与豆腐均匀。拉着锅内豆腐起糊了,此时加第二次油,再加粉芡,搅拌两分钟后再加第三次油和粉芡,同时一边搅拌一这放入味精、香菇末、竹笋末、菠菜末、蒜花,文火烧片刻起锅,装碗,浇麻油上桌。上桌的拉豆腐,下面是洁白如玉的豆腐,上面是一层色若琥珀的素油,油上又点缀他物,有竹笋的黄、香菇的褐、菠菜的绿。入口后,豆腐的高爽中,有香菇的油腻、竹笋的清脆、菠菜的酸鲜、蒜叶的香醇,如同脂羹般,美不胜收。小纪熬面。面是江都人普遍喜爱吃的,很多人早晨喜欢吃面条,有面有汤,爽口得很。熬面就更为可口。做时,先将鸡肉煨熟拆成鸡丝,猪肝切片,猪腰切花,下油锅片刻捞起;虾子单独,下油锅即捞起;鳝鱼下油锅炸脆;小青菜、菠菜开水烫熟。再将肉食等用鸡汤下锅,放入佐料,烧煮15分钟,称为“高料”。与此同时,将面条用清水下熟,叉到开水里过清。然后将面与高料同放一锅,略煮后分装,再放上脆长鱼、小青菜、菠菜,一碗色质鲜艳,味道鲜美,酥脆爽口的面条就下出来了。( 江都)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扬州好茶煮在“闷壶”中

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头采”茶贵比黄金,与之相比,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但价格却被拉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是市场推广过于“羞答答”了———

因为气候原因,今年扬州地产茶“头采”较往年提前10天,仪征最早的新茶从3月28日就开始采摘了。这两天,扬城大小茶庄陆续打出“绿杨春”新茶上市的招牌。但是扬州新茶上市却极其低调,只有个别茶庄在店前支起炒锅,沿袭“新茶现炒现卖”的老套路。

反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无不在“头采”茶上大做文章,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卖价贵比黄金,而且“头采”天价一年比一年高。地产新茶的“羞答答”,与“早上皮包水”的扬州茶文化显得极度不融洽。

默默无闻的好茶

“客观上讲,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说各有特色。”扬州聚春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十几年,他这样评价扬州茶。

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茶难称为好茶。张春举例说,福建红茶“大红袍”,绝对是茶中精品,可在扬州却没有太多的人接受。

扬州的“绿杨春”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如今,扬州“绿杨春”已得到城区消费者的认可,也逐渐被江都、泰州等周边县市茶客所接受。在全国“中茶杯”茶叶评比中,“绿杨春”多次获得特等奖,可以说,以“绿杨春”为主的扬州茶正成为茶中新贵,扬州茶完全具备了与其他名茶一样高声叫卖的底气。

“不过,扬州茶与那些名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没别的,就差在知名度上,除了历史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扬州茶不善于宣传自己。”张春这么认为。

绿杨春茶品质特征: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仪征绿杨春茶

地域范围

仪征市隶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处宁、镇、扬银三角中心地带。“仪征绿杨春”种植区域选择在仪征市所属的谢集乡、月塘乡、青山镇、刘集镇、铜山办事处、新城镇、新集镇、马集镇、真州镇、陈集镇等9个乡镇1个办事处,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现有种植面积2666.6公顷,地域保护范围内面积70013.6公顷。年可产茶3200吨,干茶800吨,销售额达2.2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仪征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翠绿秀气,原料考究,选用中叶、少毫茶树良种,特级绿杨春每公斤9万个芽左右。 2、内在品质:仪征地处江淮分水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茶园开采迟,封园早,茶树生长期长,内含物积累丰富,自然品质形成好,具有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叶底嫩匀的品质特征.部分内在品质检测量化指标规定如下:水分《7.0%;总灰分《7.5%;碎粉末《6.0%;水浸出物》34.0%;粗纤维《16.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45.0%;1.0%《水溶性灰分碱度(KOH计)《3.0;铅(以pb计)《5.0mg/kg;铜(以Cu计)《60 mg/kg;茶多酚》300 mg/kg. 3、安全要求:“仪征绿杨春”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质量标准。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大仪卤牛肉

“大仪卤牛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大仪饭店及一些个体经营大户为重点,以继承大仪卤牛肉的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加工技术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形成别具风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大仪卤牛肉”。全镇年产屠宰菜牛约千头,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主要销往扬州、仪征、安徽等地
( 仪征)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范水素鸡

范水素鸡出产于扬州市宝应县范水镇,相传范水素鸡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厨师将卜页制成多种食品,其中就有素鸡。当时称为“素大肠”。到清代晚期,范水厨师朱正,在当时素大肠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天然植物香料,经过很多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现在的范水素鸡。此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群众和美食家的厚爱,朱氏将其视为不传之秘,一直流传至今。

范水素鸡由于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软绵可口、老少皆宜、一经品尝、终身难忘。其独特的加工工艺,百年祖传秘方,使范水素鸡在全市独树一帜。冷盘、红烧、火锅等皆可。不咸不淡,不荤不素,可做菜、可下酒、可充当食物使用。现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必备,宴会上的佳肴,送人的好礼。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五. 江苏省 扬州 邗江区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

扬州的蛋炒饭,风味各异,品种繁多,有“清蛋炒饭”、“金裹银蛋炒饭”、“月牙蛋炒饭”、“虾仁蛋炒饭”、“火腿蛋炒饭”、“三鲜蛋炒饭”、“什锦蛋炒饭”等等。

扬州蛋炒饭,从其选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籼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净,略浸后下锅煮至熟透,无硬心,粒粒松散,松硬有度为宜。炒饭时要防止焦糊。烹调时,将辅料炒成带卤汁的浇头,卤汁中加些酱油称之为(牙色炒),不加酱油称之为(白炒),盛装上席又用名瓷,有道是“美食又美器”。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马蹄桂鱼

马蹄桂鱼

取桂鱼中间鱼肉批成大薄片腌入味

取桂鱼中间鱼肉批成大薄片腌入味,胡萝卜切成细长条,过油,用鱼肉片圈成马蹄花样,中间插一根胡萝卜细条,上笼6分钟,鱼嘴中放入一段硬物,同鱼尾一起上笼蒸熟,装盘,原汤汁加入少许鸡汤、盐、味精勾芡,淋色拉油。再用红樱桃点缀鱼眼和鱼嘴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洁白,香润腴美。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扬州绒花

扬州绒花:绒花亦称宫花,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这种工艺盆景,是借鉴扬州盆景艺术,以仙人球、仙人掌等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球体,球体上鲜花硕果做得惟妙惟肖,四周棱角上的毛刺锋芒逼真,造型生动自然,色彩浓淡相宜。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

“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更要把握精准。现代宝应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汲取浓香型大曲酒之精华,选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精心酿造。生产出来的白酒浓香突出,酒度适中,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誉为“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其工艺填补了江苏白酒在全国五大香型、十大类别上存在的空白,成为江苏名酒、江苏省著名商标。采用传统工艺,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开创了中国保健酒生产的新路,荣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称号。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扒烧猪头

扒烧猪头

将刮洗干净的猪头在后脑中间劈开,剔去猪脑和猪骨,在清水中漂2小时,入沸水锅煮20分钟捞出,挖出眼球,割下猪耳,切下两腮肉,再切去猪嘴尖,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加清水用旺火煮2次,每次约20分钟。

把香料扎成香料袋。锅中用竹箅垫底,铺上姜片,葱结,放上猪头肉,加冰糖,酱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盖上锅盖旺火烧;改用小火焖约2小时,直至汤稠烂。

出锅装盘时按顺序摆好舌头、头肉、腮肉、猪耳、眼球,整成猪头形,浇上原汁,缀上菜心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红亮、香气浓郁。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三套鸭

“三套鸭”是扬州地区久负盛名的一款传统名菜。扬州和高邮一带盛产湖鸭,是金陵制作“南京板鸭”、“盐水鸭”的优质原料。扬州厨师早在古代就利用鸭子制成各种菜肴,如“鸭羹”、“叉烧鸭”以及明代的“清汤文武鸭”等。 到了清代;又用鲜鸭和板鸭蒸制成“套鸭”。清代《调鼎集》上曾记有套鸭的制法:“肥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填入家鸭肚内,蒸极烂,整供”。当时扬州菜馆厨师又利用湖鸭、野鸭。菜鸽三禽相配,用宜兴产的紫沙锅,文火宽汤炖焖而成,家鸭肥美,野鸭香酥,菜鸽鲜嫩,风味独特,滋味极佳,是扬州各种鸭菜中最著名的一种,全国仅扬州独有。( 扬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