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的河池的特产 广西河池特产有哪几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的河池的特产 广西河池特产有哪几种更新时间:2024-05-11 11:39:30

一. 广西 河池 南丹 中堡黄牛

南丹中堡黄牛,是广西三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南丹县中堡、月里两个民族乡,其性温驯、耐粗食、耐热、少病,适应性强,使役力好,成年公牛体重355±30公斤,性成熟900±157天,母牛的繁殖利用期一般18岁。

品种特色

中堡黄牛是南丹黄牛的优良类群,产于南丹县月里公社中堡大队,是长期在南丹自然生态条件下,经过各族人民的精心饲养、选择而培育成的役肉兼用地方品种。它适应性强,耐粗抗病,遗传稳定,体型高大,肉用性能良好。中堡黄牛至今仍保特耕牛出口的地位,年均外调的耕牛2000头左右。

产地特征

南丹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牧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南丹地处广西西北角、云贵高原的南麓,海拔为900米,全境地势为高原至丘陵过度地带,山岭连绵,中低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平均日照1243小时,气温16.7―17,1℃,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471.4毫米,相以湿度为81.7%,宜牧草山草地160.46万亩,千亩以上成片草山草地有164处,约80万亩草山以黄壤土为主,有机质和钙质丰富,光、热、水、肥条件好,自然草场牧草中有禾本科30多种,不补饲料,终年可放牧。

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商品牛贸易的促进,南丹黄牛以其肉味鲜甜,柔嫩多汁,风味独特而著称,远销上海、南京、广东及港澳及东南亚国家。为了做强做大南丹黄牛品牌,南丹县委、政府把它列入“以农富民”工程的重头戏来抓,积极实施杂交改良,利用南丹黄牛作母本与国外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杂交一代具有显著的0优势,既保持有国外肉牛品种生长速度快,易育肥,又有南丹黄牛适应性强,肉质风味好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观念逐渐向低能量、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草食动物肉类发展,南丹黄牛市场前景非常诱人。

产地分布

南丹黄牛多分布于县内水源少的石山高原地区,如中堡、月里,大水井、麻阳、六寨、七牙、八好、沙厂,里湖、朝房、汉渡、焦寨、倦里、懂甲、利乐、黎均等公社。这些地区铜养黄牛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山区气候凉爽,牧草丰茂,耕地少,劳役负担鲤,大大有利于牛体的发育,加上当地农民的精栩管理和长期的选养,因而育成这一优良品种。

二. 广西 河池 宜州 瑶寨五香熏鱼

瑶寨五香熏鱼

“五香熏鱼”是弄场瑶家传统的腌制鱼,是一种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奇特菜肴。

客人光临,朴实好客的主人从小缸中捡出一两尾沾满糟辣碴子,带着浓郁的姜、蒜、酒、芬芳的金黄鱼干。上桌后,主人从厨房里拿来刀子和砧板,切掉鱼的头尾,然后按几人共桌(连主人在内),每人一份切成数块,送到各人的碗里让客人品尝。因为鱼肉已经是熟的,不需再煮,可直接人口。此腌鱼肉呈棕色,极似腊品,但并不干枯,因为它已“吸饱”了糟辣汁,人口后松、软、韧、香、辣俱全,鱼肉亦酥脆爽口,可放心嚼食。细细品尝其中滋味,令人回味无穷,不忍马上吞下,但又仅此一块,主人绝不添加,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每次招待客人,只能每人吃一块,如果谁贪吃一块,鱼骨会变硬刺破喉咙,“无药可救”。当然,这都是主人家故弄的玄虚,故意让客人牵肠挂肚,经久不能释怀,回味无穷。

为了弄清这种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的“五香熏鱼”制作,好不容易待主家酒足饭饱后才侃了出来:选料时挑选一斤左右重的鲤鱼,青鱼、鲫鱼也行,不需刮鳞,从背脊下刀把鱼破开,留下肚皮相连,去鳃,除内脏,用小竹片把它撑开撑平,再用盐、酒、蒜、姜、五香粉、酱油,腌一天。然后放在铁筛上用温火慢慢的烘烤,使它慢慢的烘干水分,至烘熟但又不能烘焦.待整块鱼全都色泽金黄即可装缸。装缸前先在缸底铺上一层生盐,然后铺上一层姜丝、剁碎的红辣椒、老蒜、35度以上的米酒、拌过甜酒药后的糯米饭.再铺上一层烘烤好的鱼块,依此顺序一层佐料一层鱼,一直铺至缸口,最上层用生盐铺上一寸多厚封面,盖上一层布,用木盖把缸盖好,最后用石灰膏把缸口全都封紧。两个月后可食,一般可保存一年。

“五香熏鱼”不知始于何代,还是由别的民族传了进来但它已在宜州山弄里瑶、壮人家世代相传,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肴。

三.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活血

活血

在壮乡,每每杀猪、宰羊的总少不了要做“活血”。听老人讲,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活血”做成功的,要看一个人的命,有些人的命无论如何就是做不成“活血”,这种说法可能有点迷信,但是客观地说做“活血”绝对是一项技术活。

步骤:杀猪时取新鲜血,加入适量食盐,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待配料做好后,取温水将血稀释(要搅拌一下),待血凝固后加入配料即可食用。

原理:凝血酶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起作用)

杀猪取血时,加入一定的食盐(应放多一些,感到比较咸才得),由于盐度大,凝血酶不起作用,血无法凝固(大量的盐相当于是抗凝剂);加入温水(记住!是温水,和人的体温一样左右的温度,拿手试不应当感到烫),把血稀释了,盐度也被稀释了,凝血酶有了适益的盐度和温度而起作用,血就凝结了。

作关键:1、先把盐放在容器中再取血,取血时要不停搅拌,使盐全部溶解即可。2、加的水温度要适宜,如上所述。3、加水应从少到多加,一般来说,血不结往往是加水不够,而不是加水太多,如气温合适,加冷水都可以结。

正常情况下等十分钟就可以判断“活血”是否做成功了,方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看二动。看就是看碗里的活血是否结成硬块,如果成功的话,那“活血”就像豆腐酪一样,鲜红中带着透明,但这样通过看的方法判断只适用那些制作“活血”的高手;动就是倾斜一下碗,如果活血不动就成功,如果活血流出碗那就失败了,当然也不要灰心,这样不成功的作品也不浪费,拿到锅里煮开了也可以吃,但是就没有了“活血”的味道了。

“活血”是地方特色食品,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自愿的原则。

四. 广西 河池 宜州 什锦菜

什锦菜

宜州美食什锦菜,香、脆、辣是这一款泡菜的特点。

宜州什锦菜,在传统制作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精心腌制而成,其口味纯正自然,鲜美脆嫩,健脾开胃,切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木瓜酶素等,无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带给消费者更多的健康和美味的享受,也是人们闲暇的美食,家庭餐桌上的菜谱,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具有香、脆、辣等特点。

五.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东兰米酒

东兰米酒创建于1958年,是广西革命老区酒类明星企业、扶贫龙头企业,位于广西东兰县东兰米酒厂,也是集白酒、墨米酒和长寿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唯一得到“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重点支持的传统酿酒企业。东兰米酒生产基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生态环保的韦拔群、1将军的故乡,也是当年1和张云逸将军五次踏上这片热土,创建红七方面军、进行举世闻名的百色起义的革命圣地——东兰县城。俗话说“好山养水,好水酿好酒”,东兰米酒拥有两口天然泉水,经广西检验院检测,完全达到瓶装矿泉水标准,是酿酒之“神水”。

东兰米酒始终秉持“以业绩论英雄,以诚赢天下”的经营理念,和“以良心制造产品,以科技提升品牌,以诚信开拓市场,以实力打造未来”的工作方针,抓技术研发,抓质量管理,抓销售报务,努力打造“长寿保健食品”品牌。目前东兰米酒拥有的品牌产品:1.东兰米酒;2.墨米贡酒(礼品、御珍、陈酿)系列产品;3.米酒22度、28度、38度、52度系列产品;4.长寿三宝;5.梅花鹿酒系列产品等。上述产品全部得到国家QS质量安全认证。

六.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百乐粳米

百乐粳大米,产于巴马长寿之源世界地质公园凤山县。种植历史悠久,从清朝时代前种植至今,特色品质闻名于世,1962年被全国人大会议指定用米,种植在宋朝巴岗古寨山脚下百乐村,百岁老人盛地,国家认证的无公害(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不施化肥农药,全施农家肥,人工除草除虫(太阳能诱虫灯、稻田养鸭),粘性沃土哺育,大自然高山泉水灌溉,全生育期185天,株高175cm,米粒呈椭圆形,亩产300斤大米,是原生态稀珍稻种。产出大米营养均衡,富含人体健康长寿因子“硒”(全硒209.73μg/κg)和丰富的蛋白质(7.53%),脂肪酸及醣类,维生素B、E群,生物素,钙,磷,钾等。产品蒸煮皆宜,煲粥更佳,入口清香,软而不糯,是老幼龄人保健食品的最佳选择。吃用能通血脉、健脾胃、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除烦渴,抗肿瘤,用百乐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是抗衰老的特色米种,人们称为生命黄金米,天然神谷,营造长生,寿源珍品,物美天成。早在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就已经用粳米来治疗疾病了:在他的著名方剂白虎汤中就使用了粳米,用来补中气和胃肠、肾病食疗,可见百乐粳米的药理特色作用是明确的。

七. 广西 河池 宜州 红兰酒

红兰酒

红兰酒,源自于明朝末年刘三姐故乡宜州,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本酒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选用优质糯米为主料,佐以壮族人民称之为仙草的红兰草,制成后置于天然岩洞中,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醇化,窖存三年以上。酒体天然红色,晶莹馥郁、香甜醇和。清代诗人郑献甫曾有“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闻香十里远,开坛千人醉”的绝妙佳句赞誉红兰酒。

宜州市德胜红兰酒厂始建于1958年,属国有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生产红兰酒的企业。企业注册商标为“红兰牌”。2007年企业改制后更名为宜州市德胜红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红兰酒作为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佳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清朝末年起一直出口东南亚。在本地已作为一种,长期以来在河池地区及周边县、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有广泛的影响力,曾被评为广西名酒。1991年经国家民委、国家税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轻工业部批准我厂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并于1994年经宜州市人大会议审议通过认定为“宜州市市酒”。

八. 广西 河池 巴马 火麻汤

火麻汤源自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流域的源头——世界地质公园凤山,是凤山名优珍稀的长寿食物。火麻生长在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采用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研制而成,是长寿带人们广为食用的佳肴,当地人们喻之为:“长寿汤,长寿麻”。被誉为绿色珍品,健健美食,送礼佳品!

润肠通便、降三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养生、美容养颜的保健功效:润燥滑肠通便,滋养补虚,祛斑、护肤、美容养颜,延缓动脉硬化,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癌作用,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增强智力,延缓衰老,抑制过敏,抗炎作用,明目保肝,保护视力,延年益寿、养心养血,改善肠道不适、痛风、便秘和贫血。

火麻是唯一油溶于水的植物,火麻生产工艺烦锁,目前全国首家开发的传统工艺技术改良的民间食普,入口味道极鲜,家庭、餐饮、市场都可开发,是健康养生的首选食品。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十.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瑶鸡

南丹瑶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大厂、车河、芒场、六寨、月里、中堡、罗富、吾隘、八圩、里湖十一个乡镇

特定品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文化典故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被认定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是当地白裤瑶族同胞在其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它具有体型紧凑,肉质结实细嫩,肉味鲜美,觅食力强,耐粗食,抗病力强等特点。皮肤颜色多为白色,少数为乌皮,按体重大小分大型和小型,以小型白皮为代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南丹瑶鸡公鸡性成熟期为90-100日龄,母鸡开产日龄为120-140天。成年母鸡年均产蛋100枚,平均蛋重41-54克,种蛋合格率97%,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1%。公鸡90日龄体重达1.5公斤,母鸡115日龄体重达1.3公斤。瑶鸡瘦肉多,皮下脂肪少,皮脆肉香。烹调方法:清水鸡,亦称月婆鸡(清水2-3斤煮沸,加姜片75克、盐适量、放入切好的生鸡肉一块煮)是瑶鸡首选煮法,汤清甜爽口。黄焖鸡次之,白切鸡也是较受欢迎的吃法之一。

主要特性:南丹瑶鸡属肉用型鸡种。多数鸡主翼羽、主尾羽、胫、喙都是黑色,副翼羽为黑黄色,单冠,虹彩棕黄色,肉垂和耳垂为红色。公南丹瑶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黄黑色较多,母南丹瑶鸡以麻黑色、黑白花、土黄色较多。成年南丹瑶鸡体重:公3537克,母2262克。成年南丹瑶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2.5%,母90.0%;全净膛,公77.0%,母86.1%。南丹瑶鸡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60~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褐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