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万福山特产 八仙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万福山特产 八仙山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3 02:05:08

一.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蒋福山水蜜桃

蒋福山水蜜桃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段甲岭镇的。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

蒋福山区域坐落于燕山余脉,四面环山,周缘为海拔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拔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前山、后山两村位于蒋福山盆地中心,其果树品种众多,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山泉水浇灌果树,使这里的水果色泽鲜艳,口味较佳。

蒋福山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宜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其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

二. 北京市 顺义区 万绿宝酸萝卜

河源市万绿食品有限公司以发展特色风味食品、旅游休闲流行食品为主营,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新型企业,是广东省萝卜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生产厂家。该公司最早应用腌鲜精细加工新技术,开发出“万绿宝”酸萝卜系列食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果蔬天然可口特色,被称为河源三宝之一。在98年2月广州国际旅游品展销会上,该产品被认定为“最受欢迎产品”,同年11月由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广东名优产品(湖北)展示会上又获“最受欢迎产品奖”称号,同时进入98中国(北京)食品、饮品(顶级)展览会,“万绿宝”九制萝卜王荣获中国优化科学成果奖,经专家鉴定认为,能与“香口胶”、“九制陈皮”相媲美。 改公司拥有九十年代先进设备和现代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目前年加工果蔬能力达3600吨,98年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广东省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99年6月本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萝卜 堪称亦蔬亦果亦药之品,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和“十月萝卜小人参”之美誉。万绿宝系列之萝卜,配方独有、风味独特,具有利口利心之功效。 河源市万绿宝食品有限公司 厂址:河源市城南贸易城11号 电话:0762-3331698 传真:3331698( 河源)

三.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苹果

福山苹果栽培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素以色泽艳丽,皮薄肉脆,香气馥郁,品质佳良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六七十年代一度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国宴、招待外宾的重要果品。年出口量达6000吨,无论是苹果产量、质量还是出口创汇方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福山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均适于苹果生长,而且尤以青香蕉、红香蕉风味独特。根据测定,福山苹果每千克含糖120-160克,蛋白质1.8克,钙90毫克,磷7毫克,胡箩卜素0.64毫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苹果将成为必要的副食品之一。在长期的栽培管理实践中,广大果农摸索了一整套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栽培技术。该区现有苹果品种100余个。为了发展“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的苹果生产,近年来福山区紧紧围绕苹果生产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以优质红富士等新品种为主要的苹果生产。目前全区苹果新品种面积10余万亩,占苹果总面积70%以上。苹果总面积14万亩,年产5000公斤以上。

四.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拉面

操作技艺复杂,经和面、打条、拉抻而成面坯,细如龙须。沸水煮熟,浇海味三鲜卤、鱼片卤、大虾卤、鸡丝卤、蛤仁卤等。滑爽筋道,鲜香清口,独具风味。

五.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抻面

又称拉面、大拉面。既是面条的一个品种,又是面点制作的传统技术。其源待考。民传因山东福山抻面驰名,有起源福山拉面一说。

读作 chēn miàn 用手抻成的面条。

简介操作技艺复杂,经和面、打条、拉抻而成面坯,细如龙须。沸水煮 抻面

熟,浇海味三鲜卤、鱼片卤、大虾卤、鸡丝卤、蛤仁卤等。滑爽筋道,鲜香清口,独具风味。

抻面主要原料是面粉,加入少许盐和碱,因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水量与水温。其制作原理是,经过面团的饧发和摔条、掺条等工序,使面分子结构由横内排列,变成为顺向排列,使面剂揉软,无筋,可拉长。其主要工序是:和面、饧面、摔条、掺条。现在许多面点品种都是由抻面加工制成的。如扁条面、三楞面、空心面、酿馅面、金丝卷、银丝卷、龙须卷、龙须面等。抻面制作的品种适合于蒸、煮、烙、炸等烹饪方法。

抻面由双条反复折合对拉而成。北方有的地区称七折为大拉面,十二折以上叫龙须面。大拉面煮熟后,浇上各种荤素浇头和调味品,是节日和待客佳吃。

抻面表演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如今的餐饮业界已将龙须面的标准定义为14扣(16384根),而且在出条时

也不同与平时抻面那样简单的抻拉,面艺表演师会在出条的过程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面条在师傅们的手中活了起来,时而如引蛇狂舞,抻细后在师傅的抖动下又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尤以抻至最后一扣,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在地上,另外一端聚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表演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无不震撼。目前有记录最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

技巧抻面,是面案的绝活之一,技术难度大,也是制作多种点心(如清油饼、银丝卷、盘香饼、鸡丝饼等)

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抻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和面

面粉要求劲大、筋强的优质面粉。每5公斤面粉加水3公斤左右,食盐50克,碱面25克。和面的水应依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为50℃,春秋为30℃,夏季使用凉水。将面粉放盆内,盐水可先加,加水应沿盆边加,加水后,用两手和,盆底不可留干面,和成麦穗面后,再撩上些水,捣鼓成面团。面团基本和好后,不可再续加干面,否则调成的面团发粘不好使。待面团基本揉光后,将碱水倒在面团上继续揉一直揉到手、面、盆三光为止。最后沿盆边转圈撩些水,将面团翻过来盖上湿布,饧15分钟—30分钟,让面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

遛条

做法是取饧好的面团(水面约1500克)放案板上,用两掌掌跟搓揉,至有韧性,搓成半米多长的粗条,然后经遛和摔,使面条筋顺,为其延伸性能充分发挥创造条件。顺筋的方法就是让面团延长、折起,再延长、再折起的过程,时间要短,速度要快,促使面团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谓摔,也要将粗条先抻长,加条(右手的面头向左上方一搭,撒手,左手将面头随向上一翻成麻花形)、并条,再抻再并。如此遛几下,并条后摔打,至条顺溜为止。其特点是时间短、省力、质量好。遛法多是提起粗条,使之离开面案,两臂平伸,连抻带抖,上劲抻开后,待条接近地面时,两手交叉并条使呈两股绳状。接着右手接过另一头,继续抻遛。反复至条顺后为止。抻遛时如感筋力不足,应及时蘸抹碱水。交叉拧绳时,方向一次反一次正,交替进

不同制作方法抻面图片(14张)行。遛条、摔条都不可过度,过度后面团出条时粗细不匀,反而弄巧成拙。一般视条顺溜、绵软而有韧性时即可出条。

出条

出条又叫开条、放条,即把理顺遛匀的大条撒上白面反复抻拉出面条的过程。其过程包括上劲、抻拉、下扣、倒手、撒白面等过程即把大条放案上,撒上白面,用两手摁住两头对搓上劲。劲上足后,两手拿住两头一抻,甩在案上一抖动,两个头均交左手夹住,右手拇指、中指抓住条中间成另一头,顺势向右外方向一翻,抻抖中把面抻长。随之将右手的头扣在左手中,面条在案上呈三角形,右手撒白面,接着抓住面条正中部分再抻。如此抻去,直到达到要求的粗细即可。

抻面时的几点要领:握面不可过分用力,握得过紧易断头、粘手。

右手的面头向左上方一搭即撒手,左手将面头向上一翻,即成麻花状。

摔条时,条中间应先着板,可防止案板沿割断面条。

遛条时,眼睛不要看案板,要注意让面条旋动的弧度大。

出条前在面案上滚动上劲。

六.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福山大桃

福山大桃

河北省三河市段甲岭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福山大桃”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2017〕34号

河北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福山大桃》(草案)

七.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芙蓉干贝

芙蓉干贝福山传统名菜,历史悠久,是福山各大饭馆的家常菜。“芙蓉干贝”以干贝为主料,加葱姜、清汤上屉蒸熟,再将蛋清上屉蒸熟呈芙蓉状,把蒸好的干贝撒在上面,引入高汤,淋上香油即成。蒸制成的芙蓉干贝,蛋清如同芙蓉出水,干贝恰似石榴莲子出壳,食之鲜嫩可口,回味久长。

“芙蓉干贝”是福山菜的典型代表菜。福山菜已有700多年历史,早已传入北京,常作御膳之用,擅长“爆、炸、扒、蒸”,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注重保持原料鲜味。“芙蓉干贝”为名厨高手蒸制而成,清淡、鲜嫩。此菜现在已遍及全国各大宾馆,成为贵宾友人喜食的佳肴名菜。

八. 海南省 澄迈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1953年由归国华侨引入至今,已推广到海南岛的各个地方。福山咖的土壤十分适宜咖啡生长,当地农民大都有种植咖啡的习惯。由当地农民以传统手工炒制咖啡,香味浓郁,色泽纯正,为咖啡之上品,长期以来享誉海内外。

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陈显彰先生,字兆伦, 1889年8月23日生于广东省开平县,祖辈世代务农,排行第二。1933年 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下,怀着“振兴实业、实业救国”的抱负,毅然放弃在印度尼西亚苦心经营的“东和、协和、天和、达和”四个咖啡园和“祥生栈金铺”、 “同栈五金铺”、“信洋百货店”等,以及优厚生活条件而集资回国。从印度尼西亚泗水搭乘爪哇轮船芝沙丹尼号,经雅加达、菲律宾、香港回国,几经风险,克服 重重困难,带回四麻包(约200公斤)罗伯斯塔咖啡种籽,引种到福山地区办农场种植咖啡获得成功,从而打开海南咖啡历史的第一页,成为福山咖啡的创始人和中国成功规模引种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咖啡的第一人。

70年代初,“福山”品牌 创始人徐秀义老先生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县福山镇创办福山咖啡种植园及加工厂,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业。70年代末,红光农场及福山镇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福山咖啡。

澄迈县福山咖啡联合公司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专注在海南福山地区,富含稀有健康元素,富硒红土地,种植大面积咖啡树,拥有上千亩标准化、绿色环保咖啡种植基地,并精心加工制作,积数十年之沉淀,培育、打造了海南知名时尚消费品牌——“福山咖啡”,在海南咖啡产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走向国内外。2010年-2014年全国桥牌比赛唯一指定咖啡饮品,2006年本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福山咖啡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于2010年获得了原产地地域保护证书,2013年以来连续11年被评为海南省著名商标。

福山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海南省澄迈县现辖行政区域。

九.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烧鸡

福山烧鸡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的。福山烧鸡肉嫩、味鲜,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有滋补身体、增强体力的作用。

福山烧鸡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的传统菜。烧小鸡,相传在明代福山民间已广为流传。

相传明朝隆庆年间, 福山人郭忠皋在京任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善察民情,敢纳正言,深受皇帝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 有一次皇帝到郭府做客,郭忠皋按照福山的风俗精心地准备家宴。家中的厨师都是福山人,按照福山旧时的风俗,宴席上少不了鸡和鱼:鸡代表吉祥,飞黄腾达;鱼代表如意,连年有余。宴席的第一道菜便是“清蒸小乳鸡”。不料,掌火的小徒弟一时走神把锅烧干了,宴席马上就开始了,大厨十分恼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烧成金黄色的鸡端上了酒桌。皇帝和大臣们品尝了这口味独特的鸡后,都赞不绝口,皇帝还特意让人把大厨叫到跟前,询问这道菜的名字,大厨慌乱中不知所措,也叫不出名来,只知道自己是福山人,蒸鸡的锅烧干了,就结结巴巴地把这烧干锅的鸡说成了“福山烧鸡”。 从此,便有了“福山烧鸡”这道菜,因为烧鸡的火候不容易掌握,后经这位厨师的精心研制,更加完善了烧鸡的制作方法,“福山烧鸡”便成了御膳中的一道菜。 传说,清朝末期,福山的一位御厨将“福山烧鸡”的制作工艺与配方告诉了自己在京开饭店的一位表亲,自此,“福山烧鸡”便传入了民间。

福山烧鸡其主料需选用当地产的一种食鸡,经精细初加工后,再炸、蒸而成。因其体较小,又为当年雏鸡,又名烧小鸡。民国初期烟台“顺香斋”餐馆所制最佳。现“松竹林”饭店承袭旧制有所发展,烧制的小鸡形态美观,红润油亮,肉嫩味香,浓郁醇厚,软绵适口,成为久盛不衰的传统名肴。

十. 福建省 龙岩 永定 永定万应茶

永定万应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定万应茶”创制历史已有200余年,采用30多种地道中药材经过传统中药制剂工艺技术配制而成的,以其精良的配方、确切的疗效、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深受群众喜爱,享誉海内外。“永定万应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有效规范永定万应茶的产品市场、维护品牌声誉、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永定万应茶产地范围为福建省永定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辅材料要求

1.原料:产地范围内生产的铁观音茶树鲜叶经乌龙茶工艺加工而成的铁观音干茶。

2.辅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小茴香、白豆蔻、砂仁、木香、檀香、肉桂、白芷、桔梗、羌活、明党、山楂、前胡、猪苓、木瓜、肉豆蔻、大胡、大黄、陈皮、薄荷、白术、丁香、槟榔、半厦、紫苏叶、茯苓、白扁豆、香附、苍术、厚朴、香薷、枳壳、泽泻、甘草等三十三味中草药。

3.水:采用产地内金丰山脉下的山泉水,经过二级反渗透等特殊工艺加工。

二、生产技术要求

1.原料的栽培与加工:

(1)立地条件:产地范围内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土壤质地为略带砂性的红壤土;pH值4.5至5.6;有机物质含量≥1.5%;层厚度≥60㎝。

(2)育苗:每年9月至11月采用扦插育苗。

(3)定植:春栽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栽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合理密植。

(4)施肥:施肥深度≥20㎝,每公顷施有机肥≥3吨。

(5)采摘:55%至65%茶树新梢呈驻芽中开面时开采,采驻芽3至4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7)茶叶加工:

①工艺流程: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包装。

②关键工序要求:

晒青:以叶梢柔软,叶色转暗,新梢顶叶叶缘稍有下垂为适度。

摇青(凉青):先慢后快,先轻后重,春茶多摇,夏茶少摇,看青做青,看天做青。

杀青:置200℃至220℃滚筒杀青机内炒3至5分钟。

包揉:反复包揉3至4次,每次10至15分钟。

初烘:将包揉后的茶叶置80℃至90℃烘干机上烘20至30分钟,以茶不粘手为度。

复烘:在80℃至90℃烘温下烘8至10分钟,以手握茶条稍有刺手感达七成干即可下机摊凉散热1小时。

烘干:文火慢焙,在70℃烘温下烘干约1至2小时。当手捻茶条即碎、手折茶梗易断,茶香显露即可下机摊凉散热。

包装:成品茶包装后入库备用。

2.永定万应茶加工技术:

(1)加工工艺流程:净选→炮制→配料→粉碎→灭菌→制粒→干燥→包装→成品入库。

(2)关键工序要求:

①净选:原料分别经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火燎、碾串及泡洗等工序完成净选。

②炮制:切制后的药材经浸润软化后,及时干燥,并按传统制作工艺进行炮制。

③粉碎:配好的净药材倒入粉碎机中,将原料粉碎为中粉,过筛(筛网规格为≥80目)。

④灭菌:将药粉、稻米粉和水,置混合机内混合,混合10分钟,制成软材。放多功能中成药灭菌柜蒸汽灭菌,时间为60分钟左右。

⑤制粒:将灭菌后的软材置制粒机,进行制颗粒,制粒筛网16目。

⑥干燥:用烘盘平装,厚度为3.5 cm至4.5cm。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起使温度40℃至45℃,升温至60℃至70℃,时间8至13小时,中途每隔3小时翻动调整,干燥后颗粒水分控制在<10%。

⑦包装:将永定万应茶颗粒置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或将合格的颗粒置压片机压片后置自动片剂包装机包装。

⑧入库:按不同规格将产品外包装后入库贮存。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颗粒状 块 状

外观 棕褐色颗粒状,颗粒色泽大小均匀(12目) 淡红褐色小扁圆形块状,边沿圆弧完整。大小、厚度、色泽均匀(直径21mm、厚度10mm)

色泽 棕褐色颗粒状或淡红褐色扁圆块状,色泽均匀。

开水泡或煎煮后汤色淡红棕色。

气味 具有纯正清檀的香味,无霉变味及其它异味。

滋味 味微苦、香气浓郁、回甘留香,饮用后有神清气爽,肠胃清新感。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30.0

水分含量(%) ≤12

袋(块)重量(g) 3±8%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