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各种食用昆虫山货特产 最全食用昆虫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各种食用昆虫山货特产 最全食用昆虫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4-04-03 03:06:13

一.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汛桥食用菌

产品名称:汛桥食用菌

产品产地:台州临海

产品特性: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能降低血脂、胆固醇、清除血壁的粥样血脂沉积,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血栓形成、还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简介:汛桥的食用菌生产是以峙下片、汛桥片的10多个村为生产基地,共有生产农户100多户,生产的食用菌有金针菇(黄菇、白菇)、平菇、蘑菇、猴头菇等。年栽培220万袋,总产鲜菇1815吨,年产值580.5万元。汛桥的食用菌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在省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猴头菇加工产品曾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常食之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在西方国家中,希腊有一名医师在公元1世纪提出用木屑在畦床上栽培杨树鳞耳的方法。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位名医用这种方法栽培成功,后来大力传播。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这一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完全是靠食用菌的孢子漫天飞,天然生产,人们只是认识了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抱子飞扬,天然生长"。这就是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

二.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食用菌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青山绿水造就了一个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培养区”。1978年,常山培养出“常山猴头”,为浙江增添一宝;1986年,又推出第二代产品──金针菇,其不仅以多姿的体态和金黄的色泽成为观赏菌,还因口感特异和有多种药用价值进入国宴。

常山食用菌发展至今,已有猴头菇、金针菇、草菇、香菇、平菇、灵芝、鸡腿菇、杏鲍菇等八大类共十余个品种,其中“99号”猴头、“851”黄色金针菇、“9013”白色金针菇三个品种为常山特有,不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而且产量高质量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常山猴头含蛋白质26.3%,有氨基酸19种,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每百克总含量32毫克。

常山食用菌加工产品多,已开发了罐头、干品、盐渍品、保健品、药品五大类共二十余个品种,其中金针菇罐头、猴头菇罐头、猴头干品三个品种还先后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随着食用菌深加工的进一步开展,食用菌针剂、片剂、胶囊、粮浆、口服液、软膏等新药及食用菌饲料等都将得到开发。

三.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食用菌

田林县种植的食用菌质量优良、朵大柄短、肉厚味香、润滑可口、健胃肠,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年产量约137吨。我县比较有名的菌类主要是云木耳,云木耳简称云耳,是田林传统的出口,产品朵大肉薄、晶亮透明,质量好,主要用于食用、药用。各乡(镇)均有出产,但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主要为农户零星栽培和野生。现云木耳的年产量约为1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旅顺口区 刘钟村食用菌

大连市长城街道刘钟村现有耕地面积2200亩,蔬菜面积600亩,有农户400户,人口1000余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蔬菜种植,蔬菜生产品种达40多个,是大连市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长城街道刘钟村依靠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实行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形成了食用菌生产链,扶持500多名村民建立食用菌养殖大棚养殖食用菌,由企业提供菌苗并负责收购、加工、销售,每户每个大棚一年可收入5万多元,目前已新发展养殖大棚20多个。刘钟村计划投资200万元再发展食用菌养殖大棚30个,将有更多的村民走上生产食用菌这一产业。在发展食用菌养殖的同时,又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帮助和引导菜农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全村兴建保护地设施工程,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工程分两期实施,采用集群1号温室结构,总投入资金600多万元。

2011年,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街道刘钟村(食用菌)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五.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药食用菌

靖州药食菌年产量3.5万吨,已成为全国20强之一,全省第一强县,年产值1.48亿元,营销额3.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4%。主要产品有茯苓、天麻、灵芝、香茹、木耳、平茹、金针茹等。县城建有8600平方米的以茯苓为主的专业大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制种、生产、收购、加工、贸易基地;全县从事药食用菌、加工、销售的近2万多人,专营转出口业务的公司和个体户16家,年销售200吨以上的有17家。靖州生产的茯苓系列产品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六. 山西省 长治 沁源县 沁源食用菌

沁源食用菌(九旗王)

沁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岳山腹地,境内植被完好、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居山西省首位,是长治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食用菌生产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沁源县生产的“九旗王”牌香菇、杏鲍菇、白灵菇、灵芝等系列产品,2002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A级食品,国家技术监督协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2003至2005年被市、县分别授予“优秀龙头企业”称号,2003年被省、市、县科协分别列为“科普示范基地”,被山西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品种、新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被国家千县工程办公室确定为“千县工程示范推广基地”,2004年被国家确定为“沁源县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

七. 江西省 抚州 宜黄 食用菌(香菇)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公害,是优良的食药兼用绿色食品,国外将其视为蔬菜常年食用,尤其是香菇和茶薪菇,被视为菇中之王,属天然绿色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可口,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有滋阴、补肾、润肺 、活血、健脑、 养 颜等功能,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宜黄因地质条件优越,特有的红色土地适宜这种菌类的生长,个大味美,且外表的茹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圆周,是送礼贺寿之佳品。进行了深加工的茵类产品现已通过了卫生有关部门的严格检查及无茵包装。 网上订购优惠价格:茶薪菇120元/公斤 网上订购优惠价格:食用菌(香菇)80元/公斤( 宜黄)

八.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花官食用菌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镇位于广饶县北部,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3.89万人口。花官镇凭借大蒜、肉鸡、食用菌三个主导产业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这是该镇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培育农业、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品牌化锻造农业、以组织化推动农业的结果。

全镇大蒜种植面积保持在7万亩以上,带动周边乡镇种植4万多亩,形成了11万亩的富硒大蒜生产基地,生产的富硒蒜薹在业内被誉为“中国质量最好的蒜薹”。坚持以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带动肉鸡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先后建成标准化养殖区10个,年出栏肉鸡3000万只,形成了种鸡、育雏、养殖、加工、出口一条龙格局,肉鸡生产辐射到周边6个县区、46个镇村,带动6000多户农民从事肉鸡养殖。食用菌产业,立足产业最前沿,实施科技带动,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姬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食用菌工艺流程和设备及配套温、光、水、气全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了白玉菇和蟹味菇两大系列产品,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年产食用菌4万吨。

目前,全镇共有注册商标21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1件,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1件,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高级野生食用菜——薇菜

又名龙头菜,俗称狼蕨、猫儿蕨,属蕨类植物,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叶自地下茎丛生。褐色,形细长,上生子囊群,嫩叶尖端为涡卷状,向内卷曲,有营养叶和孢子叶之分。生于溪边、林下酸性土壤。春末夏初,采摘嫩叶,经开水淋烫、揉搓、干燥等工序制出成品薇菜干,含有高量蛋白质、维生素、铁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野生食用菜,为席上珍品。利川薇菜产地分布广,年产50吨左右。自1982年首次进入日本市场后,一直是外贸主要出口品种之一。( 利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