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特产 甘肃甘谷特产必买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特产 甘肃甘谷特产必买十种更新时间:2023-08-09 15:21:53

一.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打卤面

先将芹菜、木耳、黄花、豆腐干、大肉等原料,不带汤炒成臊子,浇上稠糊状芡汁。再用麦粉扯面条,面宽2厘米以上,煮熟扯面,捞人大碗中,浇上臊子,调入油泼辣子、醋、盐等佐料即成荤打卤面。臊子中不放肉则为素打卤面。特点是面宽、臊子大、碗大、臊子稠,与面条紧紧粘在一起,味美可口,充分体现了西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二. 甘肃省 天水 麦积区 天水呱呱

天水呱呱是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可分为荞麦呱呱、扁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其中荞麦呱呱最受青睐。其制作方法是将陇南盛产的荞麦粉成“荞糁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加入水锅,小火熬制,即可做成色泽黄亮的呱呱,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即可。其调制很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油、芥末、酱油、食盐、醋、蒜泥等调料即可。是天水独有的辣味小吃。( 天水)

三.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面鱼

面鱼当地人称为蝌蚪、粉鱼。多用玉米、荞面粉做成。制作时,先把锅中的水烧开,然后用左手抓面粉徐徐洒入锅中,右手持擀面杖或叉棍快速不停地旋转搅动,使面粉与水相融化,这样不停地洒粉入锅,不停地用叉杖搅动,待稠硬成团后,再沿锅淋入热水,用文火慢慢馇熟,使不至焦糊,然后用手勺把馇煮好的面粥舀入漏勺,反复揉压,使其从漏勺上许多小孔中直接滴入盛凉水的盆内,遇冷后,即成面鱼。玉米面粉有黄、白之分,做成的面鱼黄白分明。食用时,既可吃“酸”的,也可吃“甜”的。酸吃即在面鱼中浇入炝好的浆水,再配上油泼辣子、香菜末、精盐、炒熟的韭菜等调料,酸鲜奇香,滑利爽口;甜吃即在面鱼中浇上用豆腐丁、西红柿、肉丁、菠菜等烩制而成的汤头,再配以醋等调料,鲜香浓郁、清爽无比的美食。

四.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宫灯

甘谷宫灯制作技术从清同治初年起有较大发展,距今已有160多年。灯的形状正方形,一灯四面,灯架能开能合,装卸自如,全部采用经过漂白处理的高级丝纱为灯面。其工艺制作精湛,绘画技艺高超,人物造型生动逼真,内容以古典及其绣像图本为范,一个章回为一幅画面。多为《三国演义》英雄灯、《西游记》降妖灯、《封神榜》神话灯、《精忠岳传》爱国灯、《西厢记》爱情灯、《绿牡丹》武侠灯组成的几百盏规格一致的连环画式系列彩绘宫灯等,还有梅花灯、菊花灯、幸福灯、美人灯、鱼灯、老鼠灯、猫灯、兔灯、牛羊灯、公鸡灯等,形状有圆、方、扁、长各形,并有转灯、滚灯等,五颜六色,各具特色,广销县内外。在安远,初期的灯会只是观灯、讲灯,后为安远社火等民间活动的主要内容。每年灯会期间,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向长街,观灯赏月,一派洋洋喜气。

五.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回回馍

   又名烤馍,本地称“锅子”。白面配上蜜、鸡蛋、白糖、清油,揉团发酵掌握好火候入锅烘烤。它色泽金黄,形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脆酥而不碎,清香味甜。
 

六.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甘谷陈醋

甘肃省丝路陈醋厂生产的“康帝牌”甘谷陈醋,历史悠久,誉满陇原,通过多年对传统工 艺的继承挖掘,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博采众长,纯粮精酿,形成了独具风味的食醋佳品。甘谷陈醋,严格执行CB18187-2000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经省市质检连年合格,感观、理化、卫生等三大类十二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一、二级标准。一九九三年元月,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准“康帝”图案为注册商标。一九九四年九月中国第六届西交会名特新产品评选中,荣获银奖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蒙古国俄罗斯精品中心通知“康帝”牌陈醋选销国际市场。“康帝”牌甘谷陈醋系列产品均加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商业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康帝”牌甘谷陈醋色正、味醇、总酸高,由于严格纯粮酿造,固态发酵,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均高于国际指数,既保证了食醋调味的优良品味,又发挥了开胃健脾、消毒散淤的助疗功能。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饮食结构向精细脂异化发展,人寿明显增长,但 伴生的食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从而“康帝”牌甘谷陈醋更受用户青睐
“康帝”牌甘谷陈醋在省食品专家连续驻厂多年精心培育,已生产普醋、坛醋、保健醋及袋装醋五个品种十个规,是食醋行业中高品质的合格产品。当您选购了“康帝”牌甘谷陈醋,您得到的是调味佳品,当一家人品尝到“康帝”牌甘谷陈醋不同寻常的酸香味醇时,全家人的健康又得了多一份的保。( 天水)

七.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花椒

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县属半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花椒属耐干旱的树种,通过多年来群众自发摸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花椒栽植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截止2008年底,花椒面积达到了21.65万亩,花椒产量达到840万公斤,花椒总收入1.68亿元,农民人均从花椒种植中得到的收入为293.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的16.3%,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1、独特的地理优势

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喜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长,喜光、喜干燥温凉气候,不耐严寒霜冻,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力也显著增强,花椒耐旱不耐涝忌暴风。在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500㎜左右地区长势良好,结果量也高。花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花椒树比一般果树适应性强,省时省工,病虫害少,果实含水量低,采收晒干后极耐贮藏和运输,一般三年即可挂果。

秦安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度1120—2230米,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干夏湿,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8.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78天,年降雨量507.3毫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大红袍、秦安一号、油椒等多种优良花椒品种的栽培,是花椒的主要栽培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生产的花椒因色泽艳、颗粒大、麻味醇、质量好,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

2、传统与现代规模种植的基础优势

据《齐民要术》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见花椒在秦安县栽培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秦安群众历来就有栽植花椒的传统习惯,1988年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面向市场,建基地,创名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优势,“做土的文章发树的财”,大力发展花椒支柱产业,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花椒市场优势

秦安县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连接兰州、西安、陇南、陇东的中心枢纽,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商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是陇东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加之秦安“货郎担”亦遍布全国各地,传统的经商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在花椒营销方面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目前,全县已建起5个花椒专业市场、8家上规模的花椒营销公司、100多个收购网点和国内40多个销售网点,有花椒经纪人300多人。生产的花椒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新疆、青海、内蒙等省市,并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东南亚诸国。

4、花椒品牌优势

1997年选育的“秦安1号”花椒被列为全国林木良种。

2006年秦安花椒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秦安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的称号。

2009年“秦安花椒”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秦安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麻鞋

清水麻鞋:产于清水县,系用大麻纺绳编织成鞋。早在唐代即已流行。其工艺精巧,式样新颖,古朴独特,风格别致,兼具工艺美与自然美,经济实惠,结实耐穿。

九. 甘肃省 天水 武山县 武山韭菜

武山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山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16.7万亩,总产量达6亿多公斤,总产值3.6亿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近年来,武山县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活流通、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精心打造“中国韭菜之乡”,建成了韭菜、优质胡萝卜、优质洋葱、茄果类精细蔬菜、复种菜瓜等六大无公害蔬菜基地,韭菜、胡萝卜、洋葱、番茄、蒜苗、莴笋、菜瓜、甘蓝、洋芋等9类蔬菜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A级认证。其中韭菜为武山蔬菜的主要特色优势产品,种植区域由原来渭河流域6乡镇发展到12个乡镇的203个村,面积由1978年的3600亩发展到4.2万亩,年产量达到1.74亿公斤,年总产值达到1.2亿元。建成了以洛门、山丹为中心的两个万亩无公害韭菜基地,冷藏运输韭菜、韭薹的冷冻库发展到8个,贮藏能力3000多吨。2003年,通过环境考察和产品检测,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也是全国首家被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的韭菜产品。

十. 甘肃省 天水 武山县 武山玉器

武山素有“众山皆藏玉”的称誉。武山鸳鸯峡出产的玉称鸳鸯玉。武山雕琢玉器的历史很久,陕西碑林博物馆陈列的秦始皇所用御碗、酒斛都为鸳鸯玉琢成。武山玉雕在以“夜光杯”为主的同时,还生产玉雕人物花卉山水、飞禽走兽、炉瓶、文房用品、茶具等旅游纪念品和实用工艺品。
特别是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结合西北地区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凹角狮盖方炉”、“古道石窟”、“伏羲”、“马踏飞燕”、“三足炉”等产品,深受丝路观光游客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