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特产方便送人的 茂名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特产方便送人的 茂名适合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7 09:41:59

一.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凼仔鱼

信宜凼仔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凼仔鱼实为鲩鱼种类,是山区的一种独特的养殖方式,因口感与一般的鲩鱼有别,受人们推崇。 当地的群众在屋边地头挖一口小鱼塘(广东话叫“凼仔”),养殖,便叫作“凼仔鱼”。由于山里水质清纯,用山上芒叶野草、或木薯、番薯叶作饲料喂养,是纯绿色环保食品,一般养殖二三年,每条鱼出产时都有八到十斤,大的十五六斤。这种鱼肥而多肉,肉质坚韧嫩滑,刺大易剔,且久煮不烂,没有腥味,宰杀后斩成块状,煮熟时放入酱油、黄酒、姜葱、豉汁、陈皮、五香粉等佐料,浓香扑鼻,味道十分鲜美。

山区农民生活或生产灌溉所需储水,于是在房前屋后的田间筑挖小水池(当地人称叫氹仔或曰凼)。

引山泉经年流入,建坝口源源排出,有源头活水,池水清澈非常,其水质是足可令人啧啧不已。

信宜山区农民善于利用现有资源,山区千泉百溪终年清澈流淌,村民便在泉溪流经处引水筑氹放养鲩鱼,投喂青草和杂粮等天然绿色植物。因其独特的微流水绿色食品养殖,肉质鲜嫩、入口爽脆、肉多不肥口,营养价值高,大异于其他的塘鱼,这种优势,得益于氹仔鱼生长的时间长,山里氹仔面积小,营养充足;种类单一,没有异类的角逐,生息时间较足。

历史:

凼仔鱼养殖历史上溯到唐朝,咸通年间(860~874)信义、茂名等县(今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山区农民在房前屋后挖凼蓄水养鱼和防火灾。后又在稻田中散养鱼,鱼稻双收。

信宜凼仔鱼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由信宜市大地凼仔鱼专业合作社于今年3月申报,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在2011年6月14日公示期满,经国家农业部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质量控制 技术规范编号:AGI2011-03-00675。

划定的产地保护范围是:信宜市洪冠镇、茶山镇、怀乡镇、朱砂镇、贵子镇、大成镇、白石镇、钱排镇、合水镇、新堡镇、平塘镇、思贺镇等12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22°42′26″。

养殖区分布在信宜高山地区,方圆几十公里连绵群山,养殖用水是接近饮用矿泉水标准的山溪泉水。养殖面积230.8公顷,年产量7000吨。

地域范围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其中信宜凼仔鱼(草鱼)主要分布在括信宜市的洪冠镇、茶山镇、怀乡镇、朱砂镇、白石镇、贵子镇、大成镇、钱排镇、合水镇、新堡镇、平塘镇、思贺镇共12个山区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0′36″~111°40′39″、北纬22°11′16″~22°42′26″。总面积230.8公顷,年产量7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一是鱼体较大。商品鱼有10斤左右,75公分长,比其他上市的草鱼大。二是体色鲜艳。凼仔鱼(草鱼)的鳞片紧密,呈淡黄色,非常鲜艳。三是新鲜生猛。 2、风味特征。由于某种原因凼仔鱼(草鱼)生长的水质、土壤、环境、饲养方式等与众不同,因此它的味道与普通淡水鱼相比,别具一格,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烹制都具有嫩、滑、香、甜的口感,不添加任何佐料,也没有腥味、泥味,嘴嚼后余香不尽。 3、内在品质指标。信宜凼仔鱼(草鱼)营养丰富,含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19.44℅,高于目前有关草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文献报道值。 4、安全要求:信宜凼仔鱼(草鱼)养殖者和地理标志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信宜凼仔鱼(草鱼)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组织生产。在种苗培育、成鱼养殖期间、运输过程,不使用国家禁用药物;同时,要自觉遵守信宜市大地凼仔鱼专业合作社的监督检查,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二.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八角

信宜思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森林覆盖率达到98%,目前拥有八角生产基地5万多亩,是广东唯一的八角生产基地。全镇有12个村委会4.5万多人,平均每人就拥有1亩多八角地,农民经济网站收入60%来自八角种植。在该镇木瓜、双垌两村,人均种植八角2亩以上,10亩以上的八角果园比比皆是,1995年,在镇政府的努力下,该镇八角产品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镇里许多八角销售公司都与港台、美国的销售商签订了合同,当年销售八角创汇就突破800多万美元。

三.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电白花生

电白花生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的经济作物之一,花生大面积种植于以林头镇为中心的花生种植区,主要用于榨油。电白花生油是广东最受群众欢迎的食用油之一。花生果经加工可制成美味副食。

电白花生的营养价值之高,就连被称为高级营养品的一些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风。花生的产热量高于肉类,比牛奶高20%,比鸡蛋高40%。其他如蛋白质,核蛋素,钙,磷,铁等也都比牛奶、肉、蛋为高。花生中还含有A、B、E、K等各种维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氨基酸、胆碱和油酸、落花生酸、脂肪酸、棕榈酸等。可见,花生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而又较全面,生食、炒食、煮食均可,尤其是炒花生,香脆味美,余味深长。

发展

电白种植花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6公顷左右,年总量3万吨以上,每年可为国家提供商品花生油4000多吨,居广东省各县之首。种植花生除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品种优良、含油率高外,科研成果也很丰富。
电白县林头镇以田充、木院、林南、下寮、参桥、樟木山等村委会为中心,建起了500多亩的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对花生优良品种粤油7、粤油13进行试种育种,将扩大面积达到3000亩。这个品种基地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试种。搞好整个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建设预计将投入10万元资金。

四.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善莲蓬

善莲蓬是用上等粘米粉置簸箕内,将适量开水倒入粉中,然后搓成粉团,再分条分块,搓圆捏扁,最后将预先炮制好的瘦肉丁、竹笋粒、芝麻、椰丝等放入胚内做馅心,捏成莲蓬模样,放进蒸笼蒸熟。食用时还可加上少许芝麻、花生粉、辣椒、等。其特点香、脆、酸、辣俱全,高州等地尤盛行。

五.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香蕉

信宜香蕉

香蕉(学名:MusananaLour.)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含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大,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原产亚洲东南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

六.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松香

松香是信宜较大宗的工业产品,早在60年代就享有盛誉。信宜市松香厂生产的获得国家金质奖的“云开”牌脂松远销西德,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 信宜)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新垌绿茶

高州市新垌镇出产的绿茶,是优质的香茗,深受茶客喜爱的靓绿茶。

新垌绿茶产自新垌镇出瑞龙村。据《高州府志》记载:“茶产茂名新垌者,树高数尺,谷雨前摘取者最佳,以出水龙者为极品”。原来,出水龙村后有一山岗,高山环抱,土地肥沃,云雾多,雨量丰,湿差大,最宜绿茶生长因而出产的绿茶色泽绿润,香气馥郁,汤色绿明,味甘而醇。相传清光绪年间,高州知府路过该村,忽然肠胃绞痛,用药无效,后饮此茶少量即愈。又据说,这种茶是明朝万历四年间,新桐邓姓始祖从福建迁来时所带之茶种繁衍而来的,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了,现在新垌绿茶已发展到上千亩,一般亩产逾100公斤。

新垌绿茶品种优,采制工艺精,现在仍一般传统的手工操作。采摘时坚持采早、采细、采嫩、采二叶一针;“杀青”是采用净锅、猛火、杀透、杀匀;“搓揉”时趁热揉捻,揉紧揉实;再经“炒青”、“烘干”、“轻揉”直至熟透而不焦,揉实成眉条的茶团。经此多道工序炒制的绿茶芬芳扑鼻。经化验分析,新垌绿茶所含多酚类、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以及芳香物质,都比一般的绿茶为多。当地群众还用它治病,早上用以漱口可防口臭;盛宴后饮之能消油滞;用姜拌冲能治肚痛;配上薄荷冲之则可治感冒;用蜜糖冲饮可治喉炎;还具有预防肝炎、胃癌、脑溢血等多种功效哩。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中国红阳桃

红阳桃原引种于马来西亚,是岭南特种佳果。现经广东省红阳农场水果技术推广站培育,果质更佳。红阳桃具有独特的蜂蜜型风味、果实肥硕、色泽鲜艳、汁多渣少、肉质爽滑可口,是茂名农垦,为一种高级绿色产品。现代研究证明,它富含维生素及可溶性塘份,具有清咽润喉,化痰止咳,生津止渴、解酒解毒的作用,对黄疸病、降血脂、抗癌等有较好的功效。( 高州)

九.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电白白腊

又名电白白腊,是广东省早熟的名优品种,主产茂名的高州、电白等县市,叶面有光泽,有蜡层,叶脉明显。在3月上旬开花,花序较大,花朵密集,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一般植后三年挂果,较丰产,平均单果重19.3--29.8克,近心形或卵园形,果顶钝,果肩平而一边斜,果皮鲜红色,薄而软,龟裂片突起,裂纹明暗显,果肉白腊色,肉质清甜,汁多,肉厚核小,有特殊香,种子中等大。可食率69.8--83.7%,可溶性固形物17.2--20.4%,100ml果汁中含维生素C 39.29克,酸 0.49克,品质中等。是茂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之一。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牌。

十.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茂名罗非鱼

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超18万吨,产值超15亿元,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2010年荣获了“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目前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今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茂名市有罗非鱼种苗繁育场28家,其中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家,在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年产优质罗非鱼苗9亿尾。建成一批罗非鱼全天候孵化车间和亲本保温大棚,实现了全年10个月出产罗非鱼苗。至2008年12月止,全市已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罗非鱼养殖场(企业)有23家,面积达2.6万亩。罗非鱼出口原料备案基地面积12万亩。大型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有佳辉食品、长兴食品、加力食品、海名威食品4家。此外,在建的茂名绿生园、高州龙利、化州群康等3家。2008年实现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1.47万吨,创汇5,214万美元。全市罗非鱼养殖户达15,586户,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从事罗非鱼加工、运输、销售的人数逾万人,年劳均收入2万元以上。罗非鱼产业已成为茂名市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茂名市罗非鱼产业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检验检疫部门监管、行业协会引导以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服务监管四级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同时坚持抓好罗非鱼认证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建立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个,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罗非鱼养殖基地23个;13个罗非鱼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8家罗非鱼养殖企业成为出口备案基地,出口备案面积12万多亩;4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从而有力保障了罗非鱼的质量安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