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特产酱黄瓜 河南的老式酱黄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特产酱黄瓜 河南的老式酱黄瓜更新时间:2023-08-06 14:31:43

一.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武威黄瓜

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厚,深绿色。第五节出现第一雌花,后基本节节有雌花,能里许座瓜8-12条,瓜色碧绿,瓜条长32-38厘米,横径3.6厘米,单瓜中200-30克,白刺较密,肉厚、脆甜、品质好,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一般亩产800-12000公斤。(武威)

二. 浙江省 嘉兴 秀洲区 酱蹄膀

酱蹄膀

整个蹄膀外形完整无缺,色泽红亮,用刀切开后,肉嫩质细,热吃酥而不烂,看似浓油,实则肥少瘦多,入口不腻,糟香四溢,咸里透甜……

在新塍民间,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有腌制酱蹄膀的习俗,历史悠久,所烧制的酱蹄膀系一道江南乡土佳肴。由新塍洛东羊业专业合作社开发生产的“洛东”牌酱蹄膀选料考究,制作精良。原料严格选用本地著名地方猪种嘉兴黑猪所产优质肉猪的蹄膀,在冬天适宜的气温下经腌、酱、晒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洛东”牌酱蹄膀采用传统烹饪工艺烹调而成,具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家庭、宾馆的上等佳肴,馈赠亲友的佳品。

三.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酱鸡

乌镇酱鸡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加工时整体烧制,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 ;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酱鸡由于是原汁原汤反复烧制,鸡体内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所以特别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馊,腊月不冻"之说。外观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后味无尽。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酱乳黄瓜

酱乳黄瓜选料特别讲究,要早晨出太阳之前采摘雨露滋润过的,身上带绒毛的顶花带刺、母指粗细、五六寸长的乳黄瓜,且中茬为佳,头茬黄瓜光照充分虽鲜嫩但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份降低,晚茬黄瓜枝蔓老化营养吸收不充分易萎缩、中空畸形,不够肥硕。将选好的碧绿鲜嫩乳瓜洗净晾干加入特制的甜面酱中定期搅动,黄瓜由翠绿变成深绿,遍体透出酱色时已制成酱瓜了。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黄瓜粉丝

黄瓜粉丝

黄瓜粉丝产于阜宁县条黄一带。具有干、白、细、匀、长等特点,享有盛名。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杞县酱红萝卜

酱红萝卜产地:中国河南杞县。

以红薯和萝卜为主食、主菜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偶尔吃上一次,大多是出于尝鲜的目的和对营养的需求,并不是裹腹充饥的需要。但是,杞县的能工巧匠们将红薯精制成红薯泥,把萝卜腌成酱红萝卜,其味道可就大不相同了。凡到过杞县,吃过这些地方风味的人,无不啧啧称赞杞人独具的匠心。

杞县的酱红萝卜堪称一绝,要说它的做法很简单,取头茬胡萝卜洗净去外皮,置面酱中腌制两月。然后取出萝卜,放在面袋里滚一下,把粘有面粉的萝卜再放回酱里。腌成后,萝卜肉嫩香脆,甜咸兼备。其颜色像红玛瑙一样,晶莹透红。据说,杞县的酱红萝卜之所以好吃,主要是胡萝卜本身的缘故。外地胡萝卜木质部大,芯黄外红。而杞县胡萝卜木质部小,外观呈纺锤形,紫红色,从芯红到皮。

胡萝卜品种不同的原因,当地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杞县有一位卖咸菜的年轻人叫莫春,一位种胡萝卜的年轻人叫吴坡。一个种萝卜,一个腌萝卜,二人友情深厚,像亲兄弟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一天,吴坡暴病身亡,莫春痛不欲生,在坟前哭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夜里,南海观音下凡,用金簪划了两亩地,嘱莫春精心耕种。莫春强忍悲痛,按观音的吩咐去做,结果种出的胡萝卜色泽鲜红,与外地的胡萝卜截然不同。被金簪划出的两亩地,就是现在杞县东北的东坡吴、西坡吴、前坡吴这三个村子。

后来,有人试图引进这一地区的胡萝卜品种,但不管怎样精心耕种,长出的胡萝卜仍不是原品种的口味;这大概是由于与坡吴三村的水土气候不同所致吧。

酱红萝卜不仅是人们日常爱食的小菜,也是宴会招待宾客的风味菜看,同时,它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如若到中原旅游,不尝尝带有中原地方风味的杞县红薯泥和酱红萝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典故:据说此酱菜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生产历史。当时, 在札县腌制红萝卜酱菜的作坊有很多家,可唯独“吴家”的酱红萝卜名 声最大。相传,吴家第一个会腌制这种酱菜的那位0有四个儿子,头 三个儿子都很聪明能干,唯独第四个儿子是个拐脚,而且比较笨。吴老先生生怕百年之后,他四儿子无法谋生,所以,将腌红萝卜用的甜面酱 里放盐的炒制方法只传给了四儿子。老先生去世后,老大、0和老三 要制作红萝卜酱菜,只得请老四炒盐不可,不然,他们的甜面酱就做不成,酱红萝卜也腌制不好。老四虽然身体残疾,但由于有炒盐这一独技 在身,一辈子的生活问题也就有了保障。至今,杞县一带还流传着这样 一句谚语:“独技在身,胜似家有万金。”

特点:色泽鲜红,质地细腻油润,滋味咸中有甜,甜中带咸,酱香浓郁,脆嫩 可口,别有风味。

工艺:杞县酱红萝卜的腌制工艺并不复杂。这种酱红萝卜以东坡吴、西坡吴、 后坡吴三村所产红萝卜作原料,经过严格选料,洗净削皮,切去头顶和 细尾,放到酱缸里腌两个月。然后取出装在面袋里,再放到酱缸里继续 腌,隔半月搅动一次,需多半年的时间酱菜才能腌成。这样腌出的酱红萝卜通体透明,肉嫩质脆,吃起来咸中有甜,特色独具。

奖项:1982年被河南省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七.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乳黄瓜

产品别名: 酱黄瓜

产品名称:乳黄瓜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系绍兴酿造行业传统名品。清康熙《会稽县志》载:“王瓜、青瓜四五月熟。”(王瓜即黄瓜)。乳黄瓜,以嫩黄瓜为主料。采摘时花犹未谢,刺布全身,当天采摘,当天腌制。此种瓜如未断奶婴儿,故用“乳”字。制作规格每公斤60支左右,配以食盐、母子酱油、甜面酱、味精、黄酒、白糖等辅料,经三次腌渍(俗谓头爆、二爆、三爆),始成优品。绍兴乳黄瓜以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营养丰富著称,被誉为“酱菜之宝”。1987年,鉴湖牌和舜-乳黄瓜,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产品历史:乳黄瓜又名酱黄瓜,是我市的传统之一。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加工乳黄瓜,60年代初期就出口日本、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绍兴咸亨食品厂生产的鉴湖牌乳黄瓜和上虞章镇酿造厂生产的舜-乳黄瓜均获1987年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年产量在500吨上下,出口200吨左右。

八.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曲堤黄瓜

曲堤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曲堤牌”黄瓜是曲堤镇精心打造的品牌,该产品以其品种优、色泽鲜艳、口感好、无公害等优势,打入上海、深圳、广州、哈尔滨等50多个城市,被肯德基、麦当劳连锁店定为专用食品。“曲堤牌”黄瓜已获省级质量认证,被评为济南市十大无公害绿色产品,08年获得市、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

“曲堤”牌黄瓜产自济南市济阳县曲堤镇,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当地依托自主创新的秸秆反应堆技术给黄瓜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让黄瓜在无需化学肥料、农药的基础上达到品质高低碳无污染的目的。再加上受气候、土壤、日照等因素影响,产出的黄瓜色泽鲜亮、条直刺密、清脆甘甜,属于瓜中上品。

曲堤黄瓜体型匀称,长40cm左右,外形短把密刺、色绿条直。除了口感好以外,曲堤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钙、铜、磷、铁等营养元素。曲堤黄瓜比一般黄瓜更具有清热利尿、抗癌的作用,还含有1二酸、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同时还有降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首选的食品之一。

曲堤黄瓜整个生产、管理、流通过程,完全按照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为加强品牌维护,基地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类农产品展示活动,产品包装统一使用“曲堤”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近5万亩,拥有冬暖式黄瓜大棚2万多个,年总产量8亿斤。

曲堤黄瓜行销全国,离不开全国最大的黄瓜专业批发市场——— 济南曲堤蔬菜销售有限公司。近年来,曲堤镇按照“市场+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化生产模式,不断培植壮大黄瓜批发市场这一龙头企业。经过2007年、2008年的两次提升改造,建成了占地面积达350亩的全国最大的黄瓜专业批发市场。如今又投资60万元新建了结算中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客户和菜农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蔬菜市场已走向正规化的管理道路。

同时,公司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曲堤”牌商标于2008年分别荣获“市著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称号,2009年6月又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获全国农产品十强称号。“曲堤”牌蔬菜销往全国50多个城市,并成功打入了北京、上海等地的肯德基、麦当劳连锁店,经加工处理后由满洲里出口至俄罗斯,形成了“南下北上”的销售格局。高峰期日交易量达到100万公斤,年交易量超过3.5亿公斤,成交额超过10亿元,人均年增收8000元。

地域范围

曲堤镇位于济南市的东北部,南接黄河,背靠徒骇河,位于北纬36°46′-37°14′,东经116°52′- 117°27′之间,是济阳北部重镇、历史文化名镇、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是省文明委命名的“文明乡镇”。全镇拥有人口7.5万人,128个行政村,土地8000公顷,“曲堤黄瓜”普遍种植于全镇12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国道220线和省道239线分别贯穿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曲堤黄瓜”长40cm左右,外形短把密刺、体型匀称,色绿条直。 2、内在品质指标:曲堤黄瓜比普通的黄瓜口感清脆、含糖量低,皮薄肉厚、瓤小,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如: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钙、铁、锌、硒等,其中钙 ≥20.0mg/100g,铁≥3.0mg/kg,锌≥1.5 mg/kg,硒≥1.81×10-3,总糖≥1.50%,干物质≥3.0%,维生素C≥15.2 mg/g,分别高出一般黄瓜钙钙0.85mg/g,铁1.6mg/kg,锌0.7mg/kg,硒0.84ug/kg。。曲堤黄瓜比一般黄瓜更具有清热利尿、抗癌的作用,还含有-二酸、葫芦素、柔软的细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同时,还有降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首选的食品之一。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绿色食品安全要求执行。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酱黄瓜

酱黄瓜酱黄瓜为开封传统名产,有百年左右的生产历史。该品色泽青鲜,脆甜爽口,酱香味突出,市场畅销。龙亭酱腌厂生产的酱黄瓜于1982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

该品选用顶花带刺、个头匀称的鲜黄瓜,每条不超过100克者为最佳,先将黄瓜杀水,然后配食盐、酱黄粉、花椒等,经腌制、酱制而成。如以开封产优良品种"五瓜龙"黄瓜作原料,用同样配方和制作规程,制成酱乳瓜,其味道比酱黄瓜更佳。

十.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州黄瓜皮

钦州黄瓜皮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钦州黄瓜皮是广西钦州钦南区的。

钦州,宋朝时期称宋寿郡,梁代称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 据传,钦州黄瓜种植于宋朝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钦州民间俗称“短藤白皮黄瓜”,为一年生瓜类。明朝林希元编著的《钦州志》记载:“黄瓜,性冷,伴肉条食之。”意为钦州所产黄瓜,有清凉解热之功效,可生吃,清津止渴;压榨淹制后,切粒伴炒肉,色味俱佳,是钦州民间独特的菜肴,常为民间节日和婚宴主要菜谱,也是民间主要礼品。 相传,清道光年间,粤籍御厨锦长青选用钦州黄瓜精心酿制黄瓜皮,深受皇室喜爱,从此,钦州黄瓜皮名声鹊起,堪称岭南一绝,与荔枝、龙眼一起被誉为岭南三宝,素有“宁舍鱼翅燕窝,不舍钦州瓜皮”之说。清末翰林冯敏昌对钦州瓜皮情有独钟,每餐必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钦州市多家黄瓜皮加工生产厂家采用新的加工技术,选用纯正钦州鲜黄瓜,结合传统工艺精制,保持原有的自然风味,口感脆嫩,鲜香可口,秉承“精、素、清、野”的风味,开袋即食,异常便利,是钦州市著名地方,是钦州市民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钦州市黄瓜皮行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钦州黄瓜皮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包括钦州市现辖区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州黄瓜皮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7°27′~109°56′,北纬20°52′~22°41′之间。区域内钦州黄瓜皮制作原材料钦州黄瓜的生长面积为1万公顷,年产量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钦州黄瓜呈三棱圆柱形,长15~20cm,横径4~6cm,单瓜重200~300g,系制作钦州黄瓜皮之原料;腌制压榨 后的半成品为长扁形,瓜皮黄白色有皱纹;成品为1cm×2cm的切片, 呈黄白色,皮薄肉厚,质地嫩脆爽,味咸酸清香,可食率100%,清爽开胃,品质佳,是佐餐之上品。 (2)内在品质指标:钦州黄瓜皮能量60kj/100g~200kj/100g,蛋白质0.5g/100g~3.5g/100g,脂肪0.3g/100g~1.6g/100g,碳水化合物1.5g/100g~5.0g/100g,钠400mg/100g~3350mg/100g。 (3)安全要求:钦州黄瓜产地选择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种植过程执行《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NY/T5075-2002),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农办质〔2013〕17号中瓜类蔬菜的要求。

推荐特产